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男生長皺紋沒關係? 醫師: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10倍

New Africa/ Shutterstock

▲越多皺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將會狂飆10倍。(New Africa/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林宏軒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前額皺紋較深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根據這項為期20年的法國研究,前額的皺紋可能會引發心臟病或中風等潛在問題。

根據外媒《獨立報》指出,首席作者,圖盧茲中心醫院大學副教授尤蘭達·伊奎若(Yolande Esquirol)寫道,那些患有「無數深層皺紋」的人可能會被心血管疾病殺死的機率,高出10倍。

《延伸閱讀:膠原蛋白補好補滿,天心42歲「零皺紋」的5大保養秘訣

有理論根據嗎?

有一種理論認為它可能與由於斑塊積聚導致的身體動脈硬化有關。因為額頭上的血管很小,所以它們可能對這種積聚更敏感 - 這意味著皺紋可能是它們過早衰老的早期跡象。

該研究表明,皺紋仍然不是評估心血管疾病(歐洲最大的致命疾病)的一種更好的方法,測試血壓和血脂才是最佳的方式。

不過實驗分析了3200名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他們都很健康,一開始就年齡分成四組,分別是32歲、42歲、52歲和62歲。每個人都根據額頭上皺紋的數量和深度分配得分。研究發現皺紋多的人比皺紋少的人,多了將近10倍的心血管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擦再多保養品都沒用!缺乏3種「美顏營養素」難怪肌膚暗沉又滿臉皺紋

皺紋越多,幾乎是心臟病高危險群

尤蘭達·伊奎若(Yolande Esquirol)女士說:「皺紋得分越高,心血管死亡風險就越高。你無法看到或感受到高膽固醇或高血壓等風險因素,因此我們將前額皺紋作為標記進行探索,它非常簡單和直觀。只要看著一個人的臉就可以察覺,然後我們就可以提出建議。這樣的建議可能包括直接改變生活方式,例如多運動或吃更健康的食物。」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但生活方式和醫療干預可以減輕危險。但是如何識別高風險患者,以發揮作用,是最大的挑戰。

尤蘭達·伊奎若(Yolande Esquirol)博士本週將在慕尼黑歐洲心髒病學會大會上發表她的研究報告說:「當然,如果你有一個潛在的心血管風險的人,你必須檢查經典的風險因素,如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心血管風險和前額皺紋之間建立聯繫,所以這些發現確實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得到證實,但這種做法現在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和診所中使用。它不需要任何費用沒有風險。」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吃藥後喝酒「間隔2小時也沒用」!藥師警告:嚴重恐休克

吃藥後喝酒「間隔2小時也沒用」!藥師警告:嚴重恐休克

許多人都知道吃藥時應避免飲酒,但部分民眾誤以為只要「錯開時間」即可無虞。對此,藥師洪正憲近日提醒,大眾對「藥與酒間隔2小時就沒事」的觀念是一大迷思,實際上即使間隔數小時,藥物與酒精仍可能在體內相遇產生交互作用,輕則藥效失衡,重則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甚至休克。

2025年11月24日 14:38

近親禁婚擬放寬至四親等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近親禁婚擬放寬至四親等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立法院法制局研議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適度限縮至「四親等」以內,引發關注。不孕症治療權威醫師對此堅決強調「萬萬不可」,除了有倫理問題,近親結婚生下的寶寶更容易有先天疾病、畸形風險。

2025年11月24日 14:15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直美風波」再度點燃社會對醫美安全的焦慮,衛福部日前已預告修法,並納入醫美診所需通過診所評鑑等政策。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指出,反對把醫美診所強制納入評鑑,因為診所不像醫院有教學、研究任務,只是提供服務,不用大費周章來處理診所,現行衛生局每年的督導考核已經足夠。

2025年11月24日 12:45

亮光環境入眠「糖尿病風險飆67%」 醫:睡前滑手機是隱藏破口

亮光環境入眠「糖尿病風險飆67%」 醫:睡前滑手機是隱藏破口

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幫讓身體累積風險。醫師指出,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 67%。

2025年11月24日 11:59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一名攝護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痛到連皮膚被碰一下都受不了,平常只能坐輪椅,每天靠嗎啡仍難入睡,後來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深層熱治療,3天內疼痛明顯下降,1周下床走動,3個月後完全停用嗎啡,甚至能自己走進診間,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2025年11月24日 11:15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不好,可能和腸道不健康也有關係。兒科醫師吳昌騰在臉書分享研究指出,改善腸道菌群可能有助提升睡眠品質,例如補充益生菌、增加益生元,甚至利用糞便微生物移植,都是目前受到關注的方法。

2025年11月24日 10:19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今年流感疫苗累計接種478萬劑,是歷年同期最高,接種相當踴躍。對此,醫師呼籲,接下來要正式進入冬天,除了嬰幼兒之外,沒接種的「學生」族群要盡快接種,根據日本研究發現,「群體生活」的族群,如果整體有3成施打率,發生流行機會比較低。

2025年11月24日 10:00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台中一名產婦產下女嬰,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達16公分的巨大腫瘤,宛如一顆「大球」。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團隊診斷,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並在女嬰出生9天後,成功透過手術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該腫瘤重量幾乎佔女嬰體重的六分之一,所幸化驗後為良性,女嬰目前已能正常成長。

2025年11月24日 09:5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