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雞蛋海鮮!「10類食物」害膽固醇飆高 冰淇淋也中

 

圖、文/常春月刊

 

你是否曾聽過親友在健康檢查後看到膽固醇過高,就自認因太常吃海鮮了,以後要少吃了?或是看到身旁親友吃雞蛋,只吃蛋白,卻刻意不吃蛋黃,就是怕吃了會增加血中的膽固醇?

膽固醇為人體必要物質 健檢主要觀看血脂狀況

還在覺得膽固醇就是對人不好的東西,還有健檢報告膽固醇出現紅字,只要少吃海鮮、蛋就可以了,這樣的觀念可能都錯了!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指出,首先要來認識什麼是膽固醇,膽固醇是人體必要的物質,也是合成幾種重要荷爾蒙及膽酸(膽汁的重要成分)的重要元素。

一般人口中指的膽固醇,其實指的也不是膽固醇,而是脂蛋白。健康檢查主要是觀看血脂情況,常見有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與三酸甘油酯(TG)等數值,HDL、LDL、TG在人體也各自扮演重要的角色。 

 

HDL、LDL、TG 詳細作用一次看

 

潘富子說明,HDL主要負責將散落各地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代謝;LDL主要功能是把膽固醇從血中送往細胞利用,但過量的LDL容易受到自由基攻擊,被攻擊後的物質容易附著在血管壁形成斑塊,進一步造成血管堵塞。TG則是當熱量攝取過多,未被消耗掉的部份會轉變成TG,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一旦堆積過多就易形成脂肪肝。

 

預防心血管疾病 應控制血脂

 

潘富子補充,要維持健康的狀態,應使HDL高一點(男≧40 mg/dL、女男≧50 mg/dL),降低LDL(<130 mg/dL)及TG(<150 mg/dL)。

 

事實上,體內的膽固醇約70~80%是人體所生成,僅有約20~30%來自於飲食。若想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真正要注意的是維持血脂在理想範圍,若飽和性脂肪攝取過多,會提高「內生性膽固醇」進而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

 

 

食物適量吃沒問題 這些應控制份量

 

根據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也指出,攝取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優先順序為豆>魚>蛋>肉類,潘富子強調,適量吃海鮮與雞蛋其實是沒有問題的!舉例來說,海鮮類的小魚乾雖膽固醇含量高,只要不過量,當配菜點綴在菜餚中,而不是買調味過的小魚乾當零食大量食用,就不用擔心膽固醇的問題,且小魚乾含有豐富的鈣質,每日只要「適量」攝取,還能夠加強鈣質的補充,保養自己的骨質。

 

富含飽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的食物有蛋糕、餅乾、麵包、甜點、乳酪、冰淇淋、五花肉、培根、奶精、烹調用豬油等,在食用上都要注意份量上的控制或避免。

 

 

高血脂初期無症狀 這樣做了解體內血脂

 

潘富子提醒,高血脂在發生時,在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想預防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方法除了健康飲食,培養良好生活型態及運動習慣,還務必安排健康檢查,只需簡易快速抽血檢查,就能清楚掌控血脂狀態。

延伸閱讀:

·每天吃家裡煮的!他體重過輕卻膽固醇超標 竟是「1烹調方式」闖禍:不少人這樣吃

·不只大魚大肉害壞膽固醇增加!全脂乳也要小心 哈佛點名「8大超級食物」降膽固醇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專家示警登革熱9月最危險 疾管署坦言「2因素」本土疫情風險升

專家示警登革熱9月最危險 疾管署坦言「2因素」本土疫情風險升

中國大陸「屈公病」疫情嚴重引發關注,不過有專家示警,台灣要注意的是登革熱疫情,因為豪雨風災如果台南、高雄沒有做好防疫,9月可能會出現一波疫情。疾病管制署今(19)日坦言,登革熱與屈公病的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近6年同期境外移入次高及最高,加上近期連續颱風與暴雨,本土疫情風險相對高。

2025年08月19日 17:46

喝酒傷身傷心!花蓮7家戒治醫院協助走出酒癮 每年最高4萬補助

喝酒傷身傷心!花蓮7家戒治醫院協助走出酒癮 每年最高4萬補助

過量飲酒讓健康亮起紅燈,家庭、工作也受到影響,針對酒後駕駛的罰則也越來越重,為自己更為了家人朋友,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協助您改善飲酒習慣,與轄內7家指定戒治機構醫院合作,提供酒癮戒治服務。

2025年08月19日 17:29

國人最常見「淋巴瘤」惡性度高 健保擴大給付治療可省400萬

國人最常見「淋巴瘤」惡性度高 健保擴大給付治療可省400萬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國人最常罹患的淋巴瘤,雖有機會治癒,但因其惡性度高與侵襲速度快,一旦不幸復發,可能僅剩半年壽命。而健保署在今年8月1日起,正式擴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第3線給付,符合提件病友最長可申請12個療程,推估第5年時每年將有約200名病友可受惠,最多有望省下35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藥費。

2025年08月19日 17:09

更年期6大徵兆!醫:不要委屈撐過去 中藥調理+針灸逆轉人生

更年期6大徵兆!醫:不要委屈撐過去 中藥調理+針灸逆轉人生

52歲的林女士,近半年來發現月經週期忽早忽晚,甚至曾經三個月沒來,最近又突然出血。她常在夜裡被「熱醒」,衣服全是汗,白天又因為失眠顯得焦躁、容易對家人發脾氣。林女士一度以為是自己壓力太大,經朋友建議前往中醫就診,期盼透過中藥調理能改善症狀。

2025年08月19日 16:59

跨國醫療合作! 大林慈濟醫院助柬埔寨女童重建耳朵獲新生

跨國醫療合作! 大林慈濟醫院助柬埔寨女童重建耳朵獲新生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團隊歷經半年的艱難挑戰,順利為來自柬埔寨的阿莎完成長於耳部罕見的先天大型血管瘤治療,不僅摘除腫瘤,並重建已消失十年的耳朵,給孩子一個正常的面容。國際醫療中心在今天為阿莎準備返國前的慶生會,送上孩子喜歡的禮物與衷心祝福即將展開的美好未來。學會中文的阿莎說,「感恩醫師與護士們,我會好好長大,幫助別人」。

2025年08月19日 16:58

大林慈濟25周年院慶 升格準醫中專業醫療服務回顧

大林慈濟25周年院慶 升格準醫中專業醫療服務回顧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啟業25周年,日前舉辦院慶活動,除了切蛋糕慶生外,更結合大愛共善園遊會,共有8個義賣攤位在醫院大廳募心募愛,在歡慶院慶同時,持續「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2025年08月19日 16:48

全球首例!42歲男靠移植手術「治癒糖尿病」 擺脫37年胰島素

全球首例!42歲男靠移植手術「治癒糖尿病」 擺脫37年胰島素

瑞典一名男子成為全球首例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治癒第1型糖尿病的患者。這項突破性醫療成就令他得以擺脫長達37年的胰島素依賴,恢復正常飲食。

2025年08月19日 16:09

類鼻疽添1死「無關風災仍染病」 豪大雨後清理家園慎防

類鼻疽添1死「無關風災仍染病」 豪大雨後清理家園慎防

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類鼻疽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此外,還確認一起類鼻疽死亡個案,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病史,發病時間為風災前,期間兩度就醫沒改善,再到急診已經雙側肺炎收治加護,發病3周後因為併發敗血性休克死亡。雖然與風災無關,但懷疑可能是塵土飛揚吸入感染致病。

2025年08月19日 15: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