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型肝炎 通常無感卻傷肝害性命

▲B肝。(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陳女士是一位高階經理人,因為體檢發現有B型肝炎帶原,所以在門診追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暨消化系中心主任戴嘉言教授回憶,有段時間因為工作較忙碌,就疏於檢查,經過兩年才回到門診時,慢性B型肝炎已經併發肝癌,而且因為肝臟腫瘤比較大,治療成效有限,如今已不在人世。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千萬不能用症狀來決定是否就醫,戴嘉言醫師說,及早檢查、定期追蹤治療才能降低肝硬化、肝癌的機會!

急性B型肝炎,表現很多樣

一旦感染B型肝炎病毒就稱作急性B型肝炎,戴嘉言醫師解釋,急性B型肝炎的表現大概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沒有症狀」,大多數患者都沒有症狀,以至於不知道自己得過B型肝炎。

第二類是有比較輕的症狀,包括倦怠、容易疲累,可能有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較厲害的肝炎會出現深茶色的尿,或者是發生黃疸等,待這些症狀過去之後,就完全康復。

第三類是發生嚴重的肝功能失代償,即猛爆性肝衰竭,戴嘉言醫師說,患者會有很厲害的黃疸,可能發生腹水、肝腦病變、肝昏迷,甚至因而死亡。

急性B型肝炎,表現很多樣

簡而言之,急性B型肝炎的表現可分為有症狀跟無症狀,而有症狀的患者又可分成輕症和重症,戴嘉言醫師指出,這些都必須做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罹患B型肝炎。

慢性B型肝炎,雖然無感卻傷肝害命

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若持續了幾個月,還是沒辦法消除B型肝炎病毒,就稱為「慢性B型肝炎」,即慢性B型肝炎帶原。一旦發生慢性B型肝炎,絕大部分病人都沒有症狀,因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支配,所以即便肝臟處在很厲害的發炎,也不一定會有疼痛感。戴嘉言醫師特別強調,「慢性B型肝炎絕大部分沒有症狀,而讓患者毫不自覺,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如果出現比較厲害的發作,可能會出現肝炎的症狀,戴嘉言醫師解釋,患者可能出現疲累、倦怠、噁心、嘔吐等症狀,更嚴重時會發生黃疸、腹水,甚至肝腦病變、肝昏迷,慢性B型肝炎症狀表現相當多樣,但是絕大部分患者會因為沒有症狀,而疏於注意,未接受進一步檢查。

「慢性B型肝炎病患一定要儘快做診斷,並好好追蹤,絕對不可以根據症狀,來決定是否就醫。」戴嘉言醫師表示,「肝炎防治裡最重要的三個工作,就是預防、治療、追蹤。」

慢性B型肝炎,雖然無感卻傷肝害命

慢性B型肝炎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放任肝臟反覆發炎,就會進展為肝硬化,再變成肝癌,即是所謂「肝病三部曲」,戴嘉言醫師說,很多慢性B型肝炎患者一旦出現症狀的時候,都是已經發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的人,要盡快接受檢查。」戴嘉言醫師呼籲,「至於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及早治療並維持常態性追蹤。」

台灣防治B型肝炎的成效卓越

根據過去的研究,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綠島、龜山的B型肝炎帶原率差不多,一般成年人是15至20%,戴嘉言醫師指出,換言之,每6-7個人,就有一位可能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但是這個狀況已經有很大的變化。

從1984年開始,台灣開始替新生兒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戴嘉言醫師說,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國家,成就非常卓越。

經過完整疫苗注射的新生兒,如今都已長大成人,他們的B型肝炎帶原率就降到低於1%,戴嘉言醫師說,從過去15至20%,降到現在不到1%,是非常重要的改變,也受到全世界的肯定。

台灣防治B型肝炎的成效卓越

如果是1984年以前出生的民眾,因為有15至20%的盛行率,一定要注意是否曾經做過B型肝炎篩檢,確定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的帶原者。

台灣的B型肝炎傳染很多都是母嬰傳染,帶原的媽媽會把B型肝炎傳染給嬰兒。曾經有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來檢查,結果三位都是慢性B型肝炎患者,於是定期在門診追蹤,戴嘉言醫師分享,在追蹤過程中B型肝炎有發作,但是現在的藥物治療讓三位的狀況都控制得相當穩定。

貼心小提醒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特別注意平常的追蹤,千萬不能等到出現症狀,才想到要就醫,戴嘉言醫師叮嚀,唯有持續追蹤,並適時治療,才能確保肝臟的健康!

<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7成肝癌與B肝有關,及早治療莫拖延!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他吃「隔夜飯炒飯」休克送ICU 醫師曝原因:別亂吃

他吃「隔夜飯炒飯」休克送ICU 醫師曝原因:別亂吃

中國杭州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炒飯症候群」病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因食用以隔夜飯製作的炒飯,餐後出現劇烈腹痛、嘔吐與休克,被緊急送往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所幸在ICU治療後脫離險境。

2025年11月06日 19:14

加補充包前「3動作超重要」 無毒教母警告:避免細菌量暴增

加補充包前「3動作超重要」 無毒教母警告:避免細菌量暴增

許多人為了省錢與環保,習慣購買洗手乳、沐浴乳或洗碗精的補充包回填使用。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就提醒,使用補充包前,若幾項動作沒做對,恐怕讓細菌量大增。

2025年11月06日 18:52

一餐啟動代謝力!佳格健康營養研究所成立 攜手產官學醫社打造全民健康生態圈

一餐啟動代謝力!佳格健康營養研究所成立 攜手產官學醫社打造全民健康生態圈

你覺得自己的代謝好嗎?受到現代高壓生活形態和各種精緻飲食影響,代謝問題已成為台灣全齡人口共同面臨的健康危機!為了幫助民眾重拾健康生活節奏,佳格食品集團今(6)日舉辦「全民好代謝運動」起跑記者會,正式宣布成立「佳格健康營養研究所」(Health & Nutrition Research Center,以下簡稱HNRC)。

2025年11月06日 18:10

月薪6萬、年終2個月就要多繳 補充保費改革5大QA一次看懂

月薪6萬、年終2個月就要多繳 補充保費改革5大QA一次看懂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引發外界反彈,定存族、存股族都不滿被開刀。讓不少小資族抱怨連連。對此,《ETtoday新聞雲》特別整理補充保費改革5大QA,一次了解為什麼要改、怎麼計算和哪些族群受影響。

2025年11月06日 17:53

別再靠意志力減肥!8個日常習慣讓你「不知不覺瘦一圈」

別再靠意志力減肥!8個日常習慣讓你「不知不覺瘦一圈」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時長,許多人總喊著「想瘦卻沒時間運動」,營養師珊珊提醒,其實減重不一定要靠激烈節食或高強度運動,只要從日常生活中調整「8個小習慣」,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讓體態慢慢變輕盈。

2025年11月06日 17:51

火鍋季不怕胖!「火鍋聰明吃攻略」大公開 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火鍋季不怕胖!「火鍋聰明吃攻略」大公開 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最近天氣漸涼,正式進入火鍋旺季,營養師珊珊提醒,想要吃得過癮又不怕熱量超標,其實有訣竅,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策略,就能兼顧美味與健康。她特別整理出一份「火鍋聰明吃攻略」,從湯底、肉品到醬料通通有解,教你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2025年11月06日 16:1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