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賀一航64歲大腸癌驟逝 術後不化療兩大風險會轉移

賀一航

▲賀一航64歲大腸癌病逝。(圖/翻攝自賀一航公開臉書)

每日健康/綜合報導 郭家和

手術不肯做化療 賀一航今突傳大腸癌病逝

台灣知名主持人、藝人賀一航驚傳在今日(6月3日)晚間病逝於榮總,享壽64歲。綜合媒體報導,賀一航過去就有心肌梗塞病史,還曾開刀裝設心臟支架,隔年又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三期,手術後卻不接受化療,雖然仍活躍於螢光幕前,但仍看得出身體狀況不如從前,如今因大腸癌惡化突傳病逝,令外界相當震驚。

賀一航8年前就發現大腸癌病情,但一直未曾公開討論自己的狀況和治療過程,今年三月才首度透露開刀後一直沒有回診,醫師問他要不要化療,賀一航說「考慮一下」之後卻就再也沒進醫院,雖然他自認用「好吃好睡、生活開心」來對抗病魔,但不希望自己的作法影響大眾,因此不願意多談。

國內諸多演藝名人都因大腸癌辭世,賀一航說他有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免疫系統會調整身體狀況,不過我平時有做氣功、按摩,一樣不缺,沒事就跟老婆出國散心走走。」他認為有的人在醫院化療反而讓心情更低落,自己不願意變成這樣。

大腸癌術後有遠端轉移風險 飲食五大法則避免復發

大腸直腸癌的早期治率高,5年內未復發有機會痊癒,但飲食習慣的改善與定期追蹤仍不可少。吳登強醫師曾在《高醫醫訊》指出,手術是根治大腸癌最好的方法。但因大腸癌復發率不低,手術後病人應該定期追蹤,不但可以知道是否有局部再發,也可提早注意有沒有其他器官或遠端轉移,在治療上則化療和放療都是可行的手段。

高學醫學大學醫公衛學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也在《高醫醫訊》指出,大腸癌病人手術後應適量減少肉食與高脂肪攝取、盡量少吃碳烤、煙燻和醃製食物。相反的,術受病人應增加纖維質攝取量,並且多吃天然新鮮食物,補充充足的鈣和水份。黃孟娟指出,以全穀類為主要主食,並減低油煎油炸之少油烹調,可減低癌症飲食危險因子之暴露。而少吃過度加工的食品,可減少攝取過多糖分及熱量,有助於腸道環保。

延伸閱讀:大腸癌退散!研究:每天吃「半顆」罹癌率減79%

延伸閱讀:天天吃一碗她32歲大腸癌 醫師:除了愛吃肉,這4習慣也是大腸殺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溺水意外勇消「還有1人加護搶命中」 院方:非常擔心缺氧過久

溺水意外勇消「還有1人加護搶命中」 院方:非常擔心缺氧過久

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昨發生溺水意外,勇消獲報前往救援時船艇意外翻覆,今日中午傳出第二名消防員殉職,台北慈濟醫院今(9)日下午出面說明,殉職消防員因腦部缺氧時間太久、受損嚴重且多重器官衰竭,經家庭會議決定撤除維生;最後還有一名義消仍在搶救中,同樣面臨缺氧過久,比較擔心腦部狀況,目前瞳孔稍有反應,後續觀察重點在於腦部神經功能是否恢復。

2025年07月09日 14:28

跟風超慢跑!復健醫「1錯誤跑法」痛到不行:足底筋膜炎了

跟風超慢跑!復健醫「1錯誤跑法」痛到不行:足底筋膜炎了

「超慢跑」是近年來爆紅的一種養生運動,強調低強度、適合所有年齡層,且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就分享,他也曾嘗試過「超慢跑」一段時間,但是以赤腳、在硬地板上跑,沒想到某天醒來下床時,發現腳底相當疼痛,才知道是患上「足底筋膜炎」。

2025年07月09日 14:24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得越多就是越好嗎?董氏基金會提醒,適量睡眠才能有效守護大腦健康。根據2025 年4月發表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

2025年07月09日 14:21

看病太難!門諾啟動偏鄉醫療零距離 募1273萬為偏鄉續命

看病太難!門諾啟動偏鄉醫療零距離 募1273萬為偏鄉續命

花蓮地形狹長,出門總得翻山越嶺,交通不便讓看病變得困難,許多偏鄉長輩無奈地說:「不是不想看病,而是看病太難。」門諾醫院聽到這些呼聲,日前在院內舉辦「偏鄉醫療零距離.讓愛無限延伸」勸募啟動以及健保30偏鄉醫療影像巡展記者會,正式啟動今年度偏鄉醫療計畫,向社會各界募集1273萬元經費,持續深入部落、海岸與山區,將醫療送進最需要的地方。

2025年07月09日 13:08

頻聳肩發怪聲!中藥+針灸神助攻 11歲妥瑞氏童找回快樂童年

頻聳肩發怪聲!中藥+針灸神助攻 11歲妥瑞氏童找回快樂童年

11歲的小六生張小弟弟,平日不時出現搖頭、點頭、聳肩等動作,甚至還會不自覺發出怪聲音,這些症狀不僅讓他在學校遭遇同儕嘲笑與排擠,也影響了他的學習表現與自信心。經精神科診斷為「妥瑞氏症」後,家長帶著他求助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醫師,透過中藥與針灸的調理治療,孩子的症狀有明顯改善,重新找回學習的動力與開朗笑容。

2025年07月09日 12:54

研究:右側躺促進大腦排毒 3特殊情況需另調整睡姿

研究:右側躺促進大腦排毒 3特殊情況需另調整睡姿

根據多項研究觀察,側睡在多數情況下被認為是對健康最有益的睡姿。相較於仰睡可能造成打鼾、呼吸不順,或趴睡對頸椎的壓迫,側睡有助於維持呼吸道通暢、減輕脊椎壓力,進而提升睡眠品質。

2025年07月09日 12:48

一天最多2片!酸痛貼布用錯恐傷肝腎、鬧中毒

一天最多2片!酸痛貼布用錯恐傷肝腎、鬧中毒

別看它只是小小一片酸痛貼布,裡面其實藏有中藥或西藥成分,使用方式不對,可能會對肝臟、腎臟、皮膚造成傷害,甚至引發藥物中毒。

2025年07月09日 11:49

長庚研究:長者睡眠差「腦中廢物排不出」 加速神經退化

長庚研究:長者睡眠差「腦中廢物排不出」 加速神經退化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庚健康老化研究團隊今(9)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針對健康高齡長者腦部磁振影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主觀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其血管周圍空間擴散張量影像分析指數越低,顯示腦淋巴系統清除功能下降,且記憶功能越差,無法排出代謝廢物的情況下,恐加速神經退化過程。

2025年07月09日 11:2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