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基因定序搭配標靶藥物 醫師圖解如何突破肺癌治療困境

▲肺癌治療困境。(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肺癌是發生率最高以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且因為肺癌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許多患者因咳嗽不止、胸痛、咳血等症狀就診時,才意外確診肺癌。但此時癌細胞往往已擴散,需要透過全身性療法控制。所幸,今日患者可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快速鎖定致病根源,並透過標靶藥物打造個人化精準治療。

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主任指出,肺癌可分成小細胞癌(Small-cell lung cancer)與非小細胞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大部分患者屬於非小細胞癌。而在非小細胞癌中,以長在肺部周邊的肺腺癌最為常見,其中患者又以女性患者為多數,沒有抽菸習慣者也占一定比例。

不抽菸也會得肺腺癌

黃俊耀主任說明,肺腺癌分為許多基因種類,約占50%的EGFR突變基因發生比例最高,約占5%的ALK突變基因次之,其他還有發生比低於5%的BRAF、MET、ROS1、RET等突變基因。每一種突變基因都有專屬的治療策略及方式,想要打造個人化治療,就要先找出致病基因型,醫師才能對症下藥。

「確診肺癌不需要擔心,針對不同突變基因的臨床治療均有進展。例如:ALK突變基因已有多款標靶藥物可用,醫師可依患者副作用耐受度、用藥考量挑選合適藥物,並透過副作用管理、服藥方式調整,降低副作用衝擊。」黃俊耀主任也同步分享,「針對BRAF、MET突變基因的患者,過往以化學治療為主,但這類患者對於傳統化療的反應不好,往往是化療做得很辛苦,效果卻不彰,患者的存活期仍有加強空間。所幸,BRAF與MET的標靶藥物在國際間陸續上市,突破了這個治療困境,有望延長患者存活期。」

突破罕見肺癌治療困境

次世代基因定序助攻,精準治療迎戰肺癌

標靶藥物像是導彈一樣,可以精準鎖定致病根源,所以在展開標靶治療前,一定要確認肺癌突變基因,療程才會有效。而確認肺癌突變基因的方式,就是透過基因檢測。黃俊耀主任說,過往因基因檢測技術限制,僅能逐一檢測。由於發生比例的差異,普遍優先檢測EGFR以及ALK。而BRAF、MET、ROS1、RET等較罕見突變基因,因發生比例較少、檢測排序較後,屬於此突變基因的患者可能因反覆檢測而錯失黃金治療期,或經過多次檢測後面臨檢體不足的窘境。

黃俊耀主任說,可一次性檢驗數百種基因型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改變了過去的檢測瓶頸。次世代基因定序能夠全面性的提供完整資訊,少見的BRAF、MET、ROS1、RET等基因都可以一次性檢測出來,可更早確認致病根源,以利醫師進一步評估治療策略,掌握治療黃金期,也避免療程無效或造成負面影響的情況。

「次世代基因定續除了可以在療程前,幫助醫師打造個人化療程以外;治療期間,每半年至一年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進行檢查,更可及時察覺突變基因的變化,及早調整治療藥物。」黃俊耀主任也進一步說明,「幾年前,大家就知道次世代基因定序可以進行精密的基因檢測,然而當時的費用相當高,多數患者沒有能力負擔。不過,目前我國多家醫院或基因公司已有次世代基因定序的能力,檢測費用大幅調降,拿到檢驗報告的時間也更快。」

利用基因檢測,精準治療肺癌

標靶藥物突破肺癌治療困境

黃俊耀主任同步依據診療經驗,鼓勵患者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並積極配合標靶藥物療程,「曾經有位患者已經發生多處肝臟轉移,且部分腫瘤有3公分之大。聽從建議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後,確認該患者帶有MET基因,於是便開始使用對應的標靶藥物。這名患者在服用標靶藥物幾個月後,轉移至肝臟的腫瘤就有縮小跡象,至今已經穩定控制將近兩年。與過往沒有標靶藥物的年代,存活期僅有半年的情況相比,治療成效改善許多。」

貼心小提醒

黃俊耀主任強調,現在肺癌的治療與二十年前已截然不同,不僅有次世代基因定序可一次性、全面檢驗突變基因,幫助醫師挑選適合的藥物、擬定治療策略;後續更可接續透過標靶藥物有效控制肺癌,延長存活期;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標靶藥物獲得藥證或健保給付,治療選擇性及成效有望再提升。鼓勵患者們,確診肺癌千萬不要過於沮喪,積極配合醫囑,並反饋自己的用藥經驗,醫師都可為患者打造低副作用衝擊、高療效的療程。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對抗肺癌的利器-基因檢測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在2018年漢光演習中,傘兵秦良丰跳傘發生意外,從大約130層樓的高空墜落,經搶救後,不但生還,並恢復行動力。身為秦當時的主治醫師,陳元皓說,照顧軍中弟兄責無旁貸,當時醫療團隊接手後,所有成員都抱著「一定要讓他好起來」的決心投入,不過最後能成功,關鍵還是秦「過人的勇氣」。

2025年11月01日 09:24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孕婦每周運動140分鐘有助母子健康 醫:避開4大風險活動更安心

孕婦每周運動140分鐘有助母子健康 醫:避開4大風險活動更安心

懷孕期間要不要運動,不少準媽媽仍有猶豫,對此,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醫師嚴絢上疾呼,多項研究證實運動可減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剖腹產、產後憂鬱等風險,若能落實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至45分鐘,效果更佳,而懷孕期間若可進行有氧運動至少20周,直到第3孕期結束,產後瘦身也會更快。

2025年11月03日 14:32

LIVE/顱顏重建權威陳建宗「東森栢馥」開講 重現青春輪廓秘訣

LIVE/顱顏重建權威陳建宗「東森栢馥」開講 重現青春輪廓秘訣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下午2時30分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重現青春輪廓,讓自然悄然綻放」,邀請國內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醫學知識,《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11月03日 14:00

謝侑芯猝死現場驚見藍色藥丸!醫曝真相:一顆藥含多重成分

謝侑芯猝死現場驚見藍色藥丸!醫曝真相:一顆藥含多重成分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紅「護理系女神」謝侑芯猝死案,警方在案發現場搜獲9顆可疑藍色藥錠,初步研判為搖頭丸「愛他死」(Estacy)。對此,醫師指出,現在這類合成物質,使用上為了方便,會把好幾種成分打錠成一顆的,「你以為你用一種東西,但裡面多少種沒人知道。」

2025年11月03日 11:14

南美旅遊返台手肘紅腫 切開皮膚驚見「活蟲寄生」

南美旅遊返台手肘紅腫 切開皮膚驚見「活蟲寄生」

一名七旬婦人去年赴南美亞馬遜雨林旅遊,返台後右手肘附近皮膚發紅、搔癢,本以為是蚊蟲叮咬,不料傷口愈來愈腫,至診所就醫無法改善,改到醫院檢查,醫師切片時,竟發現她皮下有條會蠕動的寄生蟲,後確診為國內罕見的「蠅蛆病」。

2025年11月03日 09:23

多數肺癌確診已晚期 醫籲「2大高風險族」可免費篩檢

多數肺癌確診已晚期 醫籲「2大高風險族」可免費篩檢

肺癌連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被譽為「隱形殺手」。醫師指出,肺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目前國健署有針對2大高危險群補助公費肺癌篩檢,符合資格者可每兩年接受一次檢查。

2025年11月02日 17:00

別急著往大醫院跑 「5大症狀」可先去假日UCC

別急著往大醫院跑 「5大症狀」可先去假日UCC

「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在11月正式試辦,固定在每週日、國定假日開診。健保署也列出「5大症狀」,建議可先到UCC看診,不用往大醫院急診跑。

2025年11月02日 15:18

基層開診也有!明年春節初一到初三「醫療服務加成獎勵100%」

基層開診也有!明年春節初一到初三「醫療服務加成獎勵100%」

明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衛福部今宣布,將針對春節期間醫療服務加發加成獎勵。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針對門急診住院診察費、護理費及藥事服務費提供30%到100%加成,其中急診和住院不分假別全面加成100%,門診則是初一到初三100%,相關獎勵基層也包含在內。

2025年11月02日 13:26

UCC今上路!明年春節「醫護、藥事服務費」加倍 最高加成100%

UCC今上路!明年春節「醫護、藥事服務費」加倍 最高加成100%

「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在11月起試辦,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表示,試辦主要是提前為明年春節9天連假做準備,如果成效不錯,會評估增加設點。另他也宣布,明年春節9天期間,一律提升診察費、護理費及藥事服務費30%至100%不等。

2025年11月02日 11:2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