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點名害「偏頭痛」6類食物!很多人都愛 氣泡水上榜

 

圖、文/常春月刊

 

你常常莫名的偏頭痛嗎?據統計,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偏頭痛,全台約高達200萬人罹患偏頭痛。偏頭痛患者以20至50歲女性居多,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嚴重會影響生活與工作。

《頭痛與疼痛期刊》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在疫情期間頭痛頻率增加!每月平均偏頭痛天數,由疫情前的5.7天提升至8天,等於是一個月裡面有1/4的時間都頭痛,6成的患者偏頭痛頻率增加,更有高達6成4偏頭痛嚴重度增加。

減緩頭痛症狀 這些食物要避免

營養師程涵宇指出,頭痛這種病超級複雜,許多人深受頭痛所苦,甚至影響工作生活!除了建議做檢查檢查病因之外,許多原因會誘發偏頭痛,像是壓力、月經、服用避孕藥、失眠、抽菸、聞到有機溶劑等,另外也有可能是食物造成的。

1、熟成乳酪

2、酒

3、阿斯巴甜

4、巧克力

5、咖啡因

6、加工肉類

程涵宇分享,在2013年義大利研究發現,慢性偏頭痛患者血液中的酪胺酸、多巴胺、正腎上腺素都一般人高,而上述這些物質正是會刺激血管的因子。

 

食物刪去法 找出偏頭痛食物

 

至於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吃了哪些食物導致偏頭痛,程涵宇建議利用5-6週的時間,實施食物刪去法:

step 1:用2-3週的時間,不吃那些可能害你頭痛的食物!若刪除了這些食物後頭不痛了,表示罪魁禍首在這些食物當中。

step 2:把被冤枉的食物可以慢慢吃回來。每次用2-3天的時間吃回來一種食物。如發現重新吃回來的食物不會造成頭痛,那麼這個食物就是安全的;相反的,引發症狀的食物就可能需要無限期地從你的飲食中剔除掉。

 

導致偏頭痛食物 還有這些

 

最後,程涵宇加列一些「可能」會導致偏頭痛的食物讓大家參考(研究證據較低):柑橘類水果、番茄、洋蔥、豆類、扁豆、堅果種子類、醃製和發酵食品、內臟(如雞肝、豬肝)、鹹魚、燻魚、奶製品(如牛奶、奶酪、奶油、冰淇淋和優格)、罐頭湯、湯塊、果汁、碳酸飲料、氣泡水、瓶裝沙拉醬、包裝的沾醬、草藥類型的補充劑(特別是含有咖啡因的)、味精等,都需要特別留意。

 

延伸閱讀:
·每天2杯美式小心頭痛、腹瀉! 營養師點名「6種人」注意:還會愈喝愈累
·睡夢中、打噴嚏會頭痛恐是長腫瘤! 醫曝「超常見卻詭異跡象」:50歲後出現不妙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2025年09月15日 17:00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是父母最在意的寶貝,除了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也同樣需要關心。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沮喪、學習困難,或特別衝動,這些都可能是提醒我們的訊號。及早理解與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合適的支持。

2025年09月15日 15:22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全台近200萬人具憂鬱傾向,其中有5.2%是重度憂鬱症患者,近7成透過治療可妥善控制病情,但其餘2、3成患者則會反覆發作。有研究發現,這部分可能和基因有關,有些人先天帶有「落井下石型」基因,不僅對外界較敏感,還會直接影響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多寡。

2025年09月15日 14:45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把國、高中上課時間改成早上10點,相關提案已有萬人響應。對此,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過去研究發現,8點以後起床比較符合生理時鐘,也有20%屬於晚睡晚起體質,頭腦才會比較清楚,但睡眠生理時鐘也因人而異,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統一處理。

2025年09月15日 12:34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心導管團隊致力於心臟照護26年,推動新醫材治療不遺餘力,因而屏東縣成為全台灣新一代心臟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最早正式上線的縣市,今年5月,屏基率先完成全台首例正式上架「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Bioadaptor)治療,並在3個月內已累積完成 24 例病人植入,後續追蹤情況均良好,標誌著心導管介入治療邁向新階段。

2025年09月15日 12:14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一名45歲男性有「大便不成形且帶血絲」的症狀,但並未想過是大腸癌警訊,就算糞便潛血陽性,仍認為是檢查或飲食造成。半年後因肚子疼痛嚴重,經醫師苦勸才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經塞住腸道,確診大腸癌。醫師提醒,根據臨床統計,有症狀才檢查,有6成以上都已經是三、四期。

2025年09月15日 11:45

醫揭「器官老化」6大警訊 愛吃超加工食品恐加速

醫揭「器官老化」6大警訊 愛吃超加工食品恐加速

很多人其實早已出現「加速老化」的訊號,卻沒放在心上。醫師指出,當「體重越來越難控制、飯後容易嗜睡或頭暈、睡再久還是覺得疲倦、記憶力下降、免疫力變差」,這些都可能與血糖失衡和器官老化有關,另外研究也發現,愛吃「超加工食品」是加速器官老化的重要因素。

2025年09月15日 11:17

台首見機器人帶動「娛樂治療」 專家:結合AI可提升精神照護

台首見機器人帶動「娛樂治療」 專家:結合AI可提升精神照護

機器人逐步進入醫療現場,從發藥、量體溫到外科手術都有應用,並延伸至精神照護領域。國內研究團隊首度嘗試讓機器人介入「娛樂治療」,結果發現真人互動的效果雖仍略勝一籌,但隨著療程推進,患者對機器人的接受度逐漸提升,顯示未來深具應用潛力。

2025年09月15日 09:0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