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究:「一口爛牙」也可能導致心臟病!原因曝

圖、文/常春月刊

全球每三個死亡的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死於冠心病,雖然我們都聽過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是常見的心臟病發病的原因,但是有研究發現,除了三高會誘發冠心病以外,引起一口爛牙的口腔細菌,竟然也可能引起動脈粥狀硬化!提醒大家要注意口腔衛生,不要因為怕看牙醫,放著爛牙和牙周病不管,研究發表在《生物醫學及生物科學期刊》。

口腔問題不處理,恐導致心臟病

冠心病常見的發生原因,專家們都會告訴你是來自於「遺傳、環境和人口因素、三高及吸菸」等因素有關,但是近年來發現動脈血管上的斑塊和身體發炎也有關係,到底是哪些物質引起身體出血炎症呢?口腔常見引起牙齦發炎(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核型化膿桿菌,竟然也是導致心血管粥狀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為過去的一些研究發現,血管內的斑塊和身體持續發炎的關係密切,近年來許多研究單位對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如何影響心臟產生研究興趣。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生命科學學院教授Jacques Fellay所領導的團隊,追蹤3459名參與者長達12年的時間,監測他們在這段時間的心臟健康狀況。

口腔細菌從口腔轉移到血管內

他們從從參與者血液中C反應蛋白(CRP)水平的數據衡量他們體內的炎症反應,還檢測包括15種病毒、6種細菌和1種寄生蟲的22種人類病原體測試。測試的細菌之一有一種普遍存在人體的「核型化膿桿菌」,這個常見的口腔細菌可導致牙齦炎、牙周炎,過去還曾經有研究指出,這個細菌可能擴散到人體的腸道,甚至還可能擴及女性生殖道而引起發炎等疾病。

研究人員經由數據分析發現,無論以前感染或是現在感染核酸菌,都有使冠心病(CHD)發生的風險提升。研究人員推測,核型化膿桿菌可能以兩種方式對人體形成傷害,包括直接從口腔感染中引起體內產生全身性的發炎反應,或是該菌從口腔轉移到血管內,並直接附著在冠狀動脈的壁上,促使斑塊生長。

如果血管粥狀硬化和感染有關,未來可能開啟抗生素預防心血管疾病之門,但這也提醒民眾不要忽視口腔衛生,爛牙和牙周病都要積極治療,且護齒要從小做起。

延伸閱讀:
天冷喝熱湯,牙齒一陣痠痛!是蛀牙了嗎?恐為牙齒敏感,要戒除3個壞習慣
沖牙機能取代牙刷、牙線嗎?用久了會傷害牙齒健康嗎?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登場 呼籲關注老人照護

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登場 呼籲關注老人照護

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於6/2(五)至6/3(六)在金門大學舉行,共來自醫療、教育、外文、傳播等國內外學者齊聚一堂,透過跨領域的知識融合關懷社會議題,激盪新思維交流。

2023年06月03日 12:46

亞洲第一個公衛師公會成立!陳時中致詞先提「未來的總統賴清德」

亞洲第一個公衛師公會成立!陳時中致詞先提「未來的總統賴清德」

在新冠疫情期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完成《公衛師法》立法的國家,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今(3)日成立,為全台唯一公衛師公會,成立大會中衛生相關學界、政界人士皆到場。而現在正是2024總統大選人選熱議期間,這幾天又逢民進黨內性騷投訴爭議頻傳,目前為小英之友會榮譽總會長的前衛福部長陳時中致詞開場問候先拋出「副總統、也是我們未來的總統賴清德」,直接力挺。

2023年06月03日 12:26

體重破百男吃麥當勞「甩肉27公斤」 營養師說話了

體重破百男吃麥當勞「甩肉27公斤」 營養師說話了

美國一名57歲男子從2月下旬展開一起十分奇特的減肥計畫,在這項計畫中,他用連續100日吃麥當勞套餐當作解肥方式。結果在3月初時,該名男子已經成功減重6公斤。在100天後,他的體重從原本的108公斤下降81.4公斤,共減重27公斤。但有營養師表示,該名男子未來復胖的機率十分的高。

2023年06月03日 10:02

「愛我就上床!」專家分析威脅心裡:缺乏同理、不在意他人受傷

「愛我就上床!」專家分析威脅心裡:缺乏同理、不在意他人受傷

常見的例子是,有些男性在威脅女性與他進行性行為之前,會試圖確定女性有多愛他。一旦他確定女性已經深愛他到無法離開,他就會利用這個弱點進行威脅:「如果你不跟我上床,那就表示你不愛我。」如果此種威脅未能達到他的目的,他就可能進一步威脅分手。

2023年06月03日 00:15

使用養髮液能生髮嗎?食藥署搖頭解析「主成分」:只能強健髮根

使用養髮液能生髮嗎?食藥署搖頭解析「主成分」:只能強健髮根

步入中年後,不少人會飽受掉髮困擾,有些人會塗抹「養髮液」希望刺激毛髮生長。對此,食藥署提醒,養髮液與頭皮精華液主成份為生薑萃取液,都是訴求強健髮根,並不具生髮功能,若發現有不正常落髮,應尋求皮膚科醫師診治,才能找出成因,得到完整的醫療照顧。

2023年06月03日 00:02

台灣年增1.5萬名女性罹患乳癌!篩檢揪出6成為早期「存活率達9成」

台灣年增1.5萬名女性罹患乳癌!篩檢揪出6成為早期「存活率達9成」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一年有超過1.5萬人新確診乳癌。國民健康署今(2)日特別提醒預防乳癌的「三個及早」觀念,乳癌若能早期發現,五年存活率可達9成,國內有補助女性做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分析每年篩檢發現乳癌的個案,有多達6成為早期,相較之下,未透過篩檢發現的乳癌個案,早期的比例較低。

2023年06月02日 23:56

4年前下體被凳子擊中 愛愛完狂爆血...壯年男超無言

4年前下體被凳子擊中 愛愛完狂爆血...壯年男超無言

彰化縣1名40多歲男子,4年多前因意外下體受傷,送醫治療,原不以為意,不料2年多前,每次與妻子親熱後,都會有血尿,到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就診,經泌尿科與心臟內科會診,疑是內陰動脈受傷後形成瘻管,經以心導管椎塞術放入止血線圈栓塞,終於讓男子走出陰影,重享魚水之歡。

2023年06月02日 22:16

一陣風吹過…嫩肉突冒「整片紅疹癢爆」!醫示警:沒碰到也會中

一陣風吹過…嫩肉突冒「整片紅疹癢爆」!醫示警:沒碰到也會中

一名婦人近期到農場玩,當下感覺有毛毛蟲掉落到脖子,隔天即出現讓人有「密集恐懼症」的疹子,醫師說明診斷並開立口服藥及藥膏,3天後回診即改善。另有一家三口則是在農場樹下待一陣子,雖沒碰到昆蟲,卻冒出爆量紅疹、癢到狂抓。醫師顏俊宇指出,「毛毛蟲皮膚炎」未必有直接碰到蟲體,因蟲毛容易斷裂,風吹就可能四處飄散,防不勝防。

2023年06月02日 22:04

手扶梯「3種細菌」常現蹤! 醫揭1地點更容易碰到病毒

手扶梯「3種細菌」常現蹤! 醫揭1地點更容易碰到病毒

公共場所常見「電扶梯」,尤其是在百貨公司、大眾運輸等人流眾多場所,更要留意手把可能受到各種汙染。醫師指出,在電扶梯常出現的微生物有3大種菌種,因此大量接觸可能存在潛在的病原體傳播風險,建議大眾場所可每隔2至4小時進行一次消毒。

2023年06月02日 21:37

愛愛「完美交合時間」曝光!性學專家羞吐:1秒要啪啪2下

愛愛「完美交合時間」曝光!性學專家羞吐:1秒要啪啪2下

不少男生總是追求著金槍不倒,認為愛愛做得久才能讓另一半滿意,甚至使用「龜速摩擦」只為撐過醫學上定義的早洩時間。究竟在床上要多久?性治療師童嵩珍根據世界男性醫學會調查指出,「完美愛愛時間」為7.2分鐘,且她以臨床經驗認為要以1秒鐘「啪啪」1~2下的速度進行才達標。

2023年06月02日 20: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