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靜脈曲張「小蚯蚓」會噴血?糖尿病足變色會截肢? 銀髮族傷口危機大公開



每日健康

圖文/每日健康
採訪報導/郭家和

阿嬤靜脈曲張會噴血?如何改善才是根本

銀髮族長者常見有血液循環不佳、下肢靜脈曲張等問題,甚至久坐久站還會導致靜脈曲張血管破裂出血?台大醫院鄭乃禎醫師指出,靜脈回流需要靠肌肉與瓣膜活動,一旦瓣膜閉鎖不全,或是中央靜脈壓力過大,就會增加回流難度,導致血液淤積在下肢,形成浮腫狀的靜脈曲張,也更容易產生傷口,還會有出血的可能性。

三軍總醫師王志信醫師提醒,照顧靜脈曲張最主要的方式是穿著彈性襪,更嚴重者需要施打硬化劑治療,假若有血管問題還需由心臟血管外科評估,是否有血管栓塞以及是否需要使用抗凝血藥物,才能改善靜脈曲張的情況。

每日健康

糖尿病足沒處理好恐截肢?傷口難癒合看顏色就知

另外,現代人糖尿病比例高,家中若有中、高齡糖尿病患者,也必須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由於糖尿病會引發神經病變,導致感覺遲緩、血液循環不佳、傷口難癒和。王志信醫師指出,臨床上針對糖尿病足的患者,第一要評估是否有血管問題,第二要注意周邊神經問題,如果兩種病變都有,務必要每天檢查腳有沒有出現傷口,有傷口務必馬上處理。也要選擇適當的鞋子,適應糖尿病人的足弓變形。

鄭乃禎醫師則提醒,糖尿病足的患者應該經常修剪指甲,避免指甲內嵌造成甲溝炎,小的傷口要積極治療,避免傷口擴大後難以處理。此外,從糖尿病足傷口表面狀態也能初步判斷,黃色傷口偏向壞死型、黑色傷口則可確定已乾硬壞死,紅色傷口表示肉芽組織正在生長、癒合。很多患者送醫時已呈現黃色腐肉傷口,就必須先做局部清創拿掉腐肉,並考慮使用抗生物膜的敷料,以及合併使用水凝膠,促進黃色腐肉的消解。

每日健康

不能只用OK繃 傷口敷料選擇大不同

敷料的運用也對傷口癒合程度有影響,鄭乃禎醫師指出,常見的OK繃只適合偏淺、偏小的傷口,只能隔絕傷口與外界的接觸。要促進傷口癒合則要使用先進的敷料。如果是傷口情形複雜的慢性傷口或有腐肉者,可用水凝膠或抗生物膜的製劑。還有一些高滲出液的傷口會給患者帶來不少煩惱,比如傷口碰水導致爛爛的,這時就可以選用具吸收滲液功能的泡棉敷料。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不是退化!翁膝蓋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不是退化!翁膝蓋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膝關節疼痛竟是「結核菌」引起!74歲賴先生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檢查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安排住院並多科會診,結果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膝關節案例較為少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不到一成。

2025年11月27日 14:44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