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容易累?比較喘? 竟是心臟功能出狀況

▲最近容易累?比較喘?竟是心臟功能出狀況。(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像馬達一樣,持續把血液打出去供全身器官使用。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黃世忠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的定義就是,從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供應不足,無法滿足全身器官的需求。這是一個供需的問題,供需失衡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造成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臟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心絞痛、心肌梗塞,另外還有心律不整、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等。心臟瓣膜的功能是讓血液朝一定方向推進,倘若瓣膜打不開,或者瓣膜關不攏,皆會影響心臟功能。所謂的心臟肌肉病變,是心肌纖維化導致心臟無力收縮,例如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臟變成很大顆、很無力。先天性心臟病、高血糖、高血脂、嚴重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有心臟疾病家族史,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心臟出狀況,全身都受害

為什麼心臟變大顆卻反而沒有力量呢?黃世忠醫師解釋道,正常時候血液從心臟打出去,然後由靜脈系統回流到心臟,要把血液打出去之前心臟要先放鬆,放鬆到要收縮前的狀態,叫做舒張末期,心臟內的血液若是100c.c.,用力收縮把血液打出去後可能只剩下30c.c.,也就是一次把70c.c.的血打出去。一般人正常心跳大約每分鐘70跳,每一分鐘的心輸出量就是70 X 70 = 4900c.c.。

當一個人的心臟沒力之後會代償,舒張時有更多血液回到心臟,比如說現在心臟擴大了,可以容納120c.c.血液,每次收縮還是打70c.c.出去,心臟裡留下50c.c.,我們會計算一個心臟功能的指標,叫做「左心室射出分率」,射出分率的意思就是原來100c.c.把血打出去後剩下30c.c.,射出分率就是70/100 = 70%。心臟擴大以後,同樣打出70c.c.,射出分率就變成70/120 = 58%。

雖然心臟變大顆,但是心臟功能卻愈來愈差,射出分率漸漸從70%、60%、50%,變成剩下20%。因為心臟變大顆是把心肌纖維撐開,收縮力道比原來差很多。

心臟衰竭初期通常有哪些表現?

黃世忠醫師指出,心臟衰竭症狀常見的有幾種,一個是呼吸困難。呼吸困難的程度不同,初期是休息的時候沒事,但是活動的時候會出現困難。原來爬三層樓不會喘,現在爬三層樓會喘,因為活動的時候身體需要較多血液供應,來不及供應就會喘,活動受限制。

心臟衰竭導致肺部積水的時候患者沒辦法躺平,要坐起來比較舒服,叫「端坐呼吸」。有時候是已經睡著了但在半夜喘醒,這叫做「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若肺部積水很嚴重,患者連坐著不動也會喘。肺部積水還可能造成持續性咳嗽,尤其是夜間咳嗽,患者的痰通常比較稀,甚至出現粉紅色帶點血液,跟肺部感染、肺炎、感冒那種濃稠的黃痰不一樣。

心臟衰竭症狀很多樣

患者會出現體液滯留,多餘的水分就滯留在體內,最常見的是下肢水腫,壓下去就會凹陷,有時候不只下肢水腫,還會往上腫到大腿、會陰部、腹部。如果水分滯留於腹腔內,可能造成腹水、肚子會脹,腸子也都腫腫脹脹,胃口就不好。當一個人出現水腫,體重會明顯增加,可能超過4-5公斤,就是4000-5000c.c.的水分。我們會請病患每天量體重,如果體重多一公斤,隔一天又多一公斤,通常都是水分滯留,長肉不可能長這麼快。如果已經出現水腫,就表示已有4-5公斤的水在體內。

因為心臟要推動全身血液循環,心臟衰竭時病患會疲倦無力,很容易累。當心臟血液供應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心絞痛,若腦部血液供應不足,還可能神智不清。

心臟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通常有兩個,一個就是心臟衰竭持續惡化,最後死於心臟衰竭,另一個是心律不整,他可能突然出現心室顫動或是心室頻脈,心臟就停掉,造成猝死。

究竟是老了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

黃世忠醫師提醒道,容易感到疲倦或走路會喘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老了、體力變差,其實我們可以由幾點來區分,第一是呼吸,如果是端坐呼吸、躺下去容易喘、睡覺時枕頭要墊很高、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這些較像心臟衰竭。下肢出現水腫也不是老化的現象。

心臟衰竭患者晚上睡覺會比較頻尿,因為心臟輸出量不足,白天腎臟製造的尿量比較少,到了晚上平躺睡覺,腎臟血流量增加,尿量就會相對增加。然而夜間頻尿跟攝護腺肥大的症狀相似,所以要綜合幾個症狀來評估。

心臟衰竭分四級

黃世忠醫師表示,美國紐約心臟學會把心臟衰竭分成四個等級,這是依照身體活動會不會受到限制來分級。

心臟衰竭第一級,身體活動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限制,從事日常活動不會引起疲倦、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症狀,心臟衰竭第一級幾乎沒有症狀。

心臟衰竭第二級,活動輕微受到限制,從事日常活動大概沒有什麼問題,譬如說爬一、兩層樓梯、掃地、吃飯、洗澡等都沒有問題,但是做劇烈運動的時候,就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疲倦、心絞痛等症狀。

心臟衰竭分四級

心臟衰竭第三級,活動受到限制更嚴重,只要從事日常活動可能都有困難,但是他休息的時候可以緩解,只要不動休息,症狀可以緩解。患者可能連刷牙、吃飯、洗澡都會有症狀,只能躺著休息。

心臟衰竭第四級,患者連在休息狀態也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絞痛這些症狀,幾乎沒辦法做任何活動。

心臟衰竭第四級的患者通常都會住院,至於第一級的病患常常自己不曉得,因為不太有感覺,而不會就醫。

好好治療,心臟功能有機會進步

黃世忠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患者因為喘、腳水腫去就醫,這才發現心臟功能已經很差,射出分率大概只有20%,心臟很大,可能要考慮心臟移植,然而換心不容易,器官來源非常有限,所以他覺得沒什麼機會。

其實,心臟衰竭的治療近年來有長足進展,這位患者在接受幾個月的治療後,他的心臟射出分率就從20%漸漸增加到30、40、50%,我就告訴他說應該不用換心了,他也可以回到日常活動,從原來心臟衰竭第三期到第四期,回到大概第一期,看起來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貼心小提醒

黃世忠醫師再次強調,若有躺著會喘、半夜突然喘醒、半夜一直起來尿尿、咳個不停等症狀,可能要考慮是心臟衰竭的問題,務必盡早就醫,盡早接受治療。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越睡越疲倦?心臟衰竭可能已經找上你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熬到3點才睡!48歲男腦中風右側癱 「電擊腦袋」1個月後能走了

熬到3點才睡!48歲男腦中風右側癱 「電擊腦袋」1個月後能走了

高雄一名48歲謝姓上班族,下班後喜歡東摸西摸,每天都熬夜到凌晨2、3點才肯睡覺,今年6月在上班時間突然右側肢體癱軟、臉歪嘴斜口水流不停,被同時送往醫院就診,檢查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謝先生住院時間都仰賴他人照顧,轉入復健部病房後,經醫師評估接受重複經顱磁刺激並搭配職類復健,1個月內已能行走,並獨立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動。

2025年10月16日 17:15

假日急症中心11/2上路 選定「六都14地點」收治5類患者

假日急症中心11/2上路 選定「六都14地點」收治5類患者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仿照日本開設「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健保署今(16)日表示,UCC確定11月2日試行上路,目前六都已經有14個地點申請,規劃只有週日與國定假日開診,看診時間從上午8點到凌晨12點。根據就醫指引,包含發燒、簡單傷口等5類情況的患者,可以先到UCC就醫處置,不用到大醫院耗時等待,部分負擔花費最多可省下600元。

2025年10月16日 16:07

不能只靠「煮飯少加水」!農糧署揭3招飲食法控血糖

不能只靠「煮飯少加水」!農糧署揭3招飲食法控血糖

控制血糖,不只是「煮飯少加水」!農糧署指出,煮飯減少加水量雖可影響升糖指數,但無法單靠此法控糖,真正關鍵在於升糖負荷與整體飲食結構。尤其均衡攝取蛋白質、蔬菜與主食;控制份量,少量多樣攝取;搭配雜糧、糙米或冷飯,才能穩定血糖、維持健康。

2025年10月16日 15:40

假日急症中心11月試辦 醫界籲設「排班、津貼」機制

假日急症中心11月試辦 醫界籲設「排班、津貼」機制

為紓解急診壅塞,健保署將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UCC)試辦計畫,協助分流輕症患者。對此,醫界認為,基層診所醫師本就承受長時間門診與人力短缺壓力,若假日再加入輪班,恐形成「假日負擔再分配」的問題,健保署應同步建立合理的津貼補償機制與彈性排班制度。

2025年10月16日 15:28

醫師曝乳癌治療趨勢 慢性病化、與病共存不是夢

醫師曝乳癌治療趨勢 慢性病化、與病共存不是夢

50歲的惠惠(化名)笑著說出這句話,語氣輕柔卻篤定。誰能想到,眼前這位頂著俐落短髮、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女子,兩年間先後挺過乳癌與腦轉移,如今仍背起行囊,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用愛與勇氣陪自己走完每一段路。

2025年10月16日 15:06

加熱菸將上市 國健署警告「茶會、開箱分享」都違法

加熱菸將上市 國健署警告「茶會、開箱分享」都違法

國內近期將開放通過審核的加熱菸上市販售,國健署今表示,任何的菸品都不可以茶會、餐會、說明會、網路直播、開箱分享使用心得,這些都是違法的行為。而有關加味菸、菸品添加物,後續草案公布會用「成分」去做公告,等後市場管理機制完備後就會依程序公告,到時候所有的菸品,包含紙菸、加熱菸,全部都一體適用。

2025年10月16日 13:57

嬰染RSV「呼吸冒狗吠聲」慘住院10天 醫:死亡率比流感高5倍

嬰染RSV「呼吸冒狗吠聲」慘住院10天 醫:死亡率比流感高5倍

流感疫情處於高點,家有新生兒家長要當心流感新冠夾擊,還要注意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今(16)日提醒,新生兒感染RSV後的急診與住院率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也比流感高出5倍,更是造成一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的主因之一,除了應響應政府完成「左流右新」接種疫苗以外,也應該積極預防RSV。

2025年10月16日 12:24

紙菸、新興菸品都傷身 國健署示警短時間就釀3大危害

紙菸、新興菸品都傷身 國健署示警短時間就釀3大危害

菸害不可忽視!國健署指出,尼古丁具有強烈成癮性,且會刺激交感神經,讓心跳與血壓上升,使心臟與血管更吃力,在呼吸、心血管與運動表現等功能指標上,短時間內就能看得出健康差異,包括「呼吸功能下滑、耐力與爆發力變差、恢復變慢」。

2025年10月16日 12:2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