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月經失調 泌乳激素瘤的警訊與治療

▲泌乳激素。(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沒有生產,但是都會分泌乳汁。」30歲的林小姐說。

「還有哪些狀況嗎?」醫師問。

「我的月經週期不規則,經期也比較短。」林小姐說。

在沒有生產的狀況下出現溢乳的狀況,便要抽血檢測泌乳激素,並評估是否有泌乳激素瘤的可能。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林思涵醫師表示,檢驗報告顯示患者的泌乳激素高達180 ng/ml,後續的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腦下垂體有腫瘤,因此診斷為泌乳激素瘤。接受藥物治療後,患者症狀有明顯改善,也持續追蹤治療。

泌乳激素瘤常見症狀有哪些?

泌乳激素瘤(prolactinoma)是腦下垂體長出以分泌過多泌乳激素的腫瘤,進而引發一系列症狀。林思涵醫師指出,泌乳激素瘤主要會影響乳房組織,導致乳房脹痛且有乳汁分泌,當在非懷孕期或哺乳期出現以上情況就是異常,因此在臨床上女性的泌乳激素瘤比較容易早期診斷。此外,泌乳激素瘤還會影響月經,使月經週期不規則、經期較短且經血量較少,也是不孕症的病因之一。

男性患者雖也可能會出現乳房脹痛、性慾下降、不孕等狀況,但男性患者較易疏忽而延遲就醫,常等到腫瘤體積較大已造成壓迫性症狀,例如頭痛、視力模糊、視野缺損、甚至雙顳側偏盲才就醫尋求協助。由於腦下垂體位於視神經下方,當腫瘤體積較大時,可能對視神經造成壓迫。泌乳激素瘤長期未控制,也可能會造成骨質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的問題。

發生於腦下垂體的泌乳激素瘤

根據病理解剖的結果,成人的泌乳激素瘤盛行率大約是5%,不過大多數是微小泌乳激素瘤,無明顯症狀。英國成人研究,經抽血檢驗泌乳激素過高的盛行率約1.2%,在不孕症婦女中其盛行率較高約5%。

「一般而言,泌乳激素瘤在女性較常見,特別是生育年齡的女性,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有機會透過經期異常或不孕表現,而早期發現。」林思涵醫師說,「在男性身上,泌乳激素瘤的症狀較不明顯,大多等到腫瘤變大造成壓迫,或是因為不孕症接受檢查時才發現腫瘤。」

懷疑泌乳激素瘤該做哪些檢查?

在懷疑泌乳激素瘤時,應透過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和臨床醫師的評估來診斷。

泌乳激素瘤會分泌泌乳激素,所以需要替患者檢測血液中的泌乳激素濃度。林思涵醫師說,一般而言,血液中的泌乳激素值大於100ng/ml以上時,得進一步檢查腦下垂體中是否有泌乳激素瘤。如果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腦下垂體腫瘤,且泌乳激素過高,就會認為是泌乳激素瘤。

懷疑泌乳激素瘤該做哪些檢查?

假使泌乳激素值在20到100 ng/ml之間,便需要透過臨床醫師的判斷與觀察。某些生理和藥物因素也會導致泌乳激素過高,包括甲狀腺功能低下、肝硬化、情緒、壓力等,因此需要仔細審視病人的症狀與藥物史。林思涵醫師說,「如果懷疑和藥物、中草藥相關,我們會建議患者與原醫師討論是否能停藥或換藥。」

泌乳激素瘤該如何治療?

與其他腦下垂體腫瘤不同的是,泌乳激素瘤的首選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林思涵醫師說,泌乳激素瘤對藥物治療的反應很好,優先採取藥物治療。但是,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服藥順從性較差、不願意長期服藥、腫瘤較大、或出現危急狀況(例如腫瘤出血的腦垂體中風、視野缺損)時,便要考慮轉介給神經外科醫師評估手術切除腦下垂體腫瘤。

泌乳激素瘤該如何治療?

如今,腦垂體切除手術大部分是經由鼻子進行「經蝶竇內視鏡手術」,因為腦下垂體位於鼻腔蝶竇上方,神經外科醫師可使用內視鏡,從鼻子進入,切除腦下垂體腫瘤。相較於開顱手術,經蝶竇內視鏡手術的破壞性較小、恢復期較短、且併發症較少。

貼心小提醒

泌乳激素瘤是發生於腦下垂體的腫瘤,因為會分泌過多的泌乳激素,可能造成月經失調、溢乳、不孕等症狀。隨著腫瘤變大,也可能出現頭痛、視力模糊、視野缺損等壓迫性症狀。若有相關問題,要盡快至內分泌科就診,以找出病因,及早治療!
 

同場加映:頭痛、流乳汁、月經沒來 – 泌乳激素瘤(懶人包)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返台用健保沒了!廢停復保恐引海外國人反彈 邱泰源:恢復公平性

返台用健保沒了!廢停復保恐引海外國人反彈 邱泰源:恢復公平性

健保「停復保制度」將於12月23日廢止,即便在國外也是要持續繳交健保費,恐怕引起出國留學、工作的海外國人反彈。衛福部長邱泰源(23)今日重申,這是讓制度恢復公平性,而且有健保身份,國人在海外若有就醫產生醫療費用,回國也可以申請費用核退。

2024年11月23日 15:49

健保「將廢止停復保」6大QA一次看! 長住國外要繳才能用

健保「將廢止停復保」6大QA一次看! 長住國外要繳才能用

衛福部今天預告健保法施行細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自12月23日起廢止健保停復保。停復保制度為何、以後旅外國人健保資格怎麼算、在海外能否用健保,中央社帶您一次看。

2024年11月23日 14:05

他碰一聲倒地抽搐竟心血管阻塞!長庚研究曝東亞專屬抗血小板療法

他碰一聲倒地抽搐竟心血管阻塞!長庚研究曝東亞專屬抗血小板療法

40多歲的阿萬有高血壓病史,因為感染新冠在家休息,一天家人突然聽到巨大撞擊聲,急忙前往查看,驚見阿萬倒臥在地不省人事且全身抽搐,經過緊急送醫才確認是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在透過心導管冠狀動脈氣球擴張合併支架置放術及葉克膜置放,終於順利搶救;而術後也需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管再次阻塞,長庚醫療團隊研究揭露「東亞專屬」的抗血小板療法。

2024年11月23日 11:24

點名「1因子」害肥胖、失智! 醫:看不見也摸不著

點名「1因子」害肥胖、失智! 醫:看不見也摸不著

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指出,台灣每年因空污導致死亡人數達2萬人,世衛組織認為29%肺癌、24%中風、25%心臟病與43%肺部疾病死亡來自於空氣污染。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引述研究指出,細懸浮微粒PM2.5穿透肺泡進入血液循環影響全身,除了引發瘦素阻抗、使肥胖風險上升,還會刺激體內免疫反應,引發慢性發炎,也影響阿茲海默症的進展。

2024年11月23日 10:18

30歲產後媽媽抽脂瘦身險喪命!醫揭風險:抽完還有2大危機

30歲產後媽媽抽脂瘦身險喪命!醫揭風險:抽完還有2大危機

有些人瘦身希望追求速效,而選擇抽脂手術,然而有一名30多歲女性,為了快速恢復孕前體態選擇做抽脂手術,沒想到返家三天後,卻開始出現氣喘和呼吸急促,到急診時已昏迷,電腦斷層顯示為脂肪栓塞。醫師指出,抽脂風險包含麻醉、栓塞;此外,抽脂後因為無法移除內臟脂肪,代謝性疾病風險仍在,且術後沒有好好控制,患者多數仍會復胖。

2024年11月23日 10:15

血便是痔瘡or大腸癌?醫曝「最大差別」:恐兩者都有

血便是痔瘡or大腸癌?醫曝「最大差別」:恐兩者都有

過去有不少醫師分享,有患者「把血便當痔瘡」,最後被診斷為大腸癌的悲劇。痔瘡和大腸腫瘤造成的血便該如何區分?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表示,一旦排出的血便混雜奇怪黏液及腥臭味,且經常發生,就得小心「可能不是單純痔瘡」。她提醒,每年都能抓到1~2位「合併痔瘡與直腸癌」的患者,當出血超過2週未止,應就醫檢查

2024年11月22日 21:31

晚餐吃太多!她肚子「突暴痛6小時」 醫一照:要開刀了

晚餐吃太多!她肚子「突暴痛6小時」 醫一照:要開刀了

上腹悶痛且有噁心感,不一定是吃壞肚子,而是「膽結石」發生的警訊?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陳界溥醫師表示,此前曾收治一名43歲女性患者,過去無慢性病病史,近2週卻因為晚餐吃得較多,開始出現上腹悶痛狀況,起初以為是腸胃炎不以為意,直至症狀加劇且疼痛持續超過6小時,合併噁心想吐的感覺才尋求治療。

2024年11月22日 20:18

不只心臟病!醫揭「脖子7變化」是警訊:恐癌症轉移

不只心臟病!醫揭「脖子7變化」是警訊:恐癌症轉移

你脖子的顏色變深、皮膚變粗糙,甚至出現了厚重感,這些變化可能暗示著你的身體正在發出警訊!所以,重症醫師黃軒提醒,了解這些脖子的變化,可以幫助你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進一步保持健康的生活!

2024年11月22日 19:38

「子宮掉出陰道」走路卡卡 女信徒忍痛4個月...私密處潰爛險感染

「子宮掉出陰道」走路卡卡 女信徒忍痛4個月...私密處潰爛險感染

台中一名78歲婦女是宮廟虔誠志工,但今年覺得陰道有東西掉出來,讓她走路卡卡,而且雙腿跟掉出的肉體不斷摩擦,讓她疼痛不已。老婦人在家人陪同下就醫,一進診間解掉褲子,赫見整個子宮掉出陰道口,是最嚴重的子宮脫垂,且私密處紅腫、子宮頸也潰爛,火速安排手術,將子宮推回正確位子。

2024年11月22日 17:37

不滿「波波醫」遭汙名 國際牙醫聯盟:學歷合法「別因私利扭曲」

不滿「波波醫」遭汙名 國際牙醫聯盟:學歷合法「別因私利扭曲」

波波醫師爭議持續,本土小牙醫聯盟將於周日上街抗議,反對政府以偏鄉需求為由,為國外學歷牙醫師開後門。國際牙醫聯盟理事長林宗億今(22)日表示,出國就讀醫學系符合《醫師法》規定,國外學歷也經嚴格審查,而偏鄉計畫是為充實偏鄉牙醫量能,且由本土牙醫優先選填,本土牙醫團體不應為自己利益損及偏鄉民眾權益。

2024年11月22日 17:1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