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性早熟的可怕兇手 環境荷爾蒙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

▲環境荷爾蒙。(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莉莉自幼三餐幾乎外食,常以塑膠容器盛裝食物,飲食又偏好油炸、油煎食品與皮、肥肉與內臟等動物脂肪部位,平時也常拿媽媽的香水、指甲油、化妝品來裝扮自己。媽媽回想莉莉在幼稚園小班乳房就有微微隆起,原本以為是單純肥胖,直到莉莉在小學入學前,初經竟然來了!

經過兒童內分科邱巧凡醫師安排一系列的檢查,確定診斷為「性早熟」。經過治療與生活習慣的調整之後,這才讓莉莉的月經延到13歲才報到,最終身高也順利達到遺傳身高。

環境荷爾蒙是什麼?

林口長庚醫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新竹東元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指出,環境荷爾蒙(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又名「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質」,是指一類存在於環境中的物質,其化學結構與荷爾蒙相似,接觸後會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造成干擾,影響人體本身荷爾蒙的分泌或影響荷爾蒙受器的功能,進而引起相關疾病。

環境荷爾蒙哪裡來?

環境荷爾蒙的來源,在我們生活周遭,分布於食衣住行育樂,無所不在:舉凡塑膠容器、餐具,塑料用品、玩具、文具、衣著,及罐頭、紙餐盒、紙杯內層的淋膜, 感熱紙中的雙酚A、雙酚S,農作物、蔬果種植使用的有機磷、有機氯農藥、除草劑、除蟲劑等,電線、電器用品中的阻燃劑,變壓器內的多氯聯苯,空氣污染中的戴奧辛,荷爾蒙干擾藥物等都是環境荷爾蒙的重要來源。

環境荷爾蒙嚴重影響健康

同時要注意的是,食物鏈的最下游「大海」也遭受嚴重環境荷爾蒙的污染:海洋生物體內可檢驗出抗生素、荷爾蒙、化療藥、避孕藥等藥物!2017年美國華府非營利媒體Orb Media結合研究團隊,抽查全球五大洲的自來水,發現高達83%含塑膠微粒。當動物遭受環境荷爾蒙污染,多數會殘留在其脂肪細胞。因此動物皮、肥肉、骨髓、內臟脂肪、動物油等食材,也是常見環境荷爾蒙的來源。

環境賀爾蒙的來源相當多

●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塑膠產品、定香劑

● 雙酚類(Bisphenols):食品容器、金屬罐內塗料、感熱紙、複寫紙

● 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化妝品、保養品(乳霜製劑等)

● 農藥與殺菌劑(Pesticides or fungicides):使用農藥、除蟲劑之蔬菜、水果等農作物

● 藥物(Pharmaceuticals):避孕藥、賀爾蒙製劑等

● 阻燃劑(Flame retardents):家具、電器用品、地毯背襯等

● 多氯聯苯(PCBs):冷卻劑、絕緣液、潤滑劑、變壓器、電容器等

●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純化之大豆異黃酮

● 戴奧辛(Dioxins):特定工業製成之燃燒排放、空氣汙染

● 烷基酚化合物(Alkylphenolic compounds):洗滌劑,燃料和潤滑油添加劑

●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compounds):廚具塗料、防油紙袋、紡織品、地毯等

● 精油(Essential oils):茶樹精油與薰衣草精油

環境荷爾蒙對兒童青少年有什麼影響?

邱巧凡醫師解釋,根據環境荷爾蒙的細胞、動物與人體的相關研究發現:環境荷爾蒙可能會造成胎兒生長遲滯、早產、低出生體重、男嬰陰莖短小、尿道下裂、隱睪,女孩性早熟、初經過早、多囊性卵巢症群、早發性停經、男性女乳症、精蟲數量減少、精蟲品質下降、不孕,增加青少年與成人罹患甲狀腺疾病、肥胖、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甚至造成攝護腺癌、睪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 卵巢癌等荷爾蒙相關的癌症。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其中又以胎兒和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最容易遭受環境荷爾蒙危害。如何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危害?邱巧凡醫師建議應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 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塑膠製品、紙餐盒、紙碗、紙杯等一次性免洗餐具。盡量使用玻璃、陶瓷或不銹鋼餐具。

● 減少食用油炸、油煎食品,避免食用動物脂肪部位(如皮、肥肉、內臟、骨髓等)。

● 選擇當季盛產、有政府安全蔬果標章認證之農產品。

● 以電子載具取代實體發票,減少感熱紙的使用(號碼牌、收據等)。

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危害這麼做

● 勤洗手,避免環境荷爾蒙殘留於皮膚或經口攝入。

● 保持室內通風、空氣清淨,打掃時避免粉塵飛揚(濕拖、濕擦、吸塵器優於乾掃)。

● 空氣品質不佳時,避免外出,外出也養成配戴口罩的習慣。

● 「廢舊藥品」請參考衛福部食藥署的建議方式回收處理,切勿自行丟棄。

● 兒童、青少年非必要應避免使用精油與化妝品。

● 避免使用香味濃郁的洗潔、護理用品(洗髮精、沐浴乳、洗衣精等)。

上一代的環境賀爾蒙暴露,當心禍及三代

門診常見家長細心呵護孩子,給孩子吃最好、用最好的,但偏偏性早熟還是發生在孩子身上。

邱巧凡醫師提醒,近年來,「表觀基因學」的研究指出,這一代的生活習慣(酗酒、抽菸、農藥、環境賀爾蒙暴露、不良的飲食習慣等)將會影響個體生殖細胞的DNA甲基化與組蛋白修改等過程,進而影響子代甚至母體胎兒內精卵細胞的基因表現,進而改寫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個體健康歷程,種下子代未來罹患疾病的禍根。

當孩子出現性早熟表現,應及時就醫

女孩8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如乳房隆起、陰毛發育,10歲前初經來潮。

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如睪丸變大、陰莖變長變粗、長陰毛、變聲、長鬍鬚。

有以上性早熟表現,請就診兒童內分泌科尋求協助。

當孩子出現性早熟表現,應及時就醫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提前「轉大人」 – 性早熟(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以為拉傷!腳後跟疼半年竟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她慘錯過黃金治療期

以為拉傷!腳後跟疼半年竟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她慘錯過黃金治療期

搬重物時若感覺腳後跟「扯到一下」,可別以為只是小拉傷!金門一名女子在搬重物時腳後跟劇痛,以為只是拉傷,休息後會自行痊癒,未料半年後小腿越來越細、走路一拐一拐,最後竟被診斷為「阿基里斯腱完全斷裂」,所幸經手術治療後恢復良好,重新能夠登山、旅遊。

2025年10月30日 18:57

最新賺年終方式?檢舉亂丟菸蒂獎金驚人 環保局再推打擊1陋習

最新賺年終方式?檢舉亂丟菸蒂獎金驚人 環保局再推打擊1陋習

有統計指出,台灣約有346萬人抽菸,許多公共場所也開始設有「吸菸區」,不讓一般民眾飽受二手菸之苦,但仍有一些吸菸者喜歡邊走邊抽,甚至亂丟菸蒂,使大多數人觀感不佳。最近有網友分享,收到檢舉亂丟菸蒂的獎金,意外引發熱議,還有人笑說「自己的年終自己賺」。

2025年10月30日 18:54

中國非核准食品入台偷賣 立委爆有人申請免查「一年逾3千次」

中國非核准食品入台偷賣 立委爆有人申請免查「一年逾3千次」

國內爆發非洲豬瘟,引發質疑現行攜帶「一般食品6公斤及1000美元以下免申請輸入查驗」制度有漏洞。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日批評,坊間已有許多非屬核准輸入產品在國內流通販售情勢,包括中國大陸麻辣花生、螺螄粉等,對食安產生疑慮;更有民眾去年申請3002批次,365天有294天都申報進口免查驗,還稱是「自用」。食藥署強調會針對高頻次的民眾加強勾稽查核,並於一個月內檢討漏洞。

2025年10月30日 17:42

4大警訊當心「性成癮」 醫:壓力孤單都可能引發

4大警訊當心「性成癮」 醫:壓力孤單都可能引發

近年隨著社會風氣改變、網路平台的普及,性成癮問題逐漸引起關注。醫師指出,常見的性成癮現象包括「頻繁使用交友軟體與人發生性關係、反覆尋求付費的性服務難以停止、反覆自慰或追求特定的性刺激或過度觀看色情影片」,也可能因而導致與伴侶進行性行為時感到困難或乏味,伴侶之間若性需求頻率差異過大,也常引發衝突。

2025年10月30日 17:35

坣娜胰臟癌逝 醫揭「癌王」殘酷真相:藥物少得可憐

坣娜胰臟癌逝 醫揭「癌王」殘酷真相:藥物少得可憐

資深歌手坣娜於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演藝圈好友與歌迷紛紛表達不捨。而坣娜的離世,也讓民眾再度關注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ETtoday新聞雲》專訪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陳三奇,解析胰臟癌治療棘手之處,連醫師都搖頭嘆「被稱為癌王真的是有原因的」!

2025年10月30日 15:49

【廣編】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Trop-2 ADC藥物納健保 估逾百名癌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

【廣編】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Trop-2 ADC藥物納健保 估逾百名癌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健保署宣布自114年10月1日起,部分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HR+/HER2-)乳癌患者,第三線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治療將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預估每年將有超過700名病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成為今年最令人振奮的乳癌防治消息。

2025年10月30日 15:18

婦「無痛血尿」竟是癌 醫揪輸尿管5cm腫瘤

婦「無痛血尿」竟是癌 醫揪輸尿管5cm腫瘤

67歲的林女士近期出現間歇性的無痛血尿,到醫院檢查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長了一顆5公分的腫瘤,且有腎水腫情形,確診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醫師指出,長期吸菸、處於環境汙染及具家族史者都是危險因子,該癌症狀並不明顯,常見表現為無痛性血尿,若置之不理,腫瘤可能造成阻塞及腎衰竭、遠端轉移。

2025年10月30日 14:41

男性癌症第3位!「攝護腺癌」3大明顯症狀別輕忽

男性癌症第3位!「攝護腺癌」3大明顯症狀別輕忽

「攝護腺癌」為我國男性發生率第三位的癌症,死亡率居第六。國健署提醒,男性民應留意身體異常徵兆,若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評估,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2025年10月30日 13: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