女性更年期後「更易罹1疾病」!醫示警:死亡率不輸乳癌

圖、文/常春月刊

一位45歲婦女過去無內科疾病,且常和親友出門旅遊,生活過得舒適自在;但最近幾個月,身體突然常感不適,症狀包含全身痠痛、半夜難入眠、情緒不穩易發怒,甚至開始覺得憂鬱,加上身體常有熱潮紅、盜汗、心悸、頻尿和尿道燒灼等現象,就連與先生行房,私密處都極度不舒服,諸多情形導致她無法正常上班。進而輾轉於精神科、復健科、中醫科跟內科看診,但症狀皆改善不大,最後在婦產科檢查下,確診為婦女患者常見的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症狀 嚴重影響生活作息

安南醫院婦產科醫師陳昱任表示,研究統計有8成婦女年齡40歲後,會逐漸出現更年期症狀,原因為受雌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影響,連帶可能產生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骨骼痠痛、失眠、心情低落及易怒等情形,其中又以潮熱、盜汗及心悸最為常見,嚴重者恐影響正常生活作息。

更年期後「罹1疾病」風險狂飆!死亡率不輸乳癌  醫勸「飲食3多1少」救健康

更年期後骨鬆機率高 務必檢查評估風險

除上述常見的更年期症狀外,陳昱任提及「骨質疏鬆」亦不容輕忽。研究顯示,每2個停經婦女,就有接近1個罹患骨質疏鬆症。他進一步解釋原因,主要因為停經荷爾蒙影響,加快了骨質流失速度,故建議更年期前後的女性朋友,可提前讓專業醫師進行骨折風險評估,必要時再施行骨質密度檢查。

骨折死亡率不亞於乳癌 補充鈣質莫輕忽

陳昱任強調,若確診為骨質疏鬆症,需要早期藥物介入治療,如置之不理,日後一旦演變成骨質疏鬆性骨折,死亡率跟乳癌第三期患者不相上下,甚至有可能一跌不起,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至於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他認為平時就應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比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與深綠色蔬菜等,並留意不食用咖啡因過量的食物,且需適度做負重運動,最重要的是生活作息要正常。

更年期後「罹1疾病」風險狂飆!死亡率不輸乳癌  醫勸「飲食3多1少」救健康

補充賀爾蒙 當心副作用

此外,根據目前最新研究顯示,如要補充賀爾蒙,最好優先考慮天然賀爾蒙治療,才能將副作用減至最低,達到最安全治療目標。陳昱任醫師表示,如醫師評估不適合使用雌性賀爾蒙,比如乳癌、中風或血管栓塞患者,醫學上仍有其他非賀爾蒙藥物可幫助改善症狀,無須過度擔心。

延伸閱讀:
·常頭暈、腰痠背痛恐是更年期來了!「最多人有的6大症狀」曝 這樣改善很有用
·「身體外觀2跡象」恐有骨鬆! 專家曝「鈣質流失元兇」:不愛曬太陽、運動慘中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專家示警登革熱9月最危險 疾管署坦言「2因素」本土疫情風險升

專家示警登革熱9月最危險 疾管署坦言「2因素」本土疫情風險升

中國大陸「屈公病」疫情嚴重引發關注,不過有專家示警,台灣要注意的是登革熱疫情,因為豪雨風災如果台南、高雄沒有做好防疫,9月可能會出現一波疫情。疾病管制署今(19)日坦言,登革熱與屈公病的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近6年同期境外移入次高及最高,加上近期連續颱風與暴雨,本土疫情風險相對高。

2025年08月19日 17:46

喝酒傷身傷心!花蓮7家戒治醫院協助走出酒癮 每年最高4萬補助

喝酒傷身傷心!花蓮7家戒治醫院協助走出酒癮 每年最高4萬補助

過量飲酒讓健康亮起紅燈,家庭、工作也受到影響,針對酒後駕駛的罰則也越來越重,為自己更為了家人朋友,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協助您改善飲酒習慣,與轄內7家指定戒治機構醫院合作,提供酒癮戒治服務。

2025年08月19日 17:29

國人最常見「淋巴瘤」惡性度高 健保擴大給付治療可省400萬

國人最常見「淋巴瘤」惡性度高 健保擴大給付治療可省400萬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國人最常罹患的淋巴瘤,雖有機會治癒,但因其惡性度高與侵襲速度快,一旦不幸復發,可能僅剩半年壽命。而健保署在今年8月1日起,正式擴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第3線給付,符合提件病友最長可申請12個療程,推估第5年時每年將有約200名病友可受惠,最多有望省下35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藥費。

2025年08月19日 17:09

更年期6大徵兆!醫:不要委屈撐過去 中藥調理+針灸逆轉人生

更年期6大徵兆!醫:不要委屈撐過去 中藥調理+針灸逆轉人生

52歲的林女士,近半年來發現月經週期忽早忽晚,甚至曾經三個月沒來,最近又突然出血。她常在夜裡被「熱醒」,衣服全是汗,白天又因為失眠顯得焦躁、容易對家人發脾氣。林女士一度以為是自己壓力太大,經朋友建議前往中醫就診,期盼透過中藥調理能改善症狀。

2025年08月19日 16:59

跨國醫療合作! 大林慈濟醫院助柬埔寨女童重建耳朵獲新生

跨國醫療合作! 大林慈濟醫院助柬埔寨女童重建耳朵獲新生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團隊歷經半年的艱難挑戰,順利為來自柬埔寨的阿莎完成長於耳部罕見的先天大型血管瘤治療,不僅摘除腫瘤,並重建已消失十年的耳朵,給孩子一個正常的面容。國際醫療中心在今天為阿莎準備返國前的慶生會,送上孩子喜歡的禮物與衷心祝福即將展開的美好未來。學會中文的阿莎說,「感恩醫師與護士們,我會好好長大,幫助別人」。

2025年08月19日 16:58

大林慈濟25周年院慶 升格準醫中專業醫療服務回顧

大林慈濟25周年院慶 升格準醫中專業醫療服務回顧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啟業25周年,日前舉辦院慶活動,除了切蛋糕慶生外,更結合大愛共善園遊會,共有8個義賣攤位在醫院大廳募心募愛,在歡慶院慶同時,持續「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2025年08月19日 16:48

全球首例!42歲男靠移植手術「治癒糖尿病」 擺脫37年胰島素

全球首例!42歲男靠移植手術「治癒糖尿病」 擺脫37年胰島素

瑞典一名男子成為全球首例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治癒第1型糖尿病的患者。這項突破性醫療成就令他得以擺脫長達37年的胰島素依賴,恢復正常飲食。

2025年08月19日 16:09

類鼻疽添1死「無關風災仍染病」 豪大雨後清理家園慎防

類鼻疽添1死「無關風災仍染病」 豪大雨後清理家園慎防

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類鼻疽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此外,還確認一起類鼻疽死亡個案,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病史,發病時間為風災前,期間兩度就醫沒改善,再到急診已經雙側肺炎收治加護,發病3周後因為併發敗血性休克死亡。雖然與風災無關,但懷疑可能是塵土飛揚吸入感染致病。

2025年08月19日 15: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