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如何避免鬼壓床? 醫生建議5種方法改善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相信不少人多少都有過鬼壓床的經驗,眼睛睜開但身體完全無法動彈,想叫也叫不出聲音,甚至有人眼角餘光更會發現到有黑影在旁徘徊,每當發生這種情況時總會讓人嚇出一身冷汗,特別農曆七月鬼門開的時候。不過這種情況其實在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症」或「睡眠麻痺症」,顧名思義就是在睡覺時出現了類似癱瘓或麻痺的情況。

鬼壓床的真相原來是...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林嘉謨醫師就表示,會發生睡眠癱瘓症,也就是俗稱的鬼壓床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睡覺睜開眼睛時,剛好處於「動眼期」,但身體肌肉卻還是處於無力的狀態,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好幾分鐘才會漸漸恢復。而也正因為只有眼睛可以動,全身肌肉卻無法動彈也叫不出聲音,這樣未知的恐懼也讓人容易直接聯想到被鬼壓床。

除了身體無法動彈、叫不出聲音以外,也有些人會有像是被摀住口鼻的窒息感,或是其他令人不適的情況出現,對此林嘉謨醫師則表示,這恐怕是因為身體無法活動再加上自己已經認定是鬼壓床了,心理感到害怕及焦慮就容易產生過度換氣,甚至感到窒息,因此也容易往「被鬼摀住口鼻」的方向做聯想。另外也不排除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可能,而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也容易影響身體健康,因此若有出現這樣的情況者,應盡早檢查確認為佳。

什麼樣的人容易出現睡眠癱瘓症?

對於鬼壓床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太累沒有元氣,自然就容易引鬼上身;而不少出差旅遊的民眾,則可能是因為忘了進房前先敲門等。在醫學上對於起因做解釋,或許或多或少真有一些關聯。林嘉謨醫師表示,鬼壓床通常容易出現在疲憊、睡眠不足、嗜睡的人身上,這些情況都讓人相當容易進入動眼期,若精神較為緊繃、敏感,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讓人出現眼動身不動的睡眠癱瘓症情況,而若是在睡覺前情緒就較為緊繃,懷疑房裡可能有鬼,那自然就更容易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5種方式有助改善睡眠癱瘓症

想要改善鬼壓床讓自己有個舒適的睡眠,方法其實也很簡單,林嘉謨醫師就表示,其重點就是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以及規律的睡眠時間。例如許多人習慣開著燈睡覺,這樣的方式其實對於睡眠就相較不利,因為有利於人體睡眠的褪黑激素是在黑暗中才會分泌的。而規律的睡眠時間則要留意,不論如何都應盡量讓自己可以睡上6個小時,盡量避免熬夜,如此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除此之外也應避免在睡前飲酒。而若這些方式都已經做到了,鬼壓床的情況還是無法改善的話,醫師則建議可以應適度懷疑自己是否有睡眠相關疾病,例如嗜睡症等,在求神拜佛、到廟裡拜拜收驚之前,也可以先至睡眠中心、精神科等相關門診做進一步的評估及治療。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疾管署日前才剛提醒流感季提早報到,診所醫師馬上「體驗」到流感威力。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在臉書分享,流感患者最近明顯增加,門診一天下來竟驗出8人A型流感快篩陽性,藥局的克流感等抗病毒藥幾乎開完,夜診結束後,連自己「喉嚨都有點痛痛怪怪的」。

2025年09月18日 12:32

45歲男動陰莖增大術死亡 衛生局證實「診所7次違規」不排除停業

45歲男動陰莖增大術死亡 衛生局證實「診所7次違規」不排除停業

北市中山區錦州街安和美診所17日再爆醫療事故,45歲男病患砸40萬元做「陰莖增大術」,不料疑似麻醉不當,在手術結束後失去呼吸心跳。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也證實,診所醫師過去已有七次違規紀錄,累計開罰新台幣27萬元,昨第八度前往稽查,又發現多項缺失,不排除處以停業處分。

2025年09月18日 11:44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為倡議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世界病人安全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也響應舉辦「病人安全週」,今年聚焦於為新生兒和兒童提供安全照護,呼籲病人安全意識應從孕育新生命的第一天開始,並一路延續至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讓守護成為全民共識。

2025年09月18日 11:15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長輩動作變慢或是走不穩,可能不是失智,而是跌倒撞到頭導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ICU醫師陳志金表示,「我們需要對跌倒的長輩多一點警覺,也需要多一點雞婆,多多關心周遭的人。」

2025年09月18日 11:10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上任後,針對醫護人力短缺提出3大解方,包括「開放外籍護左、高薪聘回流醫師和台大內急診醫師進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不過卻遭到聯醫醫師反感直言「勿以台大看天下」。他認為,這是相當不受尊重的安排,呼籲聯醫尊重自己的基層。

2025年09月18日 11:07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北市驚傳45歲男性在醫美診所接受「陰莖增大術」,疑麻醉不當,於術後死亡,操刀醫師為丁斌煌(原名丁立文、丁秉煌)。對此,有醫師指出,聽到姓「丁」馬上知道是哪位,他出事多次,且數度改名,敦促衛生機關加強防堵爭議醫師藉改名持續執業,也提醒民眾注意醫療院所有無完善的術後監測系統。

2025年09月18日 11:02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很多人早上趕上班上課,所以會不吃早餐。不過,營養師提醒,研究發現經常跳過早餐的人,糖尿病風險高 33%,就算體重一樣,風險還是高。另外,吃飯也要吃對時間,養成和生理時鐘同步的飲食習慣,不用刻意挨餓,也能幫助減重、顧代謝、降慢性病風險。

2025年09月18日 10:41

助台大急診轉診逾3700人 北市聯醫:樂見共同執業、跨院照護

助台大急診轉診逾3700人 北市聯醫:樂見共同執業、跨院照護

台大醫院急診壅塞是常態,規劃和北市衛生局、北市聯醫討論「共同執業、跨院照護」模式。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表示,與台大醫院急診已合作逾十年,合作延伸至住院病房,中興院區每月平均接收16位病人,和平院區則收治於一般病房,每月平均接收6.5位病人,只要病患願意接受轉診,成功媒合率可達9成。

2025年09月18日 10: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