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一圖就懂巴金森症十大警訊 醫師提醒最重要的是「日記」

▲ 巴金森症。(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林太太早,怎麼最近都沒看到林先生出來運動?」在公園走路時,方媽媽熱情地打招呼。

「他呀,最近都沒什麼精神、動作很慢。」林太太苦惱地說:「而且他走路都走很小步、走不快,拖拖拉拉的,我就沒邀他出來運動。」

「咦…他走路很小步?手會抖嗎?」方媽媽提醒:「如果有的話,要趕快去看醫師。我親戚也有類似的狀況,檢查發現是巴金森症,吃藥之後就有改善。」

「大家最熟悉的巴金森症症狀就是顫抖,其次是動作變慢、姿態前傾、步伐變小。」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兼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主任-吳瑞美醫師解釋:「有些患者因為動作慢、關節僵硬,可能會先到其他科別就診,最後才發現是巴金森症。」

在巴金森症初期時,患者動作會變慢,愈來愈不靈活、愈來愈僵硬。患者也容易出現顫抖,而且動作緩慢和顫抖的部位常是發生於同一個肢體。假使沒有多加注意,大約過兩年時間,巴金森症會影響到另一個肢體,造成更明顯的問題,走路也愈來愈小步。

巴金森症十大警訊

巴金森症常見的症狀還有面無表情、講話小聲、平衡困難、字體變小、關節僵硬、關節痠疼等,皆是需要留意的警訊,若出現2、3個徵兆,建議要就醫檢查。

如若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患者動作會愈來愈慢,拿杯子、湯匙也會抖得很厲害,很難進食、穿衣、洗澡,幾乎無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專人照護才行。

年齡愈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愈高

多數巴金森症患者的年紀超過50歲,屬於老化疾病之一。目前60歲的銀髮族裡,巴金森症患者約占了1%;當年齡提高到70歲,巴金森症患者的人數也會攀升,大約占70歲人口的2%。雖然男性、女性都可能罹患巴金森症,但男性患者人數略高於女性患者。

「利用健保資料庫來看,台灣至少有六萬多人罹患巴金森症。」吳瑞美醫師提到:「這是最保守的估計,有的文獻提到約八萬,甚至十四萬。」

巴金森症怎麼辦?

巴金森症是種腦部退化疾病,我們的中腦有塊叫做「黑質」的區塊,裡面具有多巴胺神經元,負責生產多巴胺到腦部其他區域。多巴胺很重要,它的功能就像是腦部神經系統之間的信差,無論是眨眼、拿東西、行走、吞嚥等各種動作,都需要多巴胺在腦內傳遞訊息。

吳瑞美醫師解釋,巴金森症患者腦部黑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提早退化,細胞數目減少,產生的多巴胺就不夠協調動作,因此患者會動作愈來愈慢,出現明顯的運動障礙。由於這些神經元並不是一夕間全部凋亡,通常要到喪失約六成神經元後患者才會表現症狀。

「巴金森症的治療,目前有三類型藥物,都與多巴胺有關。」吳瑞美醫師分析:「第一類就是直接補充多巴胺,第二類是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第三類則是分解酵素抑制劑。」

多巴胺分泌不足,導致動作障礙

直接補充多巴胺的部分,是利用「左旋多巴」這個藥物,吃進去會被轉化成能在大腦運作的多巴胺;第二類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能模仿多巴胺來刺激多巴胺接受體;第三類分解酵素抑制劑則是靠著抑制分解酵素,來減少多巴胺的代謝,相對提高多巴胺的濃度。

紀錄藥物反應,病人日記很重要

巴金森症患者剛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的時候,效果都很不錯,甚至有些患者能回復到日常的動作水平,看不出有巴金森症。然而隨著患者罹病時間愈久,腦細胞死亡數目愈多,藥物治療的效果就愈來愈不穩定。

「多巴胺是個藥效比較短的藥,藥效僅能維持五到六小時。」吳瑞美醫師說:「患者從本來一天吃三次藥,後來可能變成要一天吃四次、甚至五次。」

吳瑞美醫師提及另一個治療困境:「患者服用藥物,藥效發揮後,患者行動會像常人一樣;但當藥效退去,患者會突然僵在那裡,動作變得特別慢,並開始顫抖,步伐很小,走路拖步。」

這種有時「來電」,有時「斷電」的狀況,經常是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多年以後會遇到的瓶頸,時好、時壞的情形可能愈來愈頻繁。

患者經常會問,「如果增加多巴胺的藥量,是否就能避免斷電呢?」。

「我們不能一昧地增加多巴胺的藥量。」吳瑞美醫師提醒:「增加多巴胺藥量,雖然能讓動作不那麼慢,比較正常,但可能會激發一些不自主動作,例如讓人搖頭晃腦、手動來動去,甚至手舞足蹈像要跳舞那樣,稱為異動症(dyskinesia)。」

為了要了解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及平時的確切狀況,醫師會請患者紀錄「藥效反應紀錄表」。此紀錄表以半小時或一小時為單位,讓患者紀錄自己的吃藥時間,以及不同時間點的反應,何時「斷電」、何時「停電」、何時「暴衝」,都一目瞭然,回診時醫師就能根據藥效反應紀錄表來調整藥物。

改善巴金森症治療瓶頸

吳瑞美醫師說明,左旋多巴藥物屬於速效型,藥效來的快,但也去的快,可能服藥三小時之後藥物濃度就由升高到降的很低。如果在左旋多巴藥物裡加上一個特殊的酵素抑制劑,能減緩藥物被代謝的速度,讓藥物慢慢釋放,這時藥物屬於緩效型,比較慢才開始作用,但能維持較久的時間。

現在透過改變藥物動力學做出二合一藥物,一顆膠囊裡有三分之一是速效型,三分之二是緩效型,如此一來,前面靠著速效型部份釋放出藥效,後面靠緩效型維持藥效,藥物濃度可以維持五到六個小時,患者一天吃三到四次藥就能維持在較穩定的狀態,減少突然斷電、來電,時好時壞的狀況。

改善巴金森症治療瓶頸

「對一些有明顯來電、停電狀況的患者,或是罹病較久,一般藥物已經藥效轉弱的患者來說,就適合使用二合一的藥物控制病情。」吳瑞美醫師說:「同時有些研究也發現,若在罹病早期就開始使用這類二合一藥物,患者血中的藥物濃度會處在較平穩的狀態,比較不會出現不自主扭動。」

吳瑞美醫師回憶,之前有位五十多歲的巴金森症患者已罹病十多年,每天需要服用左旋巴胺五次,再加上多巴胺促效劑,但隨著病情愈來愈嚴重,多一點藥物就開始晃動,少一點藥物又僵硬到完全動不了,從平時可以撐拐杖,到需要坐輪椅,可說是每況愈下。後來替他更換成二合一藥物,體內多巴胺的濃度趨於穩定,一天最多服用四次藥物,就能保持整天活動正常,不會晃動,也不會僵硬到需要輪椅代步,生活品質獲得極大的改善。

貼心小提醒

巴金森症常見的症狀包括顫抖、行動遲緩、面無表情、走路碎步、平衡困難、講話小聲、字體變小、關節僵硬、關節痠疼等,大家務必多加留意,不要認為只是單純的老化,若出現2、3個徵兆,建議要就醫檢查,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顫抖、僵硬、動作慢 – 帕金森氏症(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寶林死者驗出「米酵菌酸」!是否會在台灣盛行 毒物科權威給答案

寶林死者驗出「米酵菌酸」!是否會在台灣盛行 毒物科權威給答案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28)日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在首名死者的檢體中驗出「米酵菌酸」,這也是台灣首度檢出。毒物科專家表示,過去都認為米酵菌酸中毒多發生在比較落後地區,若在台灣確認發生,確實有重要意義,也代表國內應該評估一些特定、高風險食材的米酵菌酸應該列入常規抽驗項目;但專家也認為,米酵菌酸中毒在台灣不至於頻繁發生。

2024年03月28日 22:31

毒素不會因洗滌、烹飪就被破壞!2狀況「米酵菌酸」會迅速繁殖

毒素不會因洗滌、烹飪就被破壞!2狀況「米酵菌酸」會迅速繁殖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件確定在死者體內檢出「米酵菌酸」,由於這是台灣首度檢出,外界也疑惑到底該毒素如何進入食物?對此,食藥署也提供詳細說明,並提醒米酵菌酸不會因為洗滌、烹飪就被破壞,所以要避免吃存放在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

2024年03月28日 22:24

全台唯一「米酵菌酸」標準品!王必勝:是彰化基督教醫院給的

全台唯一「米酵菌酸」標準品!王必勝:是彰化基督教醫院給的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在首名死者血液中驗到「米酵菌酸」,由於過去台灣並未發生過相關中毒事件,所以衛福部原本還要等購買的標準品到貨才能檢驗,但由於國內有一家醫院恰巧有購買,看到新聞報導馬上主動提供,才能讓中毒事件在短時間明朗。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也透露,提供的醫院是彰化基督教醫院,中央相當感謝。

2024年03月28日 21:54

寶林中毒案所有食材都要驗「米酵菌酸」 衛福部:下周可大規模檢驗

寶林中毒案所有食材都要驗「米酵菌酸」 衛福部:下周可大規模檢驗

寶林茶室中毒案首名死者的檢體檢出「米酵菌酸」,而這也是台灣首度檢出該毒素,衛福部表示,將針對患者、粿條等食材檢驗是否有「米酵菌酸」,目前包括台大法醫研究所、北榮毒物中心都有訂購檢驗標準品,預計下禮拜一會到貨,接下來可以做大規模檢驗。

2024年03月28日 21:19

死者驗出「米酵菌酸」!台大教授曝致命原因:全身細胞迅速失去能量

死者驗出「米酵菌酸」!台大教授曝致命原因:全身細胞迅速失去能量

寶林茶室中毒案致命真相曝光!在首名死者解剖的血液中發現「米酵菌酸」,台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表示,米酵菌酸造成最嚴重後果就是所有的「身體細胞瞬間失去能量」,所有細胞無法運作下,每個病患都有嚴重的肝臟衰竭、代謝性酸中毒等,因為因為無法代謝,導致全身腦部、心臟、肌肉全部都整個癱瘓。

2024年03月28日 21:01

寶林中毒案死者檢出「米酵菌酸」 王必勝:其餘住院患者都要驗

寶林中毒案死者檢出「米酵菌酸」 王必勝:其餘住院患者都要驗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死者也進行解剖釐清致命毒素。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解剖結果,確定在首名死者新北市39歲男的體內發現「米酵菌酸」,而這也是台灣首度檢出「米酵菌酸」,除了2名死者都要檢驗,其餘住院患者也都會一併檢驗。

2024年03月28日 20:51

快訊/台灣首度驗出!寶林中毒案首名死者解剖發現「米酵菌酸」

快訊/台灣首度驗出!寶林中毒案首名死者解剖發現「米酵菌酸」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死者也進行解剖釐清致命毒素。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解剖結果,確定在首名死者新北市39歲男的體內發現「米酵菌酸」。

2024年03月28日 20:47

突冒「6警訊」=血糖太高!勃起障礙也中了 不控制心腎病變

突冒「6警訊」=血糖太高!勃起障礙也中了 不控制心腎病變

許多看似常見的症狀其實都有可能是血糖高導致的結果。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許惠春醫師解釋,診所時常遇到病人是因為一些不具特異性的症狀來求診,例如口渴、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性功能障礙、反覆感染或感冒長時間沒好等,經檢查才發現是高血糖所導致。

2024年03月28日 20:18

LIVE/寶林案解剖有新發現 衛福部最新說明

LIVE/寶林案解剖有新發現 衛福部最新說明

台北市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件,2名死亡個案今日進行解剖相驗,衛生福利部稍早通知將於晚間8點半召開記者會,並由政務次長王必勝主持,將說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最新進度。《東森新媒體ETtoday》將全程直播。

2024年03月28日 20:14

快訊/寶林案解剖有新發現!衛福部20:30臨時記者會

快訊/寶林案解剖有新發現!衛福部20:30臨時記者會

台北市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件,2名死亡個案今日進行解剖相驗,衛生福利部稍早通知將於晚間8點半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最新進度;王必勝晚間受訪表示,解剖個案檢驗結果有重大發現,避免外界過度猜測,讓民眾知道最新狀況。

2024年03月28日 19: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