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臟健康嗎? 從這8地方check隱藏毛病



圖文/常春月刊

日前藝人劉真驚傳不治離世,享年44歲,其當時入院治療主要是因為主動脈瓣膜狹窄。這個消息除讓外界對於劉真感到相當不捨之外,最令大多數人驚訝的是為何看似健康又有舞蹈習慣的她竟有心臟健康上的問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以此例來說,主動脈狹窄就是屬於瓣膜性心臟病,常見於老年人與老化相關,隨著年齡增長瓣膜老化出現鈣化;若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則與先天瓣膜異常有關。

以心臟的結構來看,心臟分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個部分,其中以左心室最重要,擔負了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部位的主要功能;主動脈瓣是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若瓣膜口狹窄就會引起心臟負荷增高,長時間下來就會造成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分成四個階段,若達到第四級的時候平均五年存活率只剩下50%,死亡率比癌症還高。美國心臟協會將心臟衰竭分成四個階段: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仍居榜上排名第二位,奪去21,569條寶貴的性命。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疾病發作會影響心臟運輸血液功能,嚴重時還會有猝死的可能。若身體出現異常疲倦、胸口有壓迫感、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或急促、心悸、不明原因暈厥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當心是否是心臟出了毛病。

蔡聰聰提供8項常見檢查方式可用來檢視心臟的健康狀態:

1、理學檢查:藉由聽診依照受檢者心跳是否正常或是否有雜音,判斷是否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臟病等問題。

2、胸部X光:檢查患者心臟的情形,看心臟是否變大等。

3、心電圖:可以發現左心房以及左心室肥大,可搭配其他診斷方式增加準確度。

4、心臟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可以看出心臟結構、瓣膜的厚度、鬆弛以及脫垂的程度,二尖瓣閉鎖不全的嚴重度,評估左心室肌肉的收縮功能以及心房心室是否擴大、心臟幫浦功能是否正常等。

5、運動心電圖:藉由受檢者在運動負荷增加時,觀測心電圖、心跳速度以及血壓之變化,了解心肌缺氧和心律不整的狀態,可做為評估心肌梗塞的預後。

6、心臟電腦斷層(CT):利用超高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可有效早期發現心血管疾病,評估冠狀動脈的鈣化班塊狹窄程度。

7、電腦斷層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需施打顯影劑再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的影像可得到良好的動脈顯影,可偵測動脈瘤、動脈 剝離、動脈硬化、狹窄和栓塞等疾病。特別是針對有三高問題或有冠狀動脈阻塞嚴重的族群,可能本人還未有明顯不適症狀,但可藉由檢測影像清楚觀看到心血管阻塞的嚴重程度。

8、心臟磁振造影檢查(MRI):磁振造影檢測不需注射顯彰劑及零輻射影響是一種對人體安全又精準的檢查方式。利用磁振造影檢測可針對心臟肌肉及瓣膜做分析,還可測量心臟大小及精準計算心臟的收縮力,對於心臟組織測量較優於超音波檢測。

延伸閱讀:
心臟病不只會胸痛! 身體3部位會痛也是警訊
裝心室輔助器等換心續命! 心臟外科醫曝3大使用時機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病毒大亂鬥! 急診醫籲做2事

病毒大亂鬥! 急診醫籲做2事

近期醫院、診所病號不斷,讓臨床醫師直嚷「病患多到不像夏季」!急診兒科主治醫師黃士倫表示,最近病毒大亂鬥。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代理部主任田知學提醒,口罩戴回來,勤洗手做起來。

2024年06月27日 06:46

新冠又燒「孕婦插管送ICU」 台大醫:傳染力仍高

新冠又燒「孕婦插管送ICU」 台大醫:傳染力仍高

國內進入新冠第6波Omicron疫情!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預估這波高峰應該會提前在7月中旬發生。對此,台大婦產科仁醫施景中分享一起插管個案,「奉勸各位孕婦,還是趕快去打疫苗吧。」

2024年06月27日 06:17

止痛藥「最佳服用時機點」曝! 醫認證:效果可達80%

止痛藥「最佳服用時機點」曝! 醫認證:效果可達80%

止痛藥依照目的不同,使用的方式也不同。如果是因為疾病而需要規律服用止痛藥,例如普拿疼,建議每天以服用4次為上限,服藥間隔4~6小時,隨不隨餐服用都可以。

2024年06月26日 20:18

醫師公會稱診所無障礙「窒礙難行」 身障盟:當初他們說可行

醫師公會稱診所無障礙「窒礙難行」 身障盟:當初他們說可行

衛福部長邱泰源擔任立委時,帶頭反對醫療機構設置條例,而日前要彼此「互相體諒」的言論也受到外界批評。而醫師公會全聯會今(26)日發聲明表示,雖立意良善,但強制規定「有窒礙難行之處」。身障盟回應,2022年協商時就已經將標準降低,當初醫師代表參與討論,也是他們說可行的,且法規僅針對新設診所,「不曉得窒礙難行在哪?」

2024年06月26日 17:31

劉喬安自揭「淋巴癌末期」!醫:有些四期仍可根治 1情況快就醫

劉喬安自揭「淋巴癌末期」!醫:有些四期仍可根治 1情況快就醫

「太陽花女神」劉喬安自揭是「淋巴癌末期患者」。醫師表示,不是第四期就等於末期,因為有些淋巴癌第四期可根治,但有些在第一期、第二期就難以根治。醫師說,淋巴癌基本上沒有直接症狀,較相關的可能是體重莫名減輕、夜間盜汗等,但並非有症狀等於罹癌,建議民眾,若出現異於平常生活,且愈來愈厲害的情況,就要就醫檢查。

2024年06月26日 16:56

全台第一個性創傷心理諮商!蒲公英30周年獻「本土版陰道故事」

全台第一個性創傷心理諮商!蒲公英30周年獻「本土版陰道故事」

勵馨基金會「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今(26)日舉行30周年記者會,作為全國第一個專為性侵害倖存者提供深度心理諮商的機構,持續喚起各界對性暴力的關注,特別以讀劇方式獻上「本土版陰道故事」《拾蒂》。透過數據得知,超過半數性侵受害者為未成年,且近8成的未成年受害個案,到成年後才開始尋求諮商協助。

2024年06月26日 16:27

精神不足每天都好累?補充鷄精「肌肽」成份超給力 重啟活力思緒!

精神不足每天都好累?補充鷄精「肌肽」成份超給力 重啟活力思緒!

早晨匆忙出門,到公司才發現帶了便當卻忘了公事包,拿了咖啡杯卻落下了電腦,糟糕的體力讓你思緒完全當機,一早的工作思緒比桌上的文件還亂;下班後筋疲力竭,別說做家事、顧小孩,已經累到連看電視的力氣都沒有。這種持續的疲勞感彷彿身體裡裝了一個永不停歇的耗電機,讓體力和專注力大不如前,整個人被無情榨乾,竟不如一隻鳥來得有活力!

2024年06月26日 16:25

嘉義長庚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 降低巴金森氏症用藥

嘉義長庚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 降低巴金森氏症用藥

65歲的陳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已超過十年,隨著症狀的持續惡化,動作變得越來越遲緩,步態困難需要助行器的協助,每天服藥次數不斷增加。在嘉義長庚巴金森跨專科治療團隊的評估後,接受「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手術後第五個月的追蹤顯示,病情有了明顯的改善,除能夠使用輔具行走出門,更大幅降低服用藥物的種類和頻率,生活品質也因此大大提升。

2024年06月26日 16:04

新冠疫情第6波高峰 國健署長:6成以上死亡率和慢性病有關

新冠疫情第6波高峰 國健署長:6成以上死亡率和慢性病有關

國內進入新冠第6波Omicron疫情,上周增加817例新冠併發症通報,比前一周上升3成,疾管署研判高峰會提前至7月,9月預估會再有一波。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到,近期新冠門診量變多,大家也開始感到害怕,有6成以上的死亡率與慢性病有關,因此在慢性病的防治相當重要。

2024年06月26日 15:13

疾管署採購550萬劑「抗KP病毒」新冠疫苗 10月和流感一起開打

疾管署採購550萬劑「抗KP病毒」新冠疫苗 10月和流感一起開打

新冠疫情一波接著一波,而且面臨變異株不斷威脅,美國方面已建議藥廠更新疫苗株以KP.2變異株為主。疾病管制署今(26)日證實,將採購最新版新冠疫苗550萬劑,接種規劃也曝光!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新版新冠疫苗會於10月1日和今年度的公費流感疫苗一起開打,而且會分為兩階段,優先針對長者、學童幼兒、醫護防疫人員等高風險對象施打,以獲得最新保護。

2024年06月26日 13:3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