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別拿眼睛開玩笑 醫師解析乾眼症常見QA

▲乾眼症。(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眼睛好乾,能不能用蒸氣蒸眼睛?」王小姐問。

「千萬不可以!」醫師連忙阻止。

乾眼症是相當常見的狀況,眼睛乾澀、容易疲倦可能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遠見眼科101旗艦店張芯瑜醫師指出,面對乾眼症,大家常有些疑問或是迷思,讓我們一一解答。

Q、眼睛乾澀時,可以自己買眼藥水來點嗎?

不可以任意購買眼藥水使用!藥妝店販售的眼藥水通常是含有薄荷醇的清涼成分,或者是血管收縮劑,無法治療乾眼症。張芯瑜醫師說,如果有乾眼症狀,如眼睛酸澀、疼痛、發紅、搔癢、怕風、畏光、有異物感、容易疲倦、視力模糊等,建議到眼科診所或醫院檢查。

必須先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認是缺油型或缺水型乾眼症,才能夠對症下藥。張芯瑜醫師說,無論是人工淚液、人工淚膏、眼藥膏,其實都要依照儀器檢測出的乾眼症類型,才能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乾眼症常見QA,眼科醫師解析

Q、使用水蒸氣蒸眼睛,能否改善乾眼症?

不可以使用水蒸氣蒸眼睛直接使用水蒸氣噴眼睛,有可能造成角膜灼傷,傷害眼角膜;若使用水霧噴眼睛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張芯瑜醫師說,如果長時間處在乾燥的環境,眼睛確實是會覺得非常乾澀不舒服,建議調整室內環境的濕度,當室內的濕度達到55%以上的時候,眼表的狀態就會感覺比較舒服。

市面上販售的蒸氣眼罩,有些是類似暖暖包的原理,利用氧化還原反應釋放熱能。張芯瑜醫師說,將溫度不穩定之蒸氣眼罩直接貼在眼睛,可能對眼周皮膚甚至眼角膜造成傷害。如果想要熱敷,應該要購買經過醫材認證通過的恆溫式熱敷眼罩,依照指示設定時間與溫度,才能避免眼睛受傷。

Q、請問脈衝光治療對乾眼症有何幫助?

脈衝光雷射可運用於乾眼症的治療,主要功能包括抑制發炎反應、提供熱能軟化阻塞的油脂、改善瞼板腺功能、利用熱量殺死眼睛周圍寄生的蠕形蟎蟲等。張芯瑜醫師解釋,脈衝光雷射的治療過程每次約15分鐘,醫師會根據乾眼症的狀況決定治療的頻率與次數,幫助改善乾眼症。

Q、如果有乾眼症,可以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嗎?

台灣的乾眼症相當常見,盛行率約15%到20%,推估約400萬人有乾眼症的狀況。張芯瑜醫師說,台灣又是近視王國,90%以上的人口都有近視,因此很多人會關心乾眼症能否接受近視雷射手術。

在評估近視雷射手術的時候,都必須做非常詳盡的檢查,如果發現有乾眼症的狀況,就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張芯瑜醫師說,如果單純使用藥水、藥膏,沒有辦法改善症狀,還可以使用脈衝光療法IPL、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清PRP等,幫助改善乾眼症。

乾眼症常見QA,眼科醫師解析

執行近視雷射的方式也非常重要,傳統近視雷射手術LASIK,需要製作角膜瓣,角膜切口比較大,神經破壞比較多,所以恢復期至少要半年以上,乾眼的症狀才會改善。張芯瑜醫師說,目前的微創近視雷射手術如Smile或Smile Pro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角膜的切口相當小,只有0.2公分左右,術後的疼痛較輕,對神經的影響也比較少,有助於減少乾眼症發生,恢復期也大幅縮短。

在評估近視雷射手術時,一定要跟醫師充分討論,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

Q、乾眼症不治療會怎麼樣?

如果沒有正確治療慢性乾眼症,可能會造成眼睛長時間痠痛、異物感、覺得非常疲累、無法集中精神,而對工作、閱讀、開車都會造成影響。嚴重乾眼症可能造成角膜破皮、感染、潰瘍,甚至形成疤痕影響視力。張芯瑜醫師說,有研究指出,中年婦女如果有乾眼症,可能會加重心理壓力,導致憂鬱或焦慮,所以一般都會建議,如果有發現乾眼的症狀,可以讓眼科醫師評估,並接受合適的治療,避免角膜受到傷害。

乾眼症常見QA,眼科醫師解析

Q、請問要如何預防乾眼症?

攝取均衡營養、維持正常作息、避免過度用眼、調整環境濕度皆有助於預防乾眼症。張芯瑜醫師說,如果服用魚油之後,仍然覺得乾眼症狀持續,建議要到眼科做詳盡的檢查,利用儀器確定是缺油型、或缺水型乾眼症,才能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

目前乾眼症有非常多的治療方法,不只有眼藥水或藥膏,還有淚管栓塞、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脈衝光療法IPL等,都可以幫助改善乾眼症。善用各種治療工具來緩解乾眼症狀,這才是與乾眼症和平相處的長久之道!



遠見眼科101旗艦店張芯瑜醫師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扭傷難好、傷口久不癒」竟都是肥胖惹禍 醫曝原因:恐惡性循環

「扭傷難好、傷口久不癒」竟都是肥胖惹禍 醫曝原因:恐惡性循環

一名28歲女性BMI長期處於過重,嘗試過針灸埋線、減肥食譜都瘦不下來,加上護理工作高壓讓她報復性飲食,體重攀至人生巔峰,某次意外扭傷發現自己腳傷拖很久沒好,小傷口也不容易癒合,醫師示警,這些其實都是肥胖衍生症狀,但卻被當成日常生活的不適感,逐漸累積恐導致更嚴重的慢性病。

2025年04月19日 18:43

他快速減重20公斤!腹部超音波一看「膽結石大又多」 醫解析原因

他快速減重20公斤!腹部超音波一看「膽結石大又多」 醫解析原因

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問題根源,減重有助於恢復健康,不過肝膽胃腸科醫師提醒,短時間快速減重可能會增加膽結石風險!近期就有一名50多歲脂肪肝的患者,原本體重超過100公斤而接受減重療程,短時間內就瘦下20公斤,沒想到定期半年回診做腹部超音波卻發現,膽結石變得又多又大。

2025年04月19日 16:21

馬鈴薯變綠了?  廚師警告「最好直接丟掉」:恐食物中毒

馬鈴薯變綠了?  廚師警告「最好直接丟掉」:恐食物中毒

馬鈴薯是不少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不過你是否曾在烹調前發現馬鈴薯表面泛著淡淡的綠色,心中產生疑問,「這樣還能吃嗎?」近日專業廚師Papuchan對此做出說明,吸引大量網友回應。

2025年04月19日 15:35

春季濕熱女性「私密處」問題就診多 醫揭日常保養秘訣4招一次看

春季濕熱女性「私密處」問題就診多 醫揭日常保養秘訣4招一次看

春天天氣溫暖潮濕,讓女性私密處問題就診增加,婦產科醫師分享春季私密處保養4大原則,包含內褲應該選擇透氣材質,避免悶熱,下身正確清潔避免過度搓洗,也應該避免久坐習慣讓私密處乾爽,最後可以多攝取富含益生菌、花青素等食物也會有幫助。

2025年04月19日 13:21

「過度成就者」總是忙計畫下件事!以為成功=安全 休息反而恐慌

「過度成就者」總是忙計畫下件事!以為成功=安全 休息反而恐慌

過度成就者相信:我的成就即是我。我如果可以做到更多,達到所有的目標,盡可能地高效多產,並確保每個人都知道,就能免於被批評、評價和拋棄。我的價值完全建立在個人成就,以及人們如何看待我的成就和成績之上。「過度成就者」的腦中只想著一件事:成就=安全與愛。

2025年04月19日 12:05

穀雨來到濕氣重!過敏、腸胃不適找上門 中醫傳授除濕消水腫秘訣

穀雨來到濕氣重!過敏、腸胃不適找上門 中醫傳授除濕消水腫秘訣

明天將迎來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中醫師指出,穀雨後大氣的濕度及溫度兩相提升,濕邪及熱邪也將交織作亂,可能原有的腸胃不適會加劇、呼吸器官相關問題也會演變成皮膚搔癢、打噴嚏、氣喘咳嗽等過敏反應。養生方面建議可以透過藥膳、茶飲食補排除濕氣,多按豐隆穴、三陰交穴、太衝穴等3穴位也有助穀雨時期保養,擺脫體內的陳舊濕氣,維持身體正常代謝運作。

2025年04月19日 11:44

海鳥寶寶「塑膠腦」現失智症狀 專家曝人類風險:日常3行為慎防

海鳥寶寶「塑膠腦」現失智症狀 專家曝人類風險:日常3行為慎防

塑膠製品使用便利,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然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大量攝食塑膠的海鳥寶寶,腦部竟出現類似人類失智症的神經退化疾病的表現。專家表示,雖然這項結果還無法直接推論到人類身上,但是過往研究已經證實塑膠微粒會堆積在人體,尤其是腦部,相關風險不容忽視。

2025年04月19日 11:00

暈倒了「掐人中」有用嗎? 重症醫:恐釀更大傷害!正確做法曝光

暈倒了「掐人中」有用嗎? 重症醫:恐釀更大傷害!正確做法曝光

民眾在街頭遇見他人突然昏倒時,第一反應往往可能是掐人中,試圖讓患者清醒過來。然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這樣的行為不僅無效,更可能延誤搶救時間,甚至對患者造成更大傷害。

2025年04月19日 10:18

「健康台灣」遭打臉! 陳瑩批「劊子手法規」害慘國內保健品產業

「健康台灣」遭打臉! 陳瑩批「劊子手法規」害慘國內保健品產業

健康效應與醫效大不同,但現行法規認定不清,導致國內保健食品業者舉步維艱。民進黨立委陳瑩16日在立院質詢時,即針對國際經貿情勢瞬變,台灣應如何確保藥品、醫療器材等各面向供應正常,確保國人健康權,邀請衛福部長邱泰源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對此,邱泰源承諾會檢視法規,2個月內提出改善。

2025年04月18日 21:1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