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吃烤肉食材也中!「6類食物」藏高鈉 零卡果凍上榜

烤肉,露營,中秋烤肉,戶外烤肉 。(圖/記者廖明慧攝)

 

▲烤肉食物多屬於高鹽,建議適量攝取。(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文/常春月刊

中秋節要到了,你約好朋友烤肉了嗎?烤肉就像喝酒,吃多傷身、不吃傷心,但在烤肉趴吃到的大部分東西,都是屬於高鹽食物,吃太多就真的芭比Q啦!

白吐司看似清淡 也藏高鹽

泌尿科高銘鴻醫師分享,白吐司雖然好像清淡無味,但製作中常常添加鹽與奶油來增添風味;而吐司也常常作為主食來搭配肉與其他食材,相對於一般的澱粉,除了本身含有鹽分與油脂,也會吸收到更多潛在的鹽份!

高鹽會怎樣?

1、腰圍增加

2、增加腎臟負擔

3、增加尿路結石風險

4、引發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5、使胃發炎及增加胃癌機率

6、影響更年期女性髖骨密度的流失

7、增加失智的風險

▲蔬果汁,果菜汁,胡蘿蔔汁,紅蘿蔔。(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蔬果汁也屬於鈉含量較高食物。(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常見的高鹽食物

.主食類:麵線、白吐司

.甜的點心:如零卡果凍、檸檬夾心、巧克力夾心餅乾

.飲料類:運動飲料、蔬果汁

.調味料類:沙茶醬、烤肉醬、肉燥、蘑菇醬

.加工食品:香腸、培根、火腿、魚漿製品魚丸貢丸

.其他:涼麵、麥片、關東煮湯汁

 

 

延伸閱讀:
·「身體冒6跡象」恐是吃太多鹽了!專家曝:蔬菜、水果裡都有 腹脹、常跑廁所要注意
·味精被誤會N年!營養師揭「飯後口渴真相」超錯愕 3飲品解口乾舌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東亞乳癌發生年齡「比西方早10歲」!與不沾鍋1化學物質正相關

東亞乳癌發生年齡「比西方早10歲」!與不沾鍋1化學物質正相關

東亞乳癌以停經前女性增加最快,台灣研究發現,化學物質PFCs血中濃度與小於50歲罹患乳癌呈正相關;PFCs日常生活常見,衣物、食品包裝塗層,甚至是不沾鍋塗層脫落釋出物都有其蹤跡。

2023年12月03日 22:22

醫推「3招」顧好呼吸道! 很冷也要開窗

醫推「3招」顧好呼吸道! 很冷也要開窗

一進入秋冬,各種病毒蠢蠢欲動,也進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透露,近期因感冒、流鼻水而求診的患者天天大排長龍,並分享「照顧呼吸道」3招,包括適當穿衣及保暖,以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此外,他也提到,即使開窗真的很冷,也要保持通風及室內溼度適中,也能預防呼吸道感染。

2023年12月03日 22:08

愛喝含糖飲料「6大風險」激增!營養師:痛風、腎病變

愛喝含糖飲料「6大風險」激增!營養師:痛風、腎病變

台灣人多愛喝含糖飲料?從開得比便利商店還要密集的手搖飲店,及不斷推陳出新的品項就知道。營養師張珮蓁指出,含糖飲料很傷身,容易引起脂肪肝、痛風、皮膚變差易長皺紋、記憶力減退,以及代謝症候群及腎臟病。此外,果糖還會影響調節飢餓的荷爾蒙,讓你越喝越餓、增加對食物的渴望,容易因此吃過量而發胖。

2023年12月03日 21:21

5歲弟「爆出痔瘡」!一脫褲醫驚呆:摸起來像粉圓

5歲弟「爆出痔瘡」!一脫褲醫驚呆:摸起來像粉圓

痔瘡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其好發年齡為40~55歲左右。北部一名媽媽在替5歲兒子洗澡時,意外摸到肛門爆出一顆「詭異肉球」當場嚇壞,先是到小兒科求診,但醫師也無法確定病因,輾轉找上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經檢查確診為痔瘡,當下也大吃一驚,因為這是他收治過年紀最小的痔瘡患者。

2023年12月03日 20:14

他「膽固醇飆280」不理! 上班突心肌梗塞

他「膽固醇飆280」不理! 上班突心肌梗塞

您的膽固醇過高嗎?其實,膽固醇太高不是病,幾乎讓人感覺不到特別的症狀,但卻是引發各類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想要避免血管硬化、老化太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管好你的膽固醇」!

2023年12月03日 19:14

「一柱擎天」痛起床!白領男約砲中鏢無感 醫傻眼:都流鼻涕了 

「一柱擎天」痛起床!白領男約砲中鏢無感 醫傻眼:都流鼻涕了 

高雄市一名30歲的上班族到泌尿科看診,醫師詢問怎麼了?這名男子表示晨勃時陰莖會痛,可能攝護腺有問題,不過經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樣,不過卻在內診時發現這名男子從尿道口已經流出黃色分泌物,而且龜頭紅腫,明顯就是感染「淋病」,詢問性史,這才發現10多天前跟網友發生性關係,不排除是因此中鏢。

2023年12月03日 16:55

醫界籲「常態公務預算」補健保浮動點值!洪子仁:盼穩定在0.95以上

醫界籲「常態公務預算」補健保浮動點值!洪子仁:盼穩定在0.95以上

行政院日前通過補貼健保點值,緩解疫後波動影響,今醫界代表共同聲明也一同召開記者會,表示支持以「公務預算」調節健保總額點值,並期盼未來8年持續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每年至少6%以上,期待113年開始能將點值穩定在0.95元以上。

2023年12月03日 15:26

父母都輕忽!小男生「隱睪症」錯過治療黃金期 睪丸癌風險增10倍

父母都輕忽!小男生「隱睪症」錯過治療黃金期 睪丸癌風險增10倍

「隱睪症和包皮問題」是小學學童健檢最常需要「複檢」的項目,但醫師指出,根據臨床觀察,不少家長因為害羞尷尬等諸多因素,並未帶孩子複檢,可是隱睪症治療黃金期為2歲前,若不及早治療,不僅會造成不孕,20~40歲罹患睪丸癌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10倍,而包皮過長或包莖則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或是生殖器發炎等問題。

2023年12月03日 15:11

健保費可能2025年提早調漲! 健保署長石崇良曝「2大關鍵考量」

健保費可能2025年提早調漲! 健保署長石崇良曝「2大關鍵考量」

健保總額明年成長率4.7%,而行政院為協助健保財務,今年也以公務預算撥補健保基金240億,但健保會部分代表直言挪用240億元「補點值」恐讓安全準備金提早變負,2025年可能就面臨調漲保費。對此,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也並未把話說死,直言「後年會不會調漲保費,還要看人口老化程度和新藥、癌藥等高科技醫療影響,才能去做評估。」

2023年12月03日 14:29

挪健保基金240億!安全準備金恐提早變負 2025年就可能漲保費

挪健保基金240億!安全準備金恐提早變負 2025年就可能漲保費

健保總額明年成長率4.7%,這也是8年來第一次健保總額到成長上限。健保會部分代表今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在總額協商方面違法動支健保基金240億,導致安全準備金下降,原本2026年才可能調漲的健保費,在2025年就面臨調漲。

2023年12月03日 14: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