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心房顫動易中風儘快治療莫輕忽 醫師圖文解說

▲心房顫動易中風。(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心悸,頭昏眼花,整個人很虛弱。」老先生撫著胸口抱怨道。

聽到這樣的症狀,醫師一定會將「心房顫動」列入鑑別診斷,因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65歲以上,約4%的人有心房顫動;80歲以上,約10%的人有心房顫動。

正常的心臟跳動會由右心房裡的「竇房結(sinoatrial node)」啟動,竇房結放電後,電流快速傳遞,使左心房、右心房收縮,接著電流經過「房室結」,再讓左心室、右心室收縮。心房收縮能推動血流進入心室,心室收縮則推動血流進入主動脈及肺動脈。

心房顫動增加五倍中風機會

心房顫動發作時,心臟的節律不再由竇房結掌控,而是在心房壁上與肺靜脈附近出現不穩定放電,紊亂的放電讓心房像顫抖一般,持續抽動,無法規律收縮。

「心房顫動使心房失去功能,無法有效地把血液推進心室。當血液滯留在心房裡,便可能形成血塊。」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葉勇信醫師表示:「若血塊剝落,流入心室,便會隨著血流送進主動脈,造成大麻煩。」流入腦部血管的血塊,可能造成阻塞,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罹患腦中風的患者中,約有2~3成與心房顫動有關,常導致失能、死亡。

什麼是心房顫動

簡單來說,心房顫動時心臟不協調又快速地收縮,變得很沒效率。由於血流不順,將會於心臟內形成血塊,當血塊進入血液循環,就可能塞住各個器官的動脈,塞住腦部血管,就是腦中風;塞住腸道血管,就是腸中風;塞住腎臟血管,就是腎臟中風;塞住腿部血管,就是肢體中風。

此外,長期心房顫動讓心臟變得很沒效率,容易引發心臟衰竭。若不治療心房顫動,患者因為心臟因素死亡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中風的機會更是高達四倍。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輕忽心房顫動,直到中風時才發現問題出在心房顫動。

哪些人容易罹患心房顫動?

葉勇信醫師說明道,年紀愈大發生心房顫動的機率就愈高,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長期沒有控制時,更容易出現心房顫動。

其他各種心臟疾患,像是心臟瓣膜問題、心肌肥大、曾有心肌梗塞,或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肥胖、糖尿病的患者,也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機率。

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

心房顫動發作時,患者最常注意到的症狀是心臟加速亂跳、急速又不規律、激烈撞擊著胸口,且伴隨著無力、頭暈、喘不過氣、冒冷汗。然而,也有近兩成的患者在心房顫動發作時沒有明顯不適。

「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沒有關係,因為無論心房顫動發作時是否有症狀,都同樣有中風的危險!」葉勇信醫師提醒道:「只要發現心房顫動,就需要積極治療。」

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

確定診斷後,醫師會先給予藥物治療,希望可以「控制心跳節律」或「控制心跳速度」。

心房顫動該如何治療

「服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約三成患者能控制得不錯,」葉勇信醫師指出:「但有七成患者還是會出現心房顫動,而且藥物的副作用比較明顯。」

由於目前單純用藥物控制節律的效果有限,部分患者接受藥物治療之後效果不彰,症狀依舊明顯,這時就要考慮導管手術。

心房顫動的微創導管手術

葉勇信醫師解釋道,導管手術是利用心導管的方式針對心房組織做治療。因為,心房顫動的原因是心房肌肉胡亂放電,若能處理掉胡亂放電的部位,就可恢復由竇房結發號施令,心臟跳動就能回到正常狀態。

心房顫動的微創導管手術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醫師會從股靜脈插入導管,一路延伸到心房裡,偵測出胡亂放電的部位後,便會利用不同的方式,像是射頻、雷射、或冷凍等方式,來破壞胡亂放電的組織,使其無法再傳送異常電位訊號。

「當患者常常因為心房顫動¬而胸悶、心悸、喘不過氣,或相對來說還算年輕,小於六十歲,就可以考慮微創手術治療,早期治療的成功率可達八成。」葉勇信醫師建議道:「另外,當患者有心臟衰竭的問題時,也要趕緊利用微創手術治療心房顫動,有助改善患者的存活率。」

目前心房顫動的微創手術有兩種常用的方式,一種是「傳統電氣燒灼術」,利用射頻消融加熱的方式來處理異常放電的心肌。因為是點狀燒灼,疼痛感較明顯,會比較花時間,也很考驗醫師技術。

另一種「冷凍球囊消融療法」是近年來發展出的治療方式。醫師會於患者鼠蹊處創造一個小切口,從股靜脈穿進一條細長、有彈性的管子,延伸進到右心房,並於心房中膈做穿刺,讓冷凍球囊導管進入左心房與肺靜脈的相接處。

確定好位置後,會將液態氣體注入球囊裡,球囊鼓起後暫時塞住肺靜脈開口。球囊的溫度很低,所以能夠藉由冰凍製造一道連續性的環形疤痕,以隔絕肺靜脈內不正常電生理訊號傳導到心房,避免心房顫動的發生。

及早治療可改善症狀,漸少中風危險

「微創手術的目標就是肺靜脈開口那一圈異常放電的組織,傳統電氣燒灼術要一點一點的處理。」葉勇信醫師解釋道:「冷凍球囊則是一次冷凍一整圈,幾分鐘便可處理完畢。」

整體而言,傳統電燒需要費時三至四小時,冷凍消融則通常於一至二小時內完成,患者在手術中的不適感較低。

傳統電燒與冷凍消融的成功率相當,做完後有八成的患者能顯著改善症狀,有六成的患者不再復發心房顫動。

及早治療可改善症狀,漸少中風危險

在過去,當患者年齡較大,身體狀況不佳時,醫師顧慮到傳統射頻燒灼手術的風險較高,可能會傾向以藥物治療,但藥物的效果有極限,患者經常無法滿意自己的生活品質。

「之前有位老先生,平常需要洗腎,心房顫動一發作就很喘。」葉勇信醫師回憶道:「若要用射頻燒灼方式處理,風險比較大,所以便採取冷凍消融的方式幫他處理心房顫動,追蹤半年多來都沒有發作,患者的生活品質提高許多,也減少了住院的機會。」

葉勇信醫師叮嚀道,發現心房顫動時一定要儘快治療,能改善症狀、減少中風的危險,而且治療成功的機會比較高。倘若無法控制心房顫動,患者務必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抗凝血劑,才能預防血栓形成!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預防心跳過慢、猝死的膠囊,無導線心臟節律器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長期吞軟便劑傷腸胃?食藥署分析5藥品成分:逾1周沒改善快就醫

長期吞軟便劑傷腸胃?食藥署分析5藥品成分:逾1周沒改善快就醫

不少人便祕時都會自行購軟便劑,卻擔心長期使用會影響腸胃道功能。對此,食藥署分析5大常見軟便劑成分,另提醒若使用後症狀惡化,或者一周後仍未改善,就應近一步就醫診斷治療。

2023年03月23日 00:03

肚子瘦不下來?她驚吐「1招最有效」 不吃澱粉、仰臥起坐都錯了

肚子瘦不下來?她驚吐「1招最有效」 不吃澱粉、仰臥起坐都錯了

隨著氣溫逐漸上升,那被肥油包裹的肚子快要藏不住,只能瘋狂做仰臥起坐、不吃澱粉來消小腹嗎?事實上有些大家認知中「消肚子的方法」其實無用處,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營養師劉怡里分析2原因,透露「補充蛋白質」才是正確瘦肚子的好方法,蛋白質若吃不夠,恐當一輩子小腹婆。

2023年03月22日 22:01

美公布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 1紅色水果連續8年奪冠

美公布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 1紅色水果連續8年奪冠

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WG)2023農產品農藥殘留指南公布,最新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其中「草莓」已經連續8年獲得冠軍,且超過90%的草莓、蘋果、櫻桃、菠菜、甜桃和葡萄樣品檢測出兩種或多種農藥殘留,更發現了210種殺蟲劑,建議大家在清洗時,可以流水邊沖洗、邊浸泡共15分鐘,烹煮蔬菜時將鍋蓋打開,幫助減少農藥殘留。

2023年03月22日 21:09

一覺醒來下面涼爆!女友笑送「1驚喜」惹怒他 全場喊放生

一覺醒來下面涼爆!女友笑送「1驚喜」惹怒他 全場喊放生

一名男網友日前聚會喝到斷片,結果隔天醒來,震驚發現下體的毛全被剃掉了,這時女友一副得意的模樣,細數著剃毛的好處,還自豪地說「我剪得很棒吧!」讓他瞬間爆氣,覺得對方超不尊重自己。

2023年03月22日 20:24

16歲女「心悸手抖」!早晚1杯飲料 醫嘆:誘發免疫反應錯亂

16歲女「心悸手抖」!早晚1杯飲料 醫嘆:誘發免疫反應錯亂

甲狀腺亢進似乎是常聽到的疾病,但並不代表它是可忽視的小問題。醫師表示,一旦有甲狀腺亢進,可能會出現心跳、身體代謝變快或較怕熱等症狀。不過有醫師提醒,不要亂進補,以免誘發免疫反應錯亂導致亢進,因為一名16歲學生每天喝一杯參茶,結果出現甲狀腺亢進。

2023年03月22日 20:23

不愛洗澡?40歲↑「飄老人味」原因曝光 這2部位最濃郁

不愛洗澡?40歲↑「飄老人味」原因曝光 這2部位最濃郁

體臭與飲食有關,研究顯示,常吃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質食物較易散發體臭,如果在老人家身上就形成老人臭。李幼華表示,肉類和起司等乳製品食物,含有動物性蛋白質,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更為活躍,以致於有人說吃肉的人較易有體味,就是這個原因。

2023年03月22日 19:38

「生魚片吃多」體內1營養素狂被分解!恐致肌肉無力、心臟衰竭

「生魚片吃多」體內1營養素狂被分解!恐致肌肉無力、心臟衰竭

生魚片是日式料理店、餐廳Buffet中頗受歡迎的美食。不過營養師提醒,魚肉雖含有豐富營養素,但除了有寄生蟲疑慮外,吃太多還可能導致維生素B1缺乏,建議一周吃一次即可。

2023年03月22日 19:01

地瓜球10顆就飆400大卡!「愈壓愈膨脹」原理曝光

地瓜球10顆就飆400大卡!「愈壓愈膨脹」原理曝光

地瓜球又稱QQ蛋,是夜市常見小吃之一。不過你是否曾疑惑,為何地瓜球經老闆不斷擠壓後,便慢慢膨脹?營養師說明,其實是生麵糰內含有氣體,油炸時擠壓球體可驅趕油,使空氣進入的緣故。但一份熱量不低,還是要適量食用。

2023年03月22日 18:16

高風險口腔照顧執行率低 健保署扣減4.015億回歸安全準備金

高風險口腔照顧執行率低 健保署扣減4.015億回歸安全準備金

衛福部健保會今(22)日召開112年第2次委員會,討論各總額部門111年度執行成果。在中醫、牙醫、醫院與西醫基層中,僅牙醫、西醫基層在新醫療科技部編列預算未用罄,111年牙醫高風險疾病口腔照顧計畫執行率僅千分之8,餘下4.015億元依規定扣減,將退回安全準備金使用。

2023年03月22日 17:55

《菸防法》新法「健康風險評估」 通過13項審查才可賣加熱菸

《菸防法》新法「健康風險評估」 通過13項審查才可賣加熱菸

《菸害防制法》修法今正式上路,衛福部也同步公告加熱菸等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根據辦法規定,業者申請審查應提供「原料、添加物、加工方法、成癮性物質研究資料」等13項資料。

2023年03月22日 17:3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