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眼睛疾病」小心!這1種沒人躲得過 青光眼不可逆:發現常晚了

 圖、文/常春月刊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大部分的人常過度使用,而讓視力暴露在提早老化的危險中,嚴重甚至失明。現代人常見7種眼睛疾病,包括近視、老花眼、乾眼症、白內障、黃斑部病變、青光眼和視網膜剝離等,你中了幾個呢?

近視〉最多人得的眼睛疾病

在睫狀肌放鬆的狀態之下,無限遠的光線進入眼裡後,無法精準聚焦在視網膜上,影像落在視網膜前,所形成的屈光不正就是近視。近視者可透過凹透鏡將光線發散之後,將焦點移到視網膜上,藉此改善視力模糊現象。

老花眼〉每個人都逃不掉的眼疾

40歲以上的民眾,容易感受到看近物時越來越模糊的狀況,這就是老花眼。隨著年齡增長,原本極為有彈性的水晶體與睫狀肌等組織逐漸變硬化,調節眼睛看遠看近的能力越漸下降,這是生理性退化,都沒有人能躲得過老花的發生。

白內障〉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因水晶體老化混濁,導致視力模糊的疾病,好發於50歲以上的人。最常見老年性白內障,有視力模糊、畏光、視物變形等症狀,甚至會合併青光眼或是失明。

乾眼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淚液能幫助眼睛保持濕潤,維持靈活轉動,保持視力清晰,不過,卻有許多人因年紀老化、所處環境、眨眼次數太少或長期使用藥物治療、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等影響,導致淚液分泌不足,罹患乾眼症。

黃斑部病變〉銀髮族的隱形視力殺手

黃斑部位在視網膜中心最重要部位,患者大多能清楚說明自覺症狀,包括視物形象扭曲、出現暗點、視力週圍清晰但中央模糊等,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最常見。

青光眼〉發現時往往都是晚期

青光眼是視神經病變,屬於不可逆的病變,一旦視神經受損就無法回復到健康的狀態。常見眼壓相對過高、視神經週邊血流循環不足、自由基破壞等症狀,視野從四週向中央逐漸受損,夜間視力較為減弱。

視網膜剝離〉高度近視的人是高危險群

視網膜會因為相鄰的玻璃體老化、外傷、發炎等而拉扯,出現裂孔、結瘢等,就可能發生視網膜剝離,引發包括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眼前黑影遮蔽,甚至是失明等嚴重的視力傷害。

延伸閱讀:
雙眼發紅別不以為意!醫忠告「4類年輕人」小心是青光眼 眼睛痛、頭痛大多已是晚期
「生活11個NG行為」恐害眼壓飆、罹青光眼! 邊走邊滑手機、趴臥、潛水都中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專家示警登革熱9月最危險 疾管署坦言「2因素」本土疫情風險升

專家示警登革熱9月最危險 疾管署坦言「2因素」本土疫情風險升

中國大陸「屈公病」疫情嚴重引發關注,不過有專家示警,台灣要注意的是登革熱疫情,因為豪雨風災如果台南、高雄沒有做好防疫,9月可能會出現一波疫情。疾病管制署今(19)日坦言,登革熱與屈公病的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近6年同期境外移入次高及最高,加上近期連續颱風與暴雨,本土疫情風險相對高。

2025年08月19日 17:46

喝酒傷身傷心!花蓮7家戒治醫院協助走出酒癮 每年最高4萬補助

喝酒傷身傷心!花蓮7家戒治醫院協助走出酒癮 每年最高4萬補助

過量飲酒讓健康亮起紅燈,家庭、工作也受到影響,針對酒後駕駛的罰則也越來越重,為自己更為了家人朋友,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協助您改善飲酒習慣,與轄內7家指定戒治機構醫院合作,提供酒癮戒治服務。

2025年08月19日 17:29

國人最常見「淋巴瘤」惡性度高 健保擴大給付治療可省400萬

國人最常見「淋巴瘤」惡性度高 健保擴大給付治療可省400萬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國人最常罹患的淋巴瘤,雖有機會治癒,但因其惡性度高與侵襲速度快,一旦不幸復發,可能僅剩半年壽命。而健保署在今年8月1日起,正式擴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第3線給付,符合提件病友最長可申請12個療程,推估第5年時每年將有約200名病友可受惠,最多有望省下35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藥費。

2025年08月19日 17:09

更年期6大徵兆!醫:不要委屈撐過去 中藥調理+針灸逆轉人生

更年期6大徵兆!醫:不要委屈撐過去 中藥調理+針灸逆轉人生

52歲的林女士,近半年來發現月經週期忽早忽晚,甚至曾經三個月沒來,最近又突然出血。她常在夜裡被「熱醒」,衣服全是汗,白天又因為失眠顯得焦躁、容易對家人發脾氣。林女士一度以為是自己壓力太大,經朋友建議前往中醫就診,期盼透過中藥調理能改善症狀。

2025年08月19日 16:59

跨國醫療合作! 大林慈濟醫院助柬埔寨女童重建耳朵獲新生

跨國醫療合作! 大林慈濟醫院助柬埔寨女童重建耳朵獲新生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團隊歷經半年的艱難挑戰,順利為來自柬埔寨的阿莎完成長於耳部罕見的先天大型血管瘤治療,不僅摘除腫瘤,並重建已消失十年的耳朵,給孩子一個正常的面容。國際醫療中心在今天為阿莎準備返國前的慶生會,送上孩子喜歡的禮物與衷心祝福即將展開的美好未來。學會中文的阿莎說,「感恩醫師與護士們,我會好好長大,幫助別人」。

2025年08月19日 16:58

大林慈濟25周年院慶 升格準醫中專業醫療服務回顧

大林慈濟25周年院慶 升格準醫中專業醫療服務回顧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啟業25周年,日前舉辦院慶活動,除了切蛋糕慶生外,更結合大愛共善園遊會,共有8個義賣攤位在醫院大廳募心募愛,在歡慶院慶同時,持續「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2025年08月19日 16:48

全球首例!42歲男靠移植手術「治癒糖尿病」 擺脫37年胰島素

全球首例!42歲男靠移植手術「治癒糖尿病」 擺脫37年胰島素

瑞典一名男子成為全球首例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治癒第1型糖尿病的患者。這項突破性醫療成就令他得以擺脫長達37年的胰島素依賴,恢復正常飲食。

2025年08月19日 16:09

類鼻疽添1死「無關風災仍染病」 豪大雨後清理家園慎防

類鼻疽添1死「無關風災仍染病」 豪大雨後清理家園慎防

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類鼻疽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此外,還確認一起類鼻疽死亡個案,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病史,發病時間為風災前,期間兩度就醫沒改善,再到急診已經雙側肺炎收治加護,發病3周後因為併發敗血性休克死亡。雖然與風災無關,但懷疑可能是塵土飛揚吸入感染致病。

2025年08月19日 15: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