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吃飯筷子一直掉地!「竟是糖尿病」惹禍 醫:恐終身殘疾

 

 圖、文/常春月刊

「是老了嗎?連筷子都拿不穩!」52歲陳先生在門診抱怨他老婆老罵他吃飯時筷子常掉地上,他也覺得奇怪,右手腕怎麼無力麻木,就醫發現是周邊神經病變,由糖尿病引發。

血糖偏高無不適 手腕麻木確診糖尿病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自知或不在乎,常引發神經病變難以回復,不得不慎。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指出,陳先生大概5年多前健檢曾驗出血糖偏高,但由於沒有不適症狀,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有就醫,沒有追蹤,直到最近發現拿筷子常會掉落,手腕麻木,才覺得不對勁而就醫。

林嶸洲說,陳先生理學檢查發現其右手腕及手指輕微無力,右手皮膚痛覺喪失,右手肌腱彈跳反射消失,為典型周邊神經病變的現象,抽血檢查其空腹血糖270 mg/dl,糖化血色素10.1%,為糖尿病表現,進一步神經傳導檢查,已有多條周邊神經受損,經過兩個月藥物及復健治療,症狀持續改善。

 

 糖尿病病發年齡下探 嚴重恐致多重器官受損

林嶸洲表示,糖尿病可稱為國人的新國病,病發年齡持續下探,其危害深廣,可造成多種身體器官受損,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疾病等,其中,糖尿病所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十分多樣性,有些個案是緩慢地從手腳末梢產生麻木感或刺痛感,隨著時間加重,但也有病人是急性或快速發病,造成嚴重的手腳無力及感覺喪失的症狀,急性的神經病變甚至可能造成終身殘疾。

周邊神經病變 盡快就醫避免不可逆發生

林嶸洲強調,一出現麻木等神經症狀需要趕快就醫治療,愈早治療效果愈好,首先要釐清是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或是其他疾病引發,但不少病患一再忍耐,有的甚至一拖就是1、2年,神經病變常已經無法回復。

林嶸洲說,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以糖尿病患最多,發病初期大多是麻木或刺痛感,對於冷熱痛覺變得遲鈍,進而出現不自覺的傷口或潰瘍,因此很多患者常驚訝其腳部或手部何時出現傷口並不知道。

 

血糖控制是關鍵 這樣做保護手足部

為了避免周邊神經病變,林嶸洲強調,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最重要,飯前血糖儘量控制在120 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內。而且患者的手足部要特別保護,儘量避免受刺激、傷害,也可戴手套、穿襪子來保暖,隨時檢視有沒有傷口。

 

延伸閱讀:
·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
·「每天吃便當」小心得糖尿病!原因曝光 專家授「外食4小動作」安心吃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肝癌併「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死亡率高!北榮「關鍵研究」挽救存活率

肝癌併「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死亡率高!北榮「關鍵研究」挽救存活率

根據統計,有一半的肝癌患者會合併「食道靜脈曲張」,若沒有初級預防,有一半的病人會發生出血,6周內死亡率最高達48%。對此,台北榮總和高雄榮總經過長達10年研究發現「內視鏡結紮」可顯著減少首次出血的機會。該研究全世界首篇「肝癌合併食道靜脈曲張」的初級預防策略,已刊登在胃腸肝膽領域重量級期刊《Gut》。

2024年05月15日 15:58

日本腦炎高雄+2例!男「頸僵臉麻」發病9天亡 女意識不清住院中

日本腦炎高雄+2例!男「頸僵臉麻」發病9天亡 女意識不清住院中

疾病管制署今(15日)公布國內2例日本腦炎病例,個案都發生在高雄。一名60多歲男性出現頸僵硬、臉神經麻痺等症狀,發病9天後因急性腦膜炎死亡;另一名70多歲女性則意識不清、發抖無力,目前仍住院治療中。衛生局疫調指出,個案住家有豬舍、水稻田,或曾到鄉間旅遊,都是高風險場域,防疫人員已展開環境掃蕩。

2024年05月15日 15:19

登革熱境外疫情延燒 台東境外移入首例個案出現

登革熱境外疫情延燒 台東境外移入首例個案出現

台東發生今年登革熱境外移入首例,1名由馬爾地夫旅遊後返國入境約30多歲男性,旅遊期間有遭蚊子叮咬回國前已出現不適症狀,返國後仍感不適就醫,經診斷為登革熱境外移入確診。臺東縣衛生局接獲通報後,立即啟動相關防治工作,5月14日完成環境孳清掃蚊、個案衛教等防護措施;同時針對個案住家周圍50公尺及相關活動地點進行密度調查與環境巡查,衛生局也籲請民眾加強「巡、倒、清、刷」及防蚊措施。

2024年05月15日 15:17

違反兒少法「公布姓名」還可下架 衛福部統一作法:會永久公告

違反兒少法「公布姓名」還可下架 衛福部統一作法:會永久公告

立委陳培瑜等人今(15)日召開記者會提到,兒少暴露可能遭到不當對待的情況後,各縣市卻無統一執行方式,有些出現可下架情況,導致家長無法查詢。衛福部社家署說明,4月底開會後,已向各縣市溝通,現行做法除了各縣市自行公告在相關網站外,須統一在「兒童權利公約網站」公布。

2024年05月15日 14:38

快訊/今年首例日本腦炎死亡!高雄岡山男「頸僵臉麻」發病9天過世

快訊/今年首例日本腦炎死亡!高雄岡山男「頸僵臉麻」發病9天過世

國內出現今年首2例日本腦炎個案,都發生在高雄,且其中一例死亡!疾病管制署今(15)日公布,死亡個案是岡山區60多歲男性,因為上腹痛住院治療,但後續出現頸僵硬、臉神經麻痺、吞嚥困難、聽覺障礙等症狀且意識轉變,經通報確診日本腦炎,後續病況仍持續惡化,發病9天後死亡。

2024年05月15日 14:10

北榮6月起「5大專科住院醫師」加薪6000元!院長曝原因

北榮6月起「5大專科住院醫師」加薪6000元!院長曝原因

台灣醫護人力短缺一直是醫療產業重大問題,各醫院為留人也紛紛推出加薪等福利。台北榮總決議6月起針對「內、外、婦產、兒及急診」等5大專科的住院醫師每月加薪6000元。院長陳威明表示,近期注意到某些專科招募住院醫師比較困難,因此針對這些專科優先加薪,若其它專科有相同的困難時,將比照辦理,以穩定各專科的平衡發展。

2024年05月15日 13:11

惡性腫瘤引起膽道阻塞!健保6月起給付金屬支架 年增4千人受惠

惡性腫瘤引起膽道阻塞!健保6月起給付金屬支架 年增4千人受惠

惡性腫瘤造成膽道阻塞,需要使用支架讓膽汁引流至腸道,健保署今(15)日宣布,6月1日起擴增給付新醫材「金屬膽道支架」運用於緩解惡性膽道阻塞,只要屬於第三期、第四期惡性腫瘤導致的膽道阻塞就可以獲得給付,預估一年有4千名癌友受惠,可省下過去自費最高6萬元的支出,健保挹注約1.7億點。

2024年05月15日 13:10

「動脈瘤」險害中風!8旬嬤「頭痛2周」醫手術拆彈 示警6大危險因子

「動脈瘤」險害中風!8旬嬤「頭痛2周」醫手術拆彈 示警6大危險因子

84歲的范奶奶日前因為「劇烈頭痛」2個禮拜就醫,經過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發現顱內內頸動脈有顆達4毫米且形狀不規則的動脈瘤,最後透過微創手術栓塞動脈瘤,解除可能因動脈瘤破裂造成的中風危機。醫師提醒,動脈瘤的發生原因包括長期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糖尿病、吸毒或自體免疫疾病病人,其中更有8成沒有症狀。

2024年05月15日 12:37

隆乳、乳房重建「小心7大風險」 出現「4大異常」快就醫

隆乳、乳房重建「小心7大風險」 出現「4大異常」快就醫

乳房植入物為第三等級醫療器材,除了自身整形之外,另還有女性為治療癌症接受乳房切除的同時,有乳房外觀重建的需求。對此,醫師提醒,乳房植入物為長期植入人體的醫療器材,若術後植入物部位有「持續性腫脹或疼痛、遲發性持續性血清腫或植入物周圍有腫塊等不適」的現象,要盡快就醫尋求協助。

2024年05月15日 12:14

產後憂鬱byebye!善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 早發現早治療

產後憂鬱byebye!善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 早發現早治療

身心平衡的媽咪是健康寶寶的基礎,為避免產後憂鬱上身,提醒孕產婦要注意自己的心情指數,產後憂鬱往往牽涉到生理、心理、家庭、社會等諸多層面,可以善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共10題)」自行評估過去七天內自己的狀況,總分30分,小於9分您的身心不錯,超過13分極可能已受憂鬱症所苦,請接受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盡早治療對產婦會更好。  

2024年05月15日 11:5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