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每天浪費近15萬噸食物 美國如何解決剩食問題?

▲美國食物浪費達40%,美國政府展開「減少食物浪費制勝計劃」。(圖/食力 foodnext)

▲美國食物浪費達40%,美國政府展開「減少食物浪費制勝計劃」。(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鍾雨璉

據美國農業部(USDA)研究報告指出,美國人每年會丟棄價值1650億美元的食物,每天浪費將近15萬噸食物!對此美國政府在2018年10月就展開了「減少食物浪費制勝計劃(Winning on Reducing Food Waste Federal Interagency Strategy)」,而美國農業部、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2019年4月9日公佈了計畫的最新進度,側重於6個關鍵領域,包括加強機構間協調及與企業合作,減少整個供應鏈的糧食損失和浪費等。

美國食物浪費達40%,美國政府展開「減少食物浪費制勝計劃」

在美國,食物浪費估計佔了糧食供應的30%至40%,食物亦是日常垃圾中最主要的來源,食物浪費更對糧食安全、經濟、社區和環境產生不好的影響,也因此在2018年10月,美國政府展開了「減少食物浪費制勝計劃」。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該計劃旨在「改善聯邦機構之間的協調與交流,教育美國人減少食物流失和浪費的影響與重要性。」

各機構確認其共同致力於到2030年實現減少50%的糧食損失和浪費的目標,也同意協調糧食損失和浪費行動,例如:技術援助、活動參與以及關於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影響和重要性的政策討論等。

6大策略宣示,將加強合作協調及教育

「減少食物浪費制勝計劃」於2019年4月9日公布最新進度,提出政府將從2019年到2020年共同合作的6個策略:

1、加強機構間協調:
改善機構間協調將使美國農業部、美國環境保護署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能夠更有效地使用政府資源,將建立一個機構間協作機制,以減少計劃冗餘。

2、落實消費者教育:
家庭是美國食物浪費的主要來源,大多數消費者並不知道食物浪費的後果,美國農業部、美國環境保護署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與公共、私營或非營利合作夥伴將共同籌劃教育活動以提高民眾食物浪費的認知,也激勵消費者採取行動,減少食物的浪費。

3、加強對食物浪費標準的協調指導,以建立更明確的目標和策略。

4、澄清及傳達食品安全、食品期限標示和食品捐贈的訊息:
食安問題、食品的保存期限標誌及食品捐贈若不明確將會造成零售商和家庭的食物浪費。建立和傳達明確的食品日期標示,協調和指導食品捐贈的責任保護才可以幫助提高糧食回收率並減少食物浪費和食安問題。

5、與私營企業合作,減少整個供應鏈的糧食損失和浪費:
食品行業,包括加工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食品服務機構,在減少食物浪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美國農業部及美國環境保護署的合作規劃等項目建立夥伴關係,以及將利益相關者與減少食物垃圾的技術聯繫起來,將有助於促進整個食品供應鏈進一步努力。

6、鼓勵聯邦機構在各自單位的餐飲區減少食物浪費:
聯邦政府機構內部有運營食品服務場所,包括自助餐廳和特許經營場所,應鼓勵減少這些單位設施中的糧食浪費,並優先體現政府對於剩食政策的執行。

制定政策之外更要改變民眾想法

針對6大策略的第4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副局長Frank Yiannas表示,每年有超過3分之1的食物浪費掉,6分之1的美國人食物中毒,很明顯地,許多人是因擔心食品安全問題而丟棄食物,但有時候這樣的丟棄行為卻是不必要的。

另外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Andrew Wheeler也表示,改善消費者教育和食品標示,將有助於政府最大限度地提高食物資源的價值。美國農業部部長Sonny Perdue則說明,國家的農業資源應該用來滋養那些有需要的人,而不是製造垃圾,隨著世界人口到2050年將繼續增長到近100億人口,糧食系統不斷發展,現在是採取行動教育消費者和企業減少食物浪費需求的時候了,並表示期待這6項策略的未來發展,以及如何共同努力改變人們的心靈和思想,以減少食物的浪費。

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挨餓,卻也有許多人浪費食物,剩食議題在現今的社會中還尚未有完美解決的方法,但每個人應該從自身開始做起,減少浪費、珍惜食物或許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延伸閱讀
每年13億噸的食物浪費 可以餵飽30億人!
吃不完就丟掉沒關係?從非洲豬瘟談剩食惜食
校園剩食太多怎麼辦? 結構問題就需要多管齊下

參考資料
USDA, EPA, and FDA Unveil Strategy to Reduce Food Waste
Winning on Reducing Food Waste Federal Interagency Strategy
美國人每天浪費15萬噸食物 近4成是蔬果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一名65歲老師在退休後熱衷於烹飪與園藝,但最近半年來視力逐漸模糊,特別是夜間開車時,對向來車的燈光會出現嚴重的眩光與光暈,不僅如此,平時看食譜和手機也變得越來越吃力,做園藝時會誤剪花草,還把食譜上的鹽巴3匙看成8匙,讓家人頻頻跟她反映做菜越來越鹹,最後就醫才知道是白內障合併散光。

2025年11月27日 19:34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急性血癌病患,常見四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提醒,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就醫時機。

2025年11月27日 19:09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有其他病因。

2025年11月27日 18: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