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慢性傷口怎麼辦? 整形外科醫師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曾琬玲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曾琬玲醫師:大家好,我是曾琬玲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慢性傷口?

曾琬玲醫師:正常來說傷口癒合有四個階段,包括止血期、發炎期、再生期和成熟期。當一個傷口離開了這四個階段,或是臨床上一個傷口評估起來,一個月到一個半月都沒有癒合或是沒有合理的進展,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定義它為慢性傷口。

劉育志醫師:哪些原因會造成慢性傷口?

曾琬玲醫師:常見的慢性傷口有四種,包括糖尿病潰瘍、動脈潰瘍、靜脈潰瘍還有壓瘡。糖尿病病人常常合併周邊感覺異常、神經病變,他的免疫功能也不好,很容易傷口造成感染。動脈潰瘍發生在周邊動脈血管狹窄或是阻塞,周邊可能會有缺血性的潰瘍出現。在靜脈的潰瘍,病人的周邊靜脈回流受阻,周邊組織鬱積,可能會反覆發炎,嚴重也會形成潰瘍。壓瘡常見在臥床或是不良於行的病人身上,他們身體特定的部位受到壓迫,造成潰瘍。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治療慢性傷口?

曾琬玲醫師:對於慢性傷口,我們還是要先治療根本的原因。比如說糖尿病病人要控制好血糖,靜脈或動脈阻塞要去請專家評估是不是需要血管手術的介入,壓瘡就是要防壓、抗壓,建議要請專家去評估傷口的狀況,包括它的範圍、深度,有沒有感染、需不需要清創手術。大原則還是要先控制感染,接下來才是積極的促進傷口的癒合。

劉育志醫師:在家裡要如何照顧慢性傷口?

曾琬玲醫師:在家中的傷口照顧除了基本的清潔、消毒,用適當的敷料去覆蓋,建議在換藥的時候,要觀察傷口的狀況,包括滲液、範圍,周邊的皮膚有沒有變化?如果有預期外的變化,建議要積極的處理、積極的就醫。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預防慢性傷口復發?

曾琬玲醫師:身體的清潔衛生很重要,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有傷口癒合不良因子的病人,比如說,糖尿病病患、洗腎病患或是有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除了積極的控制慢性病,自己也要定時的去檢查自己身體皮膚的狀況。

曾琬玲醫師:之前有遇到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她因為大腸癌接受了手術治療和化療,整個療程讓她長期的臥床時間造成一個三度的壓瘡,範圍很大,超過十幾公分,而且傷口還併發感染。住院、接受了清創手術,積極的抗生素、傷口的治療,她的感染被控制住了。之後我們就開始積極的幫她做傷口癒合,除了一般的藥膏替換以後,我們開始用負壓傷口治療,她的家屬對他的營養、抗壓,這些周邊的照護也都很仔細,她另外合併使用了血小板的自體注射,還有一些膠原蛋白敷料。這個傷口一開始評估覺得會超過半年的時間,不過這個病人後來順利的在兩個月左右,傷口體積縮小了八成,也接近在四個月的時候,傷口接近癒合。所以是很好的一個狀況。

劉育志醫師:感謝曾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慢性傷口怎麼顧?不能拖,查病因!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一直覺得累!他肚脹「全身飄尿味」 醫嘆已末期:要洗腎一輩子

一直覺得累!他肚脹「全身飄尿味」 醫嘆已末期:要洗腎一輩子

北部一名男性上班族,20年前健檢發現右腎長了顆1.5公分水泡,驗血驗尿腎功能都正常,加上沒有不舒服,一忙起來忘了回診,直到近期發現肚子大到「像懷孕6個月」且合併脹痛、噁心想吐好疲累,臉上毫無血色,身上甚至飄出一陣陣尿騷味,被太太逼著就醫抽血檢查,豈料被確診腎功能「已到末期」腎病變,45歲就開始洗腎一輩子。

2023年03月20日 19:48

她爽吃便宜鮭魚卵!3個月後「腎功能狂降」 膽固醇也飆高

她爽吃便宜鮭魚卵!3個月後「腎功能狂降」 膽固醇也飆高

一名55歲女子,本身患有糖尿病、慢性腎衰竭,因長期吃鮭魚卵而導致腎功能狂降,膽固醇也飆升,疑似是吃到假的鮭魚卵。不過醫師提醒,即使是真的鮭魚卵,也是高膽固醇、高鈉的食物,不宜吃太多。

2023年03月20日 19:16

鼻屎要挖嗎?醫給答案 4情況=該清了

鼻屎要挖嗎?醫給答案 4情況=該清了

有耳鼻喉科醫師曾說,耳屎不用刻意去挖,然而關於「鼻屎」的部分,究竟該如何去清理呢?我們的鼻孔有沒有需要天天清理?若使用的方法不對,是否會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病症呢?

2023年03月20日 18:04

快訊/菜籃族把握!全聯、大潤發連續6天「高麗菜每顆25元」

快訊/菜籃族把握!全聯、大潤發連續6天「高麗菜每顆25元」

近來中南部氣候穩定,讓高麗菜供應量充足,卻也因盛產導致價格大幅下滑。全聯、大潤發為了支持本土蔬菜,將於3/21~3/26祭出「高麗菜每顆25元」促銷活動,邀請民眾一起支持品嚐優質蔬菜。

2023年03月20日 17:32

尿尿完忍不住抖一下!「夾冷筍」2原因曝 男生更常見

尿尿完忍不住抖一下!「夾冷筍」2原因曝 男生更常見

小便後會不尤自主抖動這件事,台語稱文夾冷筍,在英文稱為Post Micturition Convulsion Syndrome (PMCS)。為什麼會有這種小便後不由自主抖動的現象?目前其實還是未知,但是有兩種可能的理論可以解釋。

2023年03月20日 17:18

再生醫療費用昂貴! 薛瑞元:擬納入健保、商保

再生醫療費用昂貴! 薛瑞元:擬納入健保、商保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20日)審查《再生醫療雙法》,由於再生醫療費用高昂,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今表示,會去找金管會和保險業者協談納入商業保險一事,讓再生醫療納入健保給付前,可以透過商業保險幫忙。

2023年03月20日 16:25

跟死神搏鬥數次⋯陳文茜看死亡:只要輕輕說一聲「晚安」

跟死神搏鬥數次⋯陳文茜看死亡:只要輕輕說一聲「晚安」

知名主持人、作家陳文茜在數次與死神搏鬥後,即將出新書寫下心路歷程和人生智慧,她提到「你無法抗拒死亡,但你可以看穿它」,鼓勵讀者不要被外在評價困擾,不要吝嗇對別人說愛的話,切勿讓過去的遺憾和傷痛影響現在的快樂,她提到,「有一天,我們都會消失,別怕,只要輕輕說一聲:晚安,我的生命。」

2023年03月20日 16:23

遇到困難就想直接放棄?專家:不存在這種人 1情況害你選擇逃避

遇到困難就想直接放棄?專家:不存在這種人 1情況害你選擇逃避

世界上不存在「遇到困難就想直接放棄的人」,如果努力可以改變現狀,那誰會第一次就選擇逃避呢?這些都是我們內在不想不願,可是因為後天的環境塑造,所不自覺產生的思維慣性。上篇文章我們舉了奇犽的例子,他的思維慣性是:遇到危險 → 直接逃跑,他被這種慣性所困,直到把哥哥植入腦袋的念針拔除,才徹底克服它。

2023年03月20日 16:17

「單株抗體」適用對象擬放寬!羅一鈞:但對「2大變異株」效果不佳

「單株抗體」適用對象擬放寬!羅一鈞:但對「2大變異株」效果不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前購入1萬劑新冠治療藥物預防型單株抗體(Evusheld),但如今疫情趨緩,該藥物僅使用1/4,還剩下7,333劑,約3,600多人份,指揮中心也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放寬適用對。不過發言人羅一鈞也坦言,該藥物對變異株BQ.1和XBB的療效和預防效果明顯有打折扣情形。

2023年03月20日 14:04

新冠確診數「新舊制」交接!羅一鈞估「未來每日約400~800例」

新冠確診數「新舊制」交接!羅一鈞估「未來每日約400~800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5,411例本土個案,比上周一大幅下降15%,而今也是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首日,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預計明天會開始以新制確診數「中重症」為主,以每日8000例推估,未來每日數字大概會落在400~800例左右。

2023年03月20日 14: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