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早期根本無感! 醫師圖解「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趙先生因為解尿不順至泌尿科就診,原本以為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的症狀,沒想到抽血檢查後,竟顯示攝護腺PSA指數(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高達1000 ng/ml!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冠亨醫師指出:「攝護腺PSA指數一般會小於4 ng/ml,超過1000 ng/ml是相當異常的狀況。因此,當下馬上為他安排檢查,爾後確診攝護腺癌,甚至已有多處骨轉移!患者才發現原來日常的腰痠背痛、肩膀痠痛,並非工作導致,全都是攝護腺癌作祟!」

陳冠亨主任說,因為患者的攝護腺癌已經多處轉移,所以除了傳統荷爾蒙治療外,更是合併新一代雄性素阻斷劑,藉此提升治療成效。陳冠亨主任說,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療效服藥便利,一天只需口服一次;對於心臟與肝臟的負擔也較低,可讓療程減去負擔;也可精準抑制癌細胞生長,大幅延長存活期!個案中的趙先生正是藉由新一代雄性素阻斷劑,有效控制病程,目前他的攝護腺PSA指數已經降到小於1 ng/ml,控制得很穩定,排尿不順、骨頭痠痛等症狀也改善許多。

早期根本無感的攝護腺癌

早期攝護腺癌的症狀都不太明顯,等到腫瘤較大時,才可能出現一些症狀,例如:尿不乾淨、解尿斷斷續續等,陳冠亨主任說:「患者不一定會疼痛,可能只是覺得小便速度比較慢、解不乾淨,或是解尿時肚子需要用力,可能解到一半會停下來,過一會兒再繼續解。因為解不乾淨,所以容易頻尿、夜尿。」

除了排尿症狀外,部分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勃起功能障礙、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另外,攝護腺癌容易發生骨頭轉移,而讓人感到骨頭疼痛。

早期根本無感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診斷一般是利用抽血檢驗攝護腺PSA指數,以及肛門檢查。陳冠亨主任解釋,男性的攝護腺位在直腸前方,醫師可以藉著肛門指診觸摸攝護腺的輪廓,看看是否有硬塊。除此之外,若攝護腺PSA指數大於4 ng/ml,或在肛門指診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就需要進一步安排經直腸超音波檢查。

透過經直腸超音波檢查,醫師可以檢視攝護腺腫瘤,必要時可在超音波導引下取得組織切片,交由病理科醫師檢查細胞型態,以確定診斷。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男士可以接受檢查,陳冠亨主任表示,如果有家族病史的男士,例如祖父、父親、兄弟罹患攝護腺癌,建議在40歲以後要每年做篩檢。

「由於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時,便已進入晚期,甚至已經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陳冠亨主任說,「不過攝護腺癌的進展比較慢,目前也有多項治療工具、藥物可以運用,若能按部就班接受治療,能夠獲得較好的預後。」

容易產生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治療分成兩類,陳冠亨主任解釋,尚未轉移的攝護腺癌可以進行局部治療;已經轉移的攝護腺癌,便需要進行全身性治療,才能對付散播至身體各處的癌細胞。

局部治療的工具相當多樣,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

全身性治療的部分會優先使用荷爾蒙治療,因為攝護腺癌在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時會持續長大,陳冠亨主任說,讓攝護腺癌無法獲得雄性素是很有效的治療策略。

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

荷爾蒙治療對大多數患者都能發揮效果,讓攝護腺癌獲得控制、攝護腺PSA指數下降,陳冠亨主任說明,不過在治療一至兩年後,攝護腺PSA指數可能漸漸爬升,因為攝護腺癌細胞會慢慢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而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是治療過程中經常面對的難題,所以得運用不同的機轉來突破治療困境!

「一般的荷爾蒙治療機轉是降低體內的雄性素」,陳冠亨主任解釋:「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機轉則是抑制雄性素跟攝護腺癌細胞受體結合,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使腫瘤縮小、降低攝護腺PSA指數,有助延長存活期、延緩後續進入化學治療的時間。」

相較於化學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副作用較少,對於肝臟、心臟的負擔較小,採用口服的便利性較高,有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因為不須合併使用類固醇,可避免與類固醇相關之副作用。

過去的想法是在攝護腺癌出現去勢抗性後,才使用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陳冠亨主任說,現在則會考慮將治療時機往前移,在攝護腺癌出現轉移時便盡早使用,幫助攝護腺PSA指數下降、延長荷爾蒙治療的時間,對患者的預後較好。

迎戰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日常生活中,建議攝護腺癌患者要戒菸,陳冠亨主任補充說明,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減少動物性脂肪的使用量。

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容易出現骨頭轉移,發生病理性骨折的風險較高,要小心預防跌倒,陳冠亨主任提醒,骨折會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而且可能導致失能、影響存活率。

貼心小提醒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早期攝護腺癌患者大多無感,陳冠亨主任提醒,50歲以上男士可以定期檢查,若具有家族病史,建議在40歲以上便要接受檢查。

荷爾蒙治療是對抗攝護腺癌的有效工具,但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產生去勢抗性,請務必定期追蹤,與醫師密切配合!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不能輕忽!高風險攝護腺癌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大陸浙江一戶人家小孩小勇(化名)因為忘記沖馬桶,媽媽一看發現不對勁,這一留心,小勇被診斷出尿毒症,結果一家三口都得了罕見遺傳病,而他和哥哥都接受腎移植手術,媽媽還在洗腎中。

2025年09月16日 01:27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不少家長困惑,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卻經常疲倦、不專心。營養師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提醒,這恐怕不是偷懶,而是青少年正陷入「隱藏營養危機」,最新數據顯示,超過六成14至17歲青少年缺乏鈣、膽鹼、鎂、維生素D與E,嚴重影響骨骼發育、免疫力與專注力。

2025年09月15日 17:43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2025年09月15日 17:00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是父母最在意的寶貝,除了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也同樣需要關心。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沮喪、學習困難,或特別衝動,這些都可能是提醒我們的訊號。及早理解與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合適的支持。

2025年09月15日 15:22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全台近200萬人具憂鬱傾向,其中有5.2%是重度憂鬱症患者,近7成透過治療可妥善控制病情,但其餘2、3成患者則會反覆發作。有研究發現,這部分可能和基因有關,有些人先天帶有「落井下石型」基因,不僅對外界較敏感,還會直接影響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多寡。

2025年09月15日 14:45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把國、高中上課時間改成早上10點,相關提案已有萬人響應。對此,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過去研究發現,8點以後起床比較符合生理時鐘,也有20%屬於晚睡晚起體質,頭腦才會比較清楚,但睡眠生理時鐘也因人而異,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統一處理。

2025年09月15日 12:34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心導管團隊致力於心臟照護26年,推動新醫材治療不遺餘力,因而屏東縣成為全台灣新一代心臟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最早正式上線的縣市,今年5月,屏基率先完成全台首例正式上架「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Bioadaptor)治療,並在3個月內已累積完成 24 例病人植入,後續追蹤情況均良好,標誌著心導管介入治療邁向新階段。

2025年09月15日 12:14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一名45歲男性有「大便不成形且帶血絲」的症狀,但並未想過是大腸癌警訊,就算糞便潛血陽性,仍認為是檢查或飲食造成。半年後因肚子疼痛嚴重,經醫師苦勸才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經塞住腸道,確診大腸癌。醫師提醒,根據臨床統計,有症狀才檢查,有6成以上都已經是三、四期。

2025年09月15日 11: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