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嚴重恐致器官衰竭!別輕忽中暑5症狀 掌握4招預防



圖、文/NOW健康 連珮妤

台灣夏季高溫多次創下歷史紀錄,造成熱衰竭、中暑等熱傷害的人數增加,根據衛福部資料,光是今年7月1日至15日,熱傷害就診人數就已達470人次,約為去年同期的1.6倍,而全球均溫更於今年7月的第1周內破3次紀錄,面對節節高升的氣溫,若未做好避暑的準備,很有可能就會引發中暑,使人出現低血壓或體溫升高,卻未出汗等中暑症狀。究竟什麼是中暑?待在室內也會中暑嗎?又該如何預防呢?

中暑是熱傷害的1種! 公開中暑成因與5大常見症狀

如果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就會發生熱傷害,而常見的熱傷害種類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其中又以中暑最為嚴重,一般而言,多數人會先因在炎熱的環境下過久,持續流汗且未適當補充水分及鹽分,而出現噁心、嘔吐、疲累、頭暈、頭痛、肌肉痙攣等熱衰竭症狀,才會進展為中暑。

中暑是指長期處於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造成體內水分蒸發過快,再加上沒有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使身體核心體溫升高至攝氏40.5度以上,同時導致中樞神經功能出現障礙的狀況。



▲熱衰竭、中暑常見症狀差異比較這裡看。(圖/NOW健康製作)

多數人於起初中暑時,可能會先有以下5種常見症狀:

▸1.體溫升高,但沒有出汗。
▸2.皮膚乾燥、發紅。
▸3.心跳過快。
▸4.呼吸困難。
▸5.低血壓。

當中暑症狀持續惡化,未加以改善,促使體內熱的調節機能失效時,便可能會出現視力障礙、神智混亂、定向力變差、多重器官衰竭、抽搐,甚至昏迷,最嚴重還可能因此死亡,其死亡率可能高達30%以上。

5大中暑高危險族群要小心! 掌握4招輕鬆預防中暑

據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老人、嬰兒、幼童,以及高血壓、正在使用藥物治療或心臟病患者皆為中暑的高危險族群,因此在出門時建議應掌握4招,以預防中暑發生:

▸1.勤防曬:
應穿著輕便、寬鬆、淺色且透氣的衣服,並於外出前30分鐘擦好防曬乳,在外則建議可撐陽傘、戴遮陽帽或太陽眼鏡,以抵擋強烈的紫外線。

▸2.補水分:
外出時隨身攜帶白開水,以便隨時皆能補充水分,不管是身體處於室內或室外、靜態或運動的狀態,都應隨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最好每小時能喝2至4杯(1杯水等於240毫升)的涼水為佳,且建議不要因天氣熱,就飲用過冰的飲料或水,以免胃痛的情形發生。此外,也應避免喝含有酒精或含糖飲料,以減少體內的水分流失。

▸3.躲太陽:
在氣溫炎熱的夏天,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出門,最好選擇早晨和傍晚時分,進行戶外活動,並適時待在陰涼處休息。

▸4.要通風:
中暑的高風險族群應特別留意,外出時應盡量避免於大太陽底下活動過久,並選擇通風、有電風扇或空調的空間活動,如公共圖書館或購物商場等。



▲掌握4招有效預防中暑。(圖/NOW健康製作)

待在室內也會中暑? 預防室內中暑可以這麼做

不少人會認為,中暑只會發生在大太陽照射下的室外環境,事實上,室內中暑的情形也相當常見。由於室內空氣不流通、散熱速度下降,就會造成產熱速度大於散熱速度,一旦空間內的熱能無法排出,就會導致環境溫度不斷上升。若再加上人體溫度調節能力不佳,便較容易出現中暑的症狀,尤其是家中的老人或兒童,更須特別留意。

因此建議民眾在家中也須注意高溫所致的熱傷害,應隨時保持空氣流動,並適時補充水分,以有效預防室內中暑或其他熱傷害發生。

核稿編輯:陳如頤

更多NOW健康報導
▸隱形矯正非成人專利! 這個齒齡接受矯正兼顧骨骼結構
▸孩子步態不穩小心是扁平足! 物理治療師公開3招預防

關鍵字: NOW健康 中暑 醫師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八仙塵爆助傷患止痛「無人成癮」 孫維仁:治病也要治痛

八仙塵爆助傷患止痛「無人成癮」 孫維仁:治病也要治痛

今年是八仙塵暴10周年,那場災難造成近500名年輕人燒燙傷,重傷患者換藥過程宛如酷刑,而孫維仁醫師身為台灣麻醉醫學專家,當時力倡「止痛等於生命支持」,推動急診開放嗎啡不限量,結果成功協助大量傷患獲得充分鎮痛,且無人因此成癮,他的努力不僅實際造福民眾,也締造台灣醫療重要突破。

2025年08月29日 10:04

高雄境外登革熱+1!30歲女越南頭痛發燒返台 確診前曾外出用餐

高雄境外登革熱+1!30歲女越南頭痛發燒返台 確診前曾外出用餐

高雄市今(29)日新增1例境外登革熱病例,個案是一名常住於越南的台灣30多歲女性,27日於北部就醫採檢,今日確診登革熱病毒第二型,由於個案從台北返回高雄期間曾到公共場所用餐,加上本土群聚疫情,恐有病毒傳播風險。而鼓山區先前發生本土登革熱社區群聚,至今仍維持8例,防疫團隊連日動員環境整頓,清出多達10.4公噸廢棄物,還得出動抓斗車協助清運。

2025年08月29日 16:29

「球黴菌症」個案激增!台大醫院確認13例都曾赴美 5症狀要注意

「球黴菌症」個案激增!台大醫院確認13例都曾赴美 5症狀要注意

赴美旅遊當心球黴菌症!台大醫院今(29)日公布境外移入球黴菌症個案大增,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球黴菌症過往在台灣病例相當罕見,然而最近短短3年多來就,台大就確認了13例個案,都有美國西部、南部旅遊史。疾管署指出,球黴菌症不會人傳人,多數無症狀或輕症表現,但過去還是有重症、死亡個案發生,因應境外移入個案增加,已經建立檢驗機制,也提醒高風險族群注意。

2025年08月29日 16:25

心跳僅30下! 震波碎石術助74歲婦人重獲新生

心跳僅30下! 震波碎石術助74歲婦人重獲新生

74歲郭姓婦人長期透析,近日因心跳過慢至東港安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三條心臟血管嚴重鈣化阻塞,傳統心導管治療難度極高。心血管內科邱威智醫師團隊與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最新「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VL)」輔助治療。手術過程中,醫療團隊以震波擊碎血管鈣化,順利置入支架恢復血流,術後病人狀況良好,預計48小時後即可出院。

2025年08月29日 15:41

快訊/遭控奶粉含糖過高 亞培聲明:配方皆符合食藥署規定

快訊/遭控奶粉含糖過高 亞培聲明:配方皆符合食藥署規定

母嬰品牌「媽媽餵」影片指稱嬰兒配方奶粉含糖量高,引起爭議,媽媽餵道歉後卻又點名亞培、美強生的成長奶粉「100克有40到50克都是糖」。亞培今日發出聲明指出,目前在市場販售的亞培嬰幼兒配方,同時符合食藥署公布之說明,消費者敬請安心使用。

2025年08月29日 15:17

將卸任衛福部長 邱泰源:下一步回台大看診、教學

將卸任衛福部長 邱泰源:下一步回台大看診、教學

大罷免失利後內閣改組結果底定,衛生福利部長一職雖經小小波折,最終確認由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邱泰源今(29)日受訪透露個人下一步,將會回到台大,繼續貢獻,未來會看診、教學,與醫界的老朋友大家一起思考,如何讓年輕醫師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如何更好地照顧人民健康,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2025年08月29日 14:27

長輩吃安眠藥猝死率高 醫揭5警訊:感覺藥效變弱要小心

長輩吃安眠藥猝死率高 醫揭5警訊:感覺藥效變弱要小心

台灣失眠人口多,若習慣吃安眠藥且年齡偏高,要特別注意猝死風險。國內最新研究發現,65歲以上失眠者若長期使用安眠藥,或最近感覺藥效變弱,短期內頻繁換藥,3個月內發生院外心跳停止(OHCA)的機率將顯著提高,民眾須多提防。

2025年08月29日 14:08

升遷了、薪水也漲了「為何還不快樂」?中年最常見的「幸福陷阱」看完心有戚戚焉

升遷了、薪水也漲了「為何還不快樂」?中年最常見的「幸福陷阱」看完心有戚戚焉

步入40歲以後,不少人開始面臨所謂的「中年危機」(Middle-age crisis)。面對精神與生活的不穩定,人們該如何調整?癌症研究會有明醫院腫瘤精神科部長清水研醫師,近日在日本《朝日新聞》分享了自身經歷與觀察,指出「只要在社會上成功就能幸福」是一種需要放下的幻想。

2025年08月29日 13:56

快訊/遭「媽媽餵」點名奶粉含糖過高 美強生回擊:不排除提告

快訊/遭「媽媽餵」點名奶粉含糖過高 美強生回擊:不排除提告

母嬰品牌「媽媽餵」影片指稱嬰兒配方奶粉含糖量高,引起爭議,事後媽媽餵又點名亞培、美強生的成長奶粉「100克有40到50克都是糖」。對此,美強生今日發表聲明指出,所有嬰幼兒配方產品均符合衛福部食藥署的規定,對於近期相關不實報導,不排除依法提起民、刑事訴訟。

2025年08月29日 13:0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