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及早發現把握黃金治療期 新生兒基因檢測醫師詳解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陳菁兒醫師:在過往我們認為說小朋友一出生只要通過聽力篩檢,他之後的聽力應該就沒有問題才對,但是後來在臨床上發現,有些四、五歲學習遲緩的小朋友,經過檢查才發現,竟然是聽力損傷所造成的。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陳菁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陳菁兒醫師:大家好,我是陳菁兒醫師。

劉育志醫師:現在台灣是越來越少子化,每一個孩子都是寶,我們的醫學檢測技術是日新月異,就新生兒方面,我們目前有哪些檢測方法可以做選擇?

陳菁兒醫師:目前新生兒篩檢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來說明,首先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衛福部所提供的基礎檢測,包括了聽力篩檢還有代謝篩檢,聽力篩檢的部分,可以找到當下已經有中重度聽損的小朋友。

陳菁兒醫師:代謝篩檢呢,則是在小朋友在剛出生第二到三天的時候,我們針對血液當中的代謝物質去做一個檢查,這個部分可以找到當下已經有急性還有嚴重的代謝疾病,這兩個檢查都非常的重要,也是每一個寶貝剛出生的時候,都必須要做的一個基礎檢測。

陳菁兒醫師:但是每個檢查畢竟都有它的侷限性存在,這種檢查可能就沒有辦法找出晚發型或是非典型的疾病,不過因為現在醫療日新月異,越來越進步,我們可以在小朋友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做基因檢測,不但能夠找到晚發型,晚發型指的就是說,小朋友可能現在還沒有發病,但是以後有可能發病的小朋友,甚至涵蓋到更多的疾病種類。

劉育志醫師:所以這是超前部屬的觀念?

陳菁兒醫師:是。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已經有這種超前部屬的觀念,在小朋友一出生的時候,就加選更完整的基因檢測。

劉育志醫師:基因檢測在過去比較常用在癌症病人或者是孕婦身上,用在新生兒是不是最近幾年一個比較新的概念?

陳菁兒醫師:沒錯。首先我想先來談一下有關於新生兒基因檢測的一個起源,在過往,譬如說像我剛剛提到的聽力篩檢,我們認為說小朋友一出生只要通過聽力篩檢,他之後的聽力應該就沒有問題才對,但是後來在臨床上發現,有些四、五歲學習遲緩的小朋友,經過檢查才發現,竟然是聽力損傷所造成的,意思是說是因為小朋友,聽不到而不是聽不懂,所造成的學習遲緩,這代表著有部分的聽力損傷,其實是沒有辦法透過剛出生的聽力篩檢所找到的。

陳菁兒醫師:因此台大的耳鼻喉科醫生,跟基因醫學團隊合作,針對這個現象特別去做一個深入的研究,後來發現呢,其實像我們台灣人針對聽損的基因,有些特別常見的聽損基因,和聽損的基因點位,因此才發展出,聽損基因在目前新生兒的應用。

陳菁兒醫師:大家可以看一下畫面當中的這個圖,左邊藍色的圈圈指的是新生兒聽力篩檢,找到的是當下已經有中重度聽損的小朋友,右邊橘色圈圈的部分,則是新生兒的聽損基因檢測,可以找到一些輕度、晚發型的聽損寶寶,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圈圈,其實重疊的區域相當的少,意思是說新生兒的聽損基因檢測,可以找到傳統新生兒聽力篩檢找不到的族群,而且兩者是沒有辦法互相取代的。

陳菁兒醫師:目前像這樣聽損基因的資訊,在台灣來說已經相當普遍了,我們可以在各大院所取得相關的資訊。

劉育志醫師:新生兒的基因檢測,是不是可以應用在其他的疾病方面?

陳菁兒醫師:的確,像現在同樣的技術,在新生兒的應用上面,的確可以篩檢出更多的疾病,我們可以看一下畫面當中的這個表格,其實不同的技術,可以找到不同疾病特色的族群,像新生兒的代謝篩檢,因為我們是篩檢當下血液當中的代謝物質,所以可以找到當下急性血嚴重的代謝疾病,但是如果像是晚發型或者是輕型的代謝疾病,當下的血片可能驗不太出來,因此基因檢測就可以補足這方面的不足,我們可以藉由基因檢測,提早找出這些高風險的寶寶,加強他的照顧和追蹤。

陳菁兒醫師:除了前面提到的,聽力損傷那些疾病之外,目前的應用範圍也相當的廣泛,不但可以進階找出多種的疾病,像是心臟、中樞神經、血液、肌肉,甚至視力等等各種疾病,甚至像是藥物過敏的這種體質,也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提早找出來,因為我們的遺傳基因,其實是一生不會改變的,一生只要驗一次就可以了。

劉育志醫師:現在連藥物過敏都可以用基因檢測來檢查。

陳菁兒醫師:對啊,這就是我們現在常常聽到的,預防醫學還有精準醫療的概念。

陳菁兒醫師:像是藥物過敏,比較輕微的狀況,可能只會造成皮膚紅腫、搔癢,但是很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不過透過基因檢測,我們可以提早找出這些容易過敏的藥物,在就醫時去避免使用到相關的藥物,或者是在劑量上面去做一個調整,降低小朋友對於這些高敏感藥物的傷害。

陳菁兒醫師:像這樣的資訊當然是越早知道越好,畢竟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可能會用到這些藥物,而且不只是小朋友,像我們大人,也有些常見容易不良反應的藥物,像這些抗凝血劑或者是降尿酸的藥物,都有可能導致不良反應,我們也可以透過藥物的基因檢測,提高用藥安全性。

劉育志醫師:新生兒做完基因檢測之後,除了對這個小朋友會有幫助之外,對其他家人可能有什麼樣的好處?

陳菁兒醫師:廣義來說,新生兒的基因檢測,好處不只是單純受測的寶寶而已,包括了已出生或者是未出生的兄弟姊妹,甚至上一代或下一代的家族成員,都有可能會受益,像是有一些已經有明顯家族史的小朋友,因為得到相同疾病的機會比較高,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基因檢測,去找出這些高風險的寶寶,提早做一些預防照護,既使是沒有家族史的狀況,我們也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找出患病的寶寶,甚至更進一步找出隱藏在家裡的家族史,受益到整個家族,不過不管家裡有沒有家族史, 只要我們做基因檢測有找到異常的狀況,都應該接受完整的遺傳諮詢,這樣才能夠擬訂更完善的治療追蹤計畫。

陳菁兒醫師:像是在臨床上,我們其實有發現一些家族,就是因為寶寶去做了基因檢測,後來發現去檢查其他的家族成員,其實也有相同的疾病,只是說現在的症狀還沒有明顯,沒有被發現,因此我們就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陳菁兒醫師:除此之外,對於有些爸爸媽媽,如果有生育下一胎的計畫,也可透過基因檢測當做一個參考。

陳菁兒醫師:其實新生兒的基因檢測,主要就是一個風險評估的概念,我們一生只要驗一次,就可以得到一輩子受用的基因疾病資訊,所以越早檢測就可以越早預防,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另外的話,其他家族成員也有可能會因此受益。

陳菁兒醫師:其實像現在台灣的生育率越來越低,每個小朋友都是爸爸媽媽心中最珍貴的寶貝,除了國健署所建議的基礎檢測外,新生兒的基因檢測是個非常好的工具,能夠達到超前部屬,幫忙小朋友更平安、更順利地長大。

劉育志醫師:感謝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及早發現,把握黃金治療期,新生兒基因檢測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姜冠宇/醫學中心評鑑風雲 血汗風險誰人知

姜冠宇/醫學中心評鑑風雲 血汗風險誰人知

北醫大經營之三大醫院:萬芳、雙和、北醫附設,自邱文達時代開始,就引入品質管理,經營始往上,雙和醫院也度過了風聲中轉讓委託他校經營的危機。然而,今天還沒有把雙和醫院扶上醫學中心之際,長久歷史以來有醫學中心地位的萬芳醫院,意外落馬了,被台北慈濟超越。

2023年11月30日 11:30

中國黴漿菌爆發!醫憂「台灣抗藥性達6成」 急喊:沒事別濫用

中國黴漿菌爆發!醫憂「台灣抗藥性達6成」 急喊:沒事別濫用

中國大陸黴漿菌疫情嚴峻,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警告,台灣明年恐爆發流行。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中國的黴漿菌疫情恐怖主要是藥物抗藥性極高,怕這些抗藥性高的黴漿菌傳來台灣,但其實台灣抗藥性居然也達6成了。他憂心地向醫師們喊話「沒事不要濫用抗生素」,否則遲早追上中國。

2023年11月30日 10:42

不只記憶力變差!醫曝「失智症10大警訊」 6大高危險群當心

不只記憶力變差!醫曝「失智症10大警訊」 6大高危險群當心

「記憶力變差」是難以避免的老化現象,但到底要如何辨認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醫師指出,失智症除了會出現記憶力問題,還會伴隨「對時間或地點感到困惑、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等10大警訊症狀,而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家族病史、高齡、肥胖、三高、抽菸和患有其他疾病」,高危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

2023年11月30日 09:57

不想努力了!4星座=軟飯男「不介意給女友養」

不想努力了!4星座=軟飯男「不介意給女友養」

吃軟飯當然是比較難聽的說法,但有許多的男生還是不介意「暫時」給女朋友或老婆養一下,畢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也有一些男生天生就不是太愛面子,認為「女主外、男主內」的狀況好像也滿不錯的,也有些男生認為多讓女生照顧一點其實也很不錯,不見得非得扛起太重的擔子,到底有哪些星座的男生比較容易發展成這樣子的個性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哪些星座的男人不介意吃吃軟飯呢?

2023年11月30日 07:00

潘懷宗/美國德拉瓦大學證明一種營養成分與失智症的關聯性

潘懷宗/美國德拉瓦大學證明一種營養成分與失智症的關聯性

由於多位高知名度國際級影劇界人士(侯孝賢、布魯斯威利等等),罹患失智症,於是造成本就受到年長者高度關心的話題,又再度引起熱議 --- 「如何才能預防失智症」。

2023年11月30日 06:49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南投縣仁愛鄉爆出民眾吃河豚中毒案件,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救治,目前相關檢體已送到食藥署以釐清魚種和毒素。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29)日表示,研檢組已經著手檢驗,若順利最快下周一可有結果。至於是否比照日本推河豚處理證照,林金富坦言《食安法》沒有授權限制某一食品須取得許可證照才能販售,將涉及修法,需要蒐集意見進行跨部會討論。

2023年11月29日 22:35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愛滋日,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9)日宣布國內防治成績,今年截至10月底,國內新增感染數為804人,只要趨勢不變,到12月底累積個案預估為960至970人,不但是連續6年下降,更將是20年來首度跌破千例,防治具相當成效。

2023年11月29日 22:04

女「洗完澡不穿內褲」分泌物變少?醫:是假象 有感染風險

女「洗完澡不穿內褲」分泌物變少?醫:是假象 有感染風險

私密處飄出難聞異味、有流不完的分泌物,讓許多女生頭痛不已。有網友好奇「女生洗完澡不穿內褲能減少分泌物,是真的嗎?」對此,美女婦產科醫師蕭詠嫻坦言「個人沒那麼建議」,她認為不穿內褲只是分泌物不會沾到內褲上,並不等於沒穿就不會分泌,恐還存在感染風險。

2023年11月29日 21:31

妊娠糖尿病母嬰併發症風險高 控制血糖有撇步

妊娠糖尿病母嬰併發症風險高 控制血糖有撇步

國際研究文獻指出,妊娠糖尿病的盛行率大約介於2.6%至35.5%,但也會因不同種族及診斷標準值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由於妊娠糖尿病孕婦的母嬰併發症風險相對較高,孕媽咪在妊娠第24-28週時,務必要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預防。

2023年11月29日 21:22

中藥行數量腰斬「一年收起7百家」!缺藥4原因 他揭:藥廠也缺工

中藥行數量腰斬「一年收起7百家」!缺藥4原因 他揭:藥廠也缺工

隨著新冠中醫處方「清冠一號」問世,許多人對於中藥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不過,年輕一代對於中藥的陌生,似乎也影響著中藥行的存留。中華民國中藥商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馬逸才提到,先前傳出中藥缺藥的問題,其實缺的是科學中藥,中藥材本身並不缺;另外中藥行的腰斬,也讓他持續呼籲,盼中央能透過相關考試機制,延續產業。

2023年11月29日 17: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