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走沒幾步就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等發作才治「來不及了」

Thayut Sutheeravut/shutterstock

▲慢性阻塞性肺病4危險徵兆。(Thayut Sutheeravut/shutterstock)

圖/每日健康
台北報導/郭家和

國人常見的健康迷思之一,就是只要沒有明確症狀,就認為沒有發病風險,特別是吸菸可能造成的胸腔疾病與傷害,往往過了中年之後可能引起急遽惡化。

然而,不少民眾眼見其他親友抽煙卻沒發病,便認為抽煙不會對身體有任何影響。其實,若不及早戒除菸癮,一旦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病變,就可能難以挽回。國內名人如孫越都是COPD的患者。提醒民眾如果有吸菸習慣,出現有咳嗽、濃痰、喘鳴、易喘等症狀時不可輕忽。

咳、痰、喘、胸悶?小心肺阻塞已悄悄找上你

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受同儕影響染上菸癮,一抽就是40個年頭,每天至少一包菸,常常邊抽邊咳嗽都不以為意,平時在戶外走路或在家中上下樓梯時還會喘,卻認為只是缺乏運動。直至最近一次與家人出遊登山時,陳先生只走一小段路就嚴重喘個不停,最後更因呼吸不順昏倒送醫急救,經診斷後才發現早已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簡稱「肺阻塞」)而不自知。

在臺灣,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排名十大死因第7位,40歲以上成人約有6.1%罹患肺阻塞。肺阻塞為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典型症狀包含慢性咳嗽、濃痰、喘鳴、運動易喘。長期吸菸已被證實是罹患肺阻塞的高風險因子,包括80%肺阻塞死因與吸菸有關,且罹患肺阻塞風險與吸菸時間成正比。也就是說抽菸時間越長,罹患肺阻塞的機會就越高。

一分鐘測試肺阻塞 儘早發現與治療

國外研究指出,全球肺阻塞漏診率高達70%,肺阻塞的診斷不足及不適當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及增加醫療資源耗用。肺阻塞疾病早期易與感冒、氣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患者常因輕忽症狀或缺乏疾病自覺導致延遲就醫,造成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民眾日常如有發生慢性咳嗽或濃痰等不良呼吸道症狀,可利用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肺阻塞知多少手冊」中提供的一分鐘問卷,評估自己的吸菸狀況、生活環境及生理症狀,或利用「1分鐘358」登階測試,自我檢測肺功能的狀況,如有異常應就醫接受專業診斷,避免延誤早期治療時機。

最重要的第一步 「戒菸」遠離肺阻塞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而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6.3倍,慢性阻塞性肺病所導致的死亡中,更有45%可歸因於菸品使用。

戒菸能顯著改善身體健康狀況,民眾可利用國民健康署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洽醫療院所及地方政府衛生所的戒菸門診,尋求專業的戒菸協助。另外,也可下載肺阻塞知多少衛教手冊,瞭解該病的成因、共病症、營養照護、用藥及運動等相關知識。下載位置:https://reurl.cc/9al0d

註:

●0~30階:如果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屬於高風險族群,需檢視自身有沒有吸菸史或喘咳痰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30~50階:如果1分鐘內,能登階30-50階,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

●50~80+階:如果1分鐘內,能登階50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

延伸閱讀:每次喊「戒煙」一天就失敗?吃對營養素才能擺脫尼古丁纏身

延伸閱讀:電子菸有助戒菸?醫師警告:這幾種人不注意,恐已吸出癌末、心臟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女烈日騎車8km「全身又熱又麻」 竟是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

女烈日騎車8km「全身又熱又麻」 竟是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

進入夏季,氣溫動輒飆破36度,中央氣象署也接連發出高溫警報,提醒外出都要多喝水、避免熱傷害。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日前就接到一名個案,一名婦人連續好幾天騎車30分鐘,前往8公里外的文化健康站參加活動,日前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身體發熱,趕緊到醫院就診,檢查診斷罹患橫紋肌溶解症及急性腎衰竭,緊急住院,治療後才逐漸正常。

2025年07月02日 09:24

喪屍煙彈來自中國 醫:炸掉腦中「煞車」害人暴衝

喪屍煙彈來自中國 醫:炸掉腦中「煞車」害人暴衝

俗稱「喪屍煙彈」的毒品「依托咪酯」(etomidate),其進入台灣時間點不明,但源頭應來自於中國。醫師表示,對岸最早約在2023年中出現相關消息,並以「上頭菸」之名流傳;由於兩岸傳播快速,這股風潮隨即傳來台灣,名稱也從「上頭菸」演變為喪屍煙彈,另有「蛋蛋」等俗名。

2025年07月02日 09:04

喪屍煙彈濫用1年增百倍 醫界還原首例個案發作始末

喪屍煙彈濫用1年增百倍 醫界還原首例個案發作始末

毒品「喪屍煙彈」這2年的濫用出現爆炸性成長,去年全台查獲的相關非尿液檢體逾1200件創新高,今年變本加厲,僅1到4月便已超過1600件。醫界日前首度披露一名受害者就診情形,個案當時的狀況令家人、醫師都不解,而如今各界雖對喪屍煙彈的毒害較為清楚,但它帶來的威脅,仍無緩解跡象。

2025年07月02日 09:03

30多歲年輕人「血便竟是直腸癌」 醫:1個月就2位

30多歲年輕人「血便竟是直腸癌」 醫:1個月就2位

台灣大腸癌罹患率居高不下,且有年輕化趨勢。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表示,可能因素包括「飲食西化(高油脂、低纖維)」、「生活型態改變(久坐缺乏運動)」、「腸道菌落失衡」。

2025年07月02日 08:27

斷食瘦身! 醫揭NG行為:熱量爆表血糖飆

斷食瘦身! 醫揭NG行為:熱量爆表血糖飆

家醫科美女醫師許書華分享,間歇性斷食要注意什麼!為什麼別人瘦了,你卻卡關,幫你破解「斷食瘦身三大迷思」,像是用斷食當藉口爆吃,血糖飆了、熱量爆表,根本瘦不下來。

2025年07月02日 07:06

長庚資助花東學子參與競賽、拿證照 與4校簽約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長庚資助花東學子參與競賽、拿證照 與4校簽約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為了擴大支援偏鄉技職教育,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今(1日)與花東地區的4所高中、職校簽約,贊助校園技職人才參加大型競賽,爭取桂冠或取得證照,使未來的技職生涯能走得更順利,有更好的發展。玉里高中校長詹坤達表示,有了這些經費的挹注,讓偏鄉不再是偏鄉,使花東技職學生可跟西部的孩子在同一個舞台競爭,提升孩子們的自信。

2025年07月01日 19:27

北榮推永續綠色醫療 導入「智慧回收機」可換折價券、魚飼料

北榮推永續綠色醫療 導入「智慧回收機」可換折價券、魚飼料

為落實環境永續與綠色醫療理念,台北榮總今(1)日宣布導入AI智慧回收機,正式推動院區內寶特瓶、塑膠杯、鋁罐與乾電池等資源分類回收,民眾可藉此累積回收點數,兌換院內商店購物折價券、忘憂湖魚禽飼料,不僅提升民眾參與意願,更創新打造「回收兌換 × 生態循環」模式,將環保行動與生命教育緊密結合,實現友善環境與永續生態雙重目標。

2025年07月01日 18:29

「愛滋U=U」遭疑騙局 沈玉琳、陳漢典《不分手擂台》破解5迷思

「愛滋U=U」遭疑騙局 沈玉琳、陳漢典《不分手擂台》破解5迷思

U=U (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傳不出去)是近期疾管署推廣觀念之一,但是外界對U=U因資訊落差而有不同認知,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於7月2日台灣U=U Day公布常見五大U=U迷思,由第三年擔任U=U衛教大使的沈玉琳與陳漢典一起主持《不分手擂台》節目,一名感染者伴侶母親質疑「U=U根本是場騙局」而要求分手,誤以為會生下愛滋寶寶的真實故事呈現給大眾,希望破除迷思。

2025年07月01日 17: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