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預防失智症 醫師提醒:改善12個危險因子可降低風險

▲▼示意圖,醫療,照顧,老人,長照,陪伴,失智,生病,手,陪伴,溫暖,獨居老人(示意圖/123RF)
▲平日多加留意12項危險因子,能降低4成的失智症風險(示意圖/123RF)

文/每日健康

76歲國際級導演侯孝賢因罹患失智症,不會再拍電影,將全心回歸家庭、安心休養,意味著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成為了他導演生涯中的最後一部作品。對此,新北板橋原力復健診所主治醫師王竣平提醒,只要多加留意12項危險因子,就可降低4成的失智症風險。

王竣平醫師在臉書專頁《疼痛科&復健科-王竣平 專科醫師》發文指出,隨著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患者越來越多,不僅可能失去工作能力,嚴重還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常常有走失的長者,可能造成社會問題,其中主要危險因子包括:

(1)教育程度低:45歲以前,如果教育程度較低,會影響到認知儲備;

(2)高血壓:針對失智症,45~65歲的收縮壓建議控制在130毫米汞柱或以下;

(3)聽力障礙:建議有聽力障礙者使用助聽器,否則聽到的聲音少,也可能會減少大腦刺激;

(4、5)吸菸、空氣污染:不管幾歲戒菸,都被認為可以降低風險,二手煙也會影響,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

(6、7)缺乏身體活動、肥胖:45歲以上保持運動都可以降低失智症,可能是因為透過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來預防;

(8)憂鬱:憂鬱會導致失智症,但反過來失智症也可能導致憂鬱,兩者會互相影響;

(9)糖尿病:糖尿病會影響腦部血管的健康,是失智症潛在的風險;

(10)社交接觸少:社交接觸多的人,比社交界處少的人,得到失智症的風險較低;

(11)過量飲酒:會引發早發性的失智症及65歲以上的失智症;

(12)腦部外傷:腦部損傷可能會造成早發性的失智症,要儘量減少年輕時都頭部損傷。

王竣平提到,這12種可改變的危險因子佔全球有失智症的病人的40%,因此理論上只要多加留意以上這幾點,就可以預防或延遲失智症。

延伸閱讀
中風者福音!研究人員開發腦機接口 成功讓腦幹中風嚴重癱瘓女恢復聲音
專家敲響3C育兒警鐘! 研究指出:嬰兒螢幕時間過多發展遲緩「風險高達4.78倍」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失智症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

2025年03月26日 09:03

關稅恐釀缺藥危機 專家揭實際衝擊:政府應盤點藥品來源國

關稅恐釀缺藥危機 專家揭實際衝擊:政府應盤點藥品來源國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拋出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且下一波更可能朝藥品下手,外界擔憂恐怕引起國內缺藥潮。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前食藥局長康照洲今(7)日受訪表示,目前評估提高關稅不至於造成缺藥,但美國產製藥物的成本提高,恐...

2025年04月07日 18:34

35歲女月瘦15kg反彈變更胖 醫警告「瘦太快」風險:傷心血管

35歲女月瘦15kg反彈變更胖 醫警告「瘦太快」風險:傷心血管

瘦得快別太開心!一名35歲上班族和朋友打賭比賽瘦身,她一個月內狂瘦15公斤,但一恢復原本飲食習慣,身材反彈到比之前更胖。醫師指出,以極端方法快速減重,會出現「溜溜球效應」,不僅容易復胖,長期忽胖忽瘦,心血管疾病風險最高...

2025年04月07日 17:51

兒科醫示警「4種玩具」超危險 恐割傷誤吞、害失明

兒科醫示警「4種玩具」超危險 恐割傷誤吞、害失明

玩具是育兒時期不可或缺的物品,但有些玩具可能讓孩子置於危險之中!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指出,包括「捲尺手環、會噴水的洗澡玩具、巴克球、逼真的弓箭組」都是危險玩具,可能造成割傷、誤吞,甚至是眼睛失明。

2025年04月07日 17:30

韓男按摩按一半昏倒亡! 專家示警「1部位」別亂按

韓男按摩按一半昏倒亡! 專家示警「1部位」別亂按

南韓一名40多歲男子近日在按摩時突然失去意識,送醫搶救後仍不治,引發社會關注。據悉,男子生前曾經表示,自己頭暈不適,不知是否有關,但詳細死亡原因仍需等待驗屍結果出爐後才可以釐清。而專家也警告,按摩不當不但可能危害健康,...

2025年04月07日 16:44

股災導致「焦慮憂鬱」!醫估未來2周湧就醫潮 1指標自我評估

股災導致「焦慮憂鬱」!醫估未來2周湧就醫潮 1指標自我評估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拋出對等關稅政策,台股今日開盤即收盤,盤中指數一度暴跌逾2千點創史上最慘。精神科醫師指出,過往股災發生後2周最危險,門診恐出現一波憂鬱焦慮就醫潮。當民眾面臨巨大外來壓力,可以做一些放鬆運動來降低自身焦慮...

2025年04月07日 16:23

「熱菜放涼再冰」會滋生細菌 營養師:50度就可進冰箱

「熱菜放涼再冰」會滋生細菌 營養師:50度就可進冰箱

食物中毒事件時有耳聞,除了食物本身的新鮮度,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保存溫度」。營養師指出,「熱菜放涼後再冰」的迷思流傳許久,但其實食物不建議在室溫放超過2小時,尤其是高溫天氣最好不要放超過1小時,熱菜其實在50~60°C...

2025年04月07日 15:31

不是不夠自律! 醫曝中年發福最大元兇

不是不夠自律! 醫曝中年發福最大元兇

許多中年人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開始規律,但脂肪卻依然堆積,腰圍、血糖、膽固醇也悄悄一起上升。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破解迷思,稱很多人中年發胖不是減肥不夠努力,而是慢性發炎造成脂肪細胞『內亂』了。

2025年04月07日 15:14

提前6小時預警猝死風險!李建璋AI系統研發二度奪愛迪生獎金牌

提前6小時預警猝死風險!李建璋AI系統研發二度奪愛迪生獎金牌

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被譽為創新領域的奧斯卡獎,衛福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研發團隊今年以「AI猝死預警系統」第二度獲得金牌,成為少數能二度於全球創新舞台獲得最高榮譽的政府團隊。該系統為國內自主研發,透過監測...

2025年04月07日 14:59

「生生喝鮮奶」試營運上路!兌領方式一次看 乳糖不耐可換豆漿

「生生喝鮮奶」試營運上路!兌領方式一次看 乳糖不耐可換豆漿

台北市政府推出「鮮奶周報-生生喝鮮奶」今(7日)起至4月13日試營運,首波與六大通路業者合作,包括7-11、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OKmart、全聯、美廉社,提供28種品項(鮮奶13種、豆漿15種)開放符合資格的學童兌...

2025年04月07日 13:01

留言版