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

記者胡治言/台北報導

大家依照「久坐的人必讀!台大醫師4步驟 教你上班同時矯正坐姿」調整好桌椅了沒,若已經調整好了,長期持續下去,相信肩頸痠痛一定會有所改善,但短時間內的疼痛還不會消失時該怎麼辦呢?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現任超越復健診所院長王薏茜教大家簡單的幾個伸展操,在上班時間花個一分鐘,就可以有效的緩解疼痛,若還是好不了,記得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首先我們就來看王醫師教大家頭夾肌的伸展操。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電腦族最常見的頭夾肌問題,通常是手習慣往前延伸使用鍵盤,導致頭往前靠再抬頭起來造成「烏龜頸」。(圖/記者謝婷婷攝)

電腦族最常見的頭夾肌問題,通常是使用手習慣往前延伸使用鍵盤,連帶頭也會往前靠然後再抬頭起來看螢幕,這時候頭夾肌會過度使力來承載頭的重量,導致頭夾肌的疼痛,影響的部位約在後頸靠耳朵下方,往前延伸到顳顎關節,往後延伸到後腦勺,這些都是頭夾肌疼痛的形態,若你有相同情況就快照以下步驟做伸展,緩解頭夾肌疼痛帶來的不適。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使用電腦時除了把鍵盤與滑鼠拉近外,記得坐好後要縮下巴把頭夾肌拉開,這樣就比較不會疼痛。(圖/記者謝婷婷攝)

步驟一:拉開後腦勺

做一個投降姿勢,縮下巴雙手手肘自然下垂,中背固定後雙手往下壓,腹肌與中背都要收縮,中背記得不要鬆掉,避免拉力分散,這時會覺得拉力集中在後腦勺,此姿勢維持一分鐘。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先做一個投降姿勢,雙手抱頭雙手自然下垂。(圖/記者謝婷婷攝)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完成投降姿勢後,請縮下巴。(圖/記者謝婷婷攝)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腹肌與中背都要收縮,中背記得不要鬆掉,避免拉力分散。(圖/記者謝婷婷攝)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上述動作確實做好後,雙手開始慢慢往下拉,這時會感覺到拉力集中在後腦勺,保持姿勢微痠一分鐘。(圖/記者謝婷婷攝)

步驟二:拉開後腦勺側邊

重複步驟一,將頭旋轉四十五度,讓拉力集中在頭夾肌側面,一樣維持一分鐘,讓肌肉伸展,若不到一分鐘就放掉,肌肉會回縮,拉的效果就會有折扣。之後再重複步驟二,將頭往另一側旋轉四十五度,讓拉力集中在另一側頭夾肌,一樣維持一分鐘。大部分的人都是兩側的頭夾肌緊縮,記得不要放過另一邊哦。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拉後腦勺後側其實只要頭旋轉四十五度到側面後,重覆步驟一的動作。(圖/記者謝婷婷攝)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頭轉四十五度重覆步驟一的動作時,拉力會集中在頭夾肌側面,同樣保持微痠一分鐘再放掉。(圖/記者謝婷婷攝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圖/記者謝婷婷攝)

▲拉後腦勺側邊時,同樣要記得腹肌收縮、中背收縮,避免拉力分散造成效果打折扣。(圖/記者謝婷婷攝)

【相關新聞】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

一分鐘伸展「三角肌」 台大醫師讓你坐著就能放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影/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

影/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

現代的人幾乎都是電腦族,「坐」這件事占生活中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現任超越復健診所院長王薏茜就來跟大家聊聊坐姿矯正,讓大家可以利用上班工作的時間調整姿勢,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將身體導向正確坐姿,長期下來一樣會有治療的效果,消除肩頸痠痛的困擾。

2018年10月16日 10:00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有其他病因。

2025年11月27日 18: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膝關節疼痛竟是「結核菌」引起!74歲賴先生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檢查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安排住院並多科會診,結果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膝關節案例較為少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不到一成。

2025年11月27日 14: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