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突然腳好腫嚴重會致命 深部靜脈栓塞醫師圖文解說

▲深部靜脈栓塞。(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懷孕期間孕婦經常有腳腫經驗,因為逐漸膨大的子宮可能壓迫靜脈,而影響血液回流。

「醫師,我本來以為生產完後,腳腫就會消退,但是我的腳卻越來越腫。」三十多歲的年輕婦人指著明顯腫脹的左腿抱怨著。

出現單側腳腫時,往往要考慮到深部靜脈栓塞,所以醫師安排了進一步檢查,成大醫院心臟內科陳柏偉醫師回憶,「經由血管攝影發現她骨盆腔裡的髂靜脈已被血栓完全阻塞,所以我們利用導管介入將血管打通。這患者的狀況較特殊,她的髂靜脈先天上被隔壁的髂動脈壓迫,然後又加上懷孕,所以使得靜脈血流受阻,漸漸形成血栓而完全阻塞。」

利用導管打通血管後,靜脈血液終於可以順利回流,患者的左腳便漸漸消腫。陳柏偉醫師說,倘若反覆出現靜脈栓塞,就得考慮置放髂靜脈支架,抵抗外在壓迫讓血管保持暢通。

深部靜脈栓塞影響血液回流,嚴重恐截肢

陳柏偉醫師指出,在正常狀態下,血管中不應該出現血栓,如果發現血栓就必須積極尋找原因,例如凝血功能有問題、使用某些藥物而讓血液較容易凝固、血管中有放置管路、血管遭到壓迫、或是因為長時間臥床而缺乏活動等。

深部靜脈栓塞可以分成急性與慢性,陳柏偉醫師解釋,急性深部靜脈栓塞最常見的症狀是單側腳腫,如果深部靜脈栓塞很厲害,下肢血液完全無法回流,將導致脹痛、肢體發紫,若不及時搶救,恐怕會演變成腔室症候群,而需要截肢的狀況。

慢性靜脈栓塞臨床上不容易辨別,患者的腳可能沒有很腫,但是肢體末端出現色素沉積,顏色變得比較深,甚至會形成一些難以癒合的慢性傷口。

深部靜脈栓塞還可能導致另一個相當致命併發症,即「肺動脈栓塞」,因為深部靜脈的血栓可能隨著血液流回右心房、右心室,再被送入肺動脈,肺動脈被血栓阻塞時,血液便無法進行氣體交換,使身體缺氧。患者會突然感到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是臨床上重要的急症之一。

什麼是深部靜脈栓塞?

「懷疑深部靜脈栓塞時,一般會安排靜脈血管超音波檢查」,陳柏偉醫師說明,「通常在血管超音波下,動脈血管壓不扁,靜脈血管壓的扁。所以若超音波發現靜脈血管壓不扁的時候,代表靜脈壓力過高,靜脈回流有問題。」

發現深部靜脈栓塞時,醫師會評估靜脈栓塞的位置與嚴重度,然後擬定治療計畫,陳柏偉醫師提醒,「當然也得找出形成血栓的原因,有些患者是因為腳腫來就醫,結果在詳細檢查後發現是癌症、血液疾病、或紅斑性狼瘡等問題。解決深部靜脈栓塞的同時,也要針對原因治療,以降低深部靜脈栓塞復發的機會。」

積極治療,打通靜脈栓塞

陳柏偉醫師說明,出現深部靜脈栓塞時需要使用抗凝血劑,較輕微的患者可以使用口服抗凝血劑,較嚴重的患者得住院使用針劑抗凝血劑。

若狀況更嚴重,便需要血管介入治療,「我們會進行血管攝影,確定血栓的狀況,然後放置『溶栓導管』。」陳柏偉醫師說,「醫師可以經由大腿或小腿的靜脈放入導管延伸到肚子的大靜脈,讓溶栓導管位置涵蓋血栓,然後經由溶栓導管釋放溶栓藥物。在滴注半天到一天後,大多就能發揮血栓溶解的效果。」

深部靜脈栓塞怎麼辦?

血管介入治療除了可以放置溶栓導管,還可能會搭配氣球擴張或放置靜脈支架,以提升治療成效,降低日後深部靜脈栓塞復發的機率。

「如果患者肚子內的髂靜脈有狹窄或纖維化,可以考慮放入特製的靜脈支架。」陳柏偉醫師說,「由於靜脈管徑較大、血壓較低,容易遭到壓迫,所以可以使用支撐力較足夠的靜脈支架,以維持靜脈暢通。」

血管介入,處理洗腎廔管

近年來血管介入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可以處理深部靜脈栓塞、冠狀動脈狹窄、周邊動脈阻塞,也可以處理動靜脈廔管的問題。

洗腎廔管是將動脈與靜脈接在一起,以進行血液透析。「因為患者每周需要三次血液透析,維持洗腎廔管的暢通相當重要。」陳柏偉醫師解釋,「洗腎廔管一般會比靜脈表淺一點,所以只要把手輕輕擺在上面,就可以感覺到血流一陣陣通過的感覺。患者可以自行觸摸,如果感覺血流變弱、消失,就要趕快回診讓醫師檢查。」

醫師可以使用超音波檢查血流、以及血管是否有阻塞,爾後可以進行血管攝影,了解血管阻塞的狀況。「如果洗腎廔管狹窄,可以進行導管氣球擴張,恢復暢通。」陳柏偉醫師說,「如果較晚就醫,血管裡已經有血栓形成,所需要的術式有可能會比較複雜。」

洗腎廔管評估重點

陳柏偉醫師提醒,洗腎患者記得每天評估洗腎廔管,可以用手觸摸,評估血流快速通過的感覺是否變弱、消失;可以用眼睛看,看看手臂是否出現不對稱腫大,這些都是血管狹窄使血流受阻的徵象。

另外,洗腎廔管若出現紅腫、疼痛、流血不止等狀況,請盡快回診,及早治療才有機會保存洗腎廔管的功能!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久坐不動當心經濟艙症候群 – 深層靜脈血栓(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蹲廁所「別超過10分鐘」! 美醫師警告:增加痔瘡風險

蹲廁所「別超過10分鐘」! 美醫師警告:增加痔瘡風險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不少人習慣上廁所時滑滑手機,因此讓上廁所的時間越來越長。但有美國醫師提出警告,上廁所時間最好保持在5至10分鐘內,否則會因姿勢問題造成血液循環不佳,嚴重甚至會增加罹患痔瘡風險。

2024年11月13日 15:09

家中「4危險地帶」燙傷風險高 餐廳勿用桌巾避免兒童拉扯

家中「4危險地帶」燙傷風險高 餐廳勿用桌巾避免兒童拉扯

天氣逐漸轉涼,比較怕冷的民眾會開始使用「溫暖」電器,國健署提醒,這些溫暖也可能成為隱藏的危險,包括「廚房、餐桌、客廳和浴室」是最容易發生燒燙傷的高風險場域,尤其是家中有幼兒,建議餐桌要避免使用桌巾,若要泡澡,記得要先加冷水再加熱水,若天氣寒冷,應提高室內溫度,而非提高水溫。

2024年11月13日 14:43

傳統開刀風險大 長庚「主動脈瓣膜置換」免開胸

傳統開刀風險大 長庚「主動脈瓣膜置換」免開胸

高齡92歲的張奶奶有活動性喘,經過檢查發現有主動脈瓣膜狹窄,但考量年事已高,以傳統開胸手術風險較大,在嘉義長庚心臟內科楊登堯醫師詳細評估後,決定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術後張奶奶恢復良好;而71歲的翁伯伯一樣也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同時有冠心病、大動脈穿透性潰瘍,且因為有食道癌病史曾接受放射治療,不適合傳統開刀手術,同樣透過TAVI,重新找回健康。

2024年11月13日 13:29

流感重症死亡10年最高!專家提補充「6大關鍵營養素」增強免疫力

流感重症死亡10年最高!專家提補充「6大關鍵營養素」增強免疫力

今年冬季流感疫情有較嚴重跡象!疾病管制署監測顯示,今年流感季從10月1日開始短短一個月,疫情雖然還沒進入流行,但重症死亡數已經雙創10年新高。營養師提醒,飲食搭配疫苗接種是增強免疫力的關鍵,平時可以多攝取6類關鍵營養素,以強化免疫系統,來做好日常防範提升抵抗力,降低感染的機會。

2024年11月13日 12:01

「眼周」最先看出衰老!醫公開「7秘訣」延緩老化

「眼周」最先看出衰老!醫公開「7秘訣」延緩老化

眼睛周圍的肌膚,往往是衰老最先顯現的地方。眼周肌膚的脆弱特性,讓它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和生活習慣的損傷,提早出現細紋、鬆弛、黑眼圈等老化跡象。

2024年11月13日 11:50

國光流感疫苗變色是「膠塞瑕疵」導致!食藥署將召開專家會議

國光流感疫苗變色是「膠塞瑕疵」導致!食藥署將召開專家會議

基隆市衛生局日前發現1劑國光流感疫苗外觀出現異常,疫苗藥劑呈現淡黃色,在衛福部食藥署、疾管署、國光生技等單位及專家會議討論後,初步研判是「膠塞瑕疵」導致。食藥署今上午指出,國光公司已經將報告送達,會盡快召開專家會議,調查原因是否合理,研判是單一事件或系統性事件。

2024年11月13日 11:06

每天吃安眠藥配酒!30歲男起床都「斷片」 醫示警3大狀況恐成癮

每天吃安眠藥配酒!30歲男起床都「斷片」 醫示警3大狀況恐成癮

一名30歲男性每天都會吃一顆安眠藥,有時候會喝酒,在床上看小說,結果沒想到隔天常常發現自己看過的章節不記得,處於完全「斷片」沒有記憶。醫師提醒,酒精會安眠藥交互作用,因此吃藥一定要用白開水、用藥後要馬上就寢。另有在服用安眠藥的民眾,若出現「用量增加、有壓力就想吃藥、戒斷症狀」等3現象,就要盡快到成癮科評估。

2024年11月13日 10:56

小朋友「連中2鏢」!醫嘆:今年是群毒亂舞的一年

小朋友「連中2鏢」!醫嘆:今年是群毒亂舞的一年

不只腸病毒疫情還在燒,疾管署昨(12)日表示,今年冬季流感疫情有較嚴重的跡象。一堆人生病,也讓中西醫師洪啓豪有感表示,今年是「群毒亂舞」的一年,臨床上遇到小患者先是感染腺病毒燒不停,過沒多久再來一次腸病毒;而另一位小朋友則是先得黴漿菌肺炎,以抗生素治療後,又染上腸病毒。

2024年11月13日 09:54

有高潮! 夫妻「自然受孕2年沒結果」原因曝

有高潮! 夫妻「自然受孕2年沒結果」原因曝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一對夫妻自然受孕2年都沒結果,原因是男方「逆行性射精」,精液逆流至膀胱,未進入女性陰道,會導致不孕的機率大幅提高。

2024年11月13日 07:22

燕麥奶「越喝越餓」小心變胖!營養師揭3真相:不等於牛奶

燕麥奶「越喝越餓」小心變胖!營養師揭3真相:不等於牛奶

近來植物奶正夯,許多人為了保持完美體態,紛紛轉向熱量較低的燕麥奶,以替換平日的牛奶。不過,營養師李婉萍提醒,其實燕麥奶「並非奶類飲品」,而是以澱粉為主要成分,因此過量飲用不僅會讓體重增加,還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

2024年11月13日 00:2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