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凹陷與「鬼剃頭」有關 盤點6大指甲異常原因



圖、文/NOW健康 編譯組

指甲會透露身體的健康狀況你知道嗎?健康的指甲表面光滑、顏色一致,但它們可能會因潛在的疾病、受傷和感染,而發生變化,一旦指甲出現顏色變化、厚度改變、周圍出血等異常狀況,卻遲遲沒有恢復,就有可能是身體給你的警訊。

指甲變形又變色? 出現9大徵兆可能是指甲生病了

如果發現指甲出現以下9項徵兆,應儘快諮詢醫師,以防遭病毒感染或罹患疾病而不自知:

1.顏色變異(指甲出現深色條紋、白色條紋或無法解釋的顏色變化)。
2.形狀明顯變化(指甲突然彎曲或呈現杵狀)。
3.厚度出現變化(指甲變厚或變薄)。
4.變得較為脆弱、易折斷。
5.出現小凹陷。
6.周圍出血。
7.腫脹或紅腫。
8.周圍持續疼痛。
9.指甲脫落。

指甲凹陷可能是皮膚疾病? 盤點6大指甲異常原因

指甲會發生上述變化,可能是由以下6種不同的原因所引起的:

▸1.指甲凹陷
:指甲凹陷指的是指甲上出現小圓形凹陷或刻痕,這在皮膚疾病,如牛皮癬和濕疹患者中相當常見,也可能與1種自體免疫疾病,俗稱「鬼剃頭」的斑秃有關。

▸2.博氏線
:博氏線是指指甲上橫穿的條紋,當指甲暫停生長時,便可能出現博氏線,可能會因受傷或生病所致,也可能是營養不良的徵兆。此外,遭病菌感染、體內缺乏鋅、服用化療藥物或其他特定藥物,也可能會出現博氏線;患有肺炎、周邊血管疾病、未受控制的糖尿病,或者罹患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等容易發高燒的疾病,皆為形成博氏線的潛在原因之1。

▸3.杵狀指
:杵狀指的特徵多為指尖變厚和彎曲,通常會在幾年內形成,根據國外媒體《Healthline》報導,這可能與血液中氧氣濃度過低、罹患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肝硬化、腸胃疾病或愛滋病有關。 

▸4.指甲分離:指甲分離指的是指甲變得鬆動,並與甲床分離,導致指甲變白、變黃或變綠,可能是因受傷、感染或使用硬化劑或黏著劑等產品引起的,也可能與罹患牛皮癬、甲狀腺疾病有關。

▸5.黃色指甲症候群
:至於黃色指甲症候群,指的是指甲變厚和生長速度較慢,導致指甲呈現黃色,有時指甲還可能因缺乏角質層,脫離甲床。其中罹患心血管疾病、淋巴水腫、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皆為指甲變黃的原因之一,千萬不可輕忽。

▸6.匙狀指
:匙狀指甲為1種指甲向邊緣凹陷,形狀類似湯匙的情況,可能是缺鐵性貧血、肺部疾病、肝臟疾病、甲狀腺亢進、雷諾症、紅斑性狼瘡等疾病的症狀。

即使指甲上出現微小變化,也可能讓我們感到擔憂,但也要知道單純的外觀變化,並不能證明患有任何疾病,在許多情況下,只要指甲接受適當護理就足以恢復健康,如果指甲異常的問題一直都未能恢復正常,建議應盡快就醫,接受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

文字編輯:連慧婷
核稿編輯:陳珍妮

更多NOW健康報導
▸侯孝賢罹患阿茲海默症!如何預防? 專家推薦2飲食法
▸風濕性心臟病恐有中風、心衰竭危機 專家詳解治療方式

關鍵字: NOW健康 指甲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8成沒抽過菸」 醫示警1情況風險飆14倍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8成沒抽過菸」 醫示警1情況風險飆14倍

肺癌不能只再用「抽不抽菸」當高危險指標!吳小姐的母親在定期追蹤甲狀腺癌過程時,意外發現肺癌,由於肺癌具有家族聚集特性,吳小姐與兩位姊姊在「沒有任何症狀」下一同接受檢查,結果也意外發現肺癌。醫師提醒,台灣女性肺癌病人中,高達8成從未抽過菸,且研究顯示,若三等親內超過兩人罹癌,風險更飆升至14倍。

2025年08月19日 15:15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2 女嬰出生5天發病「加護搶救中」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2 女嬰出生5天發病「加護搶救中」

國內再爆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新增2例個案,分別是中部未滿月男嬰及南部未滿月女嬰,前者出生8天後發病,4天後轉重症,後者出生5天發病,隔天轉重症,個案都有出現疑似敗血症情形,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當中,後續通報檢驗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

2025年08月19日 14:21

台大醫院研究發現B肝新指標 2類患者「肝功能正常」仍應評估治療

台大醫院研究發現B肝新指標 2類患者「肝功能正常」仍應評估治療

肝癌是台灣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B肝是最重要因素,台大醫院今(19)日公布與中研院合作B肝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針對「不活動慢性B肝患者」與「免疫耐受期慢性B肝患者」2類傳統認為肝癌風險較低、不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治療的族群,進行大規模、逾20年以上的世代長期追蹤,找到新的B肝表面抗原指標,以確認其中仍有高風險個案,為全球慢性B肝患者治療決策提供全新依據,研究更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

2025年08月19日 13:37

5歲童臉腫「乳牙蛀牙變蜂窩性組織炎」 醫示警4行為風險增

5歲童臉腫「乳牙蛀牙變蜂窩性組織炎」 醫示警4行為風險增

5歲小宏日前出現牙痛情形,而且臉頰腫脹相當不舒服,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嚴重乳牙蛀牙已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雖然積極治療,但最後不得不拔除4顆已無法補救的乳牙。醫師提醒,吃飯時間過長、進食後未即時潔牙、夜奶或半夜持續餵奶等,都會讓乳牙長時間處於含糖環境中,增加蛀牙風險。

2025年08月19日 13:28

髮型師「不舉」半夜還痛醒 醫提醒:40歲後小心這病找上門

髮型師「不舉」半夜還痛醒 醫提醒:40歲後小心這病找上門

台中一名52歲王姓髮型師近三個月來右肩嚴重疼痛,不僅抬手穿衣、梳頭甚至洗臉都困難重重,每天還得強忍上工。就醫後確診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五十肩),經安排肩關節囊鬆解注射搭配物理治療後,疼痛明顯減輕,手臂活動範圍也增加許多,日常生活功能大幅改善,讓他又能笑臉迎賓。

2025年08月19日 13:26

20分鐘喚醒沉睡大腦  屏基新療法助中風患者重拾語言+行動力

20分鐘喚醒沉睡大腦 屏基新療法助中風患者重拾語言+行動力

屏東基督教醫院引進先進的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rTMS),為腦中風及相關神經疾病患者帶來全新的康復契機。這項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透過重複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活化受損或沉寂的神經路徑,促進神經可塑性與功能恢復,治療過程無須開刀、時間短且疼痛感輕微,每次僅需20至30分鐘,無須住院。

2025年08月19日 12:22

血脂調節劑9/1擴大健保給付 「患者年省11.5萬」逾5千人受惠

血脂調節劑9/1擴大健保給付 「患者年省11.5萬」逾5千人受惠

心血管疾病長期位居十大死因第二名,且疾病死亡率逐漸上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堪稱無形殺手,升高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健保署今(19)日宣布9月1日起放寬「PCSK9血脂調節劑」給付條件,LDL-C起始治療值由135mg/dL下修至100mg/dL,預估嘉惠5,005名患者,每人每年約節省11.5萬元,挹注年藥費約4.43億元。

2025年08月19日 11:55

口愛後口腔、私密處長黃點嚇壞 醫揭「福代斯斑點」非性病

口愛後口腔、私密處長黃點嚇壞 醫揭「福代斯斑點」非性病

26歲的小宇(化名)最近發現嘴唇、口腔長出細小黃點,擔心是和女友口交後感染性病,但醫師檢查後發現,其實這是不會傳染的「福代斯斑點」(Fordyce spots),屬於皮脂腺異位增生,並非性病,也不必治療。

2025年08月19日 11: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