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台灣大腸癌居冠 泡菜、味增等這些食物別多吃



圖文/每日健康
專題報導/葉韋廷

大腸癌前三名國家的共通點

胃腸肝膽專科醫師何兆芬醫師表示,台灣是大腸癌世界盛行率排行榜中的第一名,其第二、第三名分別是南韓及斯洛伐克。而三個國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吃很多的發酵食物。

在台灣,蜜餞、泡菜、味增等,都是非常常見、常吃的發酵食物;而韓國對於泡菜、泡菜鍋等更不在話下;斯洛伐克位於東歐,氣候寒冷,許多食物也是以發酵食物的方式儲存。

每日健康

台灣人多處於「發酵環境」中

許多發酵食物本身是對人體有好處的,醫師表示,發酵食物不是不能吃,而是要了解自身的腸道狀況。

台灣位於亞熱帶,氣候濕熱,很多老房子都會有壁癌的問題,人體內就已經有非常高的黴菌比例。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如果再不忌口的大啖發酵食品,這些食物都是酵母菌發酵的食物,人體體內的菌種、菌叢就會呈現一個不平衡的狀態。

每日健康

飲食注意,勿餐餐發酵食物

醫師提醒飲食上千萬要注意,不要餐餐都有發酵食物,比如早上已吃過加熱醋的熱狗,中午又吃泡菜鍋,晚上又吃有酸菜的德國豬腳,又想說幫助消化分解食物喝了杯蘋果醋或發酵酒,這些都是酵母的產品。

這樣從早到晚都在吃發酵食物,回到家又繼續住在有壁癌的「發酵的環境」中,會讓人體一整天都浸在黴菌菌種家族之中,身體自然就會變得中醫所謂的「濕熱、濕寒」。所以提醒大家飲食是必須保持均衡的,不要吃太多的發酵食物。

《延伸閱讀》小心痔瘡是大腸癌的障眼法!到這歲數,每2年一定要檢查一次!

《延伸閱讀》中醫師:預防大腸癌 多吃綠竹筍有用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每天都要喝「一款湯」! 台灣男驚罹大腸癌

每天都要喝「一款湯」! 台灣男驚罹大腸癌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多年來居亞洲之冠,亦是本地第二大癌症類型與第三高死亡率的癌症,平均每31至37分鐘就新增一名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曾分享一則病例,提醒民眾注意日常飲食習慣與大腸癌風險之關聯。

2025年07月16日 20:19

衛福部列「女足抽血」恐涉4項違法 要教育部把IRB翻過來查一遍

衛福部列「女足抽血」恐涉4項違法 要教育部把IRB翻過來查一遍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換學分」醜聞,甚至傳出非醫事人員執行抽血等爭議,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今(16)日表示,衛福部目前還沒有看到教育部針對該案的調查結果,將依《人體研究法》督促教育部依法辦理,應該「把IRB整個翻過來查一遍」,檢討當初案件怎麼審過,如果計畫沒問題,校方跟計劃主持人沒按計畫執行,問題會更加嚴重。

2025年07月16日 17:54

不想被叫叔叔阿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這6個壞習慣」你可能天天都在做

不想被叫叔叔阿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這6個壞習慣」你可能天天都在做

想要「凍齡」並不分性別,也不分國界。從高端保養到街頭巷尾吹起的醫美微整熱潮,都說明了一件事,愛美是全人類共同的天性。不過想要從根本減緩老化,除了靠外部保養,不妨也參考國際專家的提醒,從日常習慣開始做起!

2025年07月16日 17:00

戒酒不只是省錢!每一杯酒都在讓你變胖、變老、變不孕…專家超狠警告

戒酒不只是省錢!每一杯酒都在讓你變胖、變老、變不孕…專家超狠警告

青少年飲酒問題近年浮上檯面,根據國民健康署近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國中生有高達49.7%曾經飲酒,高中職學生更高達72.8%,顯示飲酒年輕化的現象日益明顯。不只「喝」得早,「喝」的理由也更多,壓力大、交朋友、追求放鬆等。但喝下去的,可能不只是酒,而是健康隱憂。

2025年07月16日 16:05

40歲重度白內障!台中女水晶體「整個乳白色」併發青光眼險失明

40歲重度白內障!台中女水晶體「整個乳白色」併發青光眼險失明

白內障是常見的老年眼疾,發生率隨年齡上升,但近來也有年輕化趨勢。台中一名40歲小嫻左眼模糊長達一年多,但因為身扛家中經濟重擔,生活忙碌,始終未就醫,直到最近視力惡化到幾乎看不見才至眼科求診。經診斷為過熟的白內障併發青光眼,水晶體嚴重混濁、質地太硬,手術也因此花了不少時間,最後置換人工水晶體後,小嫻才恢復視力。

2025年07月16日 15:36

遭女足抽血案波及 林口長庚聲明:子計畫獨立執行「均遵守規範」

遭女足抽血案波及 林口長庚聲明:子計畫獨立執行「均遵守規範」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換學分」醜聞,女足教練周台英被控以扣學分威脅學生配合研究抽血引發爭議,然而該研究計畫中成員驚見「護國神醫」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林瀛洲,林口長庚醫院今(16)日發布聲明指出,本研究為單一整合型計畫,各子計畫獨立執行其研究項目,林瀛洲所參與的子計畫,研究過程皆符合並遵守人體試驗委員會的規範。

2025年07月16日 15:33

1天抽3管血「連14天」!蘇一峰曝「等同抽掉全身15%」:絕對是傷害

1天抽3管血「連14天」!蘇一峰曝「等同抽掉全身15%」:絕對是傷害

國立師範大學女足隊教練周台英,去年遭爆強迫隊員配合研究抽血,並以學分作為要脅,但校方卻未積極處理,引起各界輿論撻伐。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斥責,正常人不會去連續抽血,估算約抽了全身15%的血,此舉一定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2025年07月16日 15:14

無糖飲料未必比較健康?最新研究「糖尿病風險」恐飆升129%

無糖飲料未必比較健康?最新研究「糖尿病風險」恐飆升129%

糖尿病在台灣已非高齡族群的專利,甚至正加速向年輕人蔓延。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台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50萬,等於每10人中就有1人受影響。

2025年07月16日 15:1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