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胸痛、昏厥、心衰竭 致命的主動脈瓣狹窄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心臟負責推動全身血液循環,為了讓血液能夠朝正確的方向流動,心房與心室的出口都具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逆流。

當左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會打開,讓血液從心臟流入主動脈。

當左心室舒張時,主動脈瓣會關閉,避免血液從主動脈流回心臟。

正常的主動脈瓣相當柔軟且富有彈性,能夠有效發揮閘門的功能,日以繼夜地運作。

然而,老化、感染、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先天性心臟病可能導致主動脈瓣增厚、變硬,漸漸無法完全打開,使主動脈出口越來越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隨著狹窄惡化,患者可能出現頭暈、胸痛、昏厥、呼吸急促等症狀。一旦出現昏厥,患者平均存活期只有3年 !

置換主動脈瓣是唯一能夠有效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方法,可以改善症狀與存活率。

傳統開胸手術,會先讓心臟停止跳動,然後打開主動脈,切除損壞的瓣膜,縫上人工瓣膜、縫合主動脈,再讓心臟恢復跳動。

微創主動脈瓣膜植入術是透過導管放入人工瓣膜。醫師可以從股動脈穿刺,在X光輔助下,將導管延伸到心臟。然後在適當的位置展開人工主動脈瓣,取代已僵硬、狹窄的主動脈瓣。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屬於微創手術,傷口僅約1公分,因為不開胸、不停止心臟、不使用人工心肺機,所以手術時間較短,術後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住院天數大幅縮短。手術風險較高的患者,可以考慮微創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術後仍須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並定期回診檢查心臟及瓣膜的功能。除此之外,由於體內植入了生物組織瓣膜,因此在進行任何醫療程序前,請務必告知醫師您的心臟瓣膜狀況,以確保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早期發現主動脈瓣狹窄,有助提升治療成效,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務必盡快就醫!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出現昏厥時,平均剩3年!治療主動脈瓣狹窄,心臟外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楊聰財/COVID新冠後遺症多 腦霧最棘手!

楊聰財/COVID新冠後遺症多 腦霧最棘手!

日前一則新聞報導長新冠後遺症中,屬腦霧最棘手,從健保署的8,862名在「長新冠整合醫療門診」就診的患者來看,精神科是就醫五大科之一。本人是精神科專科醫師,特別撰寫此文,提醒民眾不可輕忽這個很重要的健康議題。

2023年12月06日 23:46

民團拋心理健康3訴求!3大總統參選人代表接招 八年預算成長9.2倍

民團拋心理健康3訴求!3大總統參選人代表接招 八年預算成長9.2倍

心理健康需求是現今社會重視及急需的一環,而台灣心理健康聯盟今(6)日晚間舉行線上記者會,邀請三位總統參選人政策擬定代表針對心理健康需求3大層面探討,包括預算、高風險族群及城鄉資源的布建。民進黨代表立委吳玉琴指出,相較於過去的預算,明年預計有50億的經費,且這部分僅針對心理健康司的統計,未來會逐步增加。

2023年12月06日 21:47

常常「吃飽就想睡」2大原因!營養師:恐是糖尿病徵兆

常常「吃飽就想睡」2大原因!營養師:恐是糖尿病徵兆

一般民眾吃飽飯後常見「飽睏」的現象,雖說常見,不過也可能增加糖尿病、各心血管疾病風險,而且這現象其實也可能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徵兆。改善飯後想睡覺、預防糖尿病,嫚嫚營養師建議可簡單的調整飲食,對於生活和健康也都更有幫助。

2023年12月06日 21:32

胸部怪怪的!她淡定掀衣…「整塊凹下去」 醫:第二期了

胸部怪怪的!她淡定掀衣…「整塊凹下去」 醫:第二期了

乳癌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死亡率第3位,每10名女性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門診中曾遇過一名40多歲女子,神色自若地描述「乳房怪怪的」,態度一派輕鬆,卻沒想到都還沒觸診,一掀衣就驚見胸部左上方「整塊凹下去了」,經觸診發現下方藏著4公分腫瘤,切片化驗確診乳癌第二期。

2023年12月06日 20:15

心肌梗塞年輕化!一表評估心痛指數 「超過2分」小心了

心肌梗塞年輕化!一表評估心痛指數 「超過2分」小心了

心肌梗塞年輕化!醫師提醒,心臟問題不是只有高齡族才會發生,且因為是需要搶時間治療的疾病,發作前也不是毫無症狀,常常因為症狀輕微、或無直接相關就被忽略。醫師提醒,有3大高風險族群,包括身體因素、日常生活習慣及外界影響,平時可透過「心痛指數評估量表」自我評估,及早發現、治療。

2023年12月06日 19:24

「代謝症候群」大增心血管風險!「3高2害」中3項就要小心了

「代謝症候群」大增心血管風險!「3高2害」中3項就要小心了

代謝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病,罹患者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6倍。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是三高(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加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5項中符合其中3項則代表有代謝症候群。

2023年12月06日 18:35

潘孟安「抽加熱菸」遭檢舉!北市衛生局今開罰2000元

潘孟安「抽加熱菸」遭檢舉!北市衛生局今開罰2000元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競辦總幹事潘孟安日前被爆在餐廳門口吸食加熱菸,被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檢舉。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今表示,已經完成行政調查程序,將針對此事件開罰2000元裁處書。

2023年12月06日 18:03

楊清順45歲肺癌逝!有症狀常晚期 醫:年輕患者恐有2危險因子

楊清順45歲肺癌逝!有症狀常晚期 醫:年輕患者恐有2危險因子

台灣撞球名將楊清順今(5日)傳出肺部腫瘤逝世,享年45歲。對此,醫師指出,愈年輕的患者會釐清其家族史,還有室內汙染問題,病人即便沒抽菸,但二手菸或三手菸暴露比例高,仍可能有罹癌機率;另外要留意,肺癌等到出現4種症狀,通常都是晚期了。

2023年12月06日 18:02

天冷上班特別想睡?營養師揭NG早餐搭配

天冷上班特別想睡?營養師揭NG早餐搭配

天氣轉冷,上班坐在辦公室一沒注意就開始陷入度估模式, 營養師蘇意芳提醒,吃錯早餐也會導致你上班昏昏欲睡,並且替大家解析早餐店常見的NG搭配。

2023年12月06日 17:31

北市增1例本土登革熱!信義區50多歲個案「曾有高雄活動史」

北市增1例本土登革熱!信義區50多歲個案「曾有高雄活動史」

台北市11月28日至12月5日新增1例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年齡約50多歲居住於信義區,潛伏期間曾有高雄市活動史,發病時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登革熱典型症狀,就醫通報後於11月28日確診,同住家人皆無症狀。

2023年12月06日 16: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