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口臭消不掉、刷牙會滲血? 醫師警告可能是兩種病和「這種癌」

Kjpargeter/shutterstock

▲口臭揮之不去、刷牙滲血?醫師:可能是二種病和這種癌。(Kjpargeter/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陳怡惠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

「醫師,我最近被家人發現有口臭的問題」、「醫師,我最近常常口臭,會不會是火氣大?」、「醫師,我最近常常口臭,會不會是牙周病?」

臨床牙周病科門診中,從最一開始大多數人求診之主訴多為牙齒動搖、牙齦發炎或刷牙容易流血等症狀,但隨著大家牙科保健知識的增加,有愈來愈多比例的患者,主動意識到自己有口臭的問題,甚至影響到自己與他人之社交生活,進而前來門診求診。

造成口臭之原因主要是由於口腔內的細菌分解蛋白質,並且釋放出具有難聞氣味之硫化物,而這些細菌多存在於舌頭表面的乳突纖維之間,而造成口臭之原因可分為外因性及內因性兩大類,外因性包括煙、酒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蔥、薑,如果本身有口乾問題,亦可能因唾液量減少而有口臭之問題出現。

內因性部分可分為因口腔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造成兩大類,其中因口腔疾病造成口臭的比例約佔90%,其他10%可能是因全身性疾病的關係而造成口臭,其中全身性疾病泛指如腸胃道疾病(胃食道逆流、胃癌)或呼吸道疾病(鼻腫瘤或慢性鼻竇炎等等)等病人,所以如果自己發覺有口臭之問題,除了可至牙科進一步諮詢,亦可先審視自己是否有上述之問題,如有,亦須同時一併處理,方能達到改善口氣不佳之問題。

而口腔疾病造成之口臭,原因包括口內不適當之補綴物、口腔衛生不佳、牙周病或口內感染等原因造成,而日常生活中,可藉由哪些方式來預防口臭呢?

維持好自身的口腔衛生,清潔時亦須同時刷刷舌頭

一、戒菸

二、定期口腔檢查及洗牙

三、多喝水

四、睡覺時不可戴著假牙,假牙亦應確實正確之清洗

如何治療及改善口臭?

簡單來說,口腔中最易造成口臭的原因主要為口腔衛生不良及牙周病,一旦發現有口臭問題,建議可尋求專業牙醫師以求進一步尋找原因,如經診斷並非因口腔疾病造成,則建議會診耳鼻喉科或內科醫師一同尋找原因,以求徹底根治口臭之問題。

延伸閱讀:口臭胃酸逆流是食道癌前兆?吳文傑醫師建議避開4類致癌物

延伸閱讀: 「口臭」自己聞不到?當心肝、腎已出問題!推薦你1招自我撿測

【本文摘自高醫醫訊,由高醫醫訊授權每日健康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醫急救:這麼漂亮走掉好可惜! 溺斃女孩「一輩子跟著你」

醫急救:這麼漂亮走掉好可惜! 溺斃女孩「一輩子跟著你」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天兵學弟在急救溺水女孩時說,「一定要救回來,這麼漂亮的女生走掉好可惜」,後來患者仍宣告不治。事後學弟高燒不退、全身無力,去找老師,結果對方說,「因為你不斷讚美,所以祂決定要一輩子跟著你。」

2025年09月17日 07:23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華盛頓外科學》自問世以來,即為國際間外科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內容涵蓋從基礎外科原則、各系統外科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到手術技巧與臨床決策等完整知識體系。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集結全體主治醫師群,耗時1年多完成最新版《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全書中文化,讓國內醫學生、醫師及相關人員可以用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為一大創舉。

2025年09月16日 19:46

全台3成兒少過重!恐讓身高「開高走低」 成長提前結束+胖到生病

全台3成兒少過重!恐讓身高「開高走低」 成長提前結束+胖到生病

很多家長關心孩子能不能長高,其實更需關注的是肥胖問題!專家示警,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破3成,而體重超標不僅可能導致性早熟,還會讓成長曲線「開高走低」,成長期高峰提早結束,更會讓慢性病提早上身。提醒家長要以紀錄掌握孩子成長,注意生長曲線、BMI數值、長高速率與是否有性早熟徵兆。

2025年09月16日 19:01

全台首隻醫療輔助犬「歐巴」今天退休了 北榮護理師收養

全台首隻醫療輔助犬「歐巴」今天退休了 北榮護理師收養

「歐巴」是全台灣第一隻駐點於醫院的輔助治療犬,已在台北榮總陪伴病人超過六年,是醫院裡最受歡迎的特別員工。隨著歐巴年齡增長,之前就預計在今年退休。北榮今天特地在院內替歐巴舉辦退休儀式,強調牠永遠是北榮的榮譽員工,醫院會持續陪伴牠過退休生活,而歐巴退休後,會由照顧牠的護理師繼續收養。

2025年09月16日 16:57

8歲女童脖子長年流膿發臭 醫揪「鰓裂囊腫」:胚胎遺留病灶

8歲女童脖子長年流膿發臭 醫揪「鰓裂囊腫」:胚胎遺留病灶

一名8歲女童自小右側頸部就有一個小洞,偶爾流出分泌物,家長原以為只是單純皮膚膿包,僅帶孩子至一般診所治療,卻未見改善。近日分泌物轉為黃濁並散發惡臭,伴隨疼痛,緊急就醫才確診為「第二對鰓裂囊腫」,醫療團隊隨即安排住院手術,成功切除病灶。

2025年09月16日 16:21

睡不著怎麼辦?美國專家大推478呼吸法 助快速入眠還能舒緩焦慮

睡不著怎麼辦?美國專家大推478呼吸法 助快速入眠還能舒緩焦慮

在社群平台上掀起討論熱潮的「4-7-8呼吸法」,不少網友實測後狂讚「比數羊還快睡著」、「做幾次就直接斷片」,只要簡單三個步驟,就能幫助身心快速放鬆,對長期被焦慮、壓力困住的現代人來說,是一種天然又便利的方法。源出自瑜伽的調息法,後來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整合醫學中心創辦人威爾博士推廣。

2025年09月16日 15:56

流感疫情提早「本周進入流行期」 單周就醫破10萬人次

流感疫情提早「本周進入流行期」 單周就醫破10萬人次

流感疫情提早報到!疾病管制署最新監測顯示,上周流感門急診就醫突破10萬人次,已經逼近流行閾值,副署長曾淑慧表示, 預期本周就會進入流行期,提醒高風險民眾務必趕在10月1日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時,就按時接種「左流右新」,才能及早獲得足夠保護力。

2025年09月16日 15:42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其中2例本國籍赴印尼旅遊染病,另2名外國籍個案分別曾經到東非多國旅遊,以及長年居住印度。疾管署監測今年瘧疾病例數已累計20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為近19年(2007-2025年)同期最高,提醒民眾赴流行地區注意。

2025年09月16日 15:0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