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破壞全身肌肉 醫師圖解「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先生很會打呼,不過最近他的打呼聲都會中斷,停頓好幾秒才又開始呼吸。」陳女士仔細描述先生睡覺的狀況,「早上起床的時候,他都會抱怨頭痛,而且很容易打瞌睡。」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他的體力也有變差,走路、爬樓梯都比較慢,經常肌肉痠痛,偶而還會跌倒。」陳女士說,「有醫師覺得不對勁,請我們進一步檢查。」

肌肉疼痛、體力變差、睡眠呼吸中止等症狀看似無關,但是可能源自同樣的問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錦章教授表示,「龐貝氏症」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疾病,會讓全身肌肉細胞遭到破壞,而越來越沒有力氣。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患者將漸漸無力呼吸,越來越喘,最後會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維生。

什麼是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是種代謝性疾病,又稱為及肝醣儲積症第二型或酸性麥芽糖酵素缺乏症,屬自體隱性遺傳疾病。由於第17對染色體上的GAA基因有缺陷,使患者體內缺乏GAA酵素,而無法分解肝醣。在台灣,新生兒的發生率大概5萬分之一,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2萬分之1。

「我們的身體會將肝醣儲存在肌肉細胞裡,等到有需要的時候,細胞裡的溶小體會將肝醣分解為葡萄糖。」黃錦章教授解釋,「缺乏GAA酵素時,肝醣會大量堆積在溶小體內,而漸漸對肌肉細胞造成傷害,使患者肌肉越來越無力,逐漸進展到心臟無力、呼吸衰竭。」

什麼是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有兩種類型

龐貝氏症可分成嬰兒型與晚發型,嬰兒型龐貝氏症在出生幾個月便會出現症狀,病程進展較快,黃錦章教授解釋,常見表現包括肌肉無力、心臟肥大、肝臟肥大、舌頭肥大、呼吸困難等,多數患童會在一至兩年內死亡。

晚發型龐貝氏症,是超過兩歲以上才發病,從兒童到老年都可能發病,病程進展較慢,黃錦章教授說,通常是從軀幹、下肢開始出現肌肉疼痛和肌肉無力,活動時比較疲倦,然後有吞嚥困難、呼吸較喘,部分患者有睡眠障礙。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診斷比較困難,從發病到確定診斷大概六至十二年,黃錦章教授說,因為龐貝氏症較罕見,肌肉無力的患者不容易及時確診,而出現永久性傷害。根據研究,越晚被診斷、越晚使用藥物處理,就有更嚴重的永久性傷害,患者可能會需要長期仰賴呼吸器維生。

龐貝氏症有兩種類型

遇到哪些狀況要想到龐貝氏症呢?「例如不明肌肉痠痛、行動走路較無力、常常跌倒、走路的模式改變、沒有辦法爬樓梯,或是脊椎側彎等。」黃錦章教授提醒,「龐貝氏症患者常有呼吸中止症,睡覺的時候打呼聲會中斷,過一陣子才又繼續。呼吸中止症會造成患者缺氧,可能在起床的時候感到頭痛,因為睡眠品質很差,白天容易嗜睡、精神不繼。患者的腸胃道肌肉也受到影響,可能造成進食、吞嚥困難。」

「我們也可以請患者做六分鐘行走測試,看看他能夠在六分鐘內走多遠。」黃錦章教授說,「並透過病史詢問,能夠了解症狀發生的時間有多久。」

懷疑龐貝氏症時,可以抽血檢查。黃錦章教授說,現在已有快速簡便的診斷方法,透過抽血滴在濾紙片上檢查,評估GAA酵素的狀況。如果發現異常,便會進一步做基因方面的檢查,以確定是否為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怎麼辦?

確診為龐貝氏症怎麼辦?

肌肉遭到破壞後,肌耐力會變差,且可能出現攣縮,除定期酵素介入外,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也會根據病況設計合適的運動處方,幫助維持肌力、心肺功能,必要時也可以使用各種輔具。

由於龐貝氏症患者的咀嚼、吞嚥、消化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務必留意營養補充,每天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卡路里、維生素,以免因為營養不良而越來越虛弱。當呼吸肌失能時,可以使用呼吸器來輔助,「龐貝氏症就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治療控制。」黃錦章教授強調,「早期診斷、早期介入,非常關鍵。從這幾年的經驗看起來,目前的臨床處置能夠延緩惡化的時間,維持身體機能,讓患者擁有相對正常的生活」

貼心小提醒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大家要提高警覺,黃錦章教授說,當脊椎肌肉受影響時,患者的頭會下垂;當下肢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可能在蹲馬桶後,站不太起來;當軀幹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就不太能做仰臥起坐,需要先側身,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

如果有觀察到這方面的問題時,可以至神經內科就診,黃錦章教授說,可能導致肌肉無力的原因很多,需要仔細地鑑別診斷,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賽諾菲協助提供

原文連結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起床內褲濕?「夢遺3原因」泌尿醫解答 睡前少看色色的

起床內褲濕?「夢遺3原因」泌尿醫解答 睡前少看色色的

男生們,你是否曾一覺醒來驚覺床單濕濕的,「不受控的噴了」內褲好濕黏。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說,「夢遺」是完全正常又健康的現象,導致在睡夢中排放精液的原因有3個,包括快速動眼期身體興奮、夢境與性有關,以及睡眠中的生殖器刺激。若為此感到困擾,他分享可從避免趴睡、穿寬鬆衣物,和睡前少看性內容的資訊以縮減夢遺次數。

2023年12月08日 07:58

小學生發燒咳嗽 3天後「背部爬滿紅斑」!醫示警:與黴漿菌有關

小學生發燒咳嗽 3天後「背部爬滿紅斑」!醫示警:與黴漿菌有關

中國黴漿菌疫情趨嚴峻,台灣近期也傳出兒童感染案。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一名小學生日前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且身上還出現紅疹,因此前來看診,結果回去1、2天後,孩童上的疹子開始出現標靶的型態,且還蔓延到臉部,確認是黴漿菌引起的多形性紅斑,所幸經過持續治療孩童已逐漸康復。

2023年12月07日 22:58

3成人高血壓不自知!藥局協助「722原則」測量 揪135名新發個案

3成人高血壓不自知!藥局協助「722原則」測量 揪135名新發個案

要掌握血壓狀況,建議使用「722原則」進行連續7天量測作為參考。國健署委託台灣高血壓學會和藥師公會合作,以社區藥局為血壓管理站,教導民眾進行722血壓量測,執行3個月下來,揪出135名新發血壓偏高個案,相當有16.8%的參加者屬於血壓偏高但過去並不知道本身有風險,得以及早進行管理。

2023年12月07日 22:53

「女友不愛用嘴」他慌了!許藍方3點開示:有沒有洗乾淨

「女友不愛用嘴」他慌了!許藍方3點開示:有沒有洗乾淨

在社群討論區上,不時有男網友PO文求救「女友不喜歡幫我口交」,也有女生反問「不幫男友口交,真的很奇怪嗎」?甚至有人為此大吵一架、性慾全無,引發熱議。對此,最美性學博士許藍方分析「3種情境」,分別是只針對特定對象;本身就不喜歡;以及另一半是否有給予足夠前戲。她認為問這個問題前得先自我反思,互相尊重最重要。

2023年12月07日 20:18

不只肝肺!抽菸還傷腎「泌尿道長瘤」 醫:初期症狀不明顯

不只肝肺!抽菸還傷腎「泌尿道長瘤」 醫:初期症狀不明顯

你以為抽菸只有傷肝肺嗎?泌尿科醫師戴定恩示警,抽菸還會傷腎,可能引發罕見、罹患率卻不低的癌症「泌尿上皮癌」,菸害會使泌尿道上皮組織出現癌化、產生腫瘤。他說,其罹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大多數患者會出現無痛性血尿,也有人會腰痛、腰部出現不明腫塊,此時務必即時就醫。

2023年12月07日 19:42

年輕又不胖高血脂?營養師曝降血脂三「不」曲

年輕又不胖高血脂?營養師曝降血脂三「不」曲

年輕又不胖為什麼高血脂?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指出,根據國健署資料,台灣20歲以上的成年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問題,嚴重恐怕會導致心臟疾病。

2023年12月07日 18:07

脖子歪、一轉就痛以為落枕?3警訊當心斜頸症上身 金馬影帝也是病友

脖子歪、一轉就痛以為落枕?3警訊當心斜頸症上身 金馬影帝也是病友

脖子一轉就痛、只能歪頭,有些人會以為是落枕,但其實可能是斜頸症上身!金馬影帝李康生以病友身份現身說法,他20歲就曾發病又復原,直到得到金馬獎之後小中風,斜頸症再次復發,10年來飽受痛苦,更因此罹患憂鬱症。醫師指出,斜頸症目前原因不明,如果出現脖子歪斜、疼痛、顫抖等3大警訊症狀,應該及早尋求神經內科、復健科進行診斷,李康生就在積極復健、肉毒桿菌素治療後大為好轉。

2023年12月07日 17:41

女大生誤食藥材「商陸」中毒昏迷17小時!中醫示警:1類人禁用

女大生誤食藥材「商陸」中毒昏迷17小時!中醫示警:1類人禁用

近日傳出一名在韓留學的中國女大生,在校園內誤把帶有毒性的商陸當「野人參」食用,中毒昏睡17小時,所幸因食用量不大,清醒後已無大礙。不過所謂的「商陸」,中醫師指出,確實是一種藥材,但台灣較少使用,其特性是利水、消腫且有毒性,而孕婦更要留意不能使用,以免導致流產。

2023年12月07日 17:16

60歲男尿出「小蟲子」!檢查癌末 醫:出現6症狀小心

60歲男尿出「小蟲子」!檢查癌末 醫:出現6症狀小心

根據衛福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高居男性十大好發癌症第5名,醫師指出,臨床觀察約有3成患者被診斷為轉移性攝護腺癌。一名60歲的鄭先生因為無痛血尿、半夜頻尿到泌尿科就診,診斷出攝護腺癌第四期,進行基因檢測有致病性基因缺陷。醫師提醒,攝護腺癌有4大危險因子,若出現5症狀要留意了。

2023年12月07日 16:12

響應捐血民眾熱情力挺 大研生醫送上「陽光活力」應援

響應捐血民眾熱情力挺 大研生醫送上「陽光活力」應援

東森新媒體ETtoday於12/7南港辦公室舉辦一日捐血活動,不少公司同仁紛紛捲起袖子,主動報名加入快樂捐血人的行列。今年大研生醫再度提供活動贈品,持續贊助活動響應大家的熱情。活動也邀請鄰里地方民眾以及鄰近企業共襄盛舉,希望鼓勵大家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以行動支持公益活動。

2023年12月07日 15:2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