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這不是感冒! 兒童氣喘四大特徵別忽略

▲氣喘。(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小安(化名)是一名就讀國小的小女生,被診斷出氣喘已有3、4年,且病況不穩定,平均每年住院多達3次以上。某次氣喘發作嚴重,甚至需插管,入住加護病房觀察。

收治該案例的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暨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教授姚宗杰醫師表示,面對氣喘嚴重發作,要留意幾個可能因素,包括藥物是否按時服用、環境過敏原是否控制良好,或患者病況屬嚴重型氣喘等。然而,小安在離開加護病房後,已依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並做好環境控制,但仍多次復發,經檢查後發現其屬於嗜酸性白血球過多的嚴重型氣喘。所幸隨醫學進步,現已有多款治療嚴重型氣喘的生物製劑,經與小安父母討論,醫師決定替她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姚宗杰醫師回憶,「小安使用生物製劑後,氣喘病況明顯改善,也不再反覆住院,後續生長曲線也顯示身高逐漸跟上同齡孩童。」

兒童氣喘不一定很喘!四大症狀是警訊

姚宗杰醫師指出,兒童氣喘症狀和感冒相似,常被家長忽略,兒童氣喘有四個典型症狀,包括咳嗽、喘鳴、胸悶、呼吸困難,若喘鳴聲明顯,較不會被誤認為感冒,但因小朋友氣喘嚴重度大多比成人輕,甚至有超過半數氣喘病童,發病早期可能無任何喘息呼吸偏快症狀,大多以慢性咳嗽來表現。

姚宗杰醫師說,氣喘屬於過敏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種,八成以上氣喘兒童可能同時罹患過敏性鼻炎,經常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這些狀況都讓氣喘和感冒不易區分。

兒童氣喘不一定很喘!四大症狀是警訊

姚宗杰醫師說明,兒童氣喘四大特徵為「咳很久、半夜咳、變天咳、跑步咳」。常見的感冒可能伴隨喉嚨痛、發燒,即便不治療,約1至2週即痊癒,故若咳嗽持續數週以上,便要提高警覺。此外,大部分感冒是整天都咳,不會有時間性;氣喘則是早晚較明顯,尤以夜間咳嗽特別厲害,天氣變化時,吃冰、運動跑步後也容易咳不停。

「倘若有久咳、半夜咳、變天咳、跑步咳這幾個特徵,可能就不是單純的感冒!應及早至過敏氣喘專科檢查。」姚宗杰醫師補充,「兒童氣喘比例頗高,據台灣健保資料庫,2000至2007年資料顯示,20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被診斷為氣喘的比例為15.7%。我們曾於2011年發表研究,基隆地區5到18歲,共五千多名學童,曾被醫師診斷氣喘的比例約1成。因還有部分患者未被正確診斷,故罹患氣喘的比例可能更高。」

及早接受正確治療,兒童氣喘有機會緩解

姚宗杰醫師解釋,氣喘若能及早發現,穩定接受治療,許多病童的氣喘將有機會獲得緩解。「過去的錯誤觀念認為『罹患氣喘人生就變黑白』,其實並非如此。」姚宗杰醫師說明,兒童氣喘好好配合醫師用藥控制,僅約1/4的患者持續到成年,約3/4的患者可能於成年前達到緩解不再復發。姚宗杰醫師強調,面對兒童氣喘,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氣喘不能等它自己好,一定要正確且穩定控制,才有最高的機會緩解。

精準化治療時代來臨 依患者病況挑選合適藥物

姚宗杰醫師提到,臨床上氣喘可分為5個等級,前3級遵從醫師指示使用較低劑量用藥即可控制。若控制不佳,進展至第4級或第5級,即為嚴重型氣喘,需使用較高劑量或合併多款藥物。

精準化治療時代來臨 依患者病況挑選合適藥物

「臨床上我們擔心是嚴重型氣喘,會需較高劑量的吸入型類固醇,必要時還要使用口服類固醇。」姚宗杰醫師說,「據統計,兒童嚴重型氣喘患者比例約5%,平均20個病童中就有1個。」嚴重型氣喘會使肺功能受限制,睡眠、學業、生活品質等層面都受影響。而口服類固醇副作用較多,長期使用恐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糖尿病、腸胃道出血、容易感染、骨質疏鬆等症狀,兒童患者若長期使用高劑量口服類固醇,甚至恐影響成長發育。

姚宗杰醫師提及,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已有多款生物製劑適用治療嚴重型氣喘。「嚴重型氣喘又可細分不同類型,有些人是免疫球蛋白E(IgE)發炎為主;有些人則是嗜酸性白血球過多,針對不同類型的生物製劑也陸續誕生。」姚宗杰醫師分析,「生物製劑的優點是可精準抑制某些異常發炎,而非全面抑制免疫系統運作。舉例來說,類固醇就像大型炸彈,破壞範圍大、副作用較多;而生物製劑則類似巡弋飛彈,能單獨攻擊某一目標,效果精準且顯著,副作用亦較低。」生物製劑對於像小安這樣嚴重型氣喘的患者很有幫助,治療成效佳,及早使用生物製劑除有效控制氣喘,降低急性惡化機會,也可避免因長期服用口服類固醇的副作用而影響病童成長與發育

姚宗杰醫師補充,目前生物製劑有2至4週打一針的不同選擇,建議嚴重型氣喘患者家長可帶病童至住家附近醫療院所,抽取1至2毫升血液即可確認嚴重型氣喘類型,針對嚴重型氣喘類型與醫師討論用藥,以精準達到療效。此外,為避免病童父母因忙碌忘記陪同病童回院施打而影響治療效果,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選擇與自身回診頻率相近之生物製劑,定期回診時一併進行施打,將有望提升生活便利性。

貼心小提醒

姚宗杰醫師提醒,氣喘分為「過敏性」跟「非過敏性」,成人氣喘約2/3屬於過敏性氣喘,兒童氣喘則有8成以上比例。建議家長可從生活經驗中觀察,也可以與醫師討論利用病童皮膚測試或抽血檢驗過敏原。

過敏性氣喘必須做好環境控制

姚宗杰醫師分享,據統計,台灣學齡兒童檢驗到的吸入型過敏原,9成以上是塵蟎,約3成是蟑螂,僅不到1成是因貓狗引起,對花粉過敏的患者更只有2%。建議家有氣喘病童的父母,可多利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經常換洗曝曬寢具、避免使用地毯、以百葉窗取代窗簾等方式來進行環境控制。

姚宗杰醫師呼籲,若家長觀察到孩子「咳很久、半夜咳、變天咳、跑步咳」這幾個特徵,務必盡快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氣喘。若為氣喘也應及早正確配合醫師用藥控制,氣喘才有機會獲改善!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氣喘怎麼辦?長大會好嗎?醫師講清楚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疫情仍在高點!台中逾9萬學生沒打流感疫苗 市府推打疫苗拿好禮

疫情仍在高點!台中逾9萬學生沒打流感疫苗 市府推打疫苗拿好禮

台中市政府統計,今年到12月5日為止,國小至高中及五專1至3年級學生流感接種率才71.1%,比去年同期下降6%,等於有9.3萬名學生還沒打流感疫苗。但現今流感還在高點,讓衛生局相當憂心,火速推出流感疫苗「學生接種週」活動,時間自12月11日至12月16日止,今年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國小、國中、高中職及五專1至3年級學生,可把握接種週至全市各區衛生所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即可獲得好禮一份。

2023年12月09日 12:40

女子打第2劑AZ後「全頭禿」獲救濟金1萬!2年輕人心肌炎也獲救濟

女子打第2劑AZ後「全頭禿」獲救濟金1萬!2年輕人心肌炎也獲救濟

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審議結果公布!疾病管制署今(9)日說明,本次審查總計有11案獲得救濟,救濟金額在5千元至7萬元不等。其中較為特別是一名40多歲女性,接種第2劑AZ疫苗後出現落髮,診斷「全頭禿」,症狀無法確定與疫苗關連,最後核予救濟金1萬元。另有2名年輕人接種BNT之後出現心肌炎,研判與疫苗相關獲得救濟。

2023年12月09日 10:46

女一生月經來2000天↑!「5大生理用品」優缺點 醫一次解析

女一生月經來2000天↑!「5大生理用品」優缺點 醫一次解析

身為女性,每個月都得經歷經血猛流、下腹悶痛、疲倦無力、脾氣暴躁的「黑暗生理期」。婦產科醫師張瑜芹說,女性一生從初經到更年期,會經歷400多次月經,等於有超過2000天處於經期在流血。她一一分析「5款生理用品」的優缺點供大家參考,其中月亮杯、月亮褲及布衛生棉可重複使用、環保愛地球。

2023年12月09日 09:12

手麻、腳麻恐心血管出問題了!醫示警5件事 長時間同姿勢注意

手麻、腳麻恐心血管出問題了!醫示警5件事 長時間同姿勢注意

又到了熱鬧氣氛的十二月了,相信許多人都在期待著聖誕節和跨年!不過,十二月的天氣明顯漸趨寒冷,有時溫差也會比較大,使血管容易收縮、血壓上升,也是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等發生的常見季節,除此之外,也容易出現手麻、腳麻等神經不適的狀況。

2023年12月09日 08:12

負債時房間塞滿雜物!他「斷捨離」後存百萬醒悟:占據不用更浪費

負債時房間塞滿雜物!他「斷捨離」後存百萬醒悟:占據不用更浪費

明明我是處在負債的狀態,為什麼可以買進這麼多東西堆積在房間,許多東西都只用過一次,或是好幾年沒用了,零散地占據房間許多角落。⋯⋯但後來我才了解,當我沒在使用這個物品時,它不僅占據了空間,同時不使用其實也是種浪費。

2023年12月09日 05:44

飯後血糖飆到180 她一動作立刻降:效果很好

飯後血糖飆到180 她一動作立刻降:效果很好

現代飲食精緻化,不少人有高血糖的困擾,營養師李婉萍就分享,門診有位女病患把偵測血糖機器戴在身上,隨時偵測連續血糖,就可以馬上看到「飯後血糖變好高,高到180」,她就會開始去運動或走路,每次只要走路一小時後,血糖立刻掉到110,十分有效果。

2023年12月09日 00:24

不只高鈉!醫點名「5大傷腎食物」少吃

不只高鈉!醫點名「5大傷腎食物」少吃

腎臟問題嚴重影響健康狀態,根據統計,台灣每百萬人有超過3400人接受洗腎,盛行率是世界第一。長期攝取過量的鈉會增加腎臟負擔,不僅如此,胃腸肝膽科醫師楊子緯提醒腎友,日常飲食中發酵類、高磷類、高鉀類及加工類食物恐也傷腎,並一一列舉有哪些食物要限量甚至避免食用。

2023年12月08日 21:44

憂2025年消除C肝無法達標?國健署明年砸5.5億「目標篩檢150萬人」

憂2025年消除C肝無法達標?國健署明年砸5.5億「目標篩檢150萬人」

台灣決心在2025年消除C型肝炎,但是國健署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消除病毒性肝炎的治療率目標推估,還需要治療約4.8萬人才有望達標,依照現行每月治療千人計算,距離達標可能還有一點距離。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明年C肝防治經費會從今年的5000萬一口氣增加至5.5億元,希望一年篩檢人數能增加至150萬人以上,透過提高篩檢量來找到那些需要治療的人。

2023年12月08日 19:59

醫點名「5種家電」會傷肺!氣炸鍋也中了 油煙濃度暴增1525倍

醫點名「5種家電」會傷肺!氣炸鍋也中了 油煙濃度暴增1525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提醒,多數人認為空氣汙染來源是煮菜油煙等,然很多家電與電器的空氣汙染反而會被忽略,例如氣炸鍋、烤箱或微波爐,甚至電鍋都有風險。

2023年12月08日 19:45

台拚2025消除C肝!還差4.8萬人接受治療 雙北等5縣市篩檢率不到5成

台拚2025消除C肝!還差4.8萬人接受治療 雙北等5縣市篩檢率不到5成

C型肝炎是僅次於B肝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因,衛福部響應世衛組織(WHO)目標,更進一步希望提早在2025達到消除C肝目標,為此台灣預估還需要治療約4.8萬人。然而根據國健署統計,近期每個月新增約千人接受治療,專家坦言要達到目標「還會差一點點」;另從縣市篩檢涵蓋率來看,包含雙北、基隆、新竹縣市等5縣市都未達50%。

2023年12月08日 18:1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