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用酪梨替代正餐? 營養師:比吃蘋果還容易減重

Krasula/ shutterstock

▲酪梨可以取代正餐嗎?吃後6小時不會餓幫你減重。(
Krasula/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外電編譯/林宏軒

可以用酪梨取代正餐嗎?酪梨被稱為超級食物。它以奶油般的綠色果肉為主,可以搭配各種各樣的菜餚,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這種水果含有健康脂肪和纖維的罕見組合,並具有許多健康益處。

《營養》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表示,現在增加了更多的證據,通過顯示超重或肥胖的人如果正餐吃一些酪梨,在6小時後感到飢餓感較少。但有一個問題。這項研究得到了健康酪梨委員會(HAB)的資助。所以這種研究其實是在圖利酪梨的廠商?

用酪梨來減少飢餓感

根據外媒《medicalnewstoday》訪問芝加哥伊利諾伊理工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學副教授兼營養研究中心主任布瑞特•布魯托•弗瑞德門(Britt Burton-Freeman)博士表示,他們的團隊測試用餐中的酪梨代替碳水化合物對飽足感的影響,飽足感是我們吃東西時食慾降低的感覺。

該研究包括31名超重或肥胖的參與者。志願者在三個不同的場合吃了一頓早餐,包括三明治、哈蜜瓜、燕麥片和檸檬水味的飲料。

《延伸閱讀:膽固醇救星!酪梨4大功效顧心臟通血管,還能消滅攝護腺癌細胞

通過不同的手段實現飽足感

血液分析顯示,在比較有和沒有酪梨的膳食時,不同的分子信號負責飽腹感。雖然胰島素降低了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餐後的飽腹感,但是在餐含有整個酪梨時,可以刺激的腸道激素肽分泌,促使人類產生主觀飽足感。在論文中,作者指出,研究表明「通過生物信號傳導實現飽足感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延伸閱讀:孫燕姿也說讚的保養神果!「酪梨」的8大好處一次揭露

酪梨可以提高飽足感會出人意料嗎

當被問及結果是否出人意料時,布瑞特•布魯托•弗瑞德門(Britt Burton-Freeman)告訴《medicalnewstoday》:「基於早期的研究工作,我假設酪梨的脂肪纖維組合會增強飽腹感反應。我在研究後,對不同飽足感變量的反應令人驚訝,有助於我們理解[=或思考脂肪和纖維如何增強飽足感的。多年來,脂肪一直成為肥胖的主要原因,現在碳水化合物因其在食慾調節和控制體重方面的作用而受到嚴格審查

但是,了解不同人群中食物化學與其生理效應之間的關係可以揭示解決食慾控制和降低肥胖率的機會,使我們更接近個性化飲食建議。」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上週腸病毒近1.2萬人就醫!疫情處流行期「持續上升」

上週腸病毒近1.2萬人就醫!疫情處流行期「持續上升」

腸病毒疫情流行中!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近1.2萬人次,疫情持續上升,雖然上週沒有新增重症病例,但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累積19例重症,為近六年新高,其中9例死亡。疾管署提醒,腸病毒易於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場所傳播,幼兒為重症高風險群,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多注意。

2025年11月25日 14:38

研究曝停用瘦瘦針後懷孕過重風險增3成 醫: 關鍵在復胖+體質

研究曝停用瘦瘦針後懷孕過重風險增3成 醫: 關鍵在復胖+體質

最近瘦瘦針熱度高,但施打後若發現懷孕,對健康影響有多大?家庭醫學科、肥胖專科醫師王姿允今於臉書分享最新研究,指停藥後若懷孕,孕期比較容易體重上升、代謝異常,但未必是瘦瘦針本身造成,可能與原本就偏高的代謝風險及停藥後復胖有關,提醒若曾用藥,備孕或已懷孕時,記得一定要主動與醫師討論。

2025年11月25日 14:28

快訊/公費流感疫苗打掉9成「跨年前恐用罄」 疾管署增購15萬劑

快訊/公費流感疫苗打掉9成「跨年前恐用罄」 疾管署增購15萬劑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史上最旺!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流感疫苗從10月1日開打以來已經接種612.5萬劑,使用率達到91.7%,剩餘疫苗55.4萬劑預期年底用罄,疾病管制署今(25)日宣布增購15萬劑,最快12月下旬到貨配送。

2025年11月25日 13:30

35歲女嚴重經痛 醫檢查驚見「子宮長滿肌腺瘤」 

35歲女嚴重經痛 醫檢查驚見「子宮長滿肌腺瘤」 

35歲的李小姐近3年總會因為生理期而腹痛難耐,就醫檢查發現子宮內佈滿子宮肌腺瘤。醫師提醒,子宮肌腺瘤好發於35-50歲的女性,患者會有劇烈腹痛、經血過多以及壓迫膀胱導致頻尿等症狀,長期下來更會因為子宮結構性改變與慢性發炎而影響受孕。

2025年11月25日 13:19

不吃保健品也能護眼!營養師揭護眼必吃清單

不吃保健品也能護眼!營養師揭護眼必吃清單

在手機、電腦成為日常標配的時代,不論大人或小孩,幾乎都屬於「過度用眼」族群。長時間盯著螢幕,眼睛容易乾澀、疲勞,甚至有人到了晚上還會感覺到視線模糊,連看字幕都要費力,營養師珊珊在粉專「愛健康營養師珊珊」指出,這些狀況若長期累積,可能影響更深層的視力健康。

2025年11月25日 12:05

沙發一坐就睡、躺床卻睡不著? 醫揭很多人中招原因

沙發一坐就睡、躺床卻睡不著? 醫揭很多人中招原因

有沒有這樣的夜晚——在客廳看劇時,眼皮才打兩下就睡著;可一回到床上,卻開始數羊、翻身、盯著天花板,甚至懷疑人生?沙發彷彿有催眠功能,床卻成了「反睡神器」。真有這麼玄嗎?

2025年11月25日 11:56

5大醫學會推「腎病照護SOP」 病人加入10年可降洗腎風險9成

5大醫學會推「腎病照護SOP」 病人加入10年可降洗腎風險9成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平均每8人有1人受影響,但僅約10%知道自己生病。健保署今與5大醫學會共同推出「最接地氣」的腎病照護SOP,其根據國內經驗與現況,制定出涵蓋篩檢、治療到轉診等面向的流程共識,不同科別、層級都能依此執行,有助強化國人腎病管理,更重要是降低洗腎風險。

2025年11月25日 11:45

台大醫院導入全台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突破治療侷限

台大醫院導入全台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突破治療侷限

台灣每年約有7500名患者需裝置心律調節器治療保命,台大醫院今(25)日發表醫療成果,創全台之先,成功導入國內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臨床植入,突破多年以來無導線節律器僅能單腔起搏的侷限。79歲的鄭小姐就是其中一例,她接受化療過程中引發心律不整,心跳一度降至每分鐘僅40下,日常生活中老是喘個不停,嚴重受到影響,在植入新型心律調節器之後,終於恢復正常。

2025年11月25日 11: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