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揭「飯後口渴真相」! 煮飯加味精還有1好處

 

圖、文/常春月刊

「老闆,我的麵裡不要放味精!」偶爾到小吃店裡用餐,幾次都聽到會有客人這樣交代店家。不少人在吃完外食後,會產生口渴、頭痛、噁心等不舒服症狀,心裡也會想「一定是因為加了味精吧?」味精有害健康的惡名如此深植人心,究竟真有其事還是誤解?

味精有這些用途 成分裡也含有鈉

營養師李婉萍說明,味精一種麩胺酸的鈉鹽,而麩胺酸則是普遍存在於蛋白質的一種胺基酸,也可在許多天然食物中發現,例如番茄、乳酪及乳製品、葡萄、菇類、肉類、魚類等。1908 年,一位日本教授發現海帶湯裡有著不同於苦、鹹、酸、甜的「鮮」味,並確認這種鮮味正是來自麩胺酸鈉,於是便申請了專利,並於隔年開始大量生產味精。

有別於過去味精是從海藻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提煉而成,如今則是由甜菜糖蜜、甘蔗糖蜜或甘蔗、樹薯等澱粉為原料,經發酵製成。它除了以白色、無味結晶粉末的型態出現之外,也是食品添加劑,經常被用在醬油、番茄醬、沙拉醬及罐頭、加工肉品中,以增添風味。

味精裡主要的成分是麩胺酸「鈉」,這個鈉其實就是鹽裡面所含的鈉。不同的是,味精的含鈉量比較低,比鹽少了2/3左右。

 

研究:少量味精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食用味精被認為會造成一系列不適症狀,還有「中國餐館症候群」之稱的這種說法,起源自1968年出現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封信。寫信者描述自己在中式餐館吃飯之後感到頭暈、虛弱,儘管他列出了幾種可能導致症狀發生的成分,包括酒、鈉和味精,但或許是當時美國反亞裔情緒使然,引起人們對味精的恐慌,味精有害健康的負面形象就此定型。

關於味精的安全性,從數十年來這麼多研究來看,目前還未能證實人們在食用含有味精的食物後出現頭痛、噁心、心悸等症狀,是因味精所致,也和慢性疾病沒有關聯。

其中,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委託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進行的安全評估報告說到,味精確實會讓人發生一些短暫、輕微的不適,但只限於以下兩類族群,且不至於對健康造成太嚴重的影響。

1、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一小時內攝取味精超過3克。

2、患有嚴重氣喘者,在飲食並不包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情況下直接食用味精。

因此,專家們普遍認同味精是一種安全的調味品,也未將它列入過敏原清單中。

 

飯後口乾舌燥、噁心,該如何緩解?

 

針對許多人反映吃完飯後覺得口乾舌燥、噁心的現象,則可能是因為攝取的鈉含量過高。畢竟我們很少單獨使用味精,通常都會和鹽並用,加上味精也含有鈉。若飲食又經常選擇高度加工的食品或重口味食物,不免就會產生口渴想喝水、頭痛或腦袋昏昏沉沈等症狀。李婉萍建議,這時可多補充白開水幫助排掉鈉離子,或是喝點薑湯、薄荷茶來降低噁心感。

 

 

烹調時加點味精 對健康可能會帶來1好處

適當食用味精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安全的,有些專家學者指出,或許還會有正面影響:用它取代鹽調味,有助減少鈉的總攝取量。

前面提過,味精提供的是「鮮味」,所以一些研究認為,如果調理時能以少許味精替代一部分的鹽使用,有望在不犧牲風味的同時減少鈉的攝取。例如刊載於《食品科學與營養》雜誌的一篇文獻指出,無論是加工食品和家裡自製的料理,味精能降低鈉含量且不影響我們對鹹味的感知;另一個日本研究也說,添加適量的鮮味成分可幫助減少飲食中的鹽分,也能保持風味;還有一份以辛辣料理為研究的結果顯示,當咖哩雞添加0.7%的味精之後,鈉含量降低32.5%,但食物整體嚐起來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不啻為實踐減鈉飲食的一種方式。

在實際生活應用上,例如平常炒菜使用1小匙鹽,現在若改成1/3小匙鹽+2/3小匙味精,便能減半鈉攝取量,同時提升鮮味。不過,雖然味精含鈉量只有鹽的三分之一,一般用於烹調用量也比鹽來得少,但提醒飲食需限鈉的高血壓、心臟病、肝腎臟疾病患者,還是要遵循醫師指示,盡可能減少鹽和味精的攝取,避免鈉過量造成身體負擔。

 

延伸閱讀:
·三餐都要使用的「1調味料」,選錯了、用錯了,恐是導致大腸癌的高度危險因子
·醫示警「吃飯愛加這1味」會讓你又餓又胖! 老饕一聽嚇歪:是必加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癌末翁拒住院!居家安寧讓他笑著離開 女兒淚:解脫比解救更重要

癌末翁拒住院!居家安寧讓他笑著離開 女兒淚:解脫比解救更重要

末期病患不一定得待醫院,在家裡也可以達到善終,好好走完最後一段路。83歲的邱邱伯,本身腎功能不佳但拒絕洗腎身體逐漸衰弱,他經常對家人說「叫醫師幫我打一針,讓我走」而他也不願住院失去自由。透過在宅醫療與居家安寧照護,讓邱邱伯最後這段期間不適症狀緩解,且全家人都聚在一起,陪他吃飯、聊天、開玩笑,讓他在溫馨中笑著離開人世,家人感動和醫療團隊說「有時候解脫比解救更重要。」

2025年02月02日 18:00

過年體重狂飆!網傳「1飲料」有助減重 研究揭真實功效

過年體重狂飆!網傳「1飲料」有助減重 研究揭真實功效

新年期間大魚大肉,導致不少人體重直線上升,「氣泡水有助減重」的說法也再掀起討論。然而,研究指出,氣泡水對新陳代謝與血糖吸收影響有限,並非減肥的靈丹妙藥。此外,氣泡水是否能增加飽足感、減少進食量,或是反而刺激食慾,使人攝取過多熱量,也存在爭議。

2025年02月02日 17:23

高難度腫瘤精準切 羅東博愛醫院完成達文西手術500例

高難度腫瘤精準切 羅東博愛醫院完成達文西手術500例

衛福部已擴大給付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新增46項手術項目。羅東博愛醫院表示,自2022年底引進達文西手臂至今已完成超過500台手術,操刀經驗豐富。適用達文西手臂的各科手術,羅東博愛醫院皆可執行。

2025年02月02日 17:19

嬤每天20顆藥常吃錯!藥師「到宅排藥」換來雞蛋回禮 暖心互動曝

嬤每天20顆藥常吃錯!藥師「到宅排藥」換來雞蛋回禮 暖心互動曝

住彰化大村的77歲阿滿姨患多重慢性病,去年9月發燒送急診發現嚴重泌尿道感染,但她拒住院治療,改由員郭醫院居家團隊提供「在宅急症照護」。她在家接受抗生素治療,期間更發現她每天要吃20多顆藥物,常忘記或誤服,讓疾病控制不理想,照會藥師每周到府協助排藥,阿滿姨則拿家裡養雞下的蛋作為回禮,後續感染治療順利結束,她也和醫療團隊約好努力復健,再開始養雞,煮雞湯給大家喝。

2025年02月02日 15:27

心跳每分鐘45下!高雄男「心房心室各自跳」 全身無力喘爆險猝死

心跳每分鐘45下!高雄男「心房心室各自跳」 全身無力喘爆險猝死

高雄一名80歲王姓伯伯平時有高血壓並伴隨心律不整,日常生活中沒有明顯不適,但日前突發頭暈、氣喘、全身無力等症狀,就醫時發現血壓雖正常,但心跳每分鐘只跳45下,經醫師判定為「第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隨即安排住院接受「心律調節器植入」手術,術後心跳恢復至每分鐘60至100下,3天後順利出院。

2025年02月02日 14:28

過年期間屏基2770人掛急診 近9成腸胃道不適+呼吸道感染

過年期間屏基2770人掛急診 近9成腸胃道不適+呼吸道感染

春節連假期間,屏東基督教醫院統計1月27日至2月1日共6天急診就醫人次達2770人次,其中89.4%是腸胃道及呼吸道疾病病人。

2025年02月02日 12:07

吃Buffet「最推、最雷食物」一次看! 營養師:熱量炸彈悄引爆

吃Buffet「最推、最雷食物」一次看! 營養師:熱量炸彈悄引爆

Buffet一直是聚餐的熱門選擇!各國料理、豐富甜點飲品,滿足了每個人的喜好。但,其實Buffet暗藏著熱量超標的危機…當你覺得吃回票價的同時,肚子裡的「熱量炸彈」也在悄悄引爆。

2025年02月02日 12:01

南港北雲餐廳疑食物中毒「就醫翻倍增至30人」 初二用餐占最多

南港北雲餐廳疑食物中毒「就醫翻倍增至30人」 初二用餐占最多

台北市南港「北雲餐廳」傳出民眾除夕夜到初二前往用餐後上吐下瀉,通報案件持續攀升,北市衛生局今(2日)日最新累積通報數,已從昨天通報的16人暴增翻倍為30人,衛生局1月31日已要求業者停業,要經審查合格才能核准復業。

2025年02月02日 11:10

正月初五迎財神!錢母、供品這樣準備小錢變大錢 這一天千萬別小氣

正月初五迎財神!錢母、供品這樣準備小錢變大錢 這一天千萬別小氣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其實這一天也是迎財神的好時機中!華易經天書三式協會創會理事長邱金漢老師特別提醒,初五迎五路財神,是年節期間最後一個招財的機會,準備供品外,更重要的是以誠心、恭敬的心態來迎接財神,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吸收這一天的吉利能量,讓財運亨通一整年。

2025年02月02日 11:10

開工日+低溫來襲讓人憂鬱 醫師提醒:1症狀要盡速就醫

開工日+低溫來襲讓人憂鬱 醫師提醒:1症狀要盡速就醫

開工重返職場,但職場霸凌時有所聞,當事人壓力大到不想上班,原本就會情緒低落,懷疑人生,再加上天氣驟變,持續低溫,更容易引起憂鬱症或躁鬱症,大甲李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彭祈龍提醒,民眾遇上職場霸凌,除了尋求正常申訴管道外,也可以靠運動、唱歌、旅遊等興趣紓壓,如果心情低落、失眠持續1、2個禮拜,就該求助身心科。

2025年02月02日 09:2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