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男生長皺紋沒關係? 醫師: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10倍

New Africa/ Shutterstock

▲越多皺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將會狂飆10倍。(New Africa/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林宏軒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前額皺紋較深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根據這項為期20年的法國研究,前額的皺紋可能會引發心臟病或中風等潛在問題。

根據外媒《獨立報》指出,首席作者,圖盧茲中心醫院大學副教授尤蘭達·伊奎若(Yolande Esquirol)寫道,那些患有「無數深層皺紋」的人可能會被心血管疾病殺死的機率,高出10倍。

《延伸閱讀:膠原蛋白補好補滿,天心42歲「零皺紋」的5大保養秘訣

有理論根據嗎?

有一種理論認為它可能與由於斑塊積聚導致的身體動脈硬化有關。因為額頭上的血管很小,所以它們可能對這種積聚更敏感 - 這意味著皺紋可能是它們過早衰老的早期跡象。

該研究表明,皺紋仍然不是評估心血管疾病(歐洲最大的致命疾病)的一種更好的方法,測試血壓和血脂才是最佳的方式。

不過實驗分析了3200名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他們都很健康,一開始就年齡分成四組,分別是32歲、42歲、52歲和62歲。每個人都根據額頭上皺紋的數量和深度分配得分。研究發現皺紋多的人比皺紋少的人,多了將近10倍的心血管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擦再多保養品都沒用!缺乏3種「美顏營養素」難怪肌膚暗沉又滿臉皺紋

皺紋越多,幾乎是心臟病高危險群

尤蘭達·伊奎若(Yolande Esquirol)女士說:「皺紋得分越高,心血管死亡風險就越高。你無法看到或感受到高膽固醇或高血壓等風險因素,因此我們將前額皺紋作為標記進行探索,它非常簡單和直觀。只要看著一個人的臉就可以察覺,然後我們就可以提出建議。這樣的建議可能包括直接改變生活方式,例如多運動或吃更健康的食物。」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但生活方式和醫療干預可以減輕危險。但是如何識別高風險患者,以發揮作用,是最大的挑戰。

尤蘭達·伊奎若(Yolande Esquirol)博士本週將在慕尼黑歐洲心髒病學會大會上發表她的研究報告說:「當然,如果你有一個潛在的心血管風險的人,你必須檢查經典的風險因素,如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心血管風險和前額皺紋之間建立聯繫,所以這些發現確實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得到證實,但這種做法現在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和診所中使用。它不需要任何費用沒有風險。」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懸缺逾一年!衛福部證實周道君接掌社家署「首位非社政背景署長」

懸缺逾一年!衛福部證實周道君接掌社家署「首位非社政背景署長」

衛福部再有新人事拍板!衛福部次長呂建德今(11)日證實,懸缺超過一年的社會及家庭署署長一職,由現任代理署長周道君真除,也是首位非社政體系出身的社家署長。

2025年11月11日 19:06

「健保30週年可退款」是詐騙!健保署急澄清:別點連結

「健保30週年可退款」是詐騙!健保署急澄清:別點連結

健保詐騙手法再翻新!健保署今日表示,接獲民眾反映不明人士冒用健保署名義發送簡訊或郵件,以「慶祝本健康保險計劃成立30週年」對民眾進行會員帳戶審核並退款為由,提供退款申請網頁連結誘使點選獲取個人資料。健保署再次呼籲民眾,若接獲可疑簡訊及連結網頁,請直接刪除相關簡訊,切勿點選連結,避免受騙。

2025年11月11日 18:31

BMI不是胖瘦唯一指標 醫舉例「大谷翔平過重」沒人說他胖

BMI不是胖瘦唯一指標 醫舉例「大谷翔平過重」沒人說他胖

BMI不是胖瘦的唯一指標!醫師指出,BMI的主要侷限無法區分肌肉與脂肪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身高體重,有人看起來緊實結實,有人卻顯得鬆軟臃腫,真正影響健康的關鍵,是「體脂肪」,甚至要進一步考慮體脂肪的「量」與「分布位置」。

2025年11月11日 18:17

學測壓力大!高三生熬夜嗑炸物+手搖飲 慘變「爛臉哥」不敢見人

學測壓力大!高三生熬夜嗑炸物+手搖飲 慘變「爛臉哥」不敢見人

一名許姓高三生面臨學測考試壓力,每當深夜補習結束返家前,都會買炸物及手搖飲當宵夜繼續唸書,結果臉頰兩側不僅冒出大片青春痘,還痛到讓他無法專心唸書情緒,到學校上課也戴口罩,就醫檢查發現是囊腫型痤瘡,經建議外用藥物搭配局部藥物注射及口服A酸,同時調整作息後,許男才覺得有臉出門了。

2025年11月11日 17:23

輔大名醫江漢聲遭病患刺傷 院方聲明揭傷勢:依法究責

輔大名醫江漢聲遭病患刺傷 院方聲明揭傷勢:依法究責

國內又傳醫療暴力!輔大醫院今(11)日驚傳有民眾在門診就醫過程中持美工刀攻擊醫師,遭在場醫護人員與保全制止。院方今日下午發出聲明,強調受傷醫師經院內醫療團隊即時處置,並無生命危險,後續將全力配合警方調查;也強調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絕不寬貸。

2025年11月11日 16:21

翁「排尿不順」竟攝護腺癌晚期 醫示警早期4症狀:常誤認是老化

翁「排尿不順」竟攝護腺癌晚期 醫示警早期4症狀:常誤認是老化

75歲旅居國外的李先生多年來飽受排尿困擾,長期追蹤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偏高,返台進一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確認為臨床第三期攝護腺癌。醫師提醒,攝護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高齡、家族病史與特定遺傳基因突變,早期症狀如「頻尿、夜尿、血尿或排尿困難」常被誤認為攝護腺肥大或老化現象而延誤就醫。

2025年11月11日 15:35

流感增7死!40多歲女染「A流+黴漿菌」發病1周亡

流感增7死!40多歲女染「A流+黴漿菌」發病1周亡

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流感連續兩週低於流行閾值,研判脫離流行期,但上週仍新增38例重症、7例死亡,死亡個案最年輕是40多歲女性,同時感染A流與肺炎黴漿菌,收加護病房治療,但仍因肺炎惡化併發急性肺水腫、呼吸衰竭,發病一週後死亡。疾管署也示警,冬季疫情重來的時間提前,可能12月上旬就會明顯升溫。

2025年11月11日 15:28

傳統手術須開大刀!慈院跨科微創內視鏡手術 強強聯手取腦瘤

傳統手術須開大刀!慈院跨科微創內視鏡手術 強強聯手取腦瘤

傳統手術要取出腦瘤必須開大刀,進行「顱顏切除術」,往往造成病人很大的創傷,復原期既長又外貌受損。花蓮慈院以跨科內視鏡操刀,穿過自然孔道直抵顱底取瘤,病人外表無傷,復原期大幅縮短,手術從以前的大傷口小範圍清瘤,進階成為微傷口大範圍清除術,這項仰賴醫術與團隊合作嘉惠病人的微創術式,已在東台灣完成超過三十例。

2025年11月11日 14: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