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出現抗藥性怎麼辦? 醫師圖文詳解

▲攝護腺癌。(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75歲的老伯伯因為解尿困難而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醫師做肛門指診時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切片檢查確定是攝護腺癌。後續的檢查發現,攝護腺癌有多處骨頭轉移,雖然已經痠痛好一段時間,但老伯伯都以為是年紀大造成的痠痛,而不以為意。

在得知攝護腺癌已是第四期時,老伯伯感到很沮喪,不過醫師鼓勵他說,現在有新一代的口服藥物,可以先不用做化療。經過討論,老伯伯開始接受荷爾蒙治療與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治療,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護團隊全面且完善的照護下,不到幾個月的時間,症狀便改善很多,生活品質也提升了,讓老伯伯十分開心。

早期攝護腺癌經常沒症狀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科主任黃士維醫師指出,近年來攝護腺癌的治療進步很多,臨床上會根據PSA指數、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等將侷限性攝護腺癌分為「非常低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非常高風險」。不同風險的攝護腺癌生長速度差很多,非常低風險的攝護腺癌可能要一、二十年才會危及患者性命,非常高風險的攝護腺癌病程進展就很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科袁倫祥醫師說明,攝護腺癌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全身性治療」是針對轉移到身體各處的癌細胞,治療方式有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等。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攝護腺癌手術已從傳統手術進展到微創的腹腔鏡手術以及機械手臂手術,袁倫祥醫師說,「我們能夠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進行精準的手術,可以有效保留病患的性功能且減少併發症。」

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

依據攝護腺癌的期別、風險與預期壽命,醫師會與患者、家屬詳細討論,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怎麼辦?

由於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治療對攝護腺癌相當重要,然而在使用荷爾蒙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漸漸產生抗藥性,讓癌細胞復發、擴散。

「高風險型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可能在2年之內就會變成所謂的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導致荷爾蒙治療失效。化學治療大約只能增加3個月的存活,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較低。」袁倫祥醫師說,「現在有開發出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幫助解決過去的治療困境。利用口服,不用打針,便利性高,患者的接受度較高,相較於化學治療副作用較少,對心臟、肝臟的負擔也比較少。以前是用於比較晚期的患者,現在的觀念是提前使用,甚至還沒有轉移、或者是剛轉移,尚未變成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就開始使用新一代的藥物,有助延緩癌症的轉移,延長病人的整體存活。」

如果是剛轉移的患者,有機會讓病人壽命延長大概2到3年以上。另外,有將近八成的比率可以讓病人的PSA指數降低50%以上。疾病惡化的速度變慢,可以減輕癌症轉移所造成的疼痛、骨折的比率也會下降,有助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且延後後續接受化學治療的時間。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怎麼辦?

攝護腺癌多專科團隊

攝護腺癌常出現轉移、病情較複雜,且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從局部治療到全身性治療需要不同專科來共同照護,黃士維醫師說,「我們會結合泌尿科、腫瘤科、放射診斷、放射腫瘤科、病理科等不同專科的醫師,組成攝護腺癌多專科團隊。多專科團隊成員皆共同討論,為患者擬定最佳治療策略,從診斷、治療、追蹤、復發,都能提供周延的照護。台大雲林分院提供完善的就醫資源,同步引進總醫院治療方式,雲林鄉親不需要捨近求遠到都市就診,就近即可擁有高品質治療照護。」

袁倫祥醫師說,「面對攝護腺癌時,網路也可以發揮作用,我們會利用臉書、LINE建立與家屬、病患聯繫溝通的管道,並能提供衛教資訊,讓患者與家人能對攝護腺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掌握病情。」

貼心小提醒

黃士維醫師叮嚀,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隨著治療的進步,已可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建議患者保持平常心,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均衡飲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要抽菸。攝護腺癌的治療與慢性病類似,患者務必按時服藥、定期追蹤,與醫師好好配合喔!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不能輕忽!高風險攝護腺癌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定調「芬普尼蛋是個案」遭藍綠炮轟 食藥署長認:是推論

定調「芬普尼蛋是個案」遭藍綠炮轟 食藥署長認:是推論

國內爆市售雞蛋殘留農藥「芬普尼」引發民眾恐慌,食藥署長姜至剛在事件爆發最初召開記者會定調是「個案」,且未擴大抽驗市售雞蛋,今日引發朝野立委批評。姜至剛解釋,是依據多年來4千多件的隨機抽樣,今年以前都是合格,因此推論是個案,他也坦言,「目前是個案」但不排除橫向還有更多案例。

2025年11月13日 14:07

糖尿病患心衰風險增50% 醫示警「5前期徵兆」:超容易被忽視

糖尿病患心衰風險增50% 醫示警「5前期徵兆」:超容易被忽視

研究發現,只要得過糖尿病,身體就會「記仇」,未來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比一般人高出50%,因此最關鍵的就是避免糖尿病找上門。醫師提醒,建議要留意5個經常被忽略的「糖尿病前期警訊」,包括「頻尿與口渴、疲勞感、皮膚變黑」等。

2025年11月13日 14:05

女喉嚨痛像被掐脖 醫:延誤治療「病毒性甲狀腺炎」恐影響終身

女喉嚨痛像被掐脖 醫:延誤治療「病毒性甲狀腺炎」恐影響終身

每當天氣轉涼,氣管敏感的人容易喉嚨不適,卻可能忽略其他問題。36歲的蔡小姐換季時常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日前以為只是感冒,到診所拿藥,但未改善,甚至開始發燒,脖子腫又痛,還痛到「像被掐住」,到醫院抽血並接受超音波檢查,才確診為「病毒性甲狀腺炎」。

2025年11月13日 12:05

寶寶哭聲小恐為「遺傳性罕病」警訊!醫籲:新生兒篩檢加選雙把關

寶寶哭聲小恐為「遺傳性罕病」警訊!醫籲:新生兒篩檢加選雙把關

寶寶還不會說話前,每一個細微動作都可能隱藏健康警訊,就連「哭聲」也不容忽視!醫師提醒,若新生兒哭聲細小,且伴隨四肢無力、呼吸或吞嚥困難,恐怕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或「龐貝氏症」等遺傳性神經肌肉罕病的徵兆。

2025年11月13日 11:56

8旬老母獨撐50年悶殺腦癱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8旬老母獨撐50年悶殺腦癱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老婦不堪照護全身癱瘓、長期臥床的腦麻兒子長達50年,身心俱疲之下,痛心在兒子嘴中塞進1萬元紅包,再以膠帶纏繞口鼻導致死亡,一審法官審理後判處她2年6個月並建請總統特赦,網路上也有學者喊話支持。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表態「支持總統特赦」。

2025年11月13日 11:17

米其林推薦「老烤箱餐酒」5人食物中毒就醫 衛生局稽查揪4缺失

米其林推薦「老烤箱餐酒」5人食物中毒就醫 衛生局稽查揪4缺失

北市米其林指南餐廳「老烤箱義式披薩餐酒」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有不少民眾在11/9、10到該餐廳用餐,回家後出現腹瀉、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北市衛生局表示,接獲通報後,已前往稽查,現場查有多項缺失,已要求限期改善,另也採集食材、手部等檢體,目前醫院通報5人就醫,尚未達累計6位停業標準。

2025年11月13日 11:13

長期聲音沙啞以為胃食道逆流 電腦斷層檢查意外揪出肺癌

長期聲音沙啞以為胃食道逆流 電腦斷層檢查意外揪出肺癌

聲音沙啞難改善,竟然與肺癌有關。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在臉書分享,一名50歲男性聲音沙啞,先前接受多種檢查皆無異常,後來聽說胃食道逆流會造成沙啞,於是來他門診,但做胃鏡一樣未見問題,轉診耳鼻喉科卻發現單側聲帶不會動,再安排電腦斷層,才在左肺找到肺癌腫瘤。

2025年11月13日 10:33

醫院外牆整修「醫事人員排班站崗」 北市聯醫:已由保全協助

醫院外牆整修「醫事人員排班站崗」 北市聯醫:已由保全協助

台北市立聯醫和平院區近期進行外牆整修,但卻被民眾爆料有護理長、藥師等醫事人員在工程圍籬外排班,讓民眾看了相當不滿。對此,院方表示,11/10啟動現場引導與人力支援措施,感謝除醫護人員外等各職類同仁共同協助,考量人車動線已逐步穩定,今(13)起由保全人員及志工持續提供引導與服務。

2025年11月13日 10: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