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蛀牙為何抽神經? 牙醫師圖解說明

▲蛀牙。(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牙齒好痛!」李先生痛苦地說。

「痛多久了?」

「之前是吃東西時牙齒很敏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李先生摀著下顎說,「昨天開始痛得很厲害,整晚都沒辦法睡。」

檢視過蛀牙後,醫師說:「你的蛀牙很深,已經進到牙隨腔,應該要抽神經喔。」

蛀牙是非常普遍的狀況,根據調查,台灣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65.43%,平均齲齒顆數達3.44顆 ,18歲以上成人齲齒率更高達87.99% 。贋復補綴專科方煥華牙醫師指出,如果蛀牙侷限在牙齒外層的牙釉質,患者通常只會感到輕微不適,牙科醫師的處理方法,是把遭受感染的區域清除乾淨後,以樹脂材料或者是陶瓷材料去做修補,就可以保留牙齒的神經跟大部分牙齒的結構。

如果蛀牙已經攻入牙本質,甚至到達底下的牙髓腔時,患者的酸痛、敏感就會演變成抽痛,甚至是劇烈疼痛。這時大概都會建議進行根管治療,方煥華牙醫師解釋,根管治療的目標是把底下受感染的牙髓神經清潔乾淨,盡可能地保留牙齒的結構。

「通常我都會做一個比喻,抽完神經的牙齒,其實就像是阿里山上那棵被雷擊過的神木,它的中央可能會空掉,保留下它外層的外殼,」方煥華牙醫師說,「僅留下外殼的牙齒會變得脆弱,所以在根管治療完成之後,通常會建議在外層的部分,使用牙冠去做修復會比較合適。」

倘若蛀牙太厲害,使牙齒構造遭到嚴重破壞,大概就只能將牙齒移除,後續再考慮以植牙或牙橋來重建。

固定式假牙的種類有哪些?

修復牙齒的時候,牙醫師會評估牙齒缺損的狀況。

如果缺損的範圍很小,只局限於牙冠,尚未影響到牙髓神經,而且大部分的牙齒結構都健康的情況下,方煥華牙醫師說,我們可能會建議用全陶瓷嵌體來進行修復,全陶瓷嵌體的好處是密合度跟外觀都可以得到不錯的水準,降低後續在邊緣出現二次蛀牙的問題。

如果缺損的狀況比較嚴重,例如抽完神經的牙齒,基本上算是搶救下來的牙齒,我們會希望盡量把它留下來,所以會做一個保護裝置,像安全帽一樣,假少牙冠或牙根斷裂的機會。

固定式假牙的種類

如果牙齒已經拔掉,缺了一個洞,該怎麼辦?

「比較直觀的想法是搭一座橋,」方煥華牙醫師說,「想要搭起一座橋,跨過這個缺牙的區域,勢必需要前後兩個橋墩來支撐固定,所以老一輩常說,缺一顆牙要做三顆牙,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缺牙的數目越來越多時,便需要比較多顆牙齒來當作橋墩,才能支撐起較長的牙橋。方煥華牙醫師比喻說明,「有點像我們請前後兩位同學,幫忙完成缺課同學要做的事情,當缺課的同學越多,便需要更多同學幫忙,才能把事情做完。」

如果缺了牙,卻不想要去傷害其他的牙齒,就得考慮無中生有,也就是植牙。方煥華牙醫師說,我們經常稱植牙是「第三套牙齒」,因為乳牙是第一套,恆牙是第二套,植牙是第三套。植牙的好處是無中生有,如果不想傷害前後兩顆牙齒,或是前後兩顆牙齒的條件不好,不適合擔任牙橋的橋墩,就會考慮以植牙的方式去處理。

常見假牙材質有哪些?

固定式假牙的常見材質有幾種,包括全金屬、金屬燒瓷、全瓷等。方煥華牙醫師指出,近年來陶瓷類的材質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

金屬材料需要靠鑄造,因為製作的手法會比較繁複,工時通常都是1至2個禮拜以上。

「全瓷材料可以藉由電腦去輔助,所以製作的效率跟經濟度都有較好的進步跟成果。」方煥華牙醫師說,「全瓷補綴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牙齒的顏色與外型,比較接近自然牙。」

常見的假牙材質

全瓷牙冠之材料又分成陶瓷與二氧化鋯,陶瓷具有透光度,不過可能出現瓷崩、瓷裂等狀況;二氧化鋯的硬度高、耐用度高,立方體晶像結構也具有透光度,能夠提升擬真度。

假牙製作流程

全瓷牙冠有一個特色,就是製作過程中大部分是靠電腦去設計、切削,能夠提升精確度、縮短製作時程,不像傳統牙冠是用手工製作。

製作假牙的第一步是印模,可以使用口腔托盤盛裝印模材料放入口內取模,也可以使用口內掃描機,透過掃描取得數位化的電子檔案。實體印模和數位印模都會送到牙體技術所,由牙體技術師進行後續製作。

假牙製作流程

全瓷牙冠在電腦上設計完成後,會由電腦進行切削。傳統的陶瓷需要人工進行染色、燒結,目前也有預染型氧化鋯瓷塊,可先對照鄰牙挑選顏色後再進行切削,完工後的牙冠即具有擬真的漸層顏色與螢光效果,不需另行人工上色。

最後,牙醫師會替患者安裝假牙,並確認咬合功能。預染型氧化鋯瓷塊的好處是,若在安裝假牙的過程中,牙醫師需要進行修磨、微調,也能維持逼真的顏色。若只於牙冠表層上色,經過修磨後,可能出現顏色落差。

貼心小提醒

台灣的蛀牙率很高,大家要確實做好牙齒保健,也要養成定期洗牙的習慣,一方面清除牙結石,一方面讓牙醫師檢查牙齒。

早期蛀牙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可能不知不覺,方煥華牙醫師提醒,藉由定期檢查才能發現早期蛀牙,並及時治療!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107年度「我國六歲以下兒童口腔健康調查工作計畫」期末報告書

2.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之口腔保健-口腔診療教材,衛生福利部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牙齒掉落、斷裂怎麼辦?該補牙還是作假牙?牙醫師圖解說明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隱藏版癌王致死率高! 醫曝「膽管癌」4症狀:初期難察覺

隱藏版癌王致死率高! 醫曝「膽管癌」4症狀:初期難察覺

港星沈殿霞在2008年因病過世,而她罹患的正是多數人不太熟悉的「膽道癌」。醫師指出,膽道癌和胰臟癌一樣,早期症狀不明顯,6~7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且該疾病治療棘手,致命率高。醫師也提醒,「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是常見初期徵兆,若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可能都已晚期。

2023年03月21日 22:03

就是不想動!5星座「懶癌末期」超難約 第1名超隨興…其實是懶

就是不想動!5星座「懶癌末期」超難約 第1名超隨興…其實是懶

身邊是否有一群人,每天總是懶洋洋的,不為了目標志向汲汲營營,也不會瘋狂追求名利地位,甚至身體力行「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什麼都不做就是他們的人生目標。《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懶惰星座」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盤點最懶惰星座Top5,你也上榜了嗎。

2023年03月21日 21:32

睡不好「1部位會明顯變胖」!心臟病風險也增20%

睡不好「1部位會明顯變胖」!心臟病風險也增20%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的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有研究顯示,與睡眠時間6~9小時的人相比,睡眠時間少於6個小時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高出20%;不僅如此,睡眠不足也會引起腹部肥胖及代謝症候群。

2023年03月21日 21:00

手腳冰冷罹「1失明眼疾」機率飆!常踩空、跌倒注意了

手腳冰冷罹「1失明眼疾」機率飆!常踩空、跌倒注意了

全球青光眼患者人數逐年上升,去年已突破8000萬,世界衛生組織(WHO)更預估2040年將突破1億人!而青光眼已是國人排名第二的失明原因,且患者人數逐年上升。由於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不易察覺,輕忽及早控制,更以為失明距離自己很遙遠。但青光眼的可怕之處在於對視神經的傷害是不可逆的,等到開車某個角度視野看不到、下樓梯容易踩空、看書不能連貫等,已是晚期或末期病人,視野嚴重缺損。

2023年03月21日 20:15

愛愛ing「狂噴屁聲」網尬爆求救!她親教2招嘆:怕吵乾脆別做

愛愛ing「狂噴屁聲」網尬爆求救!她親教2招嘆:怕吵乾脆別做

一名網友私訊兩性作家欣西亞,求問愛愛時下體灌入氣體,活塞運動時狂噴「噗噗屁聲」超尷尬,向她尋求靜音方法。對此她解釋,當龐然大物進入狹窄空間內,裡頭氣體就會被擠壓出來,稱為「陰吹」,要防止鞭炮聲連炸,應避免後上的狗趴式,以及須緩慢進行。不過,她也直言,看問題出在誰身上,「自己怕吵,那就乾脆別做愛」。

2023年03月21日 19:52

睡前才關燈錯了!醫揭「4招睡好覺」 B群晚上吞一顆

睡前才關燈錯了!醫揭「4招睡好覺」 B群晚上吞一顆

為了對抗失眠,許多人用了各種方式,有些人會選擇吃安眠藥,但又擔心有副作用。對此,醫師也提供幾招不用藥的方式,雖然每個人失眠原因不同,方法不一定適用,不過也可輔助嘗試;像是不少人都知道睡覺要關燈,但其實要注意的是關燈時間,建議睡前一小時就要把燈關掉,準備就寢,也不要睡前使用手機,以免褪黑激素分泌不足。

2023年03月21日 19:28

北醫院長邱仲峯爆緋聞!請辭「訊息全文」曝光:我應該勇於承擔責任

北醫院長邱仲峯爆緋聞!請辭「訊息全文」曝光:我應該勇於承擔責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爆出疑似緋聞事件,對象為義守大學生技系教授楊智惠,兩人被媒體拍到互動親密,還一同泡溫泉。對此,知情人士也提供邱仲峯內部請辭訊息,內容也直接寫道「今天請辭」,並直言「我應該勇於承擔責任,加上身體因素需保養」等原因。

2023年03月21日 19:24

僵直性脊椎炎背部重度彎曲 一次性經椎弓切骨矯正有效治癒

僵直性脊椎炎背部重度彎曲 一次性經椎弓切骨矯正有效治癒

在中部大學任教的謝教授因僵直性脊椎炎使脊椎變形,疼痛難忍外,背部高達七十度的彎曲與頸椎歪斜讓他呼吸困難、走路不便,授課時因抬頭艱難而無奈放棄黑板書寫。日前他南下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求治簡瑞騰副院長,透過新式的一次性經椎弓切骨矯正術,讓他再挺腰抬頭。

2023年03月21日 18:38

「倒退下樓」比較不傷膝蓋?醫師解答了 1情況反增骨折風險

「倒退下樓」比較不傷膝蓋?醫師解答了 1情況反增骨折風險

登山、走樓梯時,時常看到有人用「倒退方式」走下來,據說比較不傷膝蓋。醫師表示,倒退下樓在短時間內確實可以暫時減少膝蓋負擔,不過,若膝蓋沒有特別不適,不需刻意倒退下樓,反而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

2023年03月21日 18:04

嗜睡打呼鼾聲如雷找上門 達文西手術助睡眠呼吸不中止 

嗜睡打呼鼾聲如雷找上門 達文西手術助睡眠呼吸不中止 

黃姓民眾睡覺會發出如雷的打鼾聲,老婆嫌吵分房睡,出差怕吵到同寢室的同事,晚上都不敢睡覺,卻在開會時秒睡猛打呼,差點丟了工作。聽家人說他打鼾時會突然停止,好像呼吸停止的情況,加上常常在半夜驚醒,精神愈來愈差,備感困擾。經友人介紹來嘉基耳鼻喉科王士豪醫師門診求診,經過睡眠生理的詳細檢查發現患有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使用達文西手術系統進行舌根部手術及扁桃腺切除併軟顎懸雍垂顎咽成型手術,讓他可以安心工作,白天不再秒睡。

2023年03月21日 17:4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