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到睡不著!脈動性耳鳴怎麼辦? 血管介入專家圖文解說

▲脈動性耳鳴。(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你一定要幫幫我,」四十多歲的張小姐一臉愁苦地說,「我的耳鳴好吵喔,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好好睡覺了…」

這一年多來張小姐過得相當辛苦,因為每天從早到晚,右耳都會聽到規律的耳鳴聲,持續不斷的「咻…咻…咻…咻…」,白天還好,但是到了夜晚,張小姐總是被這惱人的耳鳴吵到睡不著,必需使用安眠藥才能勉強入睡。

耳鳴就是患者會聽到環境中沒有的聲音,如果耳鳴與心跳同步,就稱為脈動性耳鳴。因為懷疑是腦部血管的問題,便安排了進一步檢查,並發現患者腦部有動靜脈廔管,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指出,她的耳鳴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所以替她進行了血管介入治療,利用導管在腦部動靜脈廔管的位置放置線圈,堵住異常的血流。

「當時用了5個線圈便擋住這些異常的血流,」蘇亦昌醫師回憶,「手術完成後,她的耳鳴便立刻消失,讓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持續不斷,非常擾人的脈動性耳鳴

你可能有過耳鳴的經驗,耳朵會聽到應該不存在於外界環境的聲音,蘇亦昌醫師說,有些人的耳鳴相當特別,會與脈搏同步,有點像潮汐或節拍器。「咻…咻…咻…咻…」類似水流的聲音持續出現,稱為「脈動性耳鳴」。

脈動性耳鳴的可能原因

除了與脈搏同步的耳鳴聲之外,脈動性耳鳴的患者還會發現一件特殊的狀況,蘇亦昌醫師說,當患者壓住一邊的喉嚨,或是壓住耳後的區域,耳鳴聲就會消失。然而手一放開,與脈搏同步的耳鳴聲便再度出現。

一般的耳鳴可能是偶爾出現,然而脈動性耳鳴因為與血流有關係,所以24小時都會出現;白天周遭較吵雜時較不明顯,但是到了夜闌人靜時,脈動性耳鳴會特別明顯,擾人清夢。蘇亦昌醫師補充,「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外,脈動性耳鳴也會間接影響到患者的聽力,造成聽力部分損失,」

與腦部血管病變有關的脈動性耳鳴

為什麼會出現脈動性耳鳴呢?蘇亦昌醫師解釋,我們的耳朵與附近血管之間由骨頭隔開,骨頭的一邊是耳朵,另一邊是血管,就像是「隔牆有耳」。假使這堵牆很薄,耳朵就容易聽見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又或者,血管內的血流很強,造成比較大的聲響,牆壁另一邊的耳朵也會聽到原本不該聽到的聲音。

脈動性耳鳴的可能原因

當患者描述類似脈動性耳鳴的狀況後,醫師會先幫忙患者壓住單側的喉嚨或耳朵後方,看看耳鳴聲是否消失。也可以用聽診器貼近患者耳朵,聽聽看是否有異常的血流聲音。蘇亦昌醫師說明,若懷疑有脈動性耳鳴,還需要安排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檢查來確定耳朵附近血管與骨頭的狀況,才能了解患者的真實病因。

當患者的脈動性耳鳴來自於異常的血流增加,可能就是附近有不正常的血管存在。蘇亦昌醫師表示,常見的狀況包括「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

原本血流應該從動脈流往微血管後,再流向靜脈。然而「動靜脈廔管」代表動脈與靜脈不小心接錯線,變成動脈與靜脈不經過微血管就接在一起,靜脈因此需要直接承受較高的血流壓力,而造成「咻…咻…咻…」明顯的血流聲,讓隔著一層骨頭的耳朵不斷聽到脈動性耳鳴。

「動靜脈畸形」是腦部微血管發育異常,而形成一團糾結的血管,高壓動脈血液湧入,除了讓靜脈血流量增加,還可能導致出血性腦中風。

腦血管病變的介入治療

若要治療因異常血流增加而導致的脈動性耳鳴,重點就要治療不正常的血管。尤其是狀況已經大幅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讓人睡都睡不好,或是這些不正常血管會增加未來腦部中風的危險時,就要考慮處理不正常血管。蘇亦昌醫師說,現在通常是利用血管介入性治療,透過導管來處理動靜脈廔管。

醫師會從股動脈穿刺,在X光導引下將導管延伸到腦部,蘇亦昌主任解釋,仔細評估血管構造與血流狀況後,可以使用白金線圈或栓塞劑來填堵異常的血管。處理完異常的血流後,脈動性耳鳴也會跟著消失。

倘若患者的血管構造都正常,但血管與耳朵之間的骨頭太薄,所以會聽到血流的聲音,蘇亦昌醫師說,「若想改善這種狀況,就得增厚耳朵後面的骨頭,但是這種手術已經很少見。通常會讓患者嘗試使用藥物讓血壓變得平順、心跳減慢,以改善脈動性耳鳴的症狀。」

貼心小提醒

脈動性耳鳴是在單側耳朵聽到「咻咻、呼呼」等聲音,而且會與脈搏同步,蘇亦昌醫師說,透過非侵入性的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可以評估腦部是否有「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狀況。

如果已嚴重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品質,或是血管異常的狀況可能增加中風的機會,便要考慮治療,蘇亦昌醫師說,隨著血管介入技術的進步,目前已可經由導管來處理腦部病變的血管,解決患者的困擾。



原文連結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女染「腺病毒性結膜炎」傷視力 醫示警傳染力強:共用毛巾就會中

女染「腺病毒性結膜炎」傷視力 醫示警傳染力強:共用毛巾就會中

一名30多歲女性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由於延誤就醫,病情已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明顯模糊。醫師提醒,腺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極強,不僅透過飛沫,也能經由接觸感染,例如共用毛巾、手帕、枕套、眼藥水或玩具等,都可能造成病毒傳播。

2025年11月04日 16:31

流感疫苗剩不到200萬劑 疾管署:疫情12月威脅更大

流感疫苗剩不到200萬劑 疾管署:疫情12月威脅更大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創紀錄!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剩不到200萬劑,雖然本週疫情將脫離流行,但是因為天氣逐漸轉涼,推估12月下旬流感疫情會再度升溫,屆時冬季流感重症個案、感染個案、住院人次,預期都會比目前秋季更多,對民眾威脅更大,疾呼高風險民眾儘速接種。

2025年11月04日 15:57

流感單周再爆63重症、9死!3歲童呼吸窘迫、哮吼慘住加護

流感單周再爆63重症、9死!3歲童呼吸窘迫、哮吼慘住加護

國內流感疫情將於本週脫離流行,但上週仍新增63例重症與9例死亡。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重症個案當中最年幼是3歲多女童,10月下旬出現超過39度高燒,第二度就醫到急診時還出現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哮吼症狀,快篩確認感染A型流感,因為呼吸窘迫收至加護病房。

2025年11月04日 15:07

20多歲女新冠重症住加護 疫苗11/12增Novavax可選

20多歲女新冠重症住加護 疫苗11/12增Novavax可選

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國內新冠疫情仍在低點但有微幅上升,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今(4)日宣布,今年11月12日起新增提供Novavax JN.1疫苗,總計有22.5萬劑可提供滿12歲以上民眾接種;也就是說,屆時國內可供應莫德納 LP.8.1及Novavax JN.1兩種不同製程的公費新冠疫苗可供民眾選擇。

2025年11月04日 14:44

每年6千人死於肺阻塞 醫示警「心肺共病」:6成有心血管問題

每年6千人死於肺阻塞 醫示警「心肺共病」:6成有心血管問題

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13年資料統計,死亡人數超過 6,000 人。醫師指出,根據一份1,240名肺阻塞風險暨照護普查報告顯示,61%肺阻塞患者有心血管共病,而曾發生急性惡化者,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4.6倍。

2025年11月04日 13:18

8成糖尿病患身陷棘手「糖胖症」 醫示警:全身性死亡風險翻倍

8成糖尿病患身陷棘手「糖胖症」 醫示警:全身性死亡風險翻倍

台灣糖尿病人口不但突破250萬人,每年還以約2.5 萬人的速度在持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高達八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棘手的「糖胖症」,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強調,糖胖症不僅會提升全因性死亡風險逾2倍,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也增加近1.8倍,糖尿病僅有控糖是不夠的,還必須減重、護器官。

2025年11月04日 12:30

日本進口「龜甲萬醬油」防腐劑超標 邊境攔截162公斤退運銷毀

日本進口「龜甲萬醬油」防腐劑超標 邊境攔截162公斤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1批日本進口的龜甲萬醬油防腐劑超標。食藥署表示,該進口業者曾輸入一批黑胡椒,經檢驗含有蘇丹色素,因此對該業者進口「香辛料」及「調味醬」類產品,採監視查驗,抽驗比例為100%。

2025年11月04日 11:3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