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冒10症狀」=免疫力下降ing!累到爆、全身痠痛都中

▲▼咳嗽、口罩、感冒。(圖/記者陳俊宏攝)

▲免疫力下降10大跡象,你中了幾個?(示意圖/記者陳俊宏攝)

文/健康醫療網 王冠廷

37歲詹先生,有過敏性鼻炎,原本控制良好,然而近半年開始輪值夜班後,晨起噴嚏連連、眼鼻癢,後續轉為慢性鼻竇炎,鼻塞、鼻涕轉黃黏稠且倒流、前額悶脹反覆,也容易感冒倦怠、眼痠澀冒血絲,而且發胖,讓他困擾不已。求診中醫經體質辨證為風熱鬱滯肺胃,經過一個月的症狀及體質調理後,詹先生鼻竇炎已明顯改善,精神及免疫力也提升,整體工作品質更較以前進步。

感冒頻率、過敏疲倦 恐是免疫力降低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莊照宇解釋,疾病可說是人體正氣與病邪相互對抗的過程,當人體因為熬夜輪班、情緒壓力、時差等問題影響免疫調節能力時,若不巧又碰上病邪盛行的時節便容易染病,免疫系統的穩定度也與疾病的預後有關。

一般免疫力是否降低,可從近期感冒的頻率、感染後的嚴重程度及恢復時間長短作評估;此外,若近期經常反覆口角炎、唇疱疹、過敏症狀加劇、易倦怠乏力、胃口不佳、落髮、肢體痠痛等均是免疫力降低的可能徵兆。

▲▼失眠,睡覺,賴床。(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易倦怠乏力是免疫力降低的可能徵兆。(示意圖/免費圖庫Unsplash)

扶正袪邪 中藥改善免疫力

莊照宇指出,中醫診治疾病,講究「扶正」與「袪邪」兩個面向。免疫低下者,會以扶正為主,可能選擇黃耆、黨參、白朮補氣,配合紫蘇、防風、藿香、薄荷等祛風調腸胃為輔;若當下病邪旺盛或病理性免疫過亢者,則以袪邪為主,配合清熱解毒養陰等藥材,如金銀花、連翹、魚腥草、麥門冬,一方面抗病毒或細菌,另外也減緩免疫過亢造成機體破壞。

經絡穴道、運動 日常有效保健 

至於經絡穴道方面,中醫常選擇兩側合谷搭配太衝來調節免疫,此穴組中醫稱四關穴,是人體氣機運行很重要的通關口;手、足三里、陰陵泉則可提高正氣,調節腸胃,幫助人體營養吸收,以利增加抗壓力及身體修復;另外,由於頭面部常是病原體侵入的管道,因此保持頭面、頸部的溫暖,不時雙手搓熱,揉按眼周、鼻旁、耳朵及後頸部也是很好的保健之道。

運動方面,推薦中醫的八段錦體操搭配呼吸調節,可達通利經脈、調暢心肺、增強肌力之功,且兒童至老年人皆適合,像是前二式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便同時針對身體縱向、橫向與斜向的舒展,更在練慢不練快的過程,達到靜心強身的效果。

延伸閱讀:

後疫情時代增強免疫力 6種營養這樣吃

新的一年如何鞏固免疫力? 營養師:掌握6種關鍵營養素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每年逾萬人罹乳癌!乳房出現「8異常」當心 醫:善用1方式早發現

每年逾萬人罹乳癌!乳房出現「8異常」當心 醫:善用1方式早發現

乳癌是女性殺手,國健署目前也針對特別族群提供公費篩檢。醫師提醒,符合資格者除了要善用公費篩檢之外,若發現乳房出現異狀,如乳頭有異樣帶血、分泌物、凹陷、表皮發紅或發癢等異常時,要儘速就醫檢查。

2023年06月04日 16:31

恐怖死亡率50%!每24分鐘一人死於心衰竭 「3種人」小心了

恐怖死亡率50%!每24分鐘一人死於心衰竭 「3種人」小心了

天氣炎熱,心血管健康不可輕忽!台灣每年超過5.3萬人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威脅不容小覷。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特別提醒,3種人要當心心衰竭找上門。

2023年06月04日 15:59

「Fb社團流傳私密影像」快檢舉!衛福部:5種行為都犯法可抓去關

「Fb社團流傳私密影像」快檢舉!衛福部:5種行為都犯法可抓去關

政治圈Me Too暴風延燒,而近期在網路上也有人使用「RISU短網址」,在不少臉書粉絲專頁限時發布性私密影像,如自拍外流、前任自拍流出等內容。對此,衛福部提醒,今年初已修法通過《性影像雙法》,針對常見的5大性影像犯罪行為,修法已提高刑責,其中散布成人性影像,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年06月04日 15:27

狂點人工淚液!他點到「角膜密密麻麻破皮」 醫警告「1成分」傷眼

狂點人工淚液!他點到「角膜密密麻麻破皮」 醫警告「1成分」傷眼

一名男性50歲本身從事電腦工作,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平常就有使用人工淚液的習慣,近期因為眼睛乾澀症狀越來越嚴重,持續使用人工淚液後,乾澀症狀不但沒有緩解,眼睛還越來越紅、畏光。就醫檢查才發現,雙眼角膜表面暴露出來的位置已佈滿點狀破皮。

2023年06月04日 14:30

他老覺得「聞到腐臭魚腥味」!醫驚見鼻腔被「黴菌球」塞爆

他老覺得「聞到腐臭魚腥味」!醫驚見鼻腔被「黴菌球」塞爆

一名52歲男性幾個月來左側鼻腔不時有黃色膿鼻涕並伴隨鼻塞情形,後來甚至開始聞到腐臭的魚腥味,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鼻竇黴菌球(Fungal ball)」導致。

2023年06月04日 13:20

愛喝酒也臭!體臭人吃「5類食物」味更濃 醫推1飲品止汗

愛喝酒也臭!體臭人吃「5類食物」味更濃 醫推1飲品止汗

炎熱夏日汗如雨下,全身濕悶黏膩,尤其在辦公室、教室或是擁擠的大眾運輸工具內甚至會被濃郁的「特殊體味」臭到崩潰。中醫師王大元指出,中醫認為體味多與體內脾胃濕熱、肝火旺盛及腎精虧虛有關。他也點名「愛吃5類食物」如燒烤油炸、辛辣甜膩或喝酒抽菸,汗水中的代謝物自然會變多,現在開始減少精緻飲食和重口味還有救。

2023年06月04日 11:18

5食物害大腦變垃圾!中風、失智機率增 醫勸:酒少喝

5食物害大腦變垃圾!中風、失智機率增 醫勸:酒少喝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控制著記憶、學習、行動還有情緒。醫師提醒,平時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著對大腦的運作,有「5種垃圾食物」也會逐漸將大腦變垃圾,影響智力和心理狀態,包括反式脂肪、含糖飲料或是酒等,對於腦袋的保護,日常應注意飲水量,多攝取健康、天然的食物。

2023年06月04日 10:30

只撐傘沒用!專家點名:夏天「1壞習慣」害皮膚白不了

只撐傘沒用!專家點名:夏天「1壞習慣」害皮膚白不了

太陽看起來很大,一看就知道又是紫外線暴量的一 天,但是想到擦防曬品加上 水,全身黏呼呼的感覺,很多人都會想「只曬一下下,應該沒問題」而懶得擦防曬,這是處於熱帶的台灣人夏日的壞習慣之一。 但是台灣有1/3的時間是處於紫外線過量級和危險級,只要在陽光下曬個10分鐘就會曬傷,而且傷害的部分不只有皮膚,還包括眼睛、頭髮等。

2023年06月04日 09:43

吃辣解便秘?傳說「拉超順」5怪招:活鰻塞肛門 醫搖頭

吃辣解便秘?傳說「拉超順」5怪招:活鰻塞肛門 醫搖頭

除了多喝水、吃蔬菜、運動,可幫助正常排便外,不少人遇到便秘都有自己的小偏方,像是最常聽到的吃辣、喝咖啡等,但醫師表示,其實很多都市傳說完全無法幫助解便順利,反而導致情況更嚴重。醫師舉例,先前有報導一名外國人因為聽信「活鰻塞肛門」可解便秘,沒想到照做後反而害腸子破了3公分大洞。

2023年06月04日 08:47

2病毒高傳染力! 醫:得了真的很不舒服

2病毒高傳染力! 醫:得了真的很不舒服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提醒,家長們要特別注意兩種高傳染力的病毒,一個是水痘病毒,另一個是輪狀病毒,「只要10隻輪狀病毒」就能感染孩子,得了真的很不舒服,更誇張的是,受感染兒童每公克的糞便可排出1000億隻病毒。

2023年06月04日 07: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