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常常關節痛是什麼問題? 3大關節炎症狀一次解析

shuttet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關節發炎、疼痛是生活上常見的問題,許多人上了年紀會愈加明顯,不過未必如多數人所想的和退化有關,也多的是年紀輕輕就出現。

關節炎種類繁多,常見包括了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究竟如何分辨?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應對?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一一解析。

退化性關節炎:隨時間漸漸加劇的疼痛!

盧泰潤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主要和退化有關,常見出現於中老年族群,不過不論年齡都有可能因為肥胖、O型腿、X型腿使得關節不當使用、使用過度、關節負荷過大等,使得關節軟骨受損、進一步導致發炎。而像是長期不動的上班族、低頭族也可能使得關節退化,是個動太多或動太少都有可能形成的問題。

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除了關節疼痛外,也常見短時間關節僵硬的情況,特別是在長時間不動並恢復動作後,如起床的時候,過一會便消緩。另外患部也常會出現如折手指「喀喀」的骨擦音。症狀主要出現於容易使用過度的手部,以及主要承受身體整體重量的髖部、膝蓋等處。這些症狀初期較不明顯,但隨著時間可能逐漸增強,甚至就連休息不動時也會痛。

痛風性關節炎:突如其來的紅腫熱痛!

關於痛風性關節炎,盧泰潤醫師指出,台灣是痛風體質比例最高的國家,男性多於女性,女性也會發生,主要和飲食不當有關,包括了普林含量較高的海鮮、紅肉,又或者啤酒、手搖飲等果糖含量較高、容易影響尿酸排出等食物攝取過量所致,而肥胖也會因為會影響代謝功能,間接影起痛風。

痛風性關節炎有別於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往往來得突然,走得也快,因此得名。發生的位置大多集中於單一的關節,特別容易出現於手指及腳趾,尤其以拇趾最為常見。患者不單單會感覺到疼痛,且也會出現紅、腫、熱的情況,而若患者未妥善處理,若出現痛風石,很有可能造成關節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留意兩側同時的關節痛!

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和自體免疫疾病有關,風險因子主要為遺傳、家族史,特別常見出現於中年族群,當中又以女性更為常見。值得注意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雖和遺傳有關,但未必年幼就會出現,不少患者是小時沒事,中年時才出現,需多留意。

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前述兩種關節炎相似,但也有不同之處,症狀常見出現於末梢小關節,如手掌關節,且也會出現紅、腫、熱、痛的情況,較特別的是會成雙成對的出現,例如身體左右兩側的手長關節一起出現疼痛,就可以合理的懷疑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作祟。另外也會有關節僵硬的情況,與退化性關節炎不同的是時間較長,患者往往一到兩小時過症狀還沒消退。類風濕性關節炎若沒有妥善治療,免疫系統可能攻擊到身體各處,如侵略眼部引起鞏膜炎、入侵腎臟引起腎炎、攻擊心臟引起心肌炎等。

關節炎治療方式各不同 改善問題應先經醫師診斷!

在治療上及保養上,退化性關節炎不動會使得情況惡化加速,建議適度的活動,但也避免不當或過度運動,可以熱敷患處改善不適,日常也應留意體重控制,減輕關節負擔。治療上多以消炎、止痛藥物為主,或是關節內注射類固醇、玻尿酸,若藥物無效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痛風性關節炎,除了應避免前述海鮮、紅肉、啤酒、手搖飲、肥胖等風險因子外,平常也要多補充水分或是補充維生素C,促進尿酸代謝。治療方面一樣以消炎、止痛藥物治療為主,視情況可使用秋水仙素等藥物,若反覆發作則考慮急性期過後接續使用降尿酸藥物,以避免痛風石形成。

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自體免疫疾病,除了消炎、止痛的藥物外,更進階的治療方式也包括了生物製劑或免疫抑制劑,以改善自體免疫狀況,從根本改善。配合醫師的指示、遵照醫囑,可與疾病共存,改善生活品質,但萬不可自行中斷服藥,以免情況惡化。

盧泰潤醫師提醒,不論是何種關節炎,雖然對民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疼痛等生活上的不適,但保養和治療的方式各有所不同,且除了不適以外,各關節炎久不治療也都會使得情況加劇或引起其他問題。因此建議若有發現關節不適,當下可初步了解自身情況,治療、改善還是應由醫師診斷,應盡早就醫,找出原因從根本改善為佳。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研究:有勃起功能障礙「心肌梗塞風險增62%」!3招維持GG雄風

研究:有勃起功能障礙「心肌梗塞風險增62%」!3招維持GG雄風

勃起功能障礙是男生性功能障礙的一種,除可能影響信心、與伴侶的感情外,現有研究統計指出,有勃起功能障礙者,心肌梗塞的風險也會增加62%,憂鬱症風險則增加192%。若想維持良好勃起功能,務必維持健康生活習慣。

2023年03月20日 21:21

阿伯「每周急診室報到」!醫憂重病 護理師1句話解答

阿伯「每周急診室報到」!醫憂重病 護理師1句話解答

正常排便看似簡單,但對不少人而言其實是相當複雜的困擾。醫師更分享,有些患者因為年紀大,便秘嚴重,甚至需要每周到醫療院所「排便」。但大便本身是一種生理機制,若被壓制了喚不醒,就可能愈來愈惡化,建議輕度便秘者,有3大元素可多加注意,包括「水分、纖維及油脂」攝取,做足後,排便問題也會自然而然解決

2023年03月20日 20:16

一直覺得累!他肚脹「全身飄尿味」 醫嘆已末期:要洗腎一輩子

一直覺得累!他肚脹「全身飄尿味」 醫嘆已末期:要洗腎一輩子

北部一名男性上班族,20年前健檢發現右腎長了顆1.5公分水泡,驗血驗尿腎功能都正常,加上沒有不舒服,一忙起來忘了回診,直到近期發現肚子大到「像懷孕6個月」且合併脹痛、噁心想吐好疲累,臉上毫無血色,身上甚至飄出一陣陣尿騷味,被太太逼著就醫抽血檢查,豈料被確診腎功能「已到末期」腎病變,45歲就開始洗腎一輩子。

2023年03月20日 19:48

她爽吃便宜鮭魚卵!3個月後「腎功能狂降」 膽固醇也飆高

她爽吃便宜鮭魚卵!3個月後「腎功能狂降」 膽固醇也飆高

一名55歲女子,本身患有糖尿病、慢性腎衰竭,因長期吃鮭魚卵而導致腎功能狂降,膽固醇也飆升,疑似是吃到假的鮭魚卵。不過醫師提醒,即使是真的鮭魚卵,也是高膽固醇、高鈉的食物,不宜吃太多。

2023年03月20日 19:16

鼻屎要挖嗎?醫給答案 4情況=該清了

鼻屎要挖嗎?醫給答案 4情況=該清了

有耳鼻喉科醫師曾說,耳屎不用刻意去挖,然而關於「鼻屎」的部分,究竟該如何去清理呢?我們的鼻孔有沒有需要天天清理?若使用的方法不對,是否會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病症呢?

2023年03月20日 18:04

快訊/菜籃族把握!全聯、大潤發連續6天「高麗菜每顆25元」

快訊/菜籃族把握!全聯、大潤發連續6天「高麗菜每顆25元」

近來中南部氣候穩定,讓高麗菜供應量充足,卻也因盛產導致價格大幅下滑。全聯、大潤發為了支持本土蔬菜,將於3/21~3/26祭出「高麗菜每顆25元」促銷活動,邀請民眾一起支持品嚐優質蔬菜。

2023年03月20日 17:32

尿尿完忍不住抖一下!「夾冷筍」2原因曝 男生更常見

尿尿完忍不住抖一下!「夾冷筍」2原因曝 男生更常見

小便後會不尤自主抖動這件事,台語稱文夾冷筍,在英文稱為Post Micturition Convulsion Syndrome (PMCS)。為什麼會有這種小便後不由自主抖動的現象?目前其實還是未知,但是有兩種可能的理論可以解釋。

2023年03月20日 17:18

再生醫療費用昂貴! 薛瑞元:擬納入健保、商保

再生醫療費用昂貴! 薛瑞元:擬納入健保、商保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20日)審查《再生醫療雙法》,由於再生醫療費用高昂,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今表示,會去找金管會和保險業者協談納入商業保險一事,讓再生醫療納入健保給付前,可以透過商業保險幫忙。

2023年03月20日 16:25

跟死神搏鬥數次⋯陳文茜看死亡:只要輕輕說一聲「晚安」

跟死神搏鬥數次⋯陳文茜看死亡:只要輕輕說一聲「晚安」

知名主持人、作家陳文茜在數次與死神搏鬥後,即將出新書寫下心路歷程和人生智慧,她提到「你無法抗拒死亡,但你可以看穿它」,鼓勵讀者不要被外在評價困擾,不要吝嗇對別人說愛的話,切勿讓過去的遺憾和傷痛影響現在的快樂,她提到,「有一天,我們都會消失,別怕,只要輕輕說一聲:晚安,我的生命。」

2023年03月20日 16:23

遇到困難就想直接放棄?專家:不存在這種人 1情況害你選擇逃避

遇到困難就想直接放棄?專家:不存在這種人 1情況害你選擇逃避

世界上不存在「遇到困難就想直接放棄的人」,如果努力可以改變現狀,那誰會第一次就選擇逃避呢?這些都是我們內在不想不願,可是因為後天的環境塑造,所不自覺產生的思維慣性。上篇文章我們舉了奇犽的例子,他的思維慣性是:遇到危險 → 直接逃跑,他被這種慣性所困,直到把哥哥植入腦袋的念針拔除,才徹底克服它。

2023年03月20日 16: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