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早期根本無感! 醫師圖解「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趙先生因為解尿不順至泌尿科就診,原本以為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的症狀,沒想到抽血檢查後,竟顯示攝護腺PSA指數(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高達1000 ng/ml!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冠亨醫師指出:「攝護腺PSA指數一般會小於4 ng/ml,超過1000 ng/ml是相當異常的狀況。因此,當下馬上為他安排檢查,爾後確診攝護腺癌,甚至已有多處骨轉移!患者才發現原來日常的腰痠背痛、肩膀痠痛,並非工作導致,全都是攝護腺癌作祟!」

陳冠亨主任說,因為患者的攝護腺癌已經多處轉移,所以除了傳統荷爾蒙治療外,更是合併新一代雄性素阻斷劑,藉此提升治療成效。陳冠亨主任說,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療效服藥便利,一天只需口服一次;對於心臟與肝臟的負擔也較低,可讓療程減去負擔;也可精準抑制癌細胞生長,大幅延長存活期!個案中的趙先生正是藉由新一代雄性素阻斷劑,有效控制病程,目前他的攝護腺PSA指數已經降到小於1 ng/ml,控制得很穩定,排尿不順、骨頭痠痛等症狀也改善許多。

早期根本無感的攝護腺癌

早期攝護腺癌的症狀都不太明顯,等到腫瘤較大時,才可能出現一些症狀,例如:尿不乾淨、解尿斷斷續續等,陳冠亨主任說:「患者不一定會疼痛,可能只是覺得小便速度比較慢、解不乾淨,或是解尿時肚子需要用力,可能解到一半會停下來,過一會兒再繼續解。因為解不乾淨,所以容易頻尿、夜尿。」

除了排尿症狀外,部分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勃起功能障礙、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另外,攝護腺癌容易發生骨頭轉移,而讓人感到骨頭疼痛。

早期根本無感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診斷一般是利用抽血檢驗攝護腺PSA指數,以及肛門檢查。陳冠亨主任解釋,男性的攝護腺位在直腸前方,醫師可以藉著肛門指診觸摸攝護腺的輪廓,看看是否有硬塊。除此之外,若攝護腺PSA指數大於4 ng/ml,或在肛門指診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就需要進一步安排經直腸超音波檢查。

透過經直腸超音波檢查,醫師可以檢視攝護腺腫瘤,必要時可在超音波導引下取得組織切片,交由病理科醫師檢查細胞型態,以確定診斷。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男士可以接受檢查,陳冠亨主任表示,如果有家族病史的男士,例如祖父、父親、兄弟罹患攝護腺癌,建議在40歲以後要每年做篩檢。

「由於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時,便已進入晚期,甚至已經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陳冠亨主任說,「不過攝護腺癌的進展比較慢,目前也有多項治療工具、藥物可以運用,若能按部就班接受治療,能夠獲得較好的預後。」

容易產生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治療分成兩類,陳冠亨主任解釋,尚未轉移的攝護腺癌可以進行局部治療;已經轉移的攝護腺癌,便需要進行全身性治療,才能對付散播至身體各處的癌細胞。

局部治療的工具相當多樣,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

全身性治療的部分會優先使用荷爾蒙治療,因為攝護腺癌在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時會持續長大,陳冠亨主任說,讓攝護腺癌無法獲得雄性素是很有效的治療策略。

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

荷爾蒙治療對大多數患者都能發揮效果,讓攝護腺癌獲得控制、攝護腺PSA指數下降,陳冠亨主任說明,不過在治療一至兩年後,攝護腺PSA指數可能漸漸爬升,因為攝護腺癌細胞會慢慢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而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是治療過程中經常面對的難題,所以得運用不同的機轉來突破治療困境!

「一般的荷爾蒙治療機轉是降低體內的雄性素」,陳冠亨主任解釋:「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機轉則是抑制雄性素跟攝護腺癌細胞受體結合,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使腫瘤縮小、降低攝護腺PSA指數,有助延長存活期、延緩後續進入化學治療的時間。」

相較於化學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副作用較少,對於肝臟、心臟的負擔較小,採用口服的便利性較高,有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因為不須合併使用類固醇,可避免與類固醇相關之副作用。

過去的想法是在攝護腺癌出現去勢抗性後,才使用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陳冠亨主任說,現在則會考慮將治療時機往前移,在攝護腺癌出現轉移時便盡早使用,幫助攝護腺PSA指數下降、延長荷爾蒙治療的時間,對患者的預後較好。

迎戰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日常生活中,建議攝護腺癌患者要戒菸,陳冠亨主任補充說明,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減少動物性脂肪的使用量。

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容易出現骨頭轉移,發生病理性骨折的風險較高,要小心預防跌倒,陳冠亨主任提醒,骨折會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而且可能導致失能、影響存活率。

貼心小提醒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早期攝護腺癌患者大多無感,陳冠亨主任提醒,50歲以上男士可以定期檢查,若具有家族病史,建議在40歲以上便要接受檢查。

荷爾蒙治療是對抗攝護腺癌的有效工具,但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產生去勢抗性,請務必定期追蹤,與醫師密切配合!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不能輕忽!高風險攝護腺癌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長輩進食易嗆咳!營養師手把手教「潤餅防噎版」 好吞嚥顧健康

長輩進食易嗆咳!營養師手把手教「潤餅防噎版」 好吞嚥顧健康

清明時節將至,家家戶戶掃墓祭祖,享用應景的「潤餅」,然而,對於生理機能逐漸退化的長輩來說,潤餅中豐富的食材可能帶來咀嚼不易、難以消化等困擾,甚至引發腸胃不適。營養師建議,在家中製作潤餅時,可以多花一點心思,選擇容易吞嚥的食材,讓長輩也能安心品嚐美味,避免潛在的吞嚥風險。

2025年04月03日 11:16

體重輕不代表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比肥胖者高52%

體重輕不代表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比肥胖者高52%

一名45歲金融業女主管,BMI為20,屬於標準範圍,一直以為健康無虞,但健檢報告卻顯示三酸甘油脂過高,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已經有中度脂肪肝。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指出,全球約有45%的人屬於「代謝性肥胖但體重正常」的「瘦胖子」,研究顯示,這些族群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比過重或肥胖者高出52%。

2025年04月03日 11:10

國人最常被2類毒蛇咬傷!嚴重恐腎衰竭、截肢 處置方式一次看

國人最常被2類毒蛇咬傷!嚴重恐腎衰竭、截肢 處置方式一次看

4月起國內進入蛇咬旺季,疾管署統計每年約有近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其中高達82.9%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兩類,為國人最常接觸、出現衝突的毒蛇。專家表示,毒蛇咬傷輕者出現局部腫脹疼痛,重者可造成呼吸障礙、瀰漫性出血、敗血症、不可逆之腎功能衰竭、截肢,甚至死亡;統計國內2017至2021五年間仍有9人因蛇咬死亡。

2025年04月03日 09:36

1斤賣4000!「草王」一葉草現蹤民眾搶摘!中醫示警:誤食恐傷肝腎

1斤賣4000!「草王」一葉草現蹤民眾搶摘!中醫示警:誤食恐傷肝腎

新北市新莊一名男網友日前在河濱公園慢跑,發現有一名婦人在草地上拔草,詢問才知道竟是在拔「一葉草」,更聲稱此草1斤可以賣1000元。據悉,一葉草又稱「草王」,夏季一斤甚至可以到達4000元。不過,中醫師周宗翰提醒,自行摘採並服用存在一定風險,長期或過量服用甚至引發藥物性肝炎或腎功能受損。

2025年04月02日 22:29

營養師點名「3大健康零食」暗藏陷阱 恐害血糖爆表、胰島素阻抗

營養師點名「3大健康零食」暗藏陷阱 恐害血糖爆表、胰島素阻抗

小心「健康零食」暗藏升糖陷阱,害你血糖爆表!營養師薛曉晶提醒,很多市售標榜「健康」的零食,內含糖分比想像中還多,包括燕麥棒、水果優格、無糖餅乾等,這類食物在行銷包裝上往往刻意營造「低負擔、健康」的形象,實際上卻充滿添加糖與人工成分,恐增加了血糖波動與胰島素阻抗的風險。

2025年04月02日 21:54

8歲女罹罕見「長髮公主症候群」 腹痛3個月驚藏5顆「毛石」

8歲女罹罕見「長髮公主症候群」 腹痛3個月驚藏5顆「毛石」

一名年僅8歲的女童小安(化名),因長達3個月的間歇性腹痛,近日症狀加劇並伴隨頻繁嘔吐,被送往醫院緊急就診。經彰基兒童醫院團隊詳細檢查後,發現她的胃部及小腸內充滿毛髮結石,導致部分腸道阻塞,所幸,經小兒外科進行手術成功取出多顆毛石,並由兒童心智科診治,目前女童情況穩定,並持續接受心理與營養治療。

2025年04月02日 19:30

今年護理加薪第一槍!新光宣布5月起調升6.5% 新進人員起薪破5萬

今年護理加薪第一槍!新光宣布5月起調升6.5% 新進人員起薪破5萬

國內急診壅塞問題之一為護理人力不足,健保署投入42.4億經費,從5月1日實施改善急診壅塞支付標準調整新制,並且要求醫院實際調升人員薪資才給付。新光醫院今(2)日開出護理人員加薪第一槍,5月1日起再調升全院輪值三班護理人員薪資6.5% ,新進人員月薪可達5.1萬元。

2025年04月02日 18:14

肚子脹體重也下降!蛔蟲感染怎麼辦 專家解析

肚子脹體重也下降!蛔蟲感染怎麼辦 專家解析

一位69歲女性日前因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在家人催促下到醫院就醫,經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赫然在大腸內發現兩條蛔蟲,令醫師大感驚訝,經詢問得知,病人家中養豬,平時會用豬糞做有機堆肥種菜,病人又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有機會進入體內,所幸給予蛔蟲藥治療後,已成功驅蟲。

2025年04月02日 18:04

體重狂掉以為減肥成功 她愛吃生菜體內藏「20公分大蛔蟲」釀禍

體重狂掉以為減肥成功 她愛吃生菜體內藏「20公分大蛔蟲」釀禍

一名69歲女性近日體重減輕,還以為自己是減重有成,但因為伴隨腹脹症狀,在家人催促下到醫院就醫,經過大腸鏡檢查,赫然在大腸內發現兩條20公分的大蛔蟲!經過詢問得知患者家中養豬,平時會用豬糞做有機堆肥種菜,病人又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有機會進入體內,所幸給予蛔蟲藥治療後,已成功驅蟲。

2025年04月02日 17: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