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隱藏癌王「小細胞肺癌」難活一年 化療合併免疫治療突破瓶頸

小細胞肺癌治療新生機

每日健康/郭家和

隱藏癌王小細胞肺癌 高復發率存活率僅6%

國內外名人傅達仁、賈伯斯紛紛因胰臟癌辭世,5年存活率僅有9%的數據,使胰臟癌一躍成為國人心中的癌王。實際上,佔國人十大癌症首位的肺癌種類不一,其中「小細胞肺癌」5年存活率僅有6%,過去擴散期平均存活甚至僅有4.9個月,惡性度之高更在胰臟癌之上。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小細胞肺癌比非小細胞肺癌更險惡,平均存活期極少超過一年。過去20年間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進展,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卻有如「原地踏步」,直到化學治療併用免疫治療的治療方法出現,有助於突破小細胞肺癌的防治瓶頸。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處長李岡遠指出,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前者以肺腺癌發生率高而較為民眾熟悉,後者佔整體肺癌人數高達10%左右,且與抽菸的關係重大,台灣每年約有1000例病人。李岡遠說明,非小細胞肺癌如肺腺癌等,可用標靶治療等藥物選擇,但小細胞肺癌過去一直沒有標靶治療可用,僅能採取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一旦復發後再投以第二線藥物,治療效果就非常不理想。

李岡遠強調,小細胞肺癌五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是惡性度更不可小覷的「癌王」。小細胞肺癌在切片下顯示為一顆一顆的微小腫瘤細胞,細胞核外的細胞質相當稀薄,屬於神經內分泌瘤,具有四大高惡性特徵,包括發現時多為晚期,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96%病人不適合手術;其次,小細胞肺癌非常容易發生腦部與骨頭轉移;第三,小細胞肺癌生長速度快,30天內可增生至2倍大小;第四是高復發率,小細胞肺癌病人大部份在半年至一年後就會有復發現象。不過,新的研究發現,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有助於突破小細胞肺癌過去的治療瓶頸,1/3患者存活超過一年半,未來免疫療法是否能在小細胞肺癌病人身上發揮長尾效應,值得密切觀察。

陳崇裕醫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陳崇裕醫務秘書指出,中部肺癌發生率全國居冠,與人口老化、抽菸、空污都有關。(圖/每日健康提供)

小細胞肺癌昔難活一年 化療合併免疫突破困境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陳崇裕醫務秘書指出,肺癌發生與人口老化、抽菸、環境污染都有關。雲嘉南地區因人口老化、空污與潛在抽菸人口比例,反映在中部地區小細胞肺癌標準發生率佔全國第一。從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統計來看,小細胞肺癌發生的年齡中位數在69歲,過去主要靠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但復發率高且存活率低,過去存活中位數僅有4.9月,

陳崇裕指出,小細胞肺癌病人確診可能因擴散與轉移,無法接受有效治療,2014至2018年確診的88人僅有53人可接受治療。小細胞肺癌兇險之處在於,在接受第一輪化療結束之後,存活人數可能低於50%,過去存活率極難超過5年。陳崇裕說明,過去的化學治療無法對小細胞肺癌達到良好治療,現在用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後,為病人帶來嶄新希望。臨床上就有80歲退休男性患者,因下背痛、食慾減輕、咳嗽等不明顯症狀就診,確診為第四期的小細胞肺癌,接受化療合併免疫治療後,初步取得良好治療效果,檢驗發現腫瘤明顯消失。由於小細胞肺癌發生率多為中、高年齡,研究顯採用化療合併免疫治療對這群患者而言有降低死亡風顯、增加存活期等優勢。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過去20年間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進展如空窗期。以往病人和家屬如果得知確診是小細胞肺癌,若為擴散期等於只有1個月壽命,侷限期也只有2、3個月,因此放棄治療的比例甚高。現在經過免疫治療的發現,終於為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帶來突破,可以延長病人壽命,惟從病人族群輪廓來看,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社經地位與發生年齡都較弱勢,呼籲未來主管機關應考量給付標準,早日讓小細胞肺癌患者獲得更好的照護與治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最兇乳癌治療曙光!國衛院、清大開發新藥 研究成果登頂尖期刊

最兇乳癌治療曙光!國衛院、清大開發新藥 研究成果登頂尖期刊

乳癌是女性常見癌症,尤其對三陰性乳癌患者而言,更是關乎生死的關鍵問題。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合作研究,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具細胞穿透性的KIF2C小分子抑制劑,可對抗讓癌細胞分裂的KIF2C,這項研究成果已於2025年8月發表於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的頂尖期刊《Developmental Cell》,代表台灣在抗癌藥物開發領域的重大突破。

2025年07月03日 13:14

40歲起篩檢大腸癌「死亡風險降4成」 台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40歲起篩檢大腸癌「死亡風險降4成」 台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國內大腸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前三,加上年輕化趨勢明顯,威脅不容小覷。台大醫院今(3)日公布最新社區研究成果,透過追蹤17年資料分析證實,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至49歲間,可以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死亡風險最高降低將近四成。

2025年07月03日 13:03

北榮「重粒子治療」突破500例 胰臟癌患者最多

北榮「重粒子治療」突破500例 胰臟癌患者最多

北榮重粒子治療突破500例!北榮表示,完成重粒子治療的500位癌症病人中,國人占90%最多,也有10%是專程來台灣治療的國際病人,治療癌別以最難治癒的「胰臟癌」為主,達到3成,其次為攝護腺癌、肝臟及肺臟等。

2025年07月03日 11:58

帥氣網球教練「喝一杯就醉」竟是癌症前兆!就醫已擴散至全身

帥氣網球教練「喝一杯就醉」竟是癌症前兆!就醫已擴散至全身

英國一名網球教練本來酒量不差,但先前他發現自己比以往更容易醉,且開始有奇怪的頭暈感,視力變模糊,脖子上出現一個腫塊,就醫發現是致命皮膚癌,並已擴散至全身,目前他仍在對抗癌症。

2025年07月03日 11:51

炸物鹹酥雞「搭配3物」可減少油脂吸收 營養師推:先吃地瓜

炸物鹹酥雞「搭配3物」可減少油脂吸收 營養師推:先吃地瓜

有人說,宵夜最愛的經典組合就是鹹酥雞配啤酒!但高油脂、高鹽分的宵夜,不僅容易讓人發胖,還可能增加心血管和腸胃問題的風險!那該怎麼辦?對此,營養師張語希就來教你幾招,讓你既能享受鹹酥雞的美味,又減少罪惡!

2025年07月03日 11:45

台北人10大死因「癌症連52年居首」 新冠死亡降7成

台北人10大死因「癌症連52年居首」 新冠死亡降7成

台北市衛生局今公布113年台北市十大死因,113年死亡人數計1萬9,734人,較112年減少821人(-4.0%),主要因COVID-19死亡減少754人(-72.3%),死因由「癌症、心臟疾病、肺炎」續居前3位,其中癌症已經連續52年居台北市十大死因首位。

2025年07月03日 11:43

男「陰莖環卡住生殖器」腫成象牙蚌 醫:嚴重恐變自宮

男「陰莖環卡住生殖器」腫成象牙蚌 醫:嚴重恐變自宮

一名50多歲男性病患去按摩店接受「特別服務」時,為延長勃起時間,在按摩小姐建議下使用金屬製陰莖環,事後卻卡住無法取下,導致生殖器嚴重腫脹、宛如「象拔蚌」。緊急就醫後,只能動用骨科專用鋼針剪將金屬環剪除,休養一週後才消腫恢復正常。

2025年07月03日 11:25

快訊/鄭文芳性侵潛逃遭通緝 台大院長批:台大之恥、醫界之恥

快訊/鄭文芳性侵潛逃遭通緝 台大院長批:台大之恥、醫界之恥

前台大醫院婦產科名醫鄭文芳涉嫌下藥性侵,卻在繳納40萬元保證金後出境未回,如今台北地院裁定,沒收其保證金並發布通緝。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3)日批評,鄭文芳做了最壞的示範,簡直是台大之恥,也是台灣醫界之恥,做錯事就應該要接受法律制裁,不管是作為醫師、老師,這都是最壞的示範,也辜負國家社會栽培。

2025年07月03日 11:2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