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冒泡≠煮熟!專家揭7迷思:1狀態入口「小心中毒」 

▲豆漿,豆奶。(圖/翻攝PEXELS)

▲豆漿煮到冒泡更要小心可能是假沸。(示意圖/翻攝PEXELS)

 

文/常春月刊

你喜歡喝豆漿嗎?一些關於豆漿的傳言,你聽過多少?其中哪觀念是正確,哪些又是錯誤的呢?對此,重症醫師黃軒整理了與豆漿有關的傳言,逐一解答。

1、喝豆漿,你的胸部會變大?

Answer:不會。

豆漿是一種常見的飲品,它由大豆磨碎後加水煮成,富含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素。有些人認為,喝豆漿可以增加胸部的大小,因為豆漿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大豆異黃酮並不等同於真正的雌激素,它只是一種植物化學物質,可以與人體的雌激素受體結合,產生一些類似於雌激素的效果。這些效果並不強烈,也不會影響胸部的發育。

事實上,大豆異黃酮主要起到幫助我們維持體內雌激素平衡的作用,對於女性來說,可以減輕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對於男性來說,可以預防前列腺癌。因此,喝豆漿對於健康是有益的,但不要期待它能讓胸部變大。

2、小孩子喝豆漿會性早熟?

Answer:不會。

喝豆漿對孩子的發育沒有不良影響,這是科學證實的事實。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並不會干擾孩子的荷爾蒙平衡,也不會提前引發孩子的性成熟。相反,豆漿是一種營養豐富、低脂肪的飲品,可以幫助孩子獲得足夠的蛋白質、鈣、鐵等微量元素。

如果想要預防孩子性早熟,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孩子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避免讓孩子過度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同時,要保持適當的體育活動,促進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平衡。

3、豆漿不能和雞蛋一起吃?

Answer:不對。

民間一直流傳著雞蛋和豆漿相剋的說法,理由是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製劑會抑制雞蛋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其實,胰蛋白酶抑製劑是一種存在於大豆及其製品中的天然物質,它可以減少胰蛋白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蛋白質的分解。但是,這種影響並不會導致蛋白質的吸收率降低,因為人體還有其他的消化酶可以補充胰蛋白酶的功能。

而且,豆漿在加熱過程中,胰蛋白酶抑製劑就會被破壞,失去作用。因此,雞蛋和豆漿並不相剋,反而可以相互補充營養,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可以放心吃。

▲弘記豆漿餐點。(圖/記者華少甫攝)

▲豆漿雖含鈣質,但鈣含量比牛奶少很多。(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4、喝豆漿不能放紅糖?

Answer:能放,但不建議。

紅糖中含有多種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乳酸,這些有機酸與豆漿中的蛋白質接觸後,會使蛋白質產生變性或凝固,形成類似豆腐渣的物質。這種物質影響了豆漿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降低豆漿中蛋白質的消化率和吸收率,造成營養損失。因此,不建議在飲用豆漿時加入紅糖,以免影響豆漿的品質和效果。

其實,紅糖中的有機酸含量也沒多少,而且就算不放紅糖,豆漿喝進肚子里也會遇到胃酸,蛋白質一樣會發生變性。豆漿加紅糖顏色不好看,也會額外增加添加糖的攝入,對健康不利,還不如不加。

5、痛風患者不能喝豆漿?

Answer:能喝,但要注意濃度。

大豆是一種富含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食物,但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這是一種會在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尿酸的物質。

大豆在加工成豆製品的過程中,會有一部分嘌呤流失或被水稀釋,因此豆製品的嘌呤含量通常低於大豆本身。其中,豆漿的嘌呤含量又與其濃度有關,濃度越低,嘌呤含量就越低。

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和配方,市面上的豆漿濃度可能從2.5%到15%不等。一般來說:

-濃度為10%的豆漿每100毫升含有9.8毫克的嘌呤

-濃度為5%的豆漿每100毫升含有4.9毫克的嘌呤

-濃度為2.5%的豆漿每100毫升只含有2.5毫克的嘌呤

因此,如果有痛風或高尿酸的問題,可以選擇喝低濃度的豆漿,比如濃度為10%、5%或2.5%的豆漿。這樣可以減少嘌呤的攝入量,同時也能享受到豆漿的美味和健康效果。不過,即使是低濃度的豆漿,也不宜過量飲用,建議每天不超過500毫升。

6、自製生豆漿,愈生愈健康?

Answer:不能生飲,否則會食物中毒。

自製豆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衛生,避免食物中毒的風險。豆漿中含有一種叫做皂素的物質,它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因此,自製豆漿必須經過充分的加熱處理,才能消除皂素的毒性;但是,加熱豆漿的時候,要注意觀察豆漿的變化,不要被「假沸」現象所誤導。

所謂「假沸」現象,就是指豆漿在加熱到80°C左右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泡沫,看起來像是已經沸騰了,其實,這只是皂素在高溫下的物理反應,並不代表豆漿已經煮熟了。

要判斷豆漿是否真正沸騰,需要用勺子撥開泡沫,看看豆漿的液面是否有明顯的氣泡冒出。一般來說,豆漿要加熱到100°C以上,持續沸騰5分鐘以上,才能確保皂素完全被分解。所以,自製豆漿一定要徹底煮熟後才能飲用,不能生飲,否則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

7、喝豆漿,可以補鈣?

Answer:可以!但鈣含量比牛奶少很多。

每天喝豆漿對健康益處多多,但要注意的是,別指望喝豆漿補鈣。大豆是一種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但是如果想要通過喝豆漿來補充鈣,可能會失望。因為大豆中的鈣含量並不高,而且在打豆漿的過程中,還會有一部分鈣被過濾掉。

根據研究,用15-25克大豆打豆漿,鈣含量為29-47毫克,而過濾後的豆漿中的鈣含量僅5毫克/100克。相比之下,牛奶中的鈣含量高達110毫克/100克,是豆漿的22 倍。因此,喝豆漿並不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或增加骨密度,需要搭配其他富含鈣質的食物,如芝麻、花生、菜葉等。

豆漿是一種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飲品,適合各種人群飲用。每天飲用一杯豆漿,可以補充大豆蛋白、異黃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預防骨質疏鬆、降低膽固醇、改善血壓和血糖等都有積極作用。但是,喝豆漿也要注意方法,否則可能會影響其效果甚至對身體造成負擔。

首先喝豆漿最好不要加糖,因為加糖會增加熱量和血糖的波動,減少豆漿的保健作用。如果覺得豆漿太淡,可以適量添加一些紅棗或枸杞,這些食材不僅可以增加豆漿的甜度和風味,還可以提供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和微量元素;其次,自製豆漿一定要煮沸後才能飲用,否則可能會含有大豆凝膠蛋白和大豆皂苷等有害物質,引起腹瀉、噁心、頭暈等不良反應。

最後,喝豆漿的時間也要適當,一般建議在早餐或午餐時飲用,不要空腹或睡前喝,以免刺激胃腸或影響睡眠。

 

延伸閱讀:
·牛奶比較營養,還是豆漿比較優?營養師:皆含優質蛋白、能防骨鬆,但比較「1元素」豆漿輸了
·「豆漿、燕麥奶、鮮奶、優酪乳」營養價值1圖看! 補鈣別喝它、還有這1類減肥中少喝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連續20年超過日韓,其中逾百位死於先天性疾病。醫師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龐貝氏症等致死率極高的遺傳疾病,一出生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因為屬於新生兒篩檢加選項目,目前篩檢率降至不到七成五。提醒新手爸媽,48小時及時進行新生兒篩檢且加選必選應一步到位,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及早介入治療,讓寶寶得到更好的預後。

2025年09月17日 13:03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國健署日前宣布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通過核准的「同品項」加熱菸回台。但國健署提醒,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尤其目前國內核可的14個品項在國外通通沒有販售,所以民眾帶回來的都是違法加熱菸。

2025年09月17日 12:29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然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一定與吃太多、吃太飽有關,減肥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當「營養不足」時,體重也會失控!

2025年09月17日 11:53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你以為少吃糖,就能遠離血糖飆升的危機嗎?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提醒,「不吃甜,也要小心血糖」,她指出,許多人誤以為不碰甜食就安全,但血糖上升的真正原因,往往隱藏在日常飲食中的「精緻澱粉」,並點名「四大隱藏澱粉炸彈」,呼籲民眾務必留意。

2025年09月17日 11:24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便宜又常見的維他命D,有機會成為乳癌化療的重要助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廖志穎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每天補充2000 IU的維他命D,乳癌患者在化療後腫瘤完全消失的機率竟可提升近8成,效果幾乎翻倍。

2025年09月17日 10:27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一名女子最近發現自己聞不到咖啡香,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徵兆。醫師提醒,帕金森氏症不只是手抖,也可能嗅覺異常、長期便秘等,而且這些症狀很可能在手抖出現前好幾年就發生,因此容易被忽略。

2025年09月17日 10:24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除了腹痛,還會出現頭痛、情緒起伏、腰痠背痛等不適。對此,醫師建議,女性可以透過「瑜珈、茶飲和穴位按摩」來舒緩。

2025年09月17日 10:11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一名男性例行健檢接受腹部超音波,意外確診肝癌,腫瘤已2公分大。馨蕙馨醫院胃腸肝膽內視鏡中心主任吳宗勤在臉書分享此個案,強調台灣B、C肝帶原率雖大幅下降,仍不時有患者未規律追蹤而延誤,最近一個月便發現3例肝癌,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2025年09月17日 09: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