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餐「1原型食物」他吃到脂肪肝!醫搖頭:已糖尿病前期了

他餐餐吃「1原型食物」 竟吃出糖尿病前期!  醫曝「關鍵1問題」:很多人都忽略了

 

圖、文/常春月刊

 

台灣享有水果王國的美譽,一年四季都可產出各種豐富的水果,水果富含高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價值高,加上價格也不貴,許多民眾喜愛在飯後吃點水果當點心。不過,由於近年來的市場喜愛,再加上改良技術,不少水果的甜度越來越高,果糖含量也會提高,一不小心就會容易吃下太多的糖跟熱量。

 

自認飲食習慣健康 偏愛吃水果

 

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分享,他曾遇過一位66歲羅先生,體態看起來維持標準體型,平日飲食自認很健康,不吃油炸、也不愛吃麵包、糕點,並且強調現代人蔬果攝取不足,他不會有這個問題,每日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絕對足夠。他表示飲食習慣偏愛吃各種水果,認為水果纖維高、營養價值高,多吃沒問題,甚至是偶爾會把水果當正餐吃,也時常空腹就吃水果。直到近期安排健康檢查,當日報告出爐,意外發現已有脂肪肝問題之外,還發現現在正處糖尿病前期階段。

 

 

 

這3種狀況 都屬於糖尿病前期 

 

羅先生的健檢報告顯示腹部超音波的檢查影像可看出肝臟已呈現白白霧霧的脂肪肝狀態,血糖報告中的空腹血糖值已到110mg/dl、醣化血色素5.8%,雖還未達到糖尿病診斷,但事實上已到糖尿病前期的範圍(根據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定義,以下3種狀況都屬於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介於100~125mg/dL、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時檢查血糖介於140~199mg/dL、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另外,也發現有三酸甘油酯(TG)過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太低。這些意外的結果,他直言沒有健檢根本就不會發現健康已出現異常,也才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飲食觀念真的出錯了。

 

 

水果無法代替蔬菜 糖份攝取過多恐致脂肪肝

 

梁程超表示,常見一般人認為健康飲食就是要多吃原型食物,雖然水果是屬於原型食物,甚至認為水果多吃沒有關係的誤解;或是外食族蔬菜吃得少,就用多吃水果來補足膳食纖維,這樣的行為卻小看了吃水果所攝取到的糖份。

 

果糖和葡萄糖雖然都是一種單糖,但果糖除了少數部分在小腸代謝,絕大部分是進入到肝臟代謝,快速地進入肝臟進行糖解作用,並促進脂肪酸合成,搖身一變為三酸甘油酯,當它囤積在肝臟也就成了脂肪肝。

 

另外,還會轉化成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從肝臟釋出,由血液運輸到身體各部位造成高血脂症,造成內臟脂肪及器官脂肪的堆積。一旦形成脂肪肝及內臟脂肪增加,都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進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除此之外,果糖的代謝路徑還間接促進尿酸形成,造成高尿酸血症。其實適量的食用水果是有益健康,但是反而要小心的是食品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例如含糖飲料及加工食品。

 

 

長期脂肪性肝炎易成肝癌 死亡風險莫輕忽

 

梁程超也強調,現代人飲食偏好高糖、高油脂,享受精緻美食會讓人開心,卻疏忽了可能會帶來健康負面影響。過往認為肝癌是因為B肝控制不好或喝酒過量才會得到,現在發現脂肪肝問題若不改善、不控制也可能會因長期的脂肪性肝炎發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更不要小看糖尿病的健康危害,罹患糖尿病後續容易引發的併發症(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神經障礙等)這些都會帶來嚴重死亡風險;也因為脂肪肝與糖尿病前期幾乎沒有不適症狀,只能靠定期健康檢查才能發現。

 

延伸閱讀:

 

·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

 

·血糖長期降不下來,從眼睛和腳底都可能有病變,10穩定血糖好食材,沙丁魚也上榜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20多歲女新冠重症住加護 疫苗11/12增Novavax可選

20多歲女新冠重症住加護 疫苗11/12增Novavax可選

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國內新冠疫情仍在低點但有微幅上升,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今(4)日宣布,今年11月12日起新增提供Novavax JN.1疫苗,總計有22.5萬劑可提供滿12歲以上民眾接種;也就是說,屆時國內可供應莫德納 LP.8.1及Novavax JN.1兩種不同製程的公費新冠疫苗可供民眾選擇。

2025年11月04日 14:44

每年6千人死於肺阻塞 醫示警「心肺共病」:6成有心血管問題

每年6千人死於肺阻塞 醫示警「心肺共病」:6成有心血管問題

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13年資料統計,死亡人數超過 6,000 人。醫師指出,根據一份1,240名肺阻塞風險暨照護普查報告顯示,61%肺阻塞患者有心血管共病,而曾發生急性惡化者,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4.6倍。

2025年11月04日 13:18

8成糖尿病患身陷棘手「糖胖症」 醫示警:全身性死亡風險翻倍

8成糖尿病患身陷棘手「糖胖症」 醫示警:全身性死亡風險翻倍

台灣糖尿病人口不但突破250萬人,每年還以約2.5 萬人的速度在持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高達八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棘手的「糖胖症」,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強調,糖胖症不僅會提升全因性死亡風險逾2倍,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也增加近1.8倍,糖尿病僅有控糖是不夠的,還必須減重、護器官。

2025年11月04日 12:30

日本進口「龜甲萬醬油」防腐劑超標 邊境攔截162公斤退運銷毀

日本進口「龜甲萬醬油」防腐劑超標 邊境攔截162公斤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1批日本進口的龜甲萬醬油防腐劑超標。食藥署表示,該進口業者曾輸入一批黑胡椒,經檢驗含有蘇丹色素,因此對該業者進口「香辛料」及「調味醬」類產品,採監視查驗,抽驗比例為100%。

2025年11月04日 11:35

頭痛多達14種 99%以上找不到原因

頭痛多達14種 99%以上找不到原因

頭痛幾乎人人都有過,俗話說:「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其實說錯了,頭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還會造成失能,像是偏頭痛,而腦瘤、腦中風、腦動脈瘤也會造成頭痛,甚至死亡,不可不慎。

2025年11月04日 11:19

好多上班族中了 醫揭3習慣「賺到錢卻透支健康」

好多上班族中了 醫揭3習慣「賺到錢卻透支健康」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許多上班族「長期高壓、熬夜」、「三餐靠速食、炸雞、含糖飲料、「缺少運動與放鬆時間」,賺到了錢,但健康卻悄悄透支了。

2025年11月04日 07:48

上班族救星!營養師曝「6大午餐攻略」選豆干、毛豆當配菜

上班族救星!營養師曝「6大午餐攻略」選豆干、毛豆當配菜

現代上班族忙碌奔波,午餐常常是「隨便吃吃」,不過,營養師珊珊提醒,午餐不僅影響下午的專注力與工作表現,更會在無形中左右體態與健康,她整理出「上班族6大午餐攻略」,上班族趕快筆記下來!

2025年11月03日 16:4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