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偏頭痛狂吃止痛藥 醫師:小心「報復性頭痛」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頭痛不用看醫生?  當心腦瘤、出血引起次發性頭痛

頭痛對許多人而言只是「老毛病」,然而背後原因可大可小,發現症狀異常時不可輕忽。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鍾宜君醫師指出,頭痛可區分為「原發性頭痛」與「次發性頭痛」。次發性頭痛是指腦內結構性病變引發的頭痛,如腦瘤、腦出血或靜脈、動脈病變,這類頭痛的緊急性及危險性較重大。通常可能伴隨神經症狀,包括手腳無力、講話不清楚、脖子疼痛、發燒,若本身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統疾病,更需要及早注意並積極治療。

鍾宜君醫師表示,當患者因頭痛求診時,會先詢問是否有上述症狀,若無則再考慮是否為原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未必與結構性病變有關,最常見的是「緊縮型頭痛」,與壓力、肩頸肌肉緊繃有關係。要分辨原發性與次發性頭痛,臨床上會透過問診以及神經學檢查進行初步診斷,視病人狀況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腦部檢查。

偏頭痛有哪些症狀?  頭痛前半小時有預兆?

第二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則是「偏頭痛」,鍾宜君醫師指出,偏頭痛的特色是大多發生於腦部單側,且頭痛會有脈搏跳動感,疼痛會達到中強度以上,甚至影響到工作和學習。有些人會痛到噁心、嘔吐。偏頭痛也會因為運動、上班、上學等日常活動而惡化。因此,偏頭痛族群大多喜歡休息,有怕光、怕吵等傾向。

鍾宜君醫師表示,有些偏頭痛會有一些特定症狀,比如頭痛前的視覺預兆,在頭痛半小時到一小時間,患者就會出現眼睛反光,或眼睛中央出現黑白色盲點,景物形狀改變等。通常在預兆發生後半小時左右會出現劇烈頭痛。

鍾宜君醫師提醒,無論是否曾有頭痛病史,當頭痛新發生或頭痛型態與以往完全不同,比如以往是偏頭痛卻突然發生爆炸性頭痛,就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問題。醫師強調,如果頭痛來得非常急促,且吃止痛藥不見緩解,可能為次發性頭痛之症狀。當有說話不清楚、視力模糊、手腳無力、發燒或患有系統性疾病,或者頭痛時間迥異以往、發生前所未有的強烈頭痛,都應盡快就醫檢查。

偏頭痛的發生原因?  哪些生活作息能改善?

偏頭痛為何會發生?「3C」食物柑橘、巧克力、起司等,會促使偏頭痛發作嗎?鍾宜君醫師表示,偏頭痛的誘發因子眾多,如強光、噪音、壓力、睡眠。食物方面,乳酪、巧克力、紅酒,有研究認為可能與偏頭痛有關。不過,誘發因子可能因人而異,並非特定食物一定會引起偏頭痛。

鍾宜君醫師指出,偏頭痛治療第一種方式為藥物治療,包括急性止痛藥,或針對中度以上頭痛的進階藥物。如果偏頭痛過於頻繁,嚴重影響生活,可考慮介入預防性藥物。生活作息方面,偏頭痛患者應察覺哪些因子會誘發症狀,包括睡眠、情緒、飲食,適當調整,並養成充足睡眠、規律進行有氧運動等習慣,有助於改善頭痛問題。

頭痛不就醫只吃止痛藥  當心藥物過度使用「報復性」頭痛?

坊間止痛藥種類眾多,不少民眾偏頭痛時會逕行購買止痛藥服用。鍾宜君醫師提醒,有些偏頭痛病人不願就醫,卻每天吃止痛藥,有可能反而引起「藥物過度使用頭痛」,導致頭痛症狀惡化,且有許多藥物過敏問題和頭痛藥有關。

鍾宜君醫師強調,如果有長期頭痛且找不到確切原因,應至神經內科就診,及早診斷處置,幫助自己遠離惱人的頭痛問題。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會臉紅絕對不是好事!今天(5/9)是台灣無酒日,專家指出,飲酒與七個癌症有顯著相關,根據台大研究顯示,如果是酒精不耐症的個案,飲酒後罹癌風險會飆升70倍。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帶有酒精不耐症基因的人比例高達49%,幾乎是半數國人都有這樣的風險,除了民眾應該注意酒精無安全劑量,專家也呼籲,應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

2025年05月09日 17:02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台灣面臨高齡化浪潮,健康老化成為重大課題。國內高齡醫學重要推手、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分享自己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其實有點「陰錯陽差」,不過從研究、驗證效果,現在已經來到「真正改變社會」的階段。他在關渡地區進行社會導入性實驗,把預防身心功能下降的5項措施推廣到社區之中讓民眾參與,三年下來,當地居民失能失智風險下降3%,確實看到成效。

2025年05月07日 17:24

「生薑」塗頭皮生髮?醫闢謠:恐害掉髮惡化

「生薑」塗頭皮生髮?醫闢謠:恐害掉髮惡化

坊間流傳不少生髮妙方,其中有一種說法是「用生薑塗抹頭皮」,但醫師警告,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有效,生薑刺激性強,直接塗抹反而容易導致頭皮敏感、紅腫發炎,傷害毛囊健康,使脫髮情況更惡化,建議日常可自製「養髮枸杞芝麻糊」,透過食療來幫助養髮。

2025年05月11日 17:24

不是牛奶、豆漿!醫激推1飲品:穩血糖還防骨鬆 2族群超適合

不是牛奶、豆漿!醫激推1飲品:穩血糖還防骨鬆 2族群超適合

許多人為了在一大早補充營養,早餐都會喝牛奶和豆漿。不過,醫師透露,其實比起牛奶、豆漿,芝麻飲是更健康、更多營養密度的選擇,她習慣用黑芝麻和白芝麻「2:1」的比例,不加水、不加糖,直接用調理機打成濃稠的芝麻糊,每天早上挖一匙用熱水沖開,就能立刻變成一杯香濃又溫暖的早餐飲品。由於芝麻的含糖量低、鈣質含量高,也沒有精製碳水,非常適合糖尿病族群或是低醣飲食者。

2025年05月11日 15:15

專業把關!基隆照服員培訓「氣道清潔技術」 19人通過嚴格考核

專業把關!基隆照服員培訓「氣道清潔技術」 19人通過嚴格考核

為提升照顧服務員的專業能力,特別是在居家照護中協助受照顧者進行口腔及人工氣道管內分泌物清潔等技能,基隆市長期照顧服務管理所與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攜手合作,於5月3日及10日舉辦「口腔內(懸壅垂之前)及人工氣道管內分泌物之清潔、抽吸與移除」課程。共計19名照顧服務員參與此次訓練,強化其執行呼吸道照護的實務技巧。

2025年05月11日 14:23

「更年期」身心變化超痛苦!藥師推「4方式」緩解不適

「更年期」身心變化超痛苦!藥師推「4方式」緩解不適

根據統計,進入更年期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這時會面臨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藥師建議,可適度透過保健食藥品來緩解不適,包括「大豆異黃酮、性荷爾蒙前驅物、魚油、鈣片」。另外,更年期婦女定期乳癌與子宮頸癌篩檢是必要的,由於骨質流失速度增快,也建議更年期婦女能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查,並留意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症候群。

2025年05月11日 14:17

懷孕最常忽略牙齒健康!醫示警孕婦常見「3大口腔問題」

懷孕最常忽略牙齒健康!醫示警孕婦常見「3大口腔問題」

孕期口腔保健也不可忽視!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台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張添皓指出,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忽略口腔照護,最常見的問題包括「牙齦炎、蛀牙和口臭」,之前就曾遇過一名個案從懷孕後期開始就牙痛,但一直強忍,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檢查發現蛀牙嚴重感染牙髓神經,出現嚴重牙髓炎。

2025年05月11日 13:10

「酒精不耐症」喝酒更易致癌!醫教「1招」自我檢測

「酒精不耐症」喝酒更易致癌!醫教「1招」自我檢測

不少人都知道「酒精不耐症」的人喝酒會馬上臉紅,但到底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酒精不耐症?醫師指出,除了喝酒會馬上臉紅之外,也可以將酒精棉片貼在手臂內側靜置20分鐘,如果皮膚出現泛紅,就是高度疑似有酒精不耐症,此方式準確率約有70%。

2025年05月11日 10:00

半蹲尿練腿力、站著尿省水?錯誤姿勢恐釀頻尿下背痛 3動作改善

半蹲尿練腿力、站著尿省水?錯誤姿勢恐釀頻尿下背痛 3動作改善

上廁所尿尿姿勢不正確會引發問題!有些人會因為公共廁所不乾淨而採取半蹲姿勢尿尿,或者因為尿尿速度不夠快、尿不乾淨而肚子用力甚至壓肚子,泌尿科醫師指出,這些情況恐使骨盆底肌緊繃收縮,長時間下來反而會讓排尿排不乾淨、頻尿,甚至下背痛或下腹部疼痛;另有些人會趁洗澡時站著尿尿省水,醫師也提出看法與建議。

2025年05月11日 09:1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