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吃白肉較健康? 研究:膽固醇照樣會升高!營養師勸這樣吃自保

Lisovskaya Natalia/shutterstock

▲營養師這樣吃自保。(圖/Lisovskaya Natalia/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吃白肉比吃紅肉健康?膽固醇實驗發現「沒差」

肉類食物是現今人類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姑且不論被世界衛生組織判定為可能在高溫烹調後會產生致癌物質的紅肉,連現行最多專家認同的地中海飲食法,都還是將魚肉、雞肉等白肉類納入蛋白質來源。不過,吃魚肉、雞肉等白肉,真的會比吃紅肉健康嗎?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卻認為,只要是吃肉無論是紅肉、白肉,對膽固醇和心血管健康都有不利影響。

國際媒體《MedicalNewsToday》、《NCC》相繼報導指出,加州兒童醫院的動脈硬化研究中心主任 Ronald Krauss 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小組,進行了隨機分配的人體實驗,對照組與實驗組在四週內接受研究團隊的飲食安排,同時接受戒酒並分為紅肉組、白肉組、非肉類蛋白質飲食組,四周後再檢測受試者的膽固醇。

結果發現,戒酒對膽固醇的改善影響最明顯,且比預期幅度來得更大。反而是在吃紅肉或白肉組的人身上,都看到血中膽固醇有升高現象。相反的,攝取非肉類蛋白質來源,如蔬菜、乳製品、豆類,膽固醇表現最為理想。該研究發表於《美學臨床營養學雜誌》上。

在該項實驗中,紅肉組主要的肉類來源是牛肉,白肉組則以吃雞肉為主。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該實驗發現,當食物中攝取的飽和脂肪含量相同是,白肉與紅肉對膽固醇的影響是一樣的。此外,研究團隊也分析了紅肉組與白肉組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顆粒大小差異,發現兩組的大、中、小顆粒的LDL並沒有顯著不同。

改吃白肉也不健康?營養師建議這樣調整飲食

難道吃白肉真的沒有比吃紅肉健康嗎?《CNN》引述康乃迪克大學營養師 Maria Romo-Palafox 的說法,如果本身具有膽固醇異常偏高,或是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的人,確實建議少吃紅肉和白肉,蛋白質的來源可以改從豆類、扁豆、藜麥、全穀物,以及豆腐等豆製品食物為主。Palafox 指出,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含有其他植化素、維生素、礦物質等,是對人體心血管健康較有益的可能原因。

不過,Palafox 也不認為該項結果就斷定了吃肉不健康的說法,其實無論是白肉或紅肉,飲食調整還是必須均衡,且依據各別的身體情形狀為調整。但營養師也認為,盡量多選擇瘦肉,或是每周選擇一天不吃肉,不失為幫助身體健康平衡的好方法。

延伸閱讀:膽固醇救星!酪梨4大功效顧心臟通血管,還能消滅攝護腺癌細胞

延伸閱讀:膽固醇害你腦中風、心肌梗塞!內科名醫:消滅壞膽固醇只要一招「比不吃油更重要」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研究揭苦味可強化記憶 專家建議:讀書前吃4格黑巧克力

研究揭苦味可強化記憶 專家建議:讀書前吃4格黑巧克力

求考試順利未必要拜文昌君,吃黑巧克力也許就能奏效。食品專家楊世煒(韋恩)在臉書分享日本芝浦工業大學一項研究,指黑巧克力的苦味能在1小時內啟動大腦記憶系統,使短期記憶更快轉為長期記憶,關鍵在其多酚成分能引發海馬迴中正腎上腺素急速升高,有助大腦在短時間內提高辨識能力。

2025年11月18日 11:42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一批自馬來西亞進口的「結球萵苣」檢出農藥「芬普尼」殘留超標,總計9,68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並針對輸入業者調整為逐批查驗。

2025年11月18日 11:15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最近瘦瘦針藥物「猛健樂」的減重效果備受討論,不過也有人擔心停藥後,體重會不會快速彈回?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停藥後1年,體重約反彈14%,雖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明瘦身有如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法能「做一次撐一輩子」。

2025年11月18日 10:57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昨起天氣轉涼,有心血管病史者要提高警覺。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今於臉書提醒,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常被忽視,但其死亡風險其實高於乳癌,不少人因症狀不典型而延遲就醫,這些患者被稱為「楊朵症候群」病例,主要不適並非胸悶、胸痛,而是肩痛、背痛、噁心、喘或極度疲倦,民眾須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0:15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幾年前大腸癌還被視為中老年疾病,但近年醫學界震驚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分享「最容易被忽略的五大腸道警訊」,包括大便中有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下降、腹痛腹脹、貧血卻找不到原因,而45%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

2025年11月18日 06:51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南投縣幅員遼闊、各種醫療資源明顯匱乏,如全縣只有88家牙醫診所,牙醫師也未超過 200位;縣政府衛生局與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及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及「中寮鄉北中寮牙醫醫療站」,今日揭牌啟用,為完善南投縣偏鄉醫療再跨進一大步。

2025年11月17日 19:48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正式啟用,其中跨科整合的「全女醫女性乳房特別門診」備受關注。院方指出,該門診從報到、檢查到諮詢,皆由女性醫療團隊處理,並設置獨立候診區及專屬檢查動線,陪同男性僅能在報到區等候,希望女性在接受檢查、治療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

2025年11月17日 16:1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