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餐「1原型食物」他吃到脂肪肝!醫搖頭:已糖尿病前期了

他餐餐吃「1原型食物」 竟吃出糖尿病前期!  醫曝「關鍵1問題」:很多人都忽略了

 

圖、文/常春月刊

 

台灣享有水果王國的美譽,一年四季都可產出各種豐富的水果,水果富含高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價值高,加上價格也不貴,許多民眾喜愛在飯後吃點水果當點心。不過,由於近年來的市場喜愛,再加上改良技術,不少水果的甜度越來越高,果糖含量也會提高,一不小心就會容易吃下太多的糖跟熱量。

 

自認飲食習慣健康 偏愛吃水果

 

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分享,他曾遇過一位66歲羅先生,體態看起來維持標準體型,平日飲食自認很健康,不吃油炸、也不愛吃麵包、糕點,並且強調現代人蔬果攝取不足,他不會有這個問題,每日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絕對足夠。他表示飲食習慣偏愛吃各種水果,認為水果纖維高、營養價值高,多吃沒問題,甚至是偶爾會把水果當正餐吃,也時常空腹就吃水果。直到近期安排健康檢查,當日報告出爐,意外發現已有脂肪肝問題之外,還發現現在正處糖尿病前期階段。

 

 

 

這3種狀況 都屬於糖尿病前期 

 

羅先生的健檢報告顯示腹部超音波的檢查影像可看出肝臟已呈現白白霧霧的脂肪肝狀態,血糖報告中的空腹血糖值已到110mg/dl、醣化血色素5.8%,雖還未達到糖尿病診斷,但事實上已到糖尿病前期的範圍(根據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定義,以下3種狀況都屬於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介於100~125mg/dL、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時檢查血糖介於140~199mg/dL、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另外,也發現有三酸甘油酯(TG)過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太低。這些意外的結果,他直言沒有健檢根本就不會發現健康已出現異常,也才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飲食觀念真的出錯了。

 

 

水果無法代替蔬菜 糖份攝取過多恐致脂肪肝

 

梁程超表示,常見一般人認為健康飲食就是要多吃原型食物,雖然水果是屬於原型食物,甚至認為水果多吃沒有關係的誤解;或是外食族蔬菜吃得少,就用多吃水果來補足膳食纖維,這樣的行為卻小看了吃水果所攝取到的糖份。

 

果糖和葡萄糖雖然都是一種單糖,但果糖除了少數部分在小腸代謝,絕大部分是進入到肝臟代謝,快速地進入肝臟進行糖解作用,並促進脂肪酸合成,搖身一變為三酸甘油酯,當它囤積在肝臟也就成了脂肪肝。

 

另外,還會轉化成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從肝臟釋出,由血液運輸到身體各部位造成高血脂症,造成內臟脂肪及器官脂肪的堆積。一旦形成脂肪肝及內臟脂肪增加,都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進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除此之外,果糖的代謝路徑還間接促進尿酸形成,造成高尿酸血症。其實適量的食用水果是有益健康,但是反而要小心的是食品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例如含糖飲料及加工食品。

 

 

長期脂肪性肝炎易成肝癌 死亡風險莫輕忽

 

梁程超也強調,現代人飲食偏好高糖、高油脂,享受精緻美食會讓人開心,卻疏忽了可能會帶來健康負面影響。過往認為肝癌是因為B肝控制不好或喝酒過量才會得到,現在發現脂肪肝問題若不改善、不控制也可能會因長期的脂肪性肝炎發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更不要小看糖尿病的健康危害,罹患糖尿病後續容易引發的併發症(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神經障礙等)這些都會帶來嚴重死亡風險;也因為脂肪肝與糖尿病前期幾乎沒有不適症狀,只能靠定期健康檢查才能發現。

 

延伸閱讀:

 

·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

 

·血糖長期降不下來,從眼睛和腳底都可能有病變,10穩定血糖好食材,沙丁魚也上榜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小弟弟送急診哭叫滿身汗 醫說2句話乖乖安靜了

小弟弟送急診哭叫滿身汗 醫說2句話乖乖安靜了

急診科醫師白永嘉分享,他和一名來急診的小朋友說,「弟弟我覺得你很勇敢,躺上去好嗎」,結果小朋友就乖乖躺上去,打麻藥和縫的過程中沒哭也沒動。

2025年08月26日 07:32

睡滿8小時也沒用!研究揭女性「這睡法」死亡率暴增至78%

睡滿8小時也沒用!研究揭女性「這睡法」死亡率暴增至78%

南韓最新一項長期研究指出,光是「睡滿時間」並不足以確保健康,若睡眠時間缺乏規律,即使每天睡7至8小時,仍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與過早死亡的風險。研究更發現,女性若在長時間睡眠的同時作息不規律,死亡風險甚至比一般人高出近八成。

2025年08月25日 19:00

今年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高雄「社區群聚」4人感染

今年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高雄「社區群聚」4人感染

疾管署今(25)日公布國內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為一起社區群聚疫情,共計4例確定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鼓山區,高雄市除了指標個案外,其他3例含同住2人、鄰居1人,均為衛生局主動擴採檢出。

2025年08月25日 17:43

最常見心律不整 醫示警「心房顫動」5症狀:危險性常被低估

最常見心律不整 醫示警「心房顫動」5症狀:危險性常被低估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0萬名心房顫動患者,其中65歲以上族群平均每20人就有1人罹病。一名80歲的李伯伯因居住在山上,每天必須爬上107階樓梯,常常走到一半就因心悸、胸悶而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甚至連搬個花盆、修理家裡的小東西,也可能突然發作,讓他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2025年08月25日 16:27

女友突染菜花!爆哭喊冤「都是公司廁所」 他退伍1個月崩潰了

女友突染菜花!爆哭喊冤「都是公司廁所」 他退伍1個月崩潰了

一名男網友昨(24)日在PTT發文,透露他今年3月退伍後,只隔1個月,女友突然被診斷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即為俗稱「菜花」的,讓他陷入天人交戰,崩潰直呼「該果斷放生嗎?但我真的很愛她。」

2025年08月25日 15:52

網購第一泡菜「冷藏用常溫送、標示不實」 遭重罰38萬

網購第一泡菜「冷藏用常溫送、標示不實」 遭重罰38萬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醃漬蔬菜製造業稽查專案結果,其中號稱「網購第一泡菜品牌」的知名產品「協發行泡菜」遭查獲「以常溫運送冷藏食品」、「3項產品被發現成分標示不實」,遭罰38萬元。

2025年08月25日 15:24

檢查照出「一串珍珠項鍊」是2、30顆肺結節!醫曝真相:安啦

檢查照出「一串珍珠項鍊」是2、30顆肺結節!醫曝真相:安啦

一名60歲患者日前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時,竟在肺部發現多達2、30顆結節,畫面猶如珍珠項鍊;不過,胸腔科名醫蘇一峰表示,這種情況不用太擔心,「這是常見肺結核和有些特殊病毒感染後,痊癒的疤痕。」

2025年08月25日 14:50

生物年齡倒轉11歲! 專家曝「長壽3習慣」每天必吃維生素D

生物年齡倒轉11歲! 專家曝「長壽3習慣」每天必吃維生素D

美國老化醫學教授、肥胖症專家洪克特(Kurt Hong)透過生物年齡檢測發現,現年52歲的他生物年齡僅有41歲,成功逆轉11年歲月痕跡。這名3寶爸沒有任何慢性疾病,身體狀況媲美年輕人,並將他的成功秘訣歸功於3大日常習慣。

2025年08月25日 14:05

餐具藏毒!譚敦慈:人人腦裡一支塑膠湯匙 增失智風險

餐具藏毒!譚敦慈:人人腦裡一支塑膠湯匙 增失智風險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筷」功不夠好,就靠竹筷來幫忙!雖然華人社會使用筷子是必備技能,但不少家庭還是習慣使用木筷或竹筷,認為摩擦力大、容易夾起食物,但卻忽略了這類餐具,受潮發霉後暗藏的致命風險。中國就曾有多起案例,家庭因長期使用發霉筷子,全家人相繼罹患肝癌,而元凶正是筷子上滋生的黃麴毒素。此外像是常常使用塑膠容器餐具,也可能導致塑膠微粒在腦部沉積,提升失智風險,不可不慎!「無毒教母」譚敦慈受訪時就指出,大家針對每天要接觸食物的器皿如筷子和餐具,都應該慎重選擇材質。

2025年08月25日 11:5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