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醫師揭肺癌「6大症狀」 提醒民眾最好提早做檢查

馬如龍先生臉書公開粉絲團

▲馬如龍肺腺癌病逝。(圖/翻攝自馬如龍先生公開粉絲專頁)

圖文/每日健康
專題報導/郭家和

馬如龍肺癌病逝 不抽煙也可能得肺癌

曾演出《艋舺》、《海角七號》的資深演員馬如龍6月5日傳出病危消息,6月9號證實於新光醫院病逝。馬如龍是肺腺癌患者,這次因為嚴重感染引發敗血症緊急入院,但仍然不敵病魔辭世。由於肺腺癌早期無明顯徵兆,7成以上病人發現時已是晚期,當有持續咳嗽、胸痛、背痛、沙啞等症狀,往往已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醫師在《空污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指出,肺癌之所以難以早期發現,是因為初期腫瘤過小,不影響周圍組織,通常沒有症狀,然而一旦發現咳血、聲音沙啞、呼吸會喘、肋膜積水、骨頭痠痛甚至意識不清等疑似遠端轉移的症狀時,通常已步入了肺癌晚期,也等於錯失了手術切除等最佳的治療時機。

此外,隨著國人抽煙比例降低,不抽煙的肺癌案例卻有與日俱增的趨勢,特別是在亞洲女性身上更為突顯。2017年在《Acta Oncologica》(腫瘤學報)期刊的研究指出,不吸煙肺癌患者大多是女性,比例高達74%,且93%屬於肺腺癌。由此可見,二手菸、三手菸的危害不可小覷,前副總統蕭萬長不抽煙卻得肺癌,父親卻長期抽煙,他也表示自己的罹癌或許與長期吸二手菸有關。

肺癌最可疑六大症狀 這些人最好提早做檢查

肺癌已連續多年居於國人癌症死因第一名,不僅存活率最低,也佔據了龐大的健保支出。事實上,肺癌的發生是多重因子累積的結果,包括遺傳體質(三等親內是否有肺癌病史)、環境因素(PM2.5空污和石綿、廚房油煙)、肺部感染病史(如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職業暴露造成的傷害等等。而與肺癌最可能相關的可疑症狀包括:

一、咳嗽:約65%的肺癌患者有持續咳嗽的症狀

二、胸痛:肺癌侵入胸壁時會造成疼痛,特別是深呼吸、咳嗽、大笑時更痛

三、喘鳴聲:腫瘤可能導致氣管阻塞或狹窄,因此產生喘鳴聲

四、聲音嘶啞:當腫瘤壓迫到喉返神經,可能會影響聲帶閉合,出現沙啞現象

五、呼吸短促:腫瘤會阻礙空氣進入胸腔,或增加胸腔積液,使患者感覺喘不過氣

六、多發性肺炎:腫瘤阻斷氣道時可能導致細菌加快繁殖,出現反覆再發的感染。

另外,由於胸部X光無法檢測到1公分以下的肺癌腫瘤,目前最適當的篩檢工具是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可增加40%的正確診斷率,並減少20%的肺癌死亡率。一般民眾可在55歲起進行定期檢查,若屬於長期抽煙、直系親屬曾有肺癌、或處於高風險工作環境者,可往前推10歲從45歲起開始篩檢。即便不煙不酒、沒有家族病史,也可在40至45歲間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延伸閱讀: 肺癌一發現就是末期!防止癌上身「4大要點」比吃藥更重要

延伸閱讀:他胸痛一周,30歲驗出肺癌末期!走路不穩、手腳不靈活...發現這7徵兆為時已晚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

2025年11月17日 11:15

戒掉手搖飲3個月瘦10kg 醫揭4大隱形毒素:糖毒最常見陷阱

戒掉手搖飲3個月瘦10kg 醫揭4大隱形毒素:糖毒最常見陷阱

據統計,台灣的終身罹癌率約5成,也就是平均每2人中有1人這輩子會罹患癌症。對此,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分享,許多民眾不抽菸、不喝酒,自認吃得清淡,卻還是罹癌,真正關鍵多半不是單一食物,而是長期累積4種「隱形毒素」,包括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若能盡量避免,風險可望降低一半。

2025年11月17日 11:07

本周開始擴大抽驗雞蛋 石崇良:以籠飼蛋為主

本周開始擴大抽驗雞蛋 石崇良:以籠飼蛋為主

彰化芬普尼蛋又有4萬顆流入市面,引發關注。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表示,本周起將擴大稽查,抽驗採取風險分層方式,以編號C的雞蛋(籠飼雞蛋)為主要抽查。

2025年11月17日 11:00

婦肚子悶痛揪7公分肌瘤 達文西手術切除「不留腹部傷口」

婦肚子悶痛揪7公分肌瘤 達文西手術切除「不留腹部傷口」

45歲的魏女士因為近半年下腹部悶痛,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玉珊門診求診,檢查發現有下腹部悶痛合併壓迫症狀,竟然有7公分的肌瘤。經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結合經陰道自然孔手術,患者術後一周即返家休養。由於手術並未在腹部留下傷口,讓魏女士感到非常驚訝,林玉珊表示,傷口藏在看不到的地方,這不只是手術傷口變小,更代表病人能更快回到自己的生活與角色中。

2025年11月17日 10:57

血汗看診壓力破表 研究曝醫師「15%吃安眠藥」:基層風險高

血汗看診壓力破表 研究曝醫師「15%吃安眠藥」:基層風險高

台灣醫師日常承受長工時、高壓力,不少人苦於失眠問題。國內少見針對醫師使用安眠藥的研究顯示,平均每百名醫師中有15人用藥,比例和一般人相近,顯示醫療人員同樣有失眠困擾;研究團隊認為,健保制度應提高非藥物治療的給付,才能有效降低對藥物的依賴。

2025年11月17日 10:03

她反覆陰道感染懷疑自己「不乾淨」!醫揭5大原因「非衛生問題」

她反覆陰道感染懷疑自己「不乾淨」!醫揭5大原因「非衛生問題」

一名30多歲女性,平時工作繁忙,但最大的困擾不是工作壓力,而是「反覆性的陰道感染」。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因為搔癢、灼熱感、分泌物異常或異味而痛苦不堪,因為復發不斷,還讓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乾淨」,甚至影響到夫妻感情與自信心。醫師指出,反覆性陰道感染並不代表女性「不衛生」,主要有5類原因,沒有對症治療只會暫時性緩解。

2025年11月16日 20:30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下周擴大後市場稽查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下周擴大後市場稽查

彰化芬普尼蛋爆發後,已經宣佈全面下架和禁止上架,但近期又爆出問題蛋仍持續流入市面。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已經請地方衛生局進行查明,蛋行若有違規也會依法裁處,另外,在後市場查驗部分,下禮拜開始就會擴大稽查,會持續到年底。

2025年11月16日 16:33

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 整合健康促進、保護等業務

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 整合健康促進、保護等業務

總統賴清德今宣布衛福部未來將成立「兒童專責單位」來照顧兒童。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已經向行政院提出,未來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發展署」,整合兒童健康促進、預防保健和保護等業務。

2025年11月16日 16:0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