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白內障熟了沒? 眼科醫師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楊勝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楊勝吉醫師:大家好,我是楊勝吉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白內障的成因為何?

楊勝吉醫師:其實白內障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它的成因主要是因為老化引起的,還有常見的是高度近視的人,也容易會有白內障,藥物也會引起白內障,像最常見的是類固醇,外傷過後的眼睛也容易會產生白內障,最後還有兩種常見的白內障,一種是在眼科手術之後,像常見的視網膜手術,或者是青光眼手術之後,因為眼睛受到刺激所引起的白內障,最後一種是小朋友的白內障,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早發型,或者是先天性的白內障。

劉育志醫師:請問白內障的症狀表現?

楊勝吉醫師:白內障的症狀主要還是以視力模糊,為主要的表現,特別是在夜間的時候,看東西會更容易不清楚,尤其是在開車或騎車的時候,對向的車燈會容易有眩光,或者是一照過來,就整個看不到的狀況,此外在太陽光下,在烈日下的時候,也容易會有視力模糊的現象,所以總而言之,最主要的症狀還是視力模糊,如果有白內障的問題,而放任它繼續成熟、惡化,最後都不處理,就會導致失明。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治療白內障?

楊勝吉醫師:經醫師檢查有白內障之後,其實如果還沒有到達開刀的程度,一般我們會給保養的藥水,並且請病人注意,不要一直看手機,或者是平板,這些有藍光的產品,並且盡量避免直接陽光曝曬,所以在戶外的時候,盡量要戴墨鏡來防護,如果當白內障已經惡化到嚴重的程度,而需要處理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開刀,開刀主要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小切口的白內障超音波乳化術,第二種是傳統的大傷口白內障摘除手術。

劉育志醫師:白內障嚴重到什麼程度,會建議手術治療?

楊勝吉醫師:醫師跟你說你的白內障熟了喔!就是說你的白內障已經熟了喔,這時候需要手術了,但是其實病人常常會覺得很困惑,什麼時候叫做熟了呢?什麼時候又還沒有成熟可以再等?其實有一個最關鍵的部分是,我們請病人,都要常常注意自己日常生活用眼的狀況,當看東西已經開始越來越不清楚,而經過醫師診斷,確定是由白內障引起的視力下降的時候,當我們的視力已經模糊到一定程度,而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作息,或者是工作的時候,這時候簡單來講,就是我們的白內障已經熟了,當醫師建議你要手術的時候,其實就應該要手術了。

劉育志醫師:請問白內障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楊勝吉醫師:很多病人一聽到要手術,就非常擔心,但是我們通常都會,告訴這些有需要開刀的病人,盡量放輕鬆,其實只要人來就好了,我們在開刀之前,會先幫病人點散瞳劑,把瞳孔放大,並且會做局部的清潔,所以其實病人只要帶著放鬆,愉快的心情來開刀房,其他的就交給醫生,還有護理人員、工作團隊就可以了。

劉育志醫師:請問白內障術後要如何保養?

楊勝吉醫師:開刀之後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外物的碰撞、避免外傷,因為如果太大力的外傷,有可能會讓你的水晶體移位,這時候就要重新進去開刀房處理,會非常麻煩,第二個部分,會請病人盡量不要碰到髒水,特別是在洗頭髮或洗澡的時候,也盡量要避免碰到水,這樣的預防大概要維持一個月,因為即使手術很順利的時候,開刀隔天病人就可以得到滿意的視力,但是通常一般來講,傷口要完全癒合,要等到一個月左右,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

楊勝吉醫師:我曾經開過最年輕的患者,其實才只有17歲,是一位高中生妹妹,她到我的門診時,她的視力已經連0.01都不到了,幾乎是等於一個失明的狀態,好在這位妹妹的配合度還不錯,不需要全身麻醉,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就做了一個成功的手術,放進人工水晶體,而且病人的視力可以達到1.0,這是我非常印象深刻的案例跟大家分享。

劉育志醫師:感謝楊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楊勝吉醫師:掰掰。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霧裡看花好模糊 – 白內障(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北榮婦產科、急診、外科都招滿!院長談留人才:要做不同工不同酬

北榮婦產科、急診、外科都招滿!院長談留人才:要做不同工不同酬

國內接連發生急診醫師出走,神經科醫師招募困難等情況,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14)日表示,急重難症是國家級醫學中心應該去努力的方向,「不同工不同酬一定要做」。他也提到好消息,今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科、外科、急診住院醫師全部滿招,甚至還有人在排隊。陳威明說,醫院必須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給予好的環境、合理的薪資,要把年輕人的熱情喚回。

2025年06月14日 20:04

器捐10年逾萬人重獲新生 仍有萬人在等待救命「最多人排腎臟」

器捐10年逾萬人重獲新生 仍有萬人在等待救命「最多人排腎臟」

衛福部自2015年起將6月19日訂為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入十週年,統計全台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突破萬人(10,171人),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因此重獲新生。不過截至2025年5月底,仍有超過1.1萬名病患在等待器官移植,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約78.5%)、眼角膜(約8.8%)及肝臟(約7.9%)。

2025年06月14日 18:46

乳癌篩檢新選擇! 聖馬爾定醫院導入AI智慧判讀系統

乳癌篩檢新選擇! 聖馬爾定醫院導入AI智慧判讀系統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統計,若能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凸顯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近期全面升級乳房X光攝影設備,導入最新3D數位乳房攝影技術與AI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提升乳癌篩檢的精準度與舒適度,守護婦女朋友健康。

2025年06月14日 18:02

沙拉油的「沙拉」是什麼? 87%人不知意思 廚師揭驚人真相

沙拉油的「沙拉」是什麼? 87%人不知意思 廚師揭驚人真相

日本專業廚師Papuchan特地說明,原來沙拉油一詞最早由食品公司「日清」創造,代表這款油品質好、達到生食等級,可以用來拌生菜沙拉。

2025年06月14日 17:50

北榮恐遭健保「輕微斷頭」 院長曝首季觀察:未發生急診人球

北榮恐遭健保「輕微斷頭」 院長曝首季觀察:未發生急診人球

健保今年全面實施個別醫院總額新制,醫療服務申報超出一定量會遭「斷頭」不予給付,台北區於本月底將進行首次結算。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14)日表示,院內政策完全沒有因為新制改變「馬照跑、舞照跳」,首季實施狀況到目前尚屬穩定,可能會被扣一點,「輕微的斷頭,我覺得還可以,營運沒有問題」。他也透露好消息,觀察急診未因新制出現醫療人球,這都仰賴雙北十大醫學中心非常自律。

2025年06月14日 16:47

百歲翁主動脈剝離險!北醫附醫創「最年長」手術救回

百歲翁主動脈剝離險!北醫附醫創「最年長」手術救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期完成一項高難度的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成功為一位年屆百歲的病人進行手術治療。醫療團隊歷經8小時的奮戰,順利完成手術,病人不僅在極高風險下倖存,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甚至能以輪椅推著家人一同行走進行復健,創下全台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最年長成功案例。

2025年06月14日 15:00

免費大腸癌篩檢擴大「已87萬人受檢」 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免費大腸癌篩檢擴大「已87萬人受檢」 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衛福部今年起下修免費大腸癌篩檢年齡,擴大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以每2年接受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國健署統計,今年截至5月底已經有近87萬人次接受大腸癌篩檢,整體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提升43.57%。國健署也提醒,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能在第0期、第1期發現,5年存活率超過9成,但到了第4期,5年存活率僅剩不到2成。

2025年06月14日 10:28

2大習慣恐釀「兒童高血壓」 早期無症狀、長期傷心腦腎

2大習慣恐釀「兒童高血壓」 早期無症狀、長期傷心腦腎

高血壓往往讓人覺得應該是中壯年族群的健康問題,但其實也可能出現在孩子身上。醫師指出,現代許多孩子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幅減少,加上高熱量、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使得高血壓不再是大人的專利問題。雖然多數兒童高血壓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傷害心臟、腦部與腎臟,影響健康。

2025年06月14日 09:50

被打、被罵、被跟蹤 「耕莘趙麗穎」曝護師辛酸仍不棄崗位

被打、被罵、被跟蹤 「耕莘趙麗穎」曝護師辛酸仍不棄崗位

醫院護理工作高壓,更煎熬的是,護理師常被要求保持「愛與專業」,自己卻隨時可能面對醫療暴力,例如新店耕莘醫院一般病房護理師許雅萍,便曾遭患者肢體、言語攻擊,這些經驗讓她不只一次想走,但最終選擇留下,是因為她相信自己還能對病人發揮影響力,並得到正面回饋,能量或許不大,她卻仍願堅持。

2025年06月14日 09:2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