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族群這樣吃才營養 腎臟專家解析

▲洗腎族群這樣吃。(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

「伯伯,你又變瘦了,這三個月體重下降三公斤呢!」腎臟科醫師殷殷叮嚀著患者,該病友無奈回應,「還沒洗腎前,大家都跟我說這個不能吃,那個要少吃,現在看到食物都不太想吃。洗完腎回家都覺得好累,沒什麼精神,更沒胃口。」不少洗腎患者在開始洗腎後,常抱怨精神不好,體力變差,吃東西也沒胃口,像上述這樣逐漸變瘦,愈來愈沒力的患者其實不在少數。

臺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任暨國立陽明大學唐德成教授解釋,「在血液透析(洗腎)過程中,會造成體內蛋白質流失,進而造成病友肌肉分解。肌肉分解後,胺基酸流失,患者身體將逐漸耗弱。」因此病友在開始洗腎後,攝取足夠營養變得格外重要,除了補充足夠蛋白質外,低升糖指數(GI)、低磷、低鉀等原則也需注意,若能選擇添加Omgea-3成分將會更好。

若病友因胃口不佳,無法從飲食獲得所需營養,這時經醫學實證及醫師們口碑推薦的洗腎病患專用營養補充品則成了患者的新選擇,不只使用方便性高,更有助於洗腎病友作為代餐或洗腎後的營養補充品,且經病友試用結果顯示,飲用含有上述五大指標的洗腎病友專用營養補充品約八天左右即可感覺到體力增加,讓病友有充足的力氣面對洗腎。

洗腎洗掉代謝廢物,同時也流失蛋白質

唐德成教授解釋,洗腎的主要目標是排出體內的含氮廢物,如尿素氮、尿酸、肌酸酐等,但同時也會造成蛋白質流失、增加蛋白質分解,甚至減少全身蛋白質的合成。

唐德成教授說明,蛋白質對人體相當重要,無論身體要製造肌肉、修復組織,都需要蛋白質。而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可以把胺基酸想像成樂高積木的零件,胺基酸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就能形成各式各樣不同功能的蛋白質。我們的身體僅能製造部分胺基酸,那些無法由身體製造的胺基酸,則必須從飲食中獲得,當我們吃進蛋白質類食物,身體就會將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以利我們的身體製造出各種蛋白質。

血液透析幫助維持生理機能

洗腎前後蛋白質需求量大不同

唐德成教授說,當腎臟功能欠佳時,身體代謝蛋白質所產生的含氮廢物會累積在體內,為避免累積過多含氮廢物,建議尚未洗腎的慢性腎臟病病友,應限制每天蛋白質的攝取量,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約0.6~0.8克蛋白質即可,以減少體內含氮廢物的積留;一旦進入洗腎,概念則完全不同,因洗腎不僅會帶走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廢物,還可能帶走胺基酸、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如B1、B6、B12與葉酸等,因此患者除了需攝取更多蛋白質,以彌補洗腎流失的蛋白質,還要注意其他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營養補充。病友開始洗腎之後,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攝取1.2克蛋白質,大約是洗腎前的兩倍。

唐德成教授表示,慢性腎病變的病友進入到洗腎階段後,一定要改變飲食習慣,除了要補充更多的蛋白質,還要注意熱量與微量元素。唐德成教授指出:「洗腎病友的熱量需求是每天每公斤體重約30到35大卡。」也就是說,一位60公斤的病友,每天要吃進1800到2100大卡,這樣的量並不算少。但許多洗腎病友同時患有糖尿病,若吃的熱量太高,糖尿病管理不好,長期下來新陳代謝功能會出現障礙,因此要記得選擇低GI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品,才能在補充熱量的同時做好糖的管理。而臨床實驗證實,以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補充熱量,讓病友營養更充足。

蛋白質攝取要根據腎功能調整

洗腎病友補充營養,醫師教你這樣吃!

唐德成教授提到,病友洗腎後體內蛋白質與熱量不斷耗損,將變得虛弱,為了應對洗腎帶來的體內胺基酸流失與體力下降,腎友與家屬們一定要重視營養,且及時改變飲食觀念,不能再延續未洗腎前低蛋白飲食習慣。開始洗腎之後,從飲食中補足所需蛋白質、熱量與微量元素,也要特別注意磷、鈉、鉀的攝取量。由於洗腎病友胃口常常較差,建議病友可調整飲食順序,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與澱粉類,避免蛋白質攝取不足,並多吃豆類、堅果、蛋類和肉類等優質蛋白質。鮮乳、起士等乳製品雖富含蛋白質,但磷含量較高,且無論全脂、低脂、或零脂肪鮮乳,磷含量都一樣高,不建議洗腎病友食用;加工肉品也應盡量避免,才不會吃進過多的鈉。

洗腎患者補品別亂吃,營養補充遵守5腎利指標!

唐德成主任提到,面對胃口不佳的洗腎病友,家屬可能會買補品或中藥燉湯提升患者體力。但洗腎病友並不適合一般的養生觀念,當腎功能受損,身體排除廢物與調節體液的功能不全時,看似養生健康的補品,很可能含有過高的磷、鈉、鉀,而使洗腎患者身體不堪負荷。例如民眾常作為補品的雞精,鹽分其實很高,假使為減少鈉含量,而在製作過程中使用鉀離子代替,即可能造成患者攝取過多鉀元素而引起身體不適;由各種中藥製成的燉湯,不僅會讓患者攝入較多的水份,甚至也可能因為過量電解質而藏有磷、鉀元素攝取過多的危機。

唐德成教授點出,若洗腎患者實在吃不下,無法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營養,可考慮使用洗腎病友專用營養補充品代替。這類營養補充品除了方便攜帶,內含洗腎營養補充所需注重的五腎利營養指標:適當的鹽、低磷低鉀、低GI、適量蛋白質、添加Omega-3,不只提高腎友使用的方便性,且使用7、8天後感覺體力有所增加,如此有助於每天飲食無法攝取足夠營養的洗腎病友作為營養補充、維持蛋白質和熱量的營養來源,進而有充足的體力可面對洗腎。

透析腎友飲食重點

唐德成主任提醒,飲食管理是腎臟病預後關鍵之一,相較一般食品,洗腎病友專用營養補充品除了具洗腎所需營養外,選擇經醫學實證、有食藥署核准,且由國際藥廠所生產的腎友適用的營養補充品,才有品質保障。鼓勵洗腎病友可主動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才能讓洗腎生活也過得健康。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營養不良加速腎功能惡化,日常保養重點,腎臟醫師詳解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吃生菜沙拉小心反害身體更累!醫揪「4大營養黑洞

吃生菜沙拉小心反害身體更累!醫揪「4大營養黑洞

許多人午餐、晚餐常會選擇來一碗生菜沙拉當作輕盈的一餐。看似健康、清爽又不負擔,但邱筱宸醫師分享,在門診中,經常遇到女性朋友問:「醫師,我中午都戒掉碳水、改吃健康的生菜沙拉了,怎麼還是會經常感到整天疲倦沒力氣?」

2025年11月21日 13:13

寒流過後66歲男突腦中風 「一站式」治療2個月好轉出院

寒流過後66歲男突腦中風 「一站式」治療2個月好轉出院

台中市1名66歲許姓男子有登山健行習慣,健康狀況穩定,但今年初因一場寒流,許男起床後突感到頭暈、走路不穩,求診檢查後竟是腦幹梗塞性中風,經台中醫院腦中風團隊「一站式治療」,許男2個月後病情好轉出院,目前門診追蹤中。台中醫院提醒,近期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民眾要加強保暖。

2025年11月21日 12:40

「運動後拉筋」無法防痠痛 醫:睡飽吃好更有助恢復

「運動後拉筋」無法防痠痛 醫:睡飽吃好更有助恢復

不少人運動後常被規勸一定要拉筋以免肌肉痠痛,還強調這樣恢復會更快,但近年陸續有專家發現此非事實。復健科醫師王思恒今於臉書分享一項韓國研究,顯示運動後拉筋對於肌肉痠痛、肌力及之後的運動表現等,相較未拉筋均無差異,這也證實運動後若單做拉筋,對於生理恢復幾乎沒有幫助。

2025年11月21日 12:30

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需接受評鑑 抽脂、削骨、拉皮都納入

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需接受評鑑 抽脂、削骨、拉皮都納入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兩年PGY訓練,引發醫界討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1)日進一步說明,管理辦法除要求醫師,針對抽脂、削骨、拉皮等最高風險的醫美手術還將比照醫院,進行診所評鑑,為民眾的生命跟權益把關。

2025年11月21日 11:55

穿太厚私密處易搔癢 醫:外陰部有3症狀快就醫

穿太厚私密處易搔癢 醫:外陰部有3症狀快就醫

最近天氣轉涼,但女性外陰部搔癢問題,並未因氣溫下降而消失。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由於衣物變厚、環境較乾,相關症狀可能更嚴重;不少人可能選擇強忍,但搔癢若已影響生活,尤其外陰部出現「紅斑、疹子、突起」,應立刻就醫,以防可能有其他疾病。

2025年11月21日 11:31

染髮後2周最易褪色 專家:護色洗髮精+37℃溫水撐住亮度

染髮後2周最易褪色 專家:護色洗髮精+37℃溫水撐住亮度

許多人愛染髮,也常擔心髮色會因清洗、日曬、熱風與泳池氯氣而逐漸褪去。對於如何維持染髮效果,專家說,染髮後最容易在「第3天至第2周」發生明顯褪色,因此洗頭時可用護色洗髮精,並將水溫控制在 37°C 以下,這樣保養最能降低髮色受影響。

2025年11月21日 10:03

醫護打疫苗「守住病人也自保」 雙接種可強化醫療韌性

醫護打疫苗「守住病人也自保」 雙接種可強化醫療韌性

醫事人員長時間接觸病人及家屬,若未接種流感、新冠疫苗,除了個人感染風險升高,可能引發院內群聚,更將導致醫療人力不足,進而影響患者安全。醫師提醒,醫護打疫苗不只是個人意願,更是讓醫療體系穩定的重要選擇。

2025年11月21日 10:00

研究證實可降膽固醇!醫師推「1蔬菜」方便又營養:加在泡麵中

研究證實可降膽固醇!醫師推「1蔬菜」方便又營養:加在泡麵中

菜單裡的處方籤!婦產科醫師邱筱宸醫師指出,餐桌上常見的海帶芽,又稱裙帶菜,經研究證實有助於穩定飯後血糖與降低膽固醇,且富含多種營養素,不僅能為日常飲食加分,健康潛力也受到醫學界關注,像是她推薦的日常吃法,就是「加在泡麵中!」

2025年11月21日 01: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